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托老所在哪裡
擴展閱讀
半月後去北京香山看什麼 2024-11-01 08:28:43
廣州哪裡有木板定製 2024-11-01 08:28:43

福州托老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4-05-15 18:38:24

福州怎麼辦理公交老人卡

憑身份證、戶口本,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可到市公交公司辦理免費乘車證(卡),免費乘坐規定線路的公交車(不含空調費),並享受政府承保的「老年人免費乘車意外傷害保險」。社會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直接為老年人服務的單位持民政部門頒發的社會福利機構證書,年滿70周歲以上「三無」老人持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證明,在申請安裝閉路電視時,初裝費按50%收取,並優先安裝。
帶上身份證,戶口簿,一張一寸紅底彩色照片,工本費不多,帶50元就夠.到西門或白湖亭的公交總站辦理.

⑵ 福建省老年人優待證60-70歲和70周歲以上有何區別

1、對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老年人使用底色為淺綠色的《優待證》,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底色為淡紅色的《優待證》。

2、各級醫院、療養院、衛生院(所)等醫療機構要在掛號、就診、檢查、取葯、住院、收費等方面,對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實行優先服務。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老年人沒有此規定。

3、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憑《優待證》在市區內免費乘坐公共汽車。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老年人沒有此規定。

4、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身邊無子女的老年人,持街道、鄉鎮以上民政部門的證明,在申請安裝閉路電視和管道煤氣時,初裝費實行優惠,並優先安排。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老年人沒有此規定。


(2)福州托老所在哪裡擴展閱讀:

根據《福建省老年人優待證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對福建省老年人優待證(以下簡稱《優待證》)的規范管理工作,根據《福建省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和《關於貫徹<福建省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制定本規定。

第四條 凡本省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申領使用《優待證》。對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老年人使用底色為淺綠色的《優待證》,滿7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底色為淡紅色的《優待證》。

第五條 老年人優待證的申領:

1、省直(含中直、部隊)在榕單位60周歲及以上的離退休幹部、職工(含年齡已到60周歲尚未辦理離退休手續的幹部、職工),以廳局(大學、總公司)為單位,由老乾(人事)處按要求統一造冊(含機關和在榕下屬單位),向省老齡委辦公室申領。

在榕的省屬系統無工作單位的老年人(如配偶、遺屬和戶口已遷入城鎮的父母、岳父母等)的《優待證》,按福州市老齡委辦公室的規定,向福州市老齡委辦公室申領。

2、各設區市(含在各地的省直、中直單位)老年人《優待證》發放辦法,由各設區市老齡委辦公室制定。

3、全省城鎮社區居民中無工作單位的老年人的《優待證》的申領,按其戶口所在地的設區市老齡委辦公室的規定辦理。

4、農村老年人《優待證》發放,按設區市老齡委辦公室的規定申領。

《優待證》是老年人享受相關優待內容的重要憑證,老年人享受相關優待內容時應主動出示。

⑶ 「攜手殘疾人,共走幸福路」徵文

一個和諧的社會必然是一個人人享有同等的機遇和權利,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社會,也必然是一個注重「殘健」公平、平等、和諧發展的社會。試想如果把殘疾人排斥在火熱的現實生活之外,而不是努力創造讓殘疾人與時俱進的有利環境,幫助他們達到「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就會失去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機,他們勢必被社會遺棄,為時代所淘汰,造成更大的社會經濟乃至政治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豈不成了一句空話。建設和諧社會,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價值理念和奮斗目標,其關鍵之一是更多地關注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關注弱勢群體的權益保障。 一、富陽市殘疾人社會保障狀況及存在問題 富陽市現有2.6萬殘疾人,占總人口的4.19%。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我市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立足實際,採取優惠政策和保護措施,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地扶助貧困殘疾人,在殘疾人就業、教育、康復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殘疾人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改善。 (一)建立社區殘疾人組織管理機構 社區殘疾人組織是做好社區殘疾人工作的組織保障,根據民政部、中國殘聯等部門下發的《關於加強社區殘疾人工作的意見》,要按照社區組織建設的要求,依託社區居民委員會建立社區殘疾人組織。社區殘疾人組織名稱為「社區殘疾人協會」,主席由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擔任,副主席由優秀殘疾人或殘疾人親友擔任。社區殘疾人協會的主要職責是:密切聯系殘疾人,代表其利益,傾聽其呼聲,反映其需求,維護其合法權益,聯系有關方面為殘疾人提供切實服務,倡導「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團結、教育、帶領殘疾人參與社區建設和社會生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使其成為聯系廣大殘疾人與社區居委會及政府的紐帶和橋梁。2004年5月,我市殘聯制定《關於建立完善社區殘疾人協會的實施意見》,富陽全市23個社區全部成立了殘疾人組織(其中18個社區成立殘疾人協會,5個社區成立殘疾人小組),實現了「哪裡有社區、哪裡就有殘協」。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社區殘疾人組織工作的不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我國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仍相對滯後,政企不分,政社不分,企社不分的現象還相當普遍。社區居委會名為群眾自治性組織,實為街道辦事處的「腿」,承擔著大量的政府轉移的行政職能,涉及計劃生育、環境衛生、治安保護、家庭婚姻、就業服務、宣傳教育、流動人口管理、社會保障、社會救濟、文明達標、收費收款等十多個門類,相比之下滿足社區居民需求成了居委會的副業。雖然社區殘協的服務能力在不斷增強,也切切實實為殘疾人開展了各項服務,但作為社區居委會下的社區殘疾人協會的工作也僅局限於人數統計、困難救濟、節日慰問、社區服務等,對於殘疾人其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諸如功能訓練、就業安置、學齡教育等相對不足,社區殘疾人工作總體滯後。 (二)推進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 根據浙江省及杭州市的要求,富陽市要在2005年達到70%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為此市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意見》,2004年主要實施了三件事:一是開展「光明行動」。為全市無固定收入、無勞動能力的280例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復明率達100%。二是開展社區康復工作。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是指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動員社會力量,使殘疾人在家庭和基層康復機構得到康復訓練和服務的一種康復形式。由於社區康復具有就近就地、經濟適用、簡便易行的特點,成為殘疾人康復的一種新型、經濟、有效的康復服務形式。2004年3月在秋月社區開展康復工作試點,建立了社區康復領導機構、康復服務站,落實專職人員,開展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知識普及、轉介服務。市殘聯投入資金,配備20多種康復器材,在秋月社區內設立殘疾人康復訓練室,全天候為附近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服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時了解、掌握社區人群殘疾發生的情況和殘疾人康復需求,建檔立卡,組織、指導殘疾人開展以家庭為基礎的康復訓練,抓好健康教育,10月份舉辦了全市90餘人參加的康復培訓班,普及康復知識,掌握康復技能,開展殘疾預防,建立並實行兒童殘疾發生報告制度。三是開展農村殘疾人合作醫療保險。根據《富陽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辦法》的精神,「全市農村持證殘疾人的個人繳納資金在市殘聯的專項經費中列支」,全市共有6174位持證殘疾人免費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初步解決了農村特困殘疾人看病難問題。 雖然殘疾人康復工作已全面鋪開,但由於我市殘疾人康復工作起步晚、起點低、基礎薄弱,大多數殘疾人未能得到有效的康復服務。以社區為中心的社會服務體系的不完善也制約了我市社區康復工作的開展,加之由於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一些經濟發達鄉鎮社區康復服務已延伸到村一級,而許多貧困鄉鎮卻尚未建立社區服務機構。因此社區康復服務還未形成完整的網路體系。 (三)抓好殘疾人就業培訓,推進殘疾人就業工作 推進殘疾人就業工作的開展對於鼓勵殘疾人參與社會、自強自立、解決實際困難、扶持殘疾人群體、維護社會穩定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市殘聯針對殘疾人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通過多種形式推進殘疾人就業。一是通過舉辦殘疾人人力資源交流會,為企業和殘疾人設立了一個雙向選擇的平台,2004年全年殘疾人進福利企業就業212人,其它企業36人;二是舉辦殘疾人就業培訓班,2004年共舉辦素質教育、法律知識、種養殖業培訓班34期,培訓殘疾人3076人,進一步提高了殘疾人的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三是扶持殘疾人種養殖業大戶,殘疾人開展種養殖業、加工業是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形式,杭州市殘聯下撥種養殖業扶持款15萬元,市政府1:1進行資金配套,財政共投入31.36萬元,鄉鎮街道投入19.79萬元,扶持農村殘疾人種養殖業基地12個,殘疾人種養殖業大戶203戶,從而擴大殘疾人就業渠道,加大殘疾人就業力度。同時對部分從事個體就業和自謀職業的殘疾人在工商登記、場地安排、稅費減免、資金信貸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扶持,社區便民服務網點、市民求助系統等公益性就業崗位等也優先安置殘疾人就業。 (四)建設市區無障礙環境 無障礙環境包括建築設施無障礙和信息無障礙兩方面,建設好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對於幫助殘疾人克服外界障礙的影響、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建設文明優美的城市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近五年來,我國部分大中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絕大多數的新建、改建主要城市道路鋪設了盲道,路口進行了坡化處理,有的路口還設置了盲人交通音響信號裝置,相當一部分的新建、改建公共建築物進行了程度不同的無障礙設計和建設,居住小區住宅和公共交通的無障礙建設開始起步。無障礙設施建設,大大方便了廣大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2001年出台《富陽市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實施意見》,嚴格執行《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等有關強制性標准中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要求,城區中新建或改建社區住宅、公共設施、道路等無障礙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城區內殘疾人經常出入的其他社會服務場所、設施等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進行了改造,方便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在信息和交流方面,幫助有條件的殘疾人學會使用互聯網,獲取和交流信息。 但當前無障礙設施建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有關領導、專業技術人員、業主乃至全社會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認識仍有待提高,無障礙設施建設監督力度有待加強,道路、交通及建築物無障礙建設及已建工程進行無障礙改造進展緩慢,特別是老城區已建工程無障礙設施改造十分疲軟,已建無障礙設施管理滯後,全市整體無障礙設施建設不規范、不系統。在信息和交流方面,未能倡導服務行業人員學習、了解乃至掌握基本聾人手語,社區求助系統不完善,為聾人、盲人設計和安裝方便他們使用的光聲信號生活用品等不足。 (五)開展扶貧解困活動,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 殘疾人是特殊困難群體,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殘聯工作,在抓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和關注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以滿足殘疾人的基本需求、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為著眼點,全面構築面向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體系。一是針對殘疾人「住房難」的焦點問題,實施「助殘安居工程」。市殘聯在全面細致的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於7月份出台了富政辦〔2004〕95號《富陽市農村特困戶住房救助實施意見》,2004年安排126戶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年底全部遷入安居房,這項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有效地改善了特困殘疾人的居住條件,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對此作了報道。二是對特困殘疾人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殘疾人因病致貧、因喪失勞動力致貧,200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辦法》,首創以法律形式將農民納入了社會保障制度的范圍,實施城鄉一體化最低生活保障。《辦法》規定,對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當地維持居民、村民基本生活所必須的費用確定,由各地政府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適時調整。根據這一規定的精神,富陽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的殘疾人,一律納入低保范圍。2001年11月市政府頒發了《關於對殘疾人實行優惠扶助規定的通知》(富政發〔2001〕116號),對尚有一定收入的殘疾人戶,按當地城鄉最低生活標准給予適當補貼。2004年,對全市1064名持證低保殘疾人,核發了《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濟證》,定補標准為每人每月50元,通過「低保+定補」的雙重保障,特困殘疾人家庭的最低生活得到了保障。三是以「春風行動」為契機,開展送溫暖活動。2004年春節伊始,市殘聯分四路採用集中和上門慰問形式看望特困殘疾人500戶,在市級機關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全市35家單位與5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幫扶結對,2004年全年全市社會各界幫扶結對殘疾人495對,發放城區特困戶困難救助券,使殘疾人基本生活得以進一步保障。四是實施愛心助才工程。2001年,出台富陽市特困殘疾學生入學補助通知(富財預〔2001〕54號、富殘聯〔2001〕7號),規定在校特困殘疾學生小學每年補助300元,中學每年補助500元,中專以上每年補助1000元。在此基礎上,2004年市殘聯深入開展「相伴十六年,愛心助成材」活動,使貧困殘疾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四年大學教育都受到資助,全年共補助殘疾學生213人,補助金額110600元,基本解決貧困殘疾家庭子女就學難問題。 扶貧助困活動雖取得一定成績,但宥於資金等原因,仍有100多戶特困殘疾人危房未能得到改造,貧困殘疾兒童的義務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未能實行全免費,殘疾兒童入學率在97%以下。 (六)活躍殘疾人文化體育活動,努力提高殘疾人文體水平。 殘疾人的體育事業全面容入經濟社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殘疾人體育的特殊魅力,為建設「小康體育」作貢獻,同時更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大力發展殘疾人體育,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主體的體育多元化服務體系,形成政府保障殘疾人的基本需求,市場滿足殘疾人消費能力的多樣化需求格局,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加強殘疾人全民健身基礎設施的建設,關心殘疾人身心的全面發展,支持和資助他們參加體育活組織殘疾人文化體育活動是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培養健康的情趣和情操、促進殘疾人全面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形式,是殘疾人工作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市殘疾人工作的一個亮點。為豐富廣大殘疾人的文體生活,推進全市殘疾人體育事業,以「平等參與、文明共享」為主題的富陽市第二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富陽中學順利舉行,共有來自鄉鎮街道、有關企業的34支代表隊、38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進一步推動了全市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升了全民扶殘助殘意識,充分展示了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特殊風采。同時根據殘疾人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組織體育代表隊參加省市和全國的各項殘疾人體育比賽,經過3個多月的集訓,我市輪椅籃球隊於2004年6月份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2004年全國輪椅籃球錦標賽,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並被評為「體育道德風尚獎」代表隊。 由於殘疾人在生理、智力方面存在缺陷,行動上受到限制,他們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選擇自己健身的項目和健身場所,而目前在我市大部分體育健身場館都沒有專門供殘疾人運動、健身、娛樂的器械及專職體育輔導員,造成殘疾人想健身卻無場館、設施、輔導人員等現實。特別是在當前國家要將小康體育深入到每個角落,如何使有能力活動的殘疾人參加體育運動是政府、社團組織乃至全社會都要重視的問題。應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協調社區各類公共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設施向殘疾人開放,並提供優惠服務,針對殘疾人的特殊需求,開辟適合的活動場地、配置適合他們使用的視、聽讀物和體育娛樂器具等,以利於殘疾人參加活動。加強殘疾人全民健身基礎設施的建設,關心殘疾人身心的全面發展,支持和資助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健身氛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為今後開展殘疾人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契機,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 「發展殘疾人事業」在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體現了一個執政黨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和重視。如何不斷改善殘疾人的生存狀況,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使殘疾人這一弱勢群體也能整體進入小康社會、和諧社會,這不僅是殘疾人工作者探討和研究的新課題,更是擺在政府面前一個不容忽視和迴避的現實問題。 (一)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動員社會力量,建立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組織網路。 市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領導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社會保障領導小組,在鄉鎮街道及村級殘聯組織的基礎上,鄉鎮街道建立專門的社保辦,村級成立社保室,形成上下聯動、部門配合、資源共享的組織工作網路。鄉鎮、街道辦事處下設管理殘疾人保障工作的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向下傳達、宣傳政府制定的有關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相關法律,並結合本區特點制定社區(村)殘疾人服務內容和管理目標,指導並監督各居委會及村級的殘疾人服務工作,落實殘疾人的各項服務措施,及時向上反映居民對殘疾人保障的建議和要求,以滿足殘疾人的各項需求。殘疾人事業經費應納入市財政預算,財政部門每年按一定比例撥付給街道辦事處下的殘疾人保障工作辦公室。社區居委會下設社區殘疾人協會(村級殘疾人協會),由社區居委會成員和社區內在殘疾人中有較高威信、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殘疾人組成,其職能主要是:負責小區或村殘疾人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上級殘疾人工作的各項任務,做好本小區或本村殘疾人管理、生活、康復、教育、就業、保障等方面工作,負責發動小區內社會力量,開展扶殘助殘,負責做好小區內殘疾人的信訪和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工作,准確掌握小區各類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及其特殊需要,及時向鄉鎮、街道辦事處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辦公室反映本區殘疾人的要求。為了實現殘疾人工作管理目標,殘疾人協會應制定相應的保證措施,建立兩表(殘疾人登記表、貧困殘疾人登記表)、兩冊(扶殘解困志願者登記冊、殘疾人就業登記冊)、兩簿(走訪殘疾人登記簿、殘疾人求助登記簿),切實落實社區殘疾人保障。 同時,殘疾人工作是一項社會工作,實現殘疾人社會保障只能保障殘疾人的基本需求,發生特殊困難時還必須有社會互助機制跟上去,特別是通過開展志願者助殘活動來解決。政府通過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基層組織加大對殘疾人服務的監督,以保證殘疾人服務在正確方向和目標指導下有序運行。 (二)大力發展非營利組織以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 政府、市場和非營利組織共同構成了社會保障的三大板塊。在三大板塊中,第三板塊非營利組織在推進殘疾人保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首先,非營利組織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主動承擔社會公共事務和公共福利事業的社會中介機構,其實際上是一種群眾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結成的自我組織。因此,它能夠通過社會捐助,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資源參與殘疾人事業;第二,非營利組織增加了資源運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由於廣大群眾參與,這一部門在人民群眾的直接監督下運行,能較好地避免貪污、浪費; 第三,從目前來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其組織運行甚至有外化為政府行為的可能。一方面非營利組織容易從政府那裡獲得組織運行所需要的資源,另一方面政府通過非營利組織更容易接近被服務對象,能更靈活地對服務對象的需求做出反映,以便更好的為服務對象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這一點恰好彌補了政府在這些方面的不足,在社區殘疾人服務方面尤其明顯;第四,非營利組織其實具有一種企業化的市場品格,除了不以贏利為目的,它同樣追求效率、提高質量,以滿足市場需求,這樣就能夠為殘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在社區殘疾人保障方面,可以通過一種委託——代理的方式,政府將某一項殘疾人服務項目通過訂立合同委託給非營利組織承辦,政府原則上不幹預非營利組織的各項活動,尊重其自主性,使其擔負起責任,但同時也要監督其工作的有效運行,必要時可向非營利組織提供補貼;在給殘疾人提供服務時也可採用公私合營的方式,由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共同提供。通過不斷創新合作方式,充分發揮非營利組織在殘疾人社會保障中的作用,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提高為殘疾人服務的意識,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為殘疾人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將成為今後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趨勢。 (三)建立健全殘疾人服務網路 社區殘疾人服務體系的完善還在於其服務網路的健全和服務功能的不斷拓展,比如可在社區成立「愛心助殘熱線電話工作辦公室」,社區服務中心實行 「24小時全天候服務」;圍繞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整合社區康復資源,把殘疾人康復納入社區醫療服務系統,按地域設立社區服務中心,服務中心設有康復站、托老所、盲人按摩室等,康復站有專職大夫、有功能康復室,康復器械全天開放,為殘疾人提供各種必須的服務。全面推進社區殘疾人服務工作,健全服務網路,增加服務網點,增設殘疾人服務項目,同時將殘疾人社區服務工作推向社會化、專業化和規范化。 (四)進一步加強殘疾人教育、康復和權益保障 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是殘疾人最大的保障,是擺脫貧困的最有效途徑。我市「十五」期間的硬指標是殘疾人就業率城鎮達85%以上,農村達87%以上。面對當前就業的嚴峻形勢,必須進一步強化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增強殘疾人綜合素質,努力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各類人才,以提高殘疾人就業再就業能力。殘疾人的康復、教育使殘疾兒童也有可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要加大對殘疾兒童的教育救助力度,從義務教育段到高中段實行全免費,相關經費由政府承擔。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整合社區康復資源,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特殊教育,不斷滿足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對聾兒、腦癱兒和智殘兒的康復,家庭困難的可予減半或免收費用。對於權益維護更重要的是要調動殘疾人參與社會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要維護各方面的權益,不只是解決生存問題,還有參與社會生活和民族、政治等問題,形成全社會扶持和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尊重殘疾人,重視殘疾人事業。提倡多一點人道主義,少一點偏見,多投入一份真情,少一點歧視,伸出關愛之手,獻出關愛之心,推動我市殘疾人保障事業的發展。 參考資料: 1、社區殘疾人保障的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陳喜強 、劉嬋嬋《公共管理學報》2004.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9 3、富陽市殘疾人政策匯編.富陽市殘疾人聯合會.2002.8 4、富陽市殘聯2004年度工作總結.富陽市殘聯.2005.2 5、迅速發展的殘疾人社會福利事業.李浩《社會福利》2002.5 有用就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