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從北京通州進北京城要通過哪個門
擴展閱讀
杭州石材護理翻新多少錢 2024-04-19 06:11:42
廣州刀刮布有哪些 2024-04-19 00:00:35

從北京通州進北京城要通過哪個門

發布時間: 2022-06-23 05:09:51

㈠ 老北京都有哪幾個門,各門都何用途

1、朝陽門(稱齊化門),運糧。

朝陽門的門洞上刻有一枝谷穗,是清朝時期的糧門,來往的大多是糧車。從京杭大運河運過來的糧食,就由此進入城內。

2、祟文門(稱哈德門),收稅。

它是比京各城門樓中人貨量最繁忙的城門。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要想進城。就必須在這里交稅。因為崇文門大多是酒車,所以又稱酒門。

3、正陽門(稱前門),皇帝出入。

正陽門是內城的正門,在當時除了皇弟以外,任何人不準在正陽門的正門出入,普通百姓只能從兩邊的旁門進出。

4、宣城門,死門。

宣武門直通菜市口,多是囚上。在當時北京的大多數墓地都在陶然亭一弗,所以送葬人多出入宣武門。

5、阜成門,煤運。

從北京西山挖出來的煤大多從阜成門進入內城。所以這多走煤與,因為煤與梅同音,所以阜成門城頭上刻著一朵梅花。

6、德勝門,軍門。

軍隊出城或凱旋歸來就由德勝門進入進出,德勝門有品德高尚之意,象徵著軍隊為仁義之師,也正因如此,此門多走兵車。

7、安定門,生門。

軍隊出征也從安定門出城,因為安定冂外糞場比較多,所以通常情況下,平時以糞車出入居多。

8、東直門,木材。

東直門外有一座鐵塔,塔內供奉著一座葯王爺。因為東直門連著水年所以此門多去走木材。

9、西直門,御用水車。

在清代因為北京城內水質不太好,所以皇帝本人飲用的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皇家御用水車就由此門進入皇城。。值得一提的是這九座城門中有八座城門按時關閉,唯有祟文門因為是收稅關口,所以通宵有差役守衛。

(1)從北京通州進北京城要通過哪個門擴展閱讀:

朝陽門關廂的熱鬧主要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早在隋朝就已開通的這條大運河,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連接北京與南方各省的一條重要交通命脈。而朝陽門,正是離大運河北端重要碼頭——通州碼頭最近的一個城門。

通州碼頭在朝陽門正東40里,那時離京南去的官員客商,或是由南人京朝覲、經商的官員與客商,都要在朝陽門經停。因此,朝陽門下往來客商川流不息,一片車水馬龍之景,各行各業的商人看到這巨大的商機,都爭相在朝陽門關廂開設店鋪。

更為重要的,這里是漕運糧食的必經之門,經大運河運達北京的南方糧米,在東便門或通州裝車,通過朝陽門進城,儲存在城內的各大糧倉中。時至今日,朝陽門附近仍有許多有「倉」字的地名存在(如海運倉、北新倉等),間接佐證了朝陽門的這一功能。

㈡ 從通州去北京站怎麼走啊

在北京通州區東關大橋乘坐通19路公交車,6站路程到城鐵通州北苑站下車,步行171米到通州北苑(b口進)換乘地鐵八通線,7站路程到四惠站下車,換乘地鐵1號線,4站路程到建國門站下車,換乘地鐵2號線,1站路程到北京站下車就到了。

㈢ 通州到北京站坐地鐵怎麼走

從通州北苑到北京站大約20公里,乘坐地鐵需要45分鍾,票價5元。
從通州北苑地鐵站乘坐地鐵八通線,到四惠東站下車,站內換乘地鐵1號線,到建國門站下車,站內換乘地鐵2號線,到北京站下車,步行200米到達北京站。

㈣ 北京城的九個門分別是

朝陽門..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阜城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 1安定門:走糞車的。。也有出兵的說法。 2德勝門:出兵的。因為得勝而歸嘛~~ 3西直門:運水的。因為直通玉泉山。 4阜成門:運煤的。因為門頭溝生產煤。 5宣武門:運囚車的,直通菜市口,出去么,就能見閻王了。 6正陽門(前門):皇帝專用通道。沒什麼可講條件的。 7崇文門:進城經商專用通道。稅務衙門就建在這里,每位商人進門就要交稅。 8朝陽門:運糧食的。通往通州,緊挨運河,有很多糧倉。 9東直門:運木材的。害怕都擠到朝陽門,只好走這里了。啊,那個時候北京就容易堵車了。

記得採納啊

㈤ 清朝老百姓進出北京城走哪座城門

內九門確實都有專門的說法,東直門就是供百姓出入的,比如說婚喪嫁娶都得走這個門,聽沒聽說過簋街,除了東直門一直向東就是,清朝的時候這里很繁華,很多做生意的,老百姓針頭線腦啊什麼的都在這邊買,過了簋街再往東是一個墳地。其他的門都是專用門,崇文門交稅走酒,正陽門皇帝用,宣武門走囚徒,以前上面有匾後悔遲,阜成門走煤,西直門走水,德勝門永定門走軍車

㈥ 北京城門的內城九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麗正門,原由瓮城牆連為一體,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但一般人們也把大柵欄那個地方叫做前門,所以說嚴格意義上來說,前門的概念是一個區域,范圍是正陽門和它前面的珠寶市、大柵欄等區域,而正陽門是指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的統稱。處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現存城樓與箭樓。
正陽門箭樓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建築形式為磚砌堡壘式,城台高12米,門洞為五伏五券拱券式,開在城台正中,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輦。箭樓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上下共四層,東、南、西三面開箭窗94個,供對外射箭用。箭樓四闊七間,寬62米,北出抱廈五間,寬42米,樓高24米,門兩重,前為吊落式閘門(即千斤閘),後為對開鐵葉大門。
正陽門在磚砌城台上建有城樓,佔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牆。城台正中辟有券門,門內設千斤閘。城樓高兩層,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結構。城樓的樓上、樓下均四面有門。面寬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上下均有迴廊。樓身寬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樓的整體高度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門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陽門城樓南設有箭樓,佔地2147平方米,磚砌壁壘式建築。頂部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頂。箭樓上下共有四層,南邊為樓北邊為抱廈;南側面寬七間,寬62米,進深12米;樓高26米,連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樓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樓設四層箭孔,每層13個(內城其餘八門箭樓為每層12個箭孔),東西各設4層箭孔,每層4孔。 正陽門箭樓形式比較獨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徵。
箭樓與城門樓之間為瓮城,寬108米,深85米,東西設有兩座閘樓,於閘樓下開券門,門內也有千斤閘。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出入百姓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崇文門,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瓮 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此外崇文門稅關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門生畏。「崇文鐵龜」名遍響京都。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收的酒稅,在崇文門指定了十八家,由它們統一收售,統一納稅,俗稱十八家酒店。酒稅是很重的,一般釀酒小作坊,為了維持生計,往往在夜間胸前掛著裝滿酒的豬尿脖,偷偷爬過城牆,以避交高稅。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險的。他們用脊背貼著城牆,用雙腳和雙手緊緊蹬著和扒著每行城磚微凸出的地方,一點一點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繩子把身體系下去。封建統治者的嚴重剝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謀取生路。所以當時稱崇文稅局是鬼門關。
明末以來,崇文門外是比較熱鬧的,大小商販,車水馬龍。護城河水清瀅,河上架有橋梁,河中游有畫舫,兩岸種著樹木花草。綠柳迎風,紅花邀月,秀麗非常。後來護城河水日漸淤塞,清政府及民國軍閥又不加倍浚,往日勝景,一去不返。崇文門到蟠桃宮的交通,則改為騎驢;驢識道,不亂走,不用人牽,到目的地自有驢將行人接去,絕無差誤。這種情況,一直到解放前夕。 宣武門建於明代,初稱順城門,正統四年改稱宣武。為內城南門之一。宣武門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禮制,兩門一文一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為取武為意,城門守軍訓練用的護衛校場就設在宣武門外。匯處一帶。
宣武門,元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 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樓,增建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城樓面活五間,通寬32.6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3米;樓連台通高33米;重樓重檐,歇崇山峻嶺式灰筒瓦綠互諒互綠琉璃瓦剪邊。瓮城南北長83米,東西寬75米;西牆辟券門,其上為閘樓。瓮城南牆城台之上為箭樓,箭樓面活七間,通寬36米;通進深21米,連台通高30米。
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 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人稱「死門「,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響,聲震京華,京人以此對時,人稱:「宣武午炮「。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里。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葯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庄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里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東直門城樓形制同朝陽門,但規制略小,面闊五間通寬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3米;樓連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門,四角皆為直角;東西為62米,南北為68米;南側瓮牆辟券門,門上建閘樓。20年代初期,在瓮城內從正東向正西方向拍攝的東直門城樓門洞。門額上鑲嵌的「東直門」三字清晰可見;門洞券頂「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顯示著歲月的滄桑。
東直門位於現在的北京東二環東直門立交橋的西側,原為元大都東垣中門崇仁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補沿用,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稱東直門,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城樓曾引發火災,火災後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於東直門外建水關,管理進京貨物。清朝在嘉慶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樓。1915年因修築環城鐵路將瓮城、閘樓拆除,於箭樓後部兩側建「之」字形磚蹬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台基,台基於1958年拆除。1950年在東直門城門北側開豁口,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東直門城樓。1979年在城門原址東側建立交橋,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東直門地鐵站和東直門長途汽車站。 西直門是北京內城的九大古城門之一,自元朝開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關口.西直門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元代為大都城和義門所在地,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另外,西直門還是明清兩代自玉泉山向皇宮送水的水車必經之門,因此有「水門」之稱。
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在元朝時西直門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劉秉忠為西直門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冬天元順帝為防農民起義軍攻城,下令趕築包括和義門在內的11座城門的瓮城和城外護城河的吊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率大軍攻佔北京城,為了防止北元的反撲,曾命華雲龍整修和義門及附近城牆,永樂十七年再次修繕後改名西直門,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阮安等監修京師9門城樓,正統四年完工,
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的門洞,將原瓮城壓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史書中曾有明代萬曆四十六年大風毀壞西直門城樓的記載,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曾大修西直門城樓、箭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門至頤和園之石路,同時修繕西直門城樓,後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未及完工即告中斷。1950年西直門城樓、箭樓及瓮城曾修繕。1969年修建環線地鐵時將西直門城樓、箭樓等拆除,在箭樓下發現埋在地下的元朝和義門瓮城門,原址現已闢建為路。
西直門城樓台基底寬40.9米,城台頂進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內側券門高8.46米,外側券門高6.3米。城台內側左、右馬道寬5米,城樓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2米,進深三間,連廊通進深15.6米,城樓連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為方形,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瓮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東北角建關帝廟。 朝陽門, 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瓮城門洞內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朝陽 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台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為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成為歷史的一個影子。除此之外,還有同名電影名稱為朝陽門。
東面的兩座城門被該稱朝陽門和東直門。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均來源於次。但是,現在的老人們仍有叫她齊化門的,有時也被訛稱「奇貨門」,大概是以前打南方來的奇珍異寶都要從次過的原因吧。走糧車。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 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官糧的倉庫。
元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下令「築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門……東之右日齊化,東之左日光熙……」 (《順天府志》),文中位於「東之右」的「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
建成之初的齊化門與它的後世相比,不免顯得簡陋,僅有城樓,築樓材質也僅為夯土而已。馬可·波羅的游記可做佐證,「(大都城)環以土牆」,他還進一步描述了與城門相連的城牆的形狀,「域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城頭僅厚三步」(《馬可·波羅行紀》),可見當時城牆的形狀是比較明顯的梯形。
「至正十九年(1359)冬十月庚申朔,詔京師十一門皆築瓮城,造吊橋」(《順天府志》),齊化門才和其他十門一起,開始由單體建築向著建築群的方向發展。明取代元,
齊化門得以保存舊名,並獲得幾次修繕,最大規模的一次發生在明正統年間。工程從正統二年(1437)正月開工,至正統四年(1439)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門的城樓、箭樓、瓮城等。工程結束後,齊化門改稱朝陽門。
朝陽門在清代也曾多次被修繕,但城門形制仍未有太大特殊之處,《北京的城門與城牆))的作者瑞典人喜仁龍稱朝陽門城樓結構普通,形制與其相對的平則門(今阜成門)城樓相同,僅在細部存在著差異。唯一的特點就是寬度較其他城樓要大,各尺寸數據也較平則門略大。 位於西城區中部。元代為大都城平則門所在地,明、清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東北修築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共設11座城門,西、東、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間1座為平則門。城門內為通往大內宮殿方向的平則門街,街北側有西成坊、福田坊、集慶坊及大聖壽萬安寺(今妙應寺),街南側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
元至正二十九年(1369)元順帝又令修築包括平則門在內的各城門瓮城及護城河吊橋。明代在大都城基礎上營建北京城,改11門為9門,其西城垣除北端縮短2.5公里並取消肅清門,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餘基本未動,平則門亦沿襲舊稱。明正統元年(1436)詔修內城9 門城樓,至正統四年完工,平則門改城阜城門,修築城樓、城門、箭樓、瓮城、瓮城門各一,其規制較元大都城門為高。城樓為三重檐歇式重樓建築,台座呈梯形狀,連同城樓通高35.1米。台座頂面鋪設城磚,並與城垣頂面甬道相連,其餘箭樓、瓮城及瓮城門城樓的規劃均類似西直門。城內道路亦改稱阜城門街,街南側有巡捕廳等機構。城外官道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清代北京城垣規制多沿襲明代。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對城門、箭樓等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阜城門是明、清兩代自門頭溝運煤進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門之稱。70年代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城樓及附近城牆皆被拆除,將護城河填平為路。
阜城門後來演化為地片名,泛指阜城門橋附近,即阜城門南、北大街,阜城門內外大街一帶。東北屬福綏境街道辦事處,東南屬豐盛街道辦事處,西屬阜外街道辦事處。其中阜城門南、北大街原址為北京內城牆及護城河。 安定門,元稱安貞門。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統四年(1439年)修建城樓。清咸豐十年(1860年),通州八里橋失守後,英法聯軍首先攻打安定門,並於10月13日攻陷進而控制北京城。瓮城及閘樓於1915年修環城鐵路時拆除。1956年拆除箭樓。1969年拆除城樓。
此門為出兵征戰得勝而歸收兵之門,京都九門中有八門瓮城內建築關帝廟,唯安定門建真武廟,在諸門中獨具一格,從1924年拍攝的照片看,建築整潔,布局精練.
「安定真武」在諸門中頗有獨特風格。 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崇文門內。
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北京德勝門,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內城九門之一,是由城樓、箭樓、閘樓和瓮城等組成的群體軍事防禦建築。元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字。
此後,歷代都對城門和箭樓進行維修。1951年國家撥款修繕。1980年再次進行全面修繕。1982年設立文保所,並對外開放。1992年恢復瓮城內的真武廟。現箭樓上長年舉辦歷史古錢幣展。
德勝門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在德勝門是八達嶺高速路的起點,連接著北京的北部地區;因為附近有地鐵車輛工廠,積水潭地鐵站成為北京最早開通的地鐵換乘大站。
當年德勝門城牆外面、護城河之間是有鐵路的。這鐵路還依稀存在於許多人的兒時記憶里,因為火車擋道,有時候會耽誤去幼兒園的車。拆鐵路應該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牆則是1969年的冬天。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意為「以德取勝」、「道德勝利」。遇到戰事自德勝門出兵,由安定門班師,分別取「旗開得勝」和「太平安定」之意。
它是京師通往塞北的重要門戶,素有「軍門」之稱。明代永樂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皇帝鎮壓大、小和卓叛亂都是出師德勝門。
明清兩代,德勝門正面迎擊來自北方的軍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陣地。這里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悅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黃頂碑樓,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 「德勝祈雪」。
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㈦ 北京城內城九門

  • 親,這就是您說的清朝九門

朝陽門: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順便說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崇文門:走酒車。崇文門又名哈德門,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權一說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正陽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里。「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於明正統4年(1439年)的箭樓。

宣武門: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里。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葯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庄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里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阜城門: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要不怎麼老阜城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老乾婆娑,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西直門: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著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裡的水,嫌城裡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您聽聽,玉泉山,這水聽著就讓人覺出一股子甜味兒來。乾隆皇帝曾誇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這不是傳說,現在科學進步了,人們專門把這水送去鑒定,的確是雜質少,味道純正。

德勝門: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安定門:走什麼車呢?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里。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那兒用得著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㈧ 北京的九門是哪九門

1朝陽門 2崇文門 3正陽門 4宣武門 5阜成門 6德勝門 7安定門 8東直門 9西直門

1、朝陽門: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瓮城門 洞內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朝陽 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 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順便說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 「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2、崇文門: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瓮 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此外崇文門稅關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門生畏。"崇文鐵龜"之名遍響京都。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權一說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3、正陽門:元稱麗正門,京人俗稱"前門",與地安門(俗稱後門) 南北呼應。瓮城中關帝廟為九門之首,故人稱"正陽關帝"。正陽門因皇帝龍車出入此門,正陽門又稱"國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里。「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於明正統4年(1439年)的箭樓。

4、宣武門: 元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 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樓,增建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城樓面活五間,通寬32.6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3米;樓連台通高33米;重樓重檐,歇崇山峻嶺式灰筒瓦綠互諒互綠琉璃瓦剪邊。瓮城南北長83米,東西寬75米;西牆辟券門,其上為閘樓。瓮城南牆城台之上為箭樓,箭樓面活七間,通寬36米;通進深21米,連台通高30米。

5、阜城門:元為平則門,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京西門頭 溝,齋堂的煤車多出入此門,故瓮城門洞內由煤棧客商募捐刻梅花 一束記之。"梅"與"煤"諧音,每當北風呼號,漫天皆白,烘爐四周之 人皆贊:"阜成梅花報暖春"。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

6、德勝門:元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字。乾 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 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悅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 通,有黃頂碑樓,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 "德勝祈雪"。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7、安定門:元稱安貞門。此門為出兵征戰得勝而歸收兵之門,京 都九門中有八門瓮城內建築關帝廟,唯安定門內建真武廟,在諸門 中獨具一格,從1924年拍攝的照片看,建築整潔,布局精練。"安定 真武"在諸門中頗有獨特風格。 安定門走什麼車呢?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里。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那兒用得著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8、東直門:元祟仁門,此門為京華九門中最貧之門,以郊外盆窯小販,日用雜品占據瓮城為主,但瓮城廟中的葯王雕像極為精細, 市人稱"東直雕像"。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9、西直門:元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高亮趕水「的傳說 人人皆知,更兼玉泉山到皇城的御水車都走此門,故瓮城門洞中刻 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京人皆知「西直水紋「。位於西城區北部。元代為大都城和義門所在地,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劉秉忠為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城牆、蕭牆(即皇城牆)、大內宮殿等建築完成,其中城牆方圓28.5公里,黃土夯成,共設11門,西牆北門及為和義門.城門北側設有水關,郭守敬引白浮泉水經翁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入水關匯入城內積水潭.元至正十八年(1358)冬元順帝為防農民起義軍攻城,下令趕築包括和義門在內的11座城門的瓮城和城外護城河的吊橋.其中和義門瓮城門洞高約6.68米,寬4.62米,採用磚砌卷券頂,青灰牆皮。城門為木質,有地堡式城樓3間,上設5孔水眼的水窩2個,可向城門灌水,以抵禦火攻。

㈨ 北京的九大門有哪些

北京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內城九門比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話兒來說,叫做「九門走九車」。您別急,咱們吶,繞著北京城東南西北地走上它一圈兒,我跟您一個一個說。
朝陽門: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順便說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崇文門:走酒車。崇文門又名哈德門,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權一說呢。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正陽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里。「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於明正統4年(1439年)的箭樓。

宣武門: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里。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葯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庄嚴地對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里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阜城門: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要不怎麼老阜城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老乾婆娑,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西直門: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著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裡的水,嫌城裡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您聽聽,玉泉山,這水聽著就讓人覺出一股子甜味兒來。乾隆皇帝曾誇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這不是傳說,現在科學進步了,人們專門把這水送去鑒定,的確是雜質少,味道純正。

德勝門: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 (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安定門:走什麼車呢?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里。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更多請看:http://ke..com/view/939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