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門被葡萄牙佔領後稱為什麼廣州灣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澳門在明代史書中記載稱為「蚝鏡」(濠鏡),因其媽閣廟而被葡萄牙人命名為「Macau」。原屬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1557年,葡萄牙人向當時明政府取得居住權,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歐洲人。最初由果亞親王管轄,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
廣州灣是現在的湛江,湛江地區舊稱「廣州灣」(Kwangchowan)。此名稱形成於明清時期,有學者考證說是因南三島有「廣州灣」村坊而得名,亦有學者認為是因高雷府屬廣州管轄,地圖上在「廣州」的中部而得名。1897年,法國軍艦白瓦特號(Bayard)為避台風闖入"廣州灣",為這一深水良港而動心,獻書法政府租借"廣州灣",揭開了廣州灣殖民地歷史的序幕。1898年4月,法國侵略者強占海頭汛(今霞山),向內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長達1年多的抗擊。1899年11月16日中法簽定《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租界內地域統稱"廣州灣」租借與法國99年。法國人為紀念Bayard艦把廣州灣的中心城市稱為「白瓦特城」(Fort Bayard)。2001年赤坎南橋某酒吧曾以此為名開業,結果遭到國內輿論譴責,後改之為「紅土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至1943年,廣州灣偏安一偶,獲得短暫繁榮。1943年2月21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1945年8月18日,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國幀與法國駐華使館代辦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慶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8月22日,廣東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以廣州灣租借地辟為省轄市,定名「湛江市」。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
Ⅱ 湛江市曾叫廣州灣,被法國占據時為何叫白瓦特城
1.湛江
湛江的舊稱是廣州灣,「廣州灣」此名稱來源於滿清時期,據考證是因為廣州村得命廣州灣。聞一多先生著名的《七子之歌》中,對於廣東境內寫有四個:他們分別是香港(島)、澳門、九龍和廣州灣。前三個,大家都很容易知道是哪裡,但是最後一個很多人覺得是廣州的市中心,其實並不是,它指的就是湛江。

Ⅲ 除了澳門香港,還有哪個城市被強借99年
除了澳門和香港之外,還有一個地方被外國列強強行租借了九十九年,那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在被租借之前,原名是叫做廣州灣的。這是一處天然的深水良港,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定居在這里,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所以說是歷史悠久的地方。在我國的歷朝歷代都是興盛繁榮的地方。

所以說,湛江算得上是提早被中國收回來了,如今的湛江已經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城市,值得我們去那裡玩一玩。
Ⅳ 廣州灣哪一年被收復
1943年2月21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1945年8月18日,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國幀與法國駐華使館代辦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慶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8月22日,廣東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以廣州灣租借地辟為省轄市,定名「湛江市」。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
Ⅳ 列舉近代廣州灣侵略與反侵略歷史事實
1897年 法國軍艦白瓦特號(Bayard)為避台風闖入"廣州灣"(清朝廣東高州府吳川縣南三都田頭汛以南的一個村坊及其附近的港汊海面區域)。為這一深水良港而動心,獻書法政府租借"廣州灣",揭開了廣州灣殖民地歷史的序幕。 1898年 4月,法國侵略者強占海頭汛(今霞山區),向內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長達1年多的抗擊。1899年11月16日中法簽定《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租界內地域統稱"廣州灣」租借與法國99年。 法國人為紀念Bayard艦把廣州灣的中心城市稱為「白瓦特城」(Fort Bayard)。2001年赤坎南橋某酒吧曾以此為名開業,結果遭到國內輿論譴責,後改之為「紅土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至1943年,廣州灣偏安一偶,獲得短暫繁榮。 1943年 2月21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1945年8月18日,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國幀與法國駐華使館代辦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慶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8月22日,廣東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以廣州灣租借地辟為省轄市,定名「湛江市」。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1898年 3月,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瓜分中國的割地狂潮中,法國以「躉煤」為借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吳川縣屬的海灣小村坊」廣州灣」(今南三島內),然後肆意向東西兩邊的內地擴張,引起遂溪、吳川愛國官紳和人民群眾的堅決抵抗,這就是有名的廣州灣人民抗法斗爭,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愛國斗爭的組成部分。 「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郭沫若的詩句,是這一偉大斗爭概括而形象的反映。 由於清政府懼外妥協,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在法國脅迫下,簽訂了《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從此,廣州灣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其范圍:南部由原遂溪縣屬的通明港起向北至新圩沿官路為界至志滿,轉向東北至赤坎以北、福建村以南分中為界向東出海面,橫過調順島北邊水面至吳川縣屬的兜離窩登岸,再向東至西炮台河面分中出海,距陸地3海裏海面起,向南沿硇洲島、東海島外海面直至通明港外3海裏海面止;陸地總面積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設於麻斜市;1911年廢麻斜市,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區),並設赤坎市(現赤坎區)。 民國32年(1943年)2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灣,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Ⅵ 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各被哪個國家搶走
澳門——葡萄牙搶了
香港——英國搶了
台灣——日本搶了
威海衛——日本搶了
廣州灣——法國搶了(說得多好聽啊,租借!!!!)
九龍——日本和英國都搶過(要看是什麼時候)
旅大——又是日本鬼子
Ⅶ 「七子之歌」中的廣州灣是現在的廣州嗎
歷史悠久的湛江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國家統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湛江地區舊稱「廣州灣」(Kwangchowan)。此名稱形成於明清時期,有學者考證說是因南三島有「廣州灣」村坊而得名,亦有學者認為是因高雷府屬廣州管轄,地圖上在「廣州」的中部而得名。
七子之歌-------廣州灣
東海(島)和硇州(島)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Ⅷ (世界歷史)法國為什麼要強占廣州灣
19世紀末,西方的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作為西方老牌帝國的法國,其在工業革命後為了實現其「均勢東方」的戰略意圖,企圖在中國南部沿海建立一個新據點,作為長期侵佔越南和侵略我國西南各省的基地。因此,位於雷州半島大陸橋上的湛江市的地理位置就日顯重要,法國人看中了當時的「廣州灣」(法語翻譯為Kouang-Tcheou-Wan)是現今包括湛江市中心的霞山區(舊稱西營)在內一帶的沿海地區,首要原因是這里水深波平,適合建港。於是法國政府脅迫清政府強行租借廣州灣,以此作為印支聯邦的一個重要部分。1899年11月(光緒二十五年十月)清政府和法國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國家將廣州灣租與法國國家,作為停船躉煤之所,定期九十九年惟在其租界之內,訂明所租情形,於中國自主之權無礙。」
租借地的特殊之處在於:一、開辟動因。法國租借廣州灣,軍事戰略是其主要考慮因素之一。租界並非軍事基地,而是外國僑民特殊的居留、貿易區域;二、地理位置。各租借地並不位於通商口岸,而是包含天然良港的濱海地區;三、佔地面積。租借地的面積寬廣,廣州灣海陸租借面積共約2100平方公里;四、租借期限:租借地有明確的租借期限,法國要求租借廣州灣99年,租界則不涉及租借年限的規定。另外,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稅收制度等亦有差別。
Ⅸ 廣洲灣割讓給了誰shibushiyingguo
不是英國 ,是法國
廣東省湛江市舊稱「廣州灣」(Kwangchowan),前身是法國租借地(殖民地)。「廣州灣」此名稱形成於明清時期,據考證因南三島有「廣州灣」村坊而得名。
歷史悠久的湛江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國家統治的往事。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Ⅹ 香港、澳門、台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旅大這些地方分別在什麼時候被哪些國家侵佔了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朝中葉以「晾曬貨物」為名獲准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台灣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被租讓給法國。
希望採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