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
扩展阅读
上海销售一般工资多少 2025-05-15 00:21:18
现在去厦门座火车如何做 2025-05-15 00:21:12

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

发布时间: 2022-06-11 17:44:59

‘壹’ 北京故宫是在哪个年代建的

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下令全面建造,地点位于元朝大都皇宫南面,然而北京故宫并没有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建构,宫殿和宫墙均是重新建造,设计师为工匠出身的御用匠师蒯祥。

故宫在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1924年逊帝迁出故宫的五百余年,明、清两代合共二十四位皇帝都曾经居住于此。

故宫历史

明代

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许天赐颁诏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着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

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后不久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和十一年朱棣攻打蒙古影响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集中力量开工。这次由蔡信统筹安排,在木工蒯祥、石工陆祥、瓦工杨青配合下,制作预制件并加紧拼装。

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十一月紫禁城完工前,朱棣正式宣布定都北京。十二月紫禁城完工。公元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明都迁移完成,朱棣特意在紫禁城内举行庆祝活动。五月遭雷击发生大火,后三殿被焚毁。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清代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许文虎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以皇极门为常朝场所,以未被焚毁的建极殿为位育宫,作为顺治帝寝宫;摄政王多尔衮在武英殿办公。

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并改名为保和殿,并修建了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路的钟粹宫、承乾宫、景仁宫,西路的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以及慈宁殿和奉先殿。康熙六年重建端门。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此时期营建了经筵用的文华殿、传心殿,太后居住的咸安宫、宁寿宫,嫔妃居住的景阳宫、永和宫、延祺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皇子居住的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以及撷芳殿、毓庆宫、上驷院、造办处、内务府等建筑,并且重建了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奉先殿等建筑。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干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干隆五年至七年,清高宗将其居住过的乾西二所改为重华宫,并在其西路修建建福宫、寿安宫、雨花阁等建筑。

干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二年花费白银130余万两改建皇极殿、宁寿宫、养心殿、乐寿堂、干隆花园建筑群,作为清高宗晚年禅位归养的太上皇居所。干隆三十九年在文华殿之北新建文渊阁,以备庋藏《四库全书》。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众攻打紫禁城。

1886年(光绪十四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修复完毕。

近现代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府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签订的优抚条件,清逊帝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15年时,将故宫太和殿改名承运殿,中和殿改名体元殿,保和殿改名建极殿。太和门改名承运门,两旁为缉熙门(清朝昭德门)、贞度门;内金水河南边的协和门、熙和门改名为经文门、纬武门。

1923年(民国十二年),建福宫发生火灾。1924年(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废帝溥仪。1925年(民国十四年)10月10日(双十节),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国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中约2/3随民国政府播迁台湾。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北平后,不久成立故宫博物院。1950至1960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简介

北京故宫,即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廿四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

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建筑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环以城墙,外围有护城河保护。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城墙高9.9米厚8.26米。

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干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紫禁城各宫殿样式图细画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测量、绘制典藏到民国初年。

相传故宫共有9999.5座屋,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故宫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称为“紫禁城”。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垣”,中国古代星像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

紫微星垣居于正中,据传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宫)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间皇帝自称“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为紫禁城。故宫是以黄瓦、红墙、金饰、白石构成的建筑群。其中黄色琉璃瓦是天子的象征。

紫禁城最初的建设投入工匠23万人,民工士兵上百万,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

供应建设紫禁城的楠木木料,从西南各省、长江沿岸及浙江江西的深山老林中砍伐后利用江河运送出去,运到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存储加工。楠木如从四川运达北京往往要三到五年。

地板的金砖是苏州、松江等五府生产;大城砖和青砖来自山东临清;红色颜料取自山东鲁山、博山;汉白玉来自房山县大石窝;京西门头沟提供青石、白石;花岗石来自曲阳县;河北宣化烟筒山提供杏黄色刷墙包金土。

其中石材的运送最为困难,例如保和殿后面的云龙石雕,是冬天时在地板浇水冻成冰后,下铺滚木用人力从房山花20多天拉到北京。

紫禁城所用琉璃瓦件,是北京海王村(今天的琉璃厂)和黑窑厂(今天的陶然亭北一带)烧制的,白灰则是京西大灰厂制作。

‘贰’ 北京故宫始建于哪个朝代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

故宫建成后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庙号谥号的皇帝(其中包括二十四位明清史公认的皇帝,以及一位身后尊为诚敬义皇帝,而后却被顺治罢黜的睿忠亲王)。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2)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故宫的历史: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叁’ 故宫建成于哪个朝代

明朝。

故宫始建于1406年,直到1420年建成,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永乐十八年建成,耗时14年。
故宫在古代又被叫做紫禁城,它的建设是以南京故宫为蓝本,为明清两代的皇室宫殿。

故宫建于明朝,我们口中所说的故宫一般指的都是“北京故宫”,它是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建造的,主要是继承了位于南京的明故宫的建筑形制,以明故宫为蓝本建造而成,直至永乐十八年,北京故宫全部建成。

北京故宫的建造耗费了十四余年的时间,比位于南京的明故宫、位于台湾的台北故宫都要大得多,以及位于辽宁的沈阳故宫都要大得多。北京故宫又被称为是“紫禁城”,主要是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的皇帝居住的宫殿,现如今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南京的明故宫,也被称为是“南京紫禁城”,是明朝时期的皇家宫殿,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于明朝洪武年间完工。
位于台湾的台北故宫,也被叫做“中山博物院”,是1962年开始建造,于1965年竣工。辽宁的沈阳故宫,别称为“盛京皇宫”,是我国清朝初期的皇宫,它始建于清天命十年,也就是公元1625年,于崇德年间建成。

‘肆’ 故宫是什么朝代建造的

故宫是明朝建造的。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历时14年,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4)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故宫又称紫禁城的原因

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华。而“紫禁城”这个名字就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很大的关系。古代中国人祟尚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就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而建的。

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了三垣,周围环绕着二十八星宿,其中紫垣(也就是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里的“紫”,就是“紫垣正中”的紫,意喻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

而“禁”则指是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的意思。游览故宫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故宫里的宫殿名,都有“仁”、“和”、“中”、“安”等字,比如中和殿、太和殿等。

这些字眼所代表的意义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所以旧时的人们称北京城为紫禁城了。

‘伍’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

故宫建于明朝。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陆’ 北京故宫始建于哪个朝代,是什么两朝的皇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北京故宫在明朝时期的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仿照南京故宫的建筑模式,历时十四年到了永乐十八年建造完成。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在故宫的四面有着10米高的城墙。

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在整个故宫里面被分外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主要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组成,统称为三大殿,是古代时候国家举办大典的地方。内廷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主体组成,统称为后三宫,是古代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6)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

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

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

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天启七年方完工。在明朝,乾清宫是皇帝的主要寝宫,也是主要政治活动场所。

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

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清朝入关之后,依照明朝的旧例,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将乾清宫作为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主要场地。雍正帝即位之后,开始移居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起初,它并不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时期,内务府在此设置专为皇室造办宫廷活计的诸多作坊,称养心殿造办处。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去世后,即位的雍正皇帝并没有搬到乃父的寝宫乾清宫去住,而是将西侧遵义门内暂时用作为父守孝之苫次的养心殿辟为皇帝寝宫。

从此,养心殿开始成为皇帝居住和清朝朝政的主要处理地点,此后军机处设立之后办公地点也在养心殿附近。

干隆帝即位之后,对养心殿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制。从雍正帝之后,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都在此居住。一直到宣统帝被赶出紫禁城。

‘柒’ 故宫始建于那个朝代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

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

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7)北京故宫修建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方完工。

‘捌’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的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着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经历时间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

‘玖’ 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故宫建于明朝。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拾’ 北京的故宫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拓展资料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五大宫分别为: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称。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数据是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