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地名有哪些
扩展阅读
宣城到厦门怎么坐高铁 2025-09-06 02:01:04
天津门牌在哪里买 2025-09-06 01:56:04
杭州车牌中签国五怎么办 2025-09-06 01:20:12

北京地名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6-26 05:09:22

㈠ 北京在历史上有多少个地名,最早叫什么

最早的“幽燕”可以说是作为北京历史地名的一个统称了
北京是闻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在历史上前后共拥有六十多个正名和别称,可谓是中外城市中历史地名最多的一个。她的历史名称有二十七个蓟、燕、广阳、广有、伐戎、幽州、涿郡、范阳、幽都、蓟北、南京、燕京、永安、析津、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北京、顺天府、行在、京师、京兆。此外,还有三十多个别称,如蓟门、蓟宛、燕都、燕城、春明、日下、京华、京邑、都城、北都、帝城、帝京、天京、天都等。

㈡ 北京地名中带“门”的地名有哪些

宣武门、德胜门、安定门、前门、门头沟。

1、宣武门

宣武门位于西城区南部。明、清时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宣武门东、西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附近。建于明代,初称顺承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为内城南门之一。

现泛指宣武门东、西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交在正阳门西侧,与东侧的崇文门相对,为内城三个南大门中西面那个。

2、德胜门

德胜门是古代城门名称,就全国而言,在北京、南昌、沈阳、吉林、合肥、银川等地均出现过德胜门。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

3、安定门

安定门,西安城墙正西门,位于西城墙中部偏南。原为隋唐长安皇城西面中门“顺义门”,唐末韩建改筑新城时保留。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扩建西安府城,此门沿用为西门,易名“安定门”。

今安定门存瓮城、箭楼、正楼及二重门洞。另于城门两侧各开辟三个券洞,供车辆行人通行。

4、前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

5、门头沟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下辖的市辖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燕昭王二十九年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区境分属上谷、渔阳二郡。

此后,区境的隶属行政建制屡经变迁,直到1958年5月定名为门头沟区至今。2016年门头沟区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区。

㈢ 北京有哪些带数字的地名

以下均为北京带有数字的地名
半步桥
一亩园 一尺大街、一棵松、一顷庄
二龙路、二里庄、二龙路、二里沟 二龙闸、二里庄、二道沟、二闸村 二堡子、二甲地、二老庄、二合庄、二拨子
三眼井胡同、三源胡同、三塔村 三不老胡同、三座桥、三道栅栏 三元街、三转桥胡同、三川柳胡同 三福巷、三合里、三庙街 三井胡同、三富胡同、三义庙三才堂、三星庄、三虎桥 三里屯、三岔河、三间房 三丰胡同、三台山、三顺 三路居、三营门、三顷地
四道湾、四井胡同、四环胡同、四根柏胡同 四根旗杆、四块玉、四川营胡同、四平巷 四平园胡同、四胜胡同、四王府 四槐居、四拨子、四道口、四统碑 四公村、四路居、四合庄、四顷村、四道口
五道营胡同、五老胡同、五四大街 五福里、五根檀胡同、五路通街 五道街、五棵松、五道口、五路居 五塔寺、五孔桥、五路居、五斗村 五里沟、石五里坨、五里店 五爱屯、五里店、五间楼
六铺炕 六部口、六合胡同 六郎庄、六道口、六里屯 六王村、六座屯、六里屯 六里桥、六营门 六圈
七贤巷、七井胡同、七王坟 七圣庙、七棵树、七里庄
八宝楼胡同、八宝坑、八步口 八宝胡同、八道湾、八个门胡同 八角胡同、八宝甸胡同、八宝庄 八家村、八里庄、八棵杨 八里桥、八王坟 八里河、八大排、八宝山、八大处、八角村
九道湾、九湾胡同、九亩地 九龙山、九江口、九孔闸
十字坡、十方院、十王坟 十间房、十里堡、十八里店 十里河、十里居、十字口村 、十八里店 什(十)刹海
百万庄、百花深处、百代胡同 百子胡同、百户胡同、百果园 百顺胡同、百合园胡同、百子湾
千福巷、千竿胡同、千章胡同
万年胡同、万明巷、万明路 万寿里、万福巷、万寿路 万寿寺、万泉庄、万泉河 万安里、万家村、万红里 万子营、万泉寺

㈣ 北京作为都城它有过哪些地名称谓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

㈤ 北京有哪些区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16个市辖区,共147个街道、38个乡和144个镇。

1、东城区,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东部,东、北与朝阳区接壤,南与丰台区相连,西与西城区毗邻 。东西最大距离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千米。2010年,东城区合并崇文区,成立新东城区,辖区面积扩大到41.84平方千米。

2、西城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部。东与东城区相连;北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与丰台区相连。

2010年7月1日,宣武区并入西城区,成立新西城区。区境东西宽7.1千米,南北长11.2千米,幅员面积50.70平方千米。

3、朝阳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区、顺义区,东与通州区接壤,南与大兴区相邻,幅员面积470.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

4、丰台区,隶属于北京市,是北京市主城区城六区之一,位于北京市南部,东面与朝阳区接壤,北面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接壤,西北面与门头沟区,西南面与房山区,东南面与大兴区接壤。

5、淀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城区西部和西北部,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幅员面积430.8平方千米。

㈥ 北京的全部地名有哪些

北京地名如下:

  • 北京市 -东城区 - 景山街道

  • 北京市 -石景山区- 鲁谷街道

  • 北京市 -海淀区- 海淀街道

  •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大峪街道

  • 北京市 -西城区 -金融街街道

  • 北京市 -朝阳区 -朝外街道

  • 北京市 -丰台区- 丰台街道

  • 北京市 -房山区-拱辰街道

  • 北京市- 通州区- 北苑街道

  • 北京市 -顺义区-胜利街道

  • 北京市 -昌平区 - 城北街道

  • 北京市 -大兴区- 兴丰街道

  • 北京市 -密云县 -鼓楼街道

  • 北京市- 延庆县 -儒林街道

  • 北京市- 怀柔区 -龙山街道

  • 北京市- 平谷区- 滨河街道

㈦ 北京的地名

1.“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地名来源

原来那里有牌楼(牌坊),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西四东四也有后来被拆了。

东四和西四元朝时叫大市街,热闹红火。这里在元代就已形成为繁华商业区,元大都城建立以后,此地叫做“旧枢密院角市”,属明照坊。当年的“棹枢密院角市”已有不少商号、店铺,买卖兴隆,交易活跃,异常繁华,是全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东四十字路口的东西南北四个街口各有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冲天式大牌坊,分别叫做“思诚坊”、“仁寿坊”、“保大坊”和“明照坊”。而西四十字路口的四个牌楼南北朝向各书“大市街”仨字儿,东边的牌楼取名“行仁”,西边的称作“履义”。往后,这四个牌楼又有了新名:“金成坊”、“鸣玉坊”、“积庆坊”和“安福坊”。

东四和西四自打有了分别的四座牌楼后,老百姓就不说“大市街”了,干脆直称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再往后更省事,直呼“四牌楼”。到北平解放的时候,这些牌楼还健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扩建马路才拆掉。牌楼没了,叫法也就省事了:“东四”、“西四”。

东单和西单也是这么来的。这个“单”字,那是因为这儿的牌楼就是单崩儿一个。西单的牌楼叫“瞻云”,东单的叫“就日”。这样,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就叫开了。同样,20世纪50年代扩路,牌楼拆了,于是也就剩了“东单”和“西单”。

2.“大栅栏”地名来源

大栅栏的名字在康熙年间开始流传的,那时候,康熙住在紫禁城内,老百姓住在城外,为了搞好治安工作,康皇帝下了个命令,规定城外的胡同也要在胡同口修上栅栏,前门往南的一块地由于靠近紫禁城,栅栏比别的地方要修得高大,于是,叫这一带叫“大栅栏”。

大栅栏儿(dashilaner)是北京的方言,但是这个名字已经叫了几百年了,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名词,一种概念。这和一般的日常用语中的方言是不同的。北京是有一个地方叫大栅栏(dazhalan),但是那是西长街的一条胡同,另外 一个地方。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现代汉语的周一民教授认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历史悠久的“DASHILAN”读法属于保留古音。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地名名词规范,但播音教材中都专门谈到应读为“DASHILANER”。

㈧ “宋家庄”、"马家堡”、"姚家园”……这些北京地名有什么特点有何来历

宋家庄的特点是由村庄发展为城市地名的,并且来历是一个由菜园形成的村落,马家堡则是位于北京西南方向,隶属丰台区,在历史上曾是京南着名的村庄,现为南苑乡行政村,曾是北京最早的火车总站,姚家园则是村子因姓得名,村内原有一座清末广州将军风山墓,因此成为姚家园。以下是宋家庄的具体来历,宋家庄离刘家窑不远,它的由来其实和砖窑也有关系,清朝时左安门外方圆数十里多为荒地和旧窑坑,最早来此耕种的是姓宋的山东人,在此开辟菜园种植多种蔬菜,并把刚下地的新鲜蔬菜拉到左安门内出售。

因他种的菜品种多、价格低又新鲜,菜地往东北不远就是左安门,所以来此买菜的人较多,称其为宋家菜园,此后形成村落称宋家庄。

马家堡是北京城最早的火车总站,也是最早通有轨电车的地方,马家堡原名马家铺,铺通堡,本为驿站,马家堡大约明末清初成村,是个大村庄。

地处京城南边,清代时紧临南苑皇家园林围墙,马家堡在围墙西北部,南苑共有13座角门,马家堡角门旧址在马家堡南街西口。南苑的角门都已无存,只留马家堡角门今简化为角门一地名。

姚家园则是因为相传,成村前有一姚姓大户在此跑马圈地,划为姚氏墓地,定名姚家园,成村后故名,沿用至今,七十年代将村南部的原板桥村、和尚坟两个自然村并入该村,成今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