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产的飞机ARJ-21和新舟-60哪个更先进
ARJ21是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新舟60飞机是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支线客机,所以从技术方面来说,AR21技术难度更高。
1,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21st Century的缩写,是中国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
‘贰’ “翔凤”ARJ21-700和神舟700有什么区别
一、主体不同
1、神舟700:是西飞集团公司从2006年开始论证的新型涡桨支线飞机,于2008年获得了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内部立项。
2、ARJ21-700:ARJ21翔凤客机系列的基本型。 ARJ21翔凤客机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70~90座级双发动机中、短航程支线客机。
二、特点不同
1、神舟700:是新一代高速涡桨支线飞机,定位于承担800公里以内中等运量市场的区域航空运输业务,能够适应高原高温地区的复杂飞行环境和短距频繁起降。
2、ARJ21-700:采用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的基本布局。
三、优缺点不同
1、神舟700:具有经济、舒适、快速、先进、机场与航线适应性的特点,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全寿命期定制化解决方案。
2、ARJ21-700:采用了大量国际成熟先进技术和机载系统,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
‘叁’ ARJ21是哪个飞机公司的产品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适应以中国西部高温高原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ARJ21飞机拥有支线客机中最宽敞的客舱,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和舒适的乘坐环境。ARJ21飞机从开始设计就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的使用经济性。ARJ21飞机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ARJ21飞机还将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拥有ARJ21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四种机型。
ARJ21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SDSF)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先进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综合化,常规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ARJ21项目采用广泛合作的方式,飞机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四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也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预计第一架ARJ21飞机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翔凤支线飞机,最早被称为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的简写,即“21世纪新一代支线飞机”。是由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研制的支线飞机。除飞机引擎由通用电气公司提供外,翔凤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飞机。预计于2008年进行第一次试飞,在次年取得适航证后,将交付客户投入商业运营。ARJ21有四种容量不同的机型,客机型大约能设置70~100个座位。计划于2002年开始,预计2009年初将投入大规模生产。2007年12月20日宣布,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翔凤支线飞机(ARJ21)是一种九十座级、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满座航程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线飞机。2003年12月,该飞机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飞机主机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并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始了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的研发制造历程。
据介绍,与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相比,翔凤的设计以格尔木机场和九黄机场(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临界条件,并用西部五十七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其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所选用的美国丹佛机场条件,能保证飞机在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翔凤飞机总装将于2007年3月开始,在2007年底前完成总装并喷漆,2008年3月实现首飞。到目前为止,山东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等公司已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了七十一架ARJ21飞机的先期订单。2009年,中国旅客可望乘上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
翔凤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翔凤飞机采用了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使飞机在设计巡航重量范围内的巡航性能得以提高;高效的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加大了航程能力和商载能力。
2002年1月,ARJ21飞机项目启动。
2003年6月30日,ARJ21飞机完成预发展阶段的总体方案设计。
2006年4月,ARJ21飞机由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试制阶段。
2006年6月,一航沈飞ARJ21飞机数控零件开工生产。
2006年8月12日,中国一航新支线飞机项目指挥部在北京成立。
2006年9月9日,一航西飞在西安顺利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第一个大部件——前机身段。这是新支线项目研制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实现的第一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2006年11月4日,ARJ21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启动成功。
2006年11月16日,一航西飞提前3周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中后机身上部组件。
2006年11月23日,首架ARJ21飞机发动机吊挂在一航沈飞提前交付,打破了飞机吊挂只能从国外购买的历史;
2006年12月20日,首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顺利交付;
2006年12月27日,首架ARJ21中后机身下部在一航西飞提前交付;
2007年3月7日,一航西飞顺利交付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它是新支线飞机制造最为复杂的大部件,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3月13日,一航沈飞顺利交付首架 ARJ21的最后一个大部件——飞机尾段。至此,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尾段等大部件均已到位,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总装蓄势待发。
2007年3月30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在上海开始总装,同时全面启动系统综合试验。项目进入全面总装、试验、试飞、取证阶段。
2007年9月底,首架ARJ21静力试验机完成总装。
2007年12月21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
原定2008年3月,首架ARJ21飞机将进行首飞,后由于关键设备延期交付,首飞也将顺延。
2009年第三季度,ARJ21飞机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ARJ21全球制造商列表:
发动机/短舱 GE
系统 供应商
航电系统 Rockwell Collins
电源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APU Hamilton Sundstrand
高升力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液压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燃油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空气管理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SAS, Toulouse
起落架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GmbH, Lindenberg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Vibro-Meter SA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Vibro-Meter SA
系统 供应商
主飞行控制系统 Honeywell-Parker
驾驶舱控制系统 SAGEM SA
防火系统 Kidde Aerospace
照明系统 Goodrich Hella Aerospace
内装饰系统 FACC
控制板组件 EATON
水/废水系统 Envirovac Inc.
应急撤离系统 Air Cruisers
氧气系统 B/E Aerospace Inc.
驾驶员座椅 Zodiac Sicma Aero Seat
风档玻璃和通风窗 Saint-Gon-Sully
风档温控和雨刷系统 Rosemount Aerospace INC
风门作动器 MPC Procts Corporation
机体 供应商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ARJ-21协作厂商列表:
动力装置 供应商
发动机 美国通用电气发动机集团
航电系统 美国洛克韦尔柯林斯公司
电源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辅助动力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高升力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液压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燃油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空气管理系统 德国利勃海尔空间公司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主飞行控制系统 美国霍尼威尔公司
驾驶舱控制系统 法国萨吉姆公司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肆’ 日本翔凤级轻型航空母舰的介绍
日本海军轻型航空母舰——瑞凤号(Zuiho)瑞凤级 原是旧日本海军1934年丸2计划中 建造的大型舰队给油舰 “剑崎”“ 高崎” 号 大型给油舰,后改为潜水艇母舰 1940-1941年间再次改建为航母。改装期间,大多数的上层建筑都被重新设计改造。安装了机库及飞行甲板,重新安装了防空炮,安装新的动力,排气管方向向下,没有岛式上建。新的机库是该舰原来的小型水上飞机机库的延伸。
‘伍’ 空乘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空乘是从模特专业演化发展出来的一个特殊专业,在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心中,空乘专业是一个美丽与梦想同在的专业。据航空运输协会预测,随着我国“翔凤”飞机的横空出世和我国“大飞机”项目的上马,中国将会成为民航业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国家。未来20年间,中国将需要2400架新飞机,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相信三五年内,我国的航空业必将在华夏大地蓬勃发展,从而为广大青年学子创造越来越多放飞自己梦想的机会。
空乘专业对身高的要求是男1.75-1.85,女1.63-1.74。只要长的俊秀,英语口语和普通话较好,都有机会被这一专业选中。这一专业的录取规则多数是在文化分达省线(300分左右)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录取。
由于空乘专业在青岛乃至山东还没有专门的高考培训学校,所以,海之魂艺校开设这一专业培训,使得众多不具备专业模特身高标准的学生,具有了通过空乘专业升学的机会。
海之魂艺校培训空乘专业有一个绝对优势:国外得到日本最大航空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的鼎力支持。近年来的中国“全日空形象小姐”皆出自海之魂艺校;全日空航空公司拥有5000多名空姐,每年更新400人左右。全日空航空公司将在青岛海之魂建设山东省空乘选拔基地,届时我校培养的优秀空乘人员,将有机会进入全日空工作。而在国内,海之魂艺校与东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切,都为空乘专业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的艺术高考,明确从山东省招收的空乘专业本科名额为100余人、专科人数为600余人,目前尚属于一个新兴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该专业的高考考试内容大致包括:
1、普通话测试;2、英语口语;3、综合面试(身体初检、形体);4、才艺展示
海之魂艺校重点推荐的院校:中国民航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现代管理大学航空学院、沈阳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潍坊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
‘陆’ 谁有ARJ21的资料急求!!!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
目录·飞机简介
·命名翔凤
·产品特色
·市场定位
·研制历史
飞机简介
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适应以中国西部高温高原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ARJ21飞机拥有支线客机中最宽敞的客舱,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和舒适的乘坐环境。ARJ21飞机从开始设计就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的使用经济性。ARJ21飞机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ARJ21飞机还将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拥有ARJ21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四种机型。
ARJ21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SDSF)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先进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综合化,常规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采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ARJ21项目采用广泛合作的方式,飞机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四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也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预计第一架ARJ21飞机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翔凤支线飞机,最早被称为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的简写,即“21世纪新一代支线飞机”。是由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研制的支线飞机。除飞机引擎由通用电气公司提供外,翔凤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飞机。预计于2008年进行第一次试飞,在次年取得适航证后,将交付客户投入商业运营。ARJ21有四种容量不同的机型,客机型大约能设置70~100个座位。计划于2002年开始,预计2009年初将投入大规模生产。2007年12月20日宣布,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翔凤支线飞机(ARJ21)是一种九十座级、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满座航程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线飞机。2003年12月,该飞机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飞机主机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并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始了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的研发制造历程。
据介绍,与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相比,翔凤的设计以格尔木机场和九黄机场(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临界条件,并用西部五十七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其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所选用的美国丹佛机场条件,能保证飞机在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翔凤飞机总装将于2007年3月开始,在2007年底前完成总装并喷漆,2008年3月实现首飞。到目前为止,山东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等公司已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了七十一架ARJ21飞机的先期订单。2009年,中国旅客可望乘上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
翔凤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翔凤飞机采用了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使飞机在设计巡航重量范围内的巡航性能得以提高;高效的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加大了航程能力和商载能力。
命名翔凤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终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2007年12月20日宣布,ARJ21的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2007年8月28日,ARJ21飞机向社会公布,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征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活动启动以来,受到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关注,吸引了无数的网友、读者的热情参与。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为ARJ21飞机征名的热潮。据统计,在第一阶段,中国一航总共收到了有效的名字是11万多个,征名网站总浏览量达到了将近500万。此外还有电话传真和来信。
中国一航商飞公司副总经理陈进介绍,在总共收到的11万多个名字,我们采取了投票命名重复率最高的前20个名字,通过专家的评选,最后选出前10名,前十名有些,不一定是数量上重复率位居最前面的,我们挑出的20个,是重复率来说的。变成10个的时候,专家评审,有些可能重复率高的反而放到后面了,但这相差不是很大。
从10月12日开始,我们进入第二轮,把10个名字又放到网络上,进行网络人气投票,就是这10个名字让大家去投,投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最后的名字,当然也经过了专家评审的。现在看起来,到12月12日我们就截止了。刚才说的“翔凤”这个名字得票率一直是最高,现在统计是203733个,比第二名“世纪星”高了6万多票。
陈进认为,之所以网络投票“翔凤”能够遥遥领先,是基于广大网民对这个名字,以及它的含义各方面的钟情。“翔凤”应该是矫健、腾飞之凤,“翔”具有翱翔的意思,也有祥瑞、吉祥的意思。“凤”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鸟,非常珍贵,自古以来就有百鸟朝凤,它体现了一种吉祥、和谐、珍贵,很具有我们民族的特色。
产品特色
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简陋的机场条件和航线上障碍物很多的特点,这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性能如单发升限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翔凤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ARJ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格尔木机场和拟建中的旅游热点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57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翔凤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翔凤飞机的客舱宽度123.7英寸(3.14米),比竞争飞机宽15-25英寸,在同类支线飞机中,ARJ飞机的客舱是最宽敞的。ARJ采用公务舱排距38英寸、经济舱排距不小于32英寸的宽松布置。其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7立方米和20.9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1米。这无疑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对于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综合考虑了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以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
翔凤飞机的乘坐舒适性不仅体现在与干线飞机相当或优于其中某些机型的宽座椅、大排距、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先进客舱布置,还体现在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前卫宜人的客舱美学设计和全机飞行力学特性决定的优越乘坐品质。
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
成本的控制是民机成功的基本原则。在民机市场,客户承认的只是飞机的市场价,不问飞机的成本价。
翔凤是新研制飞机,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通过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注重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维护成本;采用低油耗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使用经济性;运用以IT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和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制和生产成本。
共同性—与150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征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
翔凤飞机的另一设计目标是与150座级干线飞机有一定共通性。这不仅体现在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市场定位
替代较小支线飞机,满足中国西部使用要求,实现中国西部热点航线满客营运的突破和远距离直飞, 提高服务水平;
替代较大飞机增加航班频度,满足乘客需求;
用于“点对点”的瘦长航线飞行,提高营运效率;
将枢纽机场中心-辐射式航线延伸到较小的机场;
在非高峰时间为枢纽机场主要航线提供经济的空运工具;
满足国内对公务机和支线货机的发展需求;
为飞行员改装升级提供过渡培训机种。
研制历史
2002年1月,ARJ21飞机项目启动。
2003年6月30日,ARJ21飞机完成预发展阶段的总体方案设计。
2006年4月,ARJ21飞机由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试制阶段。
2006年6月,一航沈飞ARJ21飞机数控零件开工生产。
2006年8月12日,中国一航新支线飞机项目指挥部在北京成立。
2006年9月9日,一航西飞在西安顺利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第一个大部件——前机身段。这是新支线项目研制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实现的第一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2006年11月4日,ARJ21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启动成功。
2006年11月16日,一航西飞提前3周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中后机身上部组件。
2006年11月23日,首架ARJ21飞机发动机吊挂在一航沈飞提前交付,打破了飞机吊挂只能从国外购买的历史;
2006年12月20日,首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顺利交付;
2006年12月27日,首架ARJ21中后机身下部在一航西飞提前交付;
2007年3月7日,一航西飞顺利交付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它是新支线飞机制造最为复杂的大部件,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3月13日,一航沈飞顺利交付首架 ARJ21的最后一个大部件——飞机尾段。至此,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尾段等大部件均已到位,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总装蓄势待发。
2007年3月30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在上海开始总装,同时全面启动系统综合试验。项目进入全面总装、试验、试飞、取证阶段。
2007年9月底,首架ARJ21静力试验机完成总装。
2007年12月21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
2008年3月,首架ARJ21飞机将进行首飞。
2009年第三季度,ARJ21飞机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柒’ 跪求幸福航空的具体地址。。。。。
幸福航空公司以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第一基地
中国民航开创以国产民机为主运营新格局迈出关键一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航”)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股份公司”)组建的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幸福航空公司”)今天在北京成立。
幸福航空公司的成立是联系中国一航和东航股份公司,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开创以国产民机为主运营新格局的开端,对促进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幸福航空公司的成立,对于以西部支线航空为支点,进而带动民航运输业向全国干线运输辐射,将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优先支持国产飞机市场运营,幸福航空公司拟使用国产新舟60和ARJ21飞机
国家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表示,今后会优先支持国产飞机的市场运营。
据悉,在中国大飞机问世前,中国民航新购飞机订单将全部流向波音、空客两大飞机制造巨头,但民航总局已在有意识地扶持国产飞机。“一航及东航合资的幸福航空获批成立,”李家祥解释说,“批准的原因就是幸福航空使用的是国产新舟60。”据称幸福航空公司拟使用新舟60和ARJ21飞机运营。
“它可以带动我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所以民航总局采取特事特办。”李家详表示,将来会继续支持我国生产的飞机在市场上运营。
正在考虑对计划采购国产飞机的支线航企成立申请放宽审批,以鼓励中国的飞机制造业。
幸福航空公司由中国一航与东航股份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人民币,董事长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胡问鸣担任。
幸福航空公司成立之初,将以中国一航自行研制生产的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为主力机型,以后逐步增加使用中国一航自主研制生产的ARJ21(翔凤)飞机。公司计划在未来8年内达到100架飞机的机队规模。
重点发展西部支线
幸福航空公司以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第一基地,重点发展西部支线航空运输业务,为旅客提供优质方便的航空旅行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幸福航空公司的成立对推动我国的民用飞机制造产业,解决中国航空运输业目前存在的东西部运力不平衡和干线与支线不平衡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一航选择东航股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有利于将支线航空公司的网络与东航的干线网络对接,并有助于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航空运输能力,通过逐步拓展基地规模和支线网络,提高我国支线航空运输的比重,实现建设世界航空强国的目标。
[中国一航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一航)是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致力于以快速成长、建设航空强国为目标的创新型科技产业集团。
中国一航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与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和空空、地空导弹等,产品谱系日益丰富,其中包括已经部分公开的歼十、飞豹、枭龙、山鹰等飞机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能够研发空中加油机、预警机、无人机、新型空间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部分机载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一航能自主研发生产轻重搭配、与发达国家在役主战机种相当的第三代歼击机、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第四代空空导弹,并自主开展新型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发。
西飞公司研制生产的MA60涡桨支线飞机目前已签订120架合同,并实现多国批量出口,后续机型研制已启动。中航商飞研制的ARJ21涡扇支线飞机“翔凤”,目前已签订171架合同,将于2008年首飞,2009年交付用户使用。中国一航着手开展大型飞机的研发。世界上正在服役的干线客机,约一半装有中国一航生产的零部件。燃气轮机形成轻重系列,摩托车、空调压缩机行业领先。
[东航股份公司简介]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是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骨干企业之一,总部设在上海。
公司拥有大中型客机200余架,货机8架,构建了以上海为枢纽,昆明、西安为两翼的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经营着国内国际近500余条航线,到达国内外大中城市近130余座。
1997年公司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股票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在海内外上市的航空公司。目前,公司已成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幸福航空公司由中国一航与东航股份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人民币。一航占60%,公司以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第一基地,重点发展西部支线航空运输业务。
‘捌’ 翔凤的飞机
翔凤支线飞机(ARJ21)是一种九十座级、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满座航程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线飞机。2003年12月,该飞机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飞机主机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并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始了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的研发制造历程。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翔凤飞机总装将于2007年3月开始,在2007年底前完成总装并喷漆,2008年3月实现首飞。到目前为止,山东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等公司已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了七十一架ARJ21飞机的先期订单。2009年,中国旅客可望乘上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
据介绍,与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相比,翔凤的设计以格尔木机场和九黄机场(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临界条件,并用西部五十七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其标准远高于国外飞机所选用的美国丹佛机场条件,能保证飞机在国内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
据介绍,注册号的取得是一架客机获得国籍登记证之前的必要步骤。而国籍登记证、适航证和无线电电台执照是飞机正常运营前必备的三个适航证件。此次ARJ21飞机第106架机取得注册号,意味国产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距离正式载客运营又近了一步。
ARJ21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设计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造”,从立项至正式交付,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包括C919客机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
ARJ21飞机标准航程型满座航程为2220公里,增大航程型满座航程为3704公里,基本型全经济级布局90座,混合级布局78座。目前ARJ21飞机已获得19家客户300多架订单,包括首家非洲用户刚果(布)3架订单。民航四川监管局表示,将持续对ARJ21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ARJ21飞机安全运营。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终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2007年12月20日宣布,ARJ21的中文名字最终确定为“翔凤”。
2007年8月28日,ARJ21飞机向社会公布,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征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活动启动以来,受到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关注,吸引了无数的网友、读者的热情参与。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为ARJ21飞机征名的热潮。据统计,在第一阶段,中国一航总共收到了有效的名字是11万多个,征名网站总浏览量达到了将近500万。此外还有电话传真和来信。
中国一航商飞公司副总经理陈进介绍,在总共收到的11万多个名字,我们采取了投票命名重复率最高的前20个名字,通过专家的评选,最后选出前10名,前十名有些,不一定是数量上重复率位居最前面的,我们挑出的20个,是重复率来说的。变成10个的时候,专家评审,有些可能重复率高的反而放到后面了,但这相差不是很大。
从10月12日开始,我们进入第二轮,把10个名字又放到网络上,进行网络人气投票,就是这10个名字让大家去投,投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最后的名字,当然也经过了专家评审的。现在看起来,到12月12日我们就截止了。刚才说的“翔凤”这个名字得票率一直是最高,现在统计是203733个,比第二名“世纪星”高了6万多票。
陈进认为,之所以网络投票“翔凤”能够遥遥领先,是基于广大网民对这个名字,以及它的含义各方面的钟情。“翔凤”应该是矫健、腾飞之凤,“翔”具有翱翔的意思,也有祥瑞、吉祥的意思。“凤”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鸟,非常珍贵,自古以来就有百鸟朝凤,它体现了一种吉祥、和谐、珍贵,很具有我们民族的特色。 翔凤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驾驶舱采用两人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高度综合化,机械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
翔凤飞机采用了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使飞机在设计巡航重量范围内的巡航性能得以提高;高效的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油耗,加大了航程能力和商载能力。 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简陋的机场条件和航线上障碍物很多的特点,这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性能如单发升限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翔凤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ARJ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格尔木机场和拟建中的旅游热点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57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翔凤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翔凤飞机的客舱宽度123.7英寸(3.14米),比竞争飞机宽15-25英寸,在同类支线飞机中,ARJ飞机的客舱是最宽敞的。ARJ采用公务舱排距38英寸、经济舱排距不小于32英寸的宽松布置。其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7立方米和20.9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1米。这无疑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对于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综合考虑了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以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
翔凤飞机的乘坐舒适性不仅体现在与干线飞机相当或优于其中某些机型的宽座椅、大排距、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先进客舱布置,还体现在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前卫宜人的客舱美学设计和全机飞行力学特性决定的优越乘坐品质。
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
成本的控制是民机成功的基本原则。在民机市场,客户承认的只是飞机的市场价,不问飞机的成本价。
翔凤是新研制飞机,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通过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注重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维护成本;采用低油耗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使用经济性;运用以IT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和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制和生产成本。
共同性—与150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征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
翔凤飞机的另一设计目标是与150座级干线飞机有一定共通性。这不仅体现在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替代较小支线飞机,满足中国西部使用要求,实现中国西部热点航线满客营运的突破和远距离直飞, 提高服务水平;
替代较大飞机增加航班频度,满足乘客需求;
用于“点对点”的瘦长航线飞行,提高营运效率;
将枢纽机场中心-辐射式航线延伸到较小的机场;
在非高峰时间为枢纽机场主要航线提供经济的空运工具;
满足国内对公务机和支线货机的发展需求;
为飞行员改装升级提供过渡培训机种。 2002年1月,ARJ21飞机项目启动。
2003年6月30日,ARJ21飞机完成预发展阶段的总体方案设计。
2006年4月,ARJ21飞机由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试制阶段。
2006年6月,一航沈飞ARJ21飞机数控零件开工生产。
2006年8月12日,中国一航新支线飞机项目指挥部在北京成立。
2006年9月9日,一航西飞在西安顺利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第一个大部件——前机身段。这是新支线项目研制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实现的第一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2006年11月4日,ARJ21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启动成功。
2006年11月16日,一航西飞提前3周交付首架ARJ21飞机的中后机身上部组件。
2006年11月23日,首架ARJ21飞机发动机吊挂在一航沈飞提前交付,打破了飞机吊挂只能从国外购买的历史;
2006年12月20日,首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顺利交付;
2006年12月27日,首架ARJ21中后机身下部在一航西飞提前交付;
2007年03月07日,一航西飞顺利交付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它是新支线飞机制造最为复杂的大部件,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03月13日,一航沈飞顺利交付首架 ARJ21的最后一个大部件——飞机尾段。至此,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尾段等大部件均已到位,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总装蓄势待发。
2007年3月30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在上海开始总装,同时全面启动系统综合试验。项目进入全面总装、试验、试飞、取证阶段。
2007年9月底,首架ARJ21静力试验机完成总装。
2007年12月21日,首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
2008年3月,首架ARJ21飞机将进行首飞。
2009年第三季度,ARJ21飞机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发动机/短舱 GE
系统 供应商
航电系统 Rockwell Collins
电源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APU Hamilton Sundstrand
高升力系统 Hamilton Sundstrand
液压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燃油系统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空气管理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SAS, Toulouse
起落架系统 Liebherr Aerospace GmbH, Lindenberg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Vibro-Meter SA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Vibro-Meter SA
系统 供应商
主飞行控制系统 Honeywell-Parker
驾驶舱控制系统 SAGEM SA
防火系统 Kidde Aerospace
照明系统 Goodrich Hella Aerospace
内装饰系统 FACC
控制板组件 EATON
水/废水系统 Envirovac Inc.
应急撤离系统 Air Cruisers
氧气系统 B/E Aerospace Inc.
驾驶员座椅 Zodiac Sicma Aero Seat
风档玻璃和通风窗 Saint-Gon-Sully
风档温控和雨刷系统 Rosemount Aerospace INC
风门作动器 MPC Procts Corporation
机体 供应商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 动力装置 供应商
发动机 美国通用电气发动机集团
航电系统 美国洛克韦尔柯林斯公司
电源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辅助动力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高升力系统 美国汉米尔顿标准公司
液压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燃油系统 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
空气管理系统 德国利勃海尔空间公司
发动机振动监测仪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 瑞士振动测量仪公司
主飞行控制系统 美国霍尼威尔公司
驾驶舱控制系统 法国萨吉姆公司
机翼 西安飞机公司
机头 成都飞机公司
前机身 西飞飞机公司
中机身 西安飞机公司
后机身 沈阳飞机公司
垂尾和方向舵 沈阳飞机公司
挂架 沈阳飞机公司
平尾和升降舵 上海飞机公司
雷达罩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总装 上海飞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