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区域是怎么划分的
截止2019年12月,北京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
北京位于华北地区,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1)北京十二个分区指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地名的由来: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⑵ 北京市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截至2019年,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
从1949年1月和平解放至今,北京市经历了70年的发展变化,辖区面积由707平方公里扩大到1.64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从156万增长到2018年底的2154.2万。区县建制最多时为1949年初的32个,最少时为1952年至1955年的13个,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在北京已然成为历史。
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市调整行政区划,密云、延庆两县撤县设区。同年12月,撤县设区各项工作完成。至此,北京实现“无县化”,北京也成了我国第一个告别县治时代的直辖市。密云和延庆撤县设区后,以前常说的“16区县”成为“16区”。
(2)北京十二个分区指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也就是元大都。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⑶ 北京行政分区
北京市有18个行政区区县,城内区分别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部分)、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外区县分别有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
⑷ 北京一共有几个区每个区的名称叫什么
13个,近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顺义、昌平、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共13个区的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14个分区规划全文正式发布。
据悉,这是北京首次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规划框定了各区人口、建设用地等规模总量,形成了覆盖全区、多规合一的底图。同时,框定了各区规模总量,将《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建设用地以及建设规模等核心指标分解到各区、各新城(特定地区) 和215个乡镇(街道)规划单元。
(4)北京十二个分区指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
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⑸ 中国的12分区是什么
你好,我觉得是地球的12个时区吧,因为中国按什么划分也没有道理化为12个区,
各个时区的经度范围及中央经度线(授时线)
所在时区 时区经度范围 授时经度线
零时区 7.5°W~7.5°E 0°
东一区 7.5°E~22.5°E 15°E
东二区 22.5°E~37.5°E 30°E
东三区 37.5°E~52.5°E 45°E
东四区 52.5°E~67.5°E 60°E
东五区 67.5°E~82.5°E 75°E
东六区 82.5°E~97.5°E 90°E
东七区 97.5°E~112.5°E 105°E
东八区 112.5°E~127.5°E 120°E
东九区 127.5°E~142.5°E 135°E
东十区 142.5°E~157.5°E 150°E
东十一区 157.5°E~172.5°E 165°E
东十二区 172.5°E~180° 180°
西十二区 180°W~172.5°W 180°西十一区 172.5°W~157.5°W 165°W
西十区 157.5°W~142.5°W 150°W
西九区 142.5°W~127.5°W 135°W
西八区 127.5°W~112.5°W 120°W
西七区 112.5°W~97.5°W 105°W
西六区 97.5°W~82.5°W 90°W
西五区 82.5°W~67.5°W 75°W
西四区 67.5°W~52.5°W 60°W
西三区 52.5°W~37.5°W 45°W
西二区 37.5°W~22.5°W 30°W
西一区 22.5°W~7.5°W 15°W
⑹ 北京分几个区
解放后北京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五次调整,直到2010年形成了今天14区、2县的格局。截至2007年,北京共有134个街道办事处、142个建制镇、41个建制乡、2554个社区居委会和3955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地处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东城区、西城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规划中北京市城区的范围是北京五环路以内。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先后有数个近郊县改为区。由于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移。
2010年7月1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
以下为北京市各分区情况(2010调整后):
区名 面积(平方公里) 驻地
东城区 41.86 钱粮胡同3号
西城区 50.53 二龙路27号
朝阳区 455.08 日坛北街33号
海淀区 430.73 长春桥路17号
丰台区 305.80 丰台街道文体路2号
石景山区 84.32 石景山路18号
房山区 1989.54 良乡镇政通路1号
通州区 906.28 新华大街
顺义区 1019.89 府前中街5号
大兴区 1036.32 黄村镇兴政街
昌平区 1343.54 城北街道
平谷区 950.13 平谷镇府前大街
怀柔区 2122.62 怀柔镇府前街15号
门头沟区1450.70 大峪街道
密云县 2229.45 鼓楼街道
延庆县 1993.75 延庆镇
首都功能核心区
东城区:位于明清时北京内城的东半部,大部分地区在东直门以内,1958年设区时得名“东城区”;
西城区:位于内城的西半部,大部分地区在西直门以内,1958年设区时得名“西城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
海淀区: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已是一片水草茂盛的沼泽之地,并有人定居,被称为“海店”或“海淀”,“淀”是指水聚积之处。以后这一带逐渐形成集镇,故名“海淀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而得名。
朝阳区:解放初期叫东郊区,1958年改名为朝阳区,其得名源于地处朝阳门外之东。
丰台区: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名曰“远风台”。明朝时此处已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另说金代都城有丰宜门,门外设拜郊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台之“台”,清朝称“丰台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而得。
石景山区:因境内有一座海拔171.7米的石景山,1952年设区时因山而得名。 城市发展新区
通州区:在金朝时设州,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取“运河漕运通畅周济”之意,漕运不能堵塞,所以叫通州。
顺义区:因隋文帝开皇年间突厥率领八部归附,朝廷将其安置之地命名为“顺州”。另有一说是顺义的“顺”是根据地理形势而得名的,顺义县城“地位高亢”,像一座磨盘,四周为平坦的田地,磨盘之上亦为平坦的田地,“四去皆然,顺以此得名”。
房山区:在金定都后,于大房(防)山建陵寝,后置“万宁县”,再后以奉祀先陵,改“奉先县”。元世祖年间以境内的大房山(也称房山)改奉先县为房山县。解放初属河北省,后划给北京。
大兴区:在金朝设大兴府,意为宏大而兴盛。元忽必烈把大兴府的治所迁到今天的东城区大兴胡同。清时北京城以中轴线为界,东城及东郊属大兴县。
昌平区:于西汉时在此设昌平县,名称来自汉代的昌平侯,为昌盛平安之意。据《昌平山水记》所记:“汉齐悼惠王子印以昌平侯立为胶西王,县名始见于此。”说明昌平的地名来自汉代贵族的封爵。 生态涵养发展区
平谷区:因其地形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而得名。自汉高祖十二年便已建立平谷县,是北京区县中最古老的名称之一。
怀柔区: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
门头沟区:原名京西矿区,1958年设区时,因圈门至风口鞍这条沟叫门头沟,故因沟得名。
延庆县:早在战国时期就设立了县,名“居庸”。元仁宗年间更名为龙庆州,明永乐年间设隆庆州,明穆宗朱载垕登基后改年号隆庆,由于避讳而改名为延庆州,民国年间改为延庆县。
密云县:于春秋时在此建渔阳郡,东魏时因临近密云山(今河北省丰宁县境内的云雾山),得名“密云郡”,以后曾被称为檀州、密云县等。
⑺ 北京现在有几个区,都是什么区
目前北京有14个区,分别是: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房山区、大兴区
通州区、顺义区、平谷区、怀柔区、以及2个县:延庆县、密云县
参考资料—网络北京
⑻ 北京市包括哪些区
以下为北京市各分区情况(2010调整后): ①首都功能核心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驻地
东城区 42 96万 100010 钱粮胡同3号
西城区 51 132万 100032 二龙路27号
②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驻地
海淀区 431 211万 100089 长春桥路17号
朝阳区 465 183万 100020 日坛北街33号
丰台区 306 104万 100071 丰台街道文体路2号
石景山区 86 36万 100043 石景山路18号
③城市发展新区 城市发展新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驻地
通州区 912 65万 101100 新华大街
顺义区 1021 57万 101300 府前中街5号
房山区 1994 77万 102488 良乡镇政通路1号
大兴区 1040 59万 102600 黄村镇兴政街
昌平区 1352 51万 102200 城北街道
④生态涵养发展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邮政区码 驻地
怀柔区 2128 28万 101400 怀柔镇府前街15号
平谷区 1075 40万 101200 平谷镇府前大街
门头沟区 1455 24万 102300 大峪街道
密云县 2227 43万 101500 鼓楼街道
延庆县 1993 28万 102100 延庆镇
⑼ 北京市的行政区划是怎么划分的
准确划分以后,明确规定东城、西城以中轴路东侧门脸房前基线为界,崇文、宣武以中轴路西侧门脸房前基线为界,真正把边界落实到了‘一条线’。”
在此,一是按东西南北,将北京市划分为中心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东部地区(包括朝阳区、通州区、顺义区、平谷区)、南部地区(包括房山区、丰台区、大兴区、亦庄开发区)、西部地区(包括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北部地区(包括海淀区、昌平区、怀柔区、延庆区、密云区);二是按环线,将北京市划分为三环内、三环至四环之间、四环至五环之间、五环外。
⑽ 北京市几个区县以及分布图
北京市共有16个市辖区,147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
这16个市辖区为: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延庆、密云、西城、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
北京市主城区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
(10)北京十二个分区指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主城区
1、朝阳区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区、顺义区,东与通州区接壤,南与大兴区相邻,幅员面积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8.3万,其中户籍人口208.5万,外来人口99.8万。区现行行政区划,有23个街道办事处,20个乡。
朝阳区工业发达,是北京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集中有纺织、电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基地。朝阳区对外交往活动频繁,是北京市重要的外事活动区。
2、丰台区
北京市丰台区是北京市的城六区之一,是首都中心城区和首都核心功能主承载区,位于北京市南部,东面与朝阳区接壤,北面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接壤,西北面与门头沟区,西南面与房山区,东南面与大兴区接壤。丰台区东西长35.3公里,南北宽15公里,幅员面积305.87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永定河由北至南贯穿丰台区,河东部邻近北京市区部分及永定河两岸大为平原地带,西部则多丘陵。全区最高点也是最西端的马鞍山,海拔654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分钟寺,海拔35米。
3、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是北京西部的一个行政区,是北京市六个主城区之一。位于长安街西段,最东端距距天安门14公里, 面积84.38平方公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常住人口63.9万人(截止到2011年底)。交通畅捷,可进入性强。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历史文化重镇。
区域内山地面积占23%,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7.09%。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73.89平方米,居北京市城区首位,是北京市城区中山林资源最丰富、绿化覆盖率最高、人均拥有公共绿地最多的地区,2016年石景山区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区。
4、海淀区
海淀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城区西部和西北部,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幅员面积430.8平方千米,边界线长约146.2千米,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最宽处29千米,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6% 。
5、东城区
东城区,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东部,东、北与朝阳区接壤,南与丰台区相连,西与西城区毗邻 。东西最大距离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千米 。区境介于东经116°22'17"—116°26'46",北纬39°51'26"—39°58'22"之间。2010年,东城区合并崇文区,成立新东城区,辖区面积扩大到41.84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东城区下辖17个街道,常住总人口97.4万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9.8亿元 。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30.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亿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5437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6.6亿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4.6亿元。
6、西城区
西城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部。东与东城区相连;北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与丰台区相连。
2010年7月1日,宣武区并入西城区,成立新西城区。区境东西宽7.1千米,南北长11.2千米,幅员面积50.7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