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荣京北小街属于哪个街道

北京荣京北小街属于哪个街道

发布时间: 2022-07-15 17:37:56

⑴ 关于北京胡同的资料

胡同的来历

是那里的夏家胡同.北京的吗?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相当整齐,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为街,相对较宽,如从北京火车站到朝阳门内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过去以走马车为主,所以也叫马路。东西走向的一般为胡同,相对较窄,以走人为主,胡同两边一般都是四合院。

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前门以北的胡同一般较宽,规划比较整齐,前门以南的胡同一般较窄,规划也不整齐。因为在清代时,清政府为了安全,不允许外地来京人员住在京城内,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门和崇文门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门商业区;在外来人员中许多是来京赶考的举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厂文化街,天桥地区有许多娱乐场所,北京的剧院也都集中在南城。

北京城内老百姓集中活动的场所在什刹海一带。

钱市胡同”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位于前门外珠宝市大街。过去这条胡同里都是钱庄,所以叫钱市胡同。胡同中最窄的地方只有80公分宽,两个人相遇时只有侧着身子才能过去。胡同长约三四十米。

海淀镇上世纪末还保留的一条胡同“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重要政务机构,始设于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共存在了170余年,是清代最重要的机构,一般人不得进入军机处,皇帝在军机处议事时,其他人不得在场。

因清皇室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圆明园(后在颐和园居住),为了办公的方便,许多军机大臣在此胡同中建立住宅,胡同也因此而得名,这条胡同原来很长,向北一直延伸到圆明园,后胡同北部约四分之三被北京大学占用。2001年因修北四环路,南边又被截去了一段,仅存三十米左右。2002年整治北京大学周边环境时这条胡同被彻底清除了。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在军机处也有一处住房。

这条胡同也是级别最高的胡同,现在闻名于世的中关村,据说也是由于中等官员居住而得名。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当一北京日益现代化现代化的时候,人们在担心:胡同是否会消逝?大概正因为如此,有人又拣起了一个似乎陈旧的话题:胡同是怎么成为街巷的名字的?这个词是怎么造出来的?

一、“胡同”最初不是汉语

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元人熊梦祥所着《析津志》中说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处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说:胡同本元人语。既是元人语,那就不能是汉语。元代将人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所谓汉人,指北方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高丽人。这四种人并非同一民族,也不使用同一语言。那么“元人语”也肯定不是“南人语”,至于色目人,包括的民族更多。故此“元人语”只能是蒙古语。

二、胡同与井关系密切

有的学者认为,胡同是从“忽洞格”———井转变过来的。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从大都的实际看,胡同与井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先从胡同的形成看。元大都是从一片荒野上建设起来的。它的中轴线是傍水而划的,大都的皇宫也是傍“海”而建的。那么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后造屋,或者预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院落的布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条胡同都有井,这是毋庸置疑的。

再从胡同的名字上看。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不外乎这么几个:以寺庙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机构命名的,以工地工场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场命名的等等。但是,为数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儿胡同”就曾经有过十个;加上大井、小井、东西南北前后井、干井、湿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个。这说明,胡同与井是密切相关的。

三、奇怪的名字原于音译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为用汉语无法解释。但是,如果把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语,就好解释了。试举几例:屎壳郎胡同,这名字多难听、多丑陋!当初此地的居民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其实这个名字译成蒙古语是“甜水井”!朝内有个“墨河胡同”,蒙古语的意思是“有味儿的井”,大概是被污染过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写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儿胡同或局儿胡同,双井;碾儿胡同或辇儿胡同,细井;巴儿胡同,小井;马良胡同或蚂螂胡同,专供牲畜饮水的井……

北京还有不少“帽胡同”。“帽胡同”蒙古语是坏井、破井的意思,前面加上一姓氏,表明这个坏井是属于某家私有的。这不是牵强附会,白帽胡同旁边,曾有个“白回回胡同”,说明这里曾是白姓穆斯林的住宅。而“猪毛胡同”附近曾有个“朱家胡同”,说明这里确实住过朱姓人家。杨茅胡同附近就是杨梅竹斜街。

年代久远,有些发音被念走了样,这也不足为怪:汉语地名念走了样的难道就少么?不过有些蒙古语的地名难以考证了是真的。

胡同是井的音译,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了。但有几点还必须强调一下,胡同和井,在元大都时代都有了“市”的意思,沙络市也可以叫沙络胡同,是珊瑚市的意思。在古代汉语里本来就有“市井”一词,“因井而成市”嘛。同在元大都时代,胡同和井也有了“大街”的意思,《析津志》钟楼:“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意思很清楚,“井”等于大街。


胡同

头发胡同是北京西城宣武门内一条僻静的胡同,东口直达宣内大街,西口是南沟沿(今佟麟阁路),长约一华里。

就是这样一条普通小巷,五个年前曾是许多知识分子流连忘返之地:西头路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藏书甚富,莘莘学子埋首用功于此;东头路南一条名叫抄手胡同的小巷,二三十年代称为海市界小市,连同头发胡同东口,以及室内大街路西马路便道上,摊贩林立,另有十数家旧书店和字画店,文人雅士多涉足其间。此两处笔者昔年月必数至,今天边些店铺早已不存,图书馆也辟为民居,把笔记之,以志鸿爪。

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始建于一九二七年,系前京师国书馆及通俗图书馆合并而成,初名京师第一普通图书馆,北伐以后,京兆地方改为北平市,乃改为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馆地原为情代翰林院讲习馆旧址,藏书除一般经、史、子、集外,尚有大量公私图书馆所不屑入藏的通俗文艺作品,为研究社会民俗的宝库。该馆位于内城西南隅,环境幽谧。馆内南屋为阅报室,北屋为阅书室,后边是书库。阅览手续简单,馆内阅读、馆外借出均可,读者称便。五十年代初,藏书全部由首都图书馆接管。

关于头发胡同小市,近人陈宗蕃在二十年代末撰写的《燕都丛考》记载:“象房桥之南曰抄手胡同曰小市,首颇繁盛,今渐移于宣武门大街之西,又北曰头发胡同。”这个小市一名海市界,又作海市衔,张次溪《北京琉璃厂书肆逸乘》记有“宣武门内头发胡同内海市界,向有书店数家,中午复有打鼓者出摊”云云,颇为具体。头发胡同和拉手胡同还有许多家具店和小器作,则为文人学子所裹足。

头发胡同小市二三十年代最盛,有书店、字画店十余家,到了四十年代仅存文苑斋、致雅堂、文学斋三家书店和醉经堂字画店而已。其中文苑、致雅两家较有名。文苑斋主人赵赖卿,河北冀县人,彬彬儒雅,精版本目录之学,其书多购自没落世族之家,缥帙精美,插架整洁。店在头发胡同东口外迤北路西,匾额为画家新安汪慎生(溶)所书。致雅堂主人阎致中,亦冀县人,补讷少文,其进货来源与文苑斋迥异,每日黎明即起,徒步至宣外西晓市辛勤物色,午后则至宣武门城根小市孜孜搜求,肩荷布包,风尘仆仆,同行戏呼为“阎驴”,盖嘉其能吃苦耐劳也。

店在拉手胡同东口外迤南路西,匾额为收藏家绍兴周养庵(肇样)所书。


史家胡同

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据传是以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

史家胡同,明朝属黄华坊,清朝属镶白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京华、官学大院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八条,后恢复原名。


该胡同建筑整齐,房屋较好,多为大宅院,据老住户讲,清末中法银行董事长刘福成、名妓赛金花(傅彩云)都有宅第在此胡同内。胡同内51号院为章士钊先生故居。章土钊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总长,1949年曾作为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北平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遂到香港。后又回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随后全家也来到北京。开始住在东四八条朱启钤家,由于两家人口都比较多,居住比较拥挤。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探望章士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亲自出面解决章的住宅问题。章夫人选中了史家胡同51号院,是一个三进院。章士钊认为,一家人住太大了,便将第三进分了出去。章士钊去世后,由他的家属居住。1984年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胡同内55号院,大门影壁上有砖刻和亲王诗,两边还有对联。


香串胡同是崇文门外一条民居小胡同,胡同里有许多大小不同规格各异的四合院,胡同一丈多宽南北走向约一里多。我家住在胡同中段路西门牌六号,是一个典型的两进四合院。大门前有两级石阶,门旁有两个刻有兽头的小门墩儿,门槛不高,两扇黑漆木门,门洞儿南侧是三间东房,院子挺方正,挺大,院子比房子低。各房前都有两级台阶。西房三间,南北房各两间。后院与前院大小一样只是没有东房。房子是砖木结构,瓦屋顶,木窗棂。虽也装着玻璃但面积小所以采光很差。里屋卧房都有砖砌的炕不过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没烧过炕。

⑵ 大家能把自己家周围的街道办事处的电话告诉小弟吗。北京的那里的都可以。

丰台西罗园街道办事处 67213327
丰台右安门街道办事处 83401753
海淀中关村街道办事处 62554504
宣武白纸坊街道办事处 63522753
西城月坛街道办事处 51813703
东城景山街道办事处 64041147
东城和平里街道办事处 84221886
崇文天坛街道办事处 67011286

先告诉你几个其余你再查吧

⑶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属于哪个街道办事处

北 京市东 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

就是属于东 城区东直门街道办事处。

⑷ 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街道

北京城历史悠久,光建都史就有八百年,那北京城里哪条街巷历史最悠久呢?答案是,宣南的三庙街与老墙根街。历史上的宣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北京城市活动的中心区,位于宣南腹地的三庙街东起上斜街,西至长椿街。如今的三庙街街长不足三百米,宽约四至六米,街上店铺不多,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但据古今学者考证,一致认为此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北京道路历史之最,是北京街巷名副其实的“老爷爷”。
这条街在唐代幽州时已有,辽代时在南京城(即北京)拱辰门里,金中都时在崇智门里,是当时商业活动极为集中的地区,还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府邸,热闹繁华,堪称辽金时代的金街。
辽金时此街比现在长,穿过长椿街至现在的槐柏树后街。辽代在街南建有紫金寺,明嘉靖年间曾重修。明时街以寺名,称紫金寺街。清代时,旁边的上斜街上有两座关帝庙。此街上也有一座,分别被称为头庙、二庙和三庙,此街因庙而被称为三庙街。街的长度缩短为明代的一半。十年动乱中一度改为“立新街”,后又恢复古称。
清代学者、诗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馆的毛奇龄曾居三庙街中段路北。他一生着作颇丰,后人赞他“淹贯群书,诗文皆推倒一世。”住在三庙街时,他常去南边不远的长椿寺与友人们饮宴赋诗,留下不少诗篇。
另一条老街兴于辽代,即离三庙街不远的老墙根街。老墙根街位于下斜街中段路东,是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斜街,东接校场口胡同。因东口临辽南京城东城垣内缘而得名“老墙根”,街名始终未变。1965年整顿街名时,只在名后加了一个“街”字,称老墙根街。
椐张江裁着《燕京访古录》载,在老墙根曾发现一段古城墙遗址:“长一丈八尺,高九尺。城砖坚固,石基如新,平嵌一石……上刻隶书‘通天’二大横字,左刻‘辽开泰元年’五字。右刻‘北门’二字,均隶书。考此处为辽时东北隅。”
不少人知道北京的刑场明代在西四牌楼,清代南移至菜市口,民国时移至天桥。但极少人知道在移至天桥之前还曾有一个刑场在老墙根附近。
老墙根西口以西有一条东西向略有倾斜的胡同,西口在长椿街,早年叫窦家坑。但人们念俗了,常称为斗鸡坑。清末,在这条胡同中段路北有一个大院子。灰色的高大围墙,北端达三庙前街,院门开在南面,城楼式的大门前有卫兵站岗,这个森严的大院就是当年的刑场。
宣统年印制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说:“当年弃市任观刑,今日行刑场筑成;新旧两般皆有意。一教警众一文明。”其后有注:“自前明即在菜市刑人,本朝仍之。每遇人于市,观者,动为塞途。今于斗鸡坑地方建筑刑场一所,门墙室宇,颇为高宏;既为卫生,符合卫生之举。”空旷的刑场内只有几间平房,还有绑犯人的木桩和铸有鬼头刀的刀具。当时处决犯人仍用刀砍,处决后从大墙西南角一个洞口拖出去,到附近大坑内掩埋。
刑场移往天桥后,这里办了一所教育感化不良少年的感化学校,胡同也改名感化胡同,沿用至今。1939年社会慈善家熊希龄、英敛之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在感化胡同中设立高级土木科职业学校,专收孤寒儿童和流离失所人员让他们学一技之长,自谋生路。现在,在刑场旧址东、南、西三面院墙早已拆除,只有北面一段残墙尚存,是对那段血腥历史的一点记忆。

⑸ 北京美食街排行榜是怎样的

北京美食街排行榜是:簋街、牛街、九门小吃、护国寺小吃街、前门大街。

1、簋街:夜食者的天堂

簋街被称为北京餐饮一条街,每晚10点以后才火爆起来,所以曾被称为“鬼街”。这里百分之九十的店铺都是餐饮业,一公里多的大街有130多家店铺,餐厅鳞次栉比,红灯高挂,很多饭店24小时营业,晚上别处寂静,这里华灯初上。

4、护国寺小吃街:吃遍清真京味小吃

护国寺小吃街位于北京二环内西北,什刹海西侧,是一条以小吃着称的街道。小街的风格古色古香,街上遍布着各种美食店铺。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的老北京,都会常来走走逛逛,品尝美食。

5、前门大街:集美食与购物于一体

前门大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路,与天桥南大街相连。自古便有“天街御道”之称的前门大街,是明清时期帝王将相们出城赴天坛的必经之地,以后就逐渐成为一片商业区。

前门大街可谓是集美食、购物以及特色商业街于一身的着名商街。这里云集了众多美食老铺、老字号商铺,近年经修葺规划后还吸引了不少国际品牌进驻,因此成为很有人来京必逛的商圈之一。

⑹ 荣京北小街6号院是哪个社区

隶属于上海沙龙社区居委会管辖。

⑺ 北京东城区有哪些社区

请参考一下吧

北京—东城社区一览

A
安瑞嘉园 安馨园

B
宝钞苑

C
城市宾馆

D
当代万国城&nb
sp; 东方银座 丹耀公寓 东中街46号

G
官书院 贡院六号 国门第一广场 港澳中心

H
海运仓小区 禾风相府 华冠丽景 华府景园 海晟国际公寓
汇豪阁 禾风仕家(俊景苑) 和平新城

J
京香福苑 杰宝公寓 金隆基大厦 聚龙花园 聚龙花园
建国国际公寓

L
柳荫家园 柳清居(凯景铭座)

M
名成国际大厦 美惠大厦 美景园公寓

N
Naga上院

S
三秀涵雅居 上龙嘉园 尚院(建国国际公寓) 森豪公寓

W
文津世家 文达日式花园写字楼

X
巷上 小街俊景

Y
雍和家园 雅安国际商务公寓 元嘉国际公寓(钛度) 阳光都市 雅宝公寓
御京花园 阳光都市 雅宝公寓

Z
中景濠庭

⑻ 北京市朝阳区的邮编

从100011开始至100024截止

⑼ 北京市通州区都有哪些镇

截至2019年,北京通州区下辖11个乡镇,其中有10个镇,1个乡。

10个镇分别为:永顺镇、梨园镇、宋庄镇、漷县镇、张家湾镇、马驹桥镇、西集镇、永乐店镇、潞城镇、台湖镇;

1个乡为:于家务乡。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06平方公里。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

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CBD),西距国贸中心13公里,北距首都机场16公里,东距塘沽港100公里,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

(9)北京荣京北小街属于哪个街道扩展阅读:

通州区的建制区划沿革

1948年底,通县全境解放。初于通县城关设通州市,通县人民政府迁驻张家湾。

1949年通州市改为通县镇,为通县专区驻地。

1953年11月撤销通县镇,改设通州市,由通县专区代管,仍为通县专区驻地,与通县同属通县专区。

1958年3月7日,通县、通州市划归北京市。同年4月28日,撤销通县专区,将原辖蓟县、平谷、三河、大厂、香河五县划入唐山专区,密云、怀柔划入承德专区,固安县划入天津专区。

通县与通州市划入北京市后,二者合并,改名通州区,1960年2月改名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

通州历来在华北地区地位显赫,古时素来就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

2018年5月10日,通州区政府下发《关于设立潞源街道办事处和调整潞城镇辖区范围的通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位于潞源街道范围内,潞城镇政府办公驻地迁至武兴路南侧6号。

据2019年3月2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通州区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快实施《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将40项规划指标进行任务分解,并明确主管领导和责任单位。

《任务分解表》中提到“十三五”时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80万人,细颗粒物浓度降低到55微克/立方米等。和2016年公布的《规划纲要》相比,常住人口规模目标增加了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