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冰窖口胡同是什么节气
冰窖口胡同是大寒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历法中廿四个特定节令的列表,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它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正所谓冬去春来。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现代企业流行的年底“年会”即是由尾牙祭发展而来。
② 北京胡同的名称
北京胡同的名称看上去包罗万象,既有江(大江胡同)河(河泊厂胡同)湖(团结湖)海(海滨胡同)、山(图样山胡同)川(川店胡同)日(日升胡同)月(月光胡同)、人物(张自忠路)姓氏(贾家胡同)、官府(帅府胡同)衙署(大兴县胡同)、寺(柏林寺胡同)庙(娘娘庙胡同)庵(观音庵胡同)堂(老君堂胡同),又有市场(菜市口)、商品(银碗胡同)、第宅(赵府胡同)仓库(海运仓胡同)、工厂(打磨厂街)、地形(高坡胡同)、标志(麒麟碑胡同)、花(花枝胡同)草(草园胡同)鱼(金鱼胡同)虫(养蜂夹道),还有云(云居胡同)、雨(雨儿胡同)、星(大星胡同)、空(空厂)、水(水道子胡同)、井(井儿胡同)、港(港沟)、湾(湾子)、风(风发胡同)、雷(雷震口)、电(电报局街)、火(火药局胡同)、树木(枣树胡同)瓜果(果子胡同)、鸡(鸡爪胡同)鸭(鸭子店)鱼(鲜鱼口)肉(肉市街)等等。 一、西城(474条)
1.西长安街地区
现 名 曾 用 名
力学胡同 李阁老胡同
八宝胡同 巴巴胡同
大方胡同 糖房胡同,糖坊胡同
大宴乐胡同 大烟筒胡同(西大街三条并入)
大秤钩胡同 大称钩
大酱房胡同 大将坊胡同、酱黄胡同
小六部口胡同 小六部口(耳朵眼胡同并入)
小石虎胡同 石虎胡同
小堂胡同 川堂门、穿堂门
小酱房胡同 小酱坊胡同
川店胡同 川店胡同
水井胡同 苦水井
双吉胡同 双吉寺
双栅栏胡同 双栅栏、永顺胡同
什家户胡同 什家户(太平胡同并入)
井楼胡同 东夹道
东小栓胡同 东小栓马桩胡同、马桩胡同
东中胡同 中街
东牛角胡同 牛角胡同
东文昌胡同 东文昌阁、后坑
东旧帘子胡同 旧帘子胡同、旧帘子库胡同
东红门胡同 东红门、红门
东安福胡同 安福胡同、安富胡同(回回营并入)
东松树胡同 松树胡同
东栓胡同 东栓马桩、双马桩胡同、马桩胡同
东绒线胡同 绒线胡同东段、板桥
东新帘子胡同 新帘子胡同、帘子胡同
东槐里胡同 槐里胡同、馓子胡同、馓子王胡同
北小栓胡同 北小栓马桩、马桩胡同
北新平胡同 新平路、后水泡
南新平胡同 新平路、后水泡
平安胡同 扁担胡同
未英胡同 纬缨胡同、喂鹰胡同、卫营胡同
石板房胡同 石板房
石缸胡同 石钢儿胡同,史刚家胡同(文华里并入)
石碑胡同 石碑儿胡同
玉钵胡同 玉钵庙(槐树院并入)
安儿胡同 安儿胡同
西小栓胡同 马桩胡同
西中胡同 中街
西牛角胡同 牛犄角胡同
西文昌胡同 西文昌阁,文昌阁
西旧帘子胡同 旧帘子胡同、旧帘子库胡同
西红门胡同 红门
西安福胡同 安福胡同、安富胡同
西岔胡同 惜 薪司西岔
西松树胡同 松树胡同(下洼子并入)
西栓胡同 西栓马桩胡同、栓马桩胡同、小双马 桩胡同
西绒线胡同 绒线胡同
西椅子胡同 椅子胡同
西新帘子胡同 新帘子胡同、帘子胡同
羊毛胡同 养马胡同
羊皮市胡同 羊皮市
会计司胡同 会计司
百代胡同 百代门、百子门(梁家胡同、九道湾并入)
后宅胡同 后宅(海墙夹道并入)
后红井胡同 后红井、后洪井、红并胡同
后细瓦厂胡同 细瓦厂
光明胡同 光明殿胡同
言志胡同 烟筒胡同
兵部洼胡同 兵部洼
灵境胡同 灵济宫、宣城伯后墙街(八宝坑并入)
武功卫胡同 武功卫、武功胡同,吴公卫,蜈蚣卫
明光胡同 吕祖阁西夹道
油坊胡同 油房胡同
育抚胡同 于抚院
宗学胡同 宗学后身、宗学夹道
罗贤胡同 罗圈胡同
罗家胡同 罗家大院
图样山胡同 兔儿山(西土地庙、槐树胡同并入)
枣树胡同 枣树胡同
南小栓胡同 东栓马桩胡同、马桩胡同
南文昌胡同 马神庙
南红门胡同 西小菜园、菜园
南所胡同 南所
前宅胡同 前宅
前红井胡同 红井胡同、前洪井,井儿胡同
前细瓦厂胡同 细瓦厂、细瓦厂南门(谈志胡同并入)
钟声胡同 大栅栏
背阴胡同 背阴胡同
颁赏胡同 板场胡同、板肠胡同(良乡胡同并入)
养廉胡同 羊圈(老爷庙后巷并入)
高义伯胡同 狗尾巴胡同
高碑胡同 高坡胡同
堂子胡同 堂子胡同
惜水胡同 苦水井
惜阴胡同 背阴胡同
惜薪胡同 惜薪司胡同、惜薪司
辇儿胡同 碾儿胡同、碾子胡同(小财神庙并入)
象牙胡同 象牙胡同
博学胡同 饽饽房(西盔头作并入)
勤劳胡同 老爷庙(灵官庙、铁香炉并入)
2.厂桥地区
小金丝胡同 小金丝套胡同,小金丝套
小拐棒胡同 拐棒胡同
小翔凤胡同 小翔风胡同
小新开胡同 小新开路、新开路
小糖房胡同 糖坊胡同
万年胡同 万汇大院
马良胡同 马良大院、马家大院
千竿胡同 箭杆胡同
义溜胡同 义留胡同
太平仓胡同 太平仓
天庆胡同 天庆宫
东口袋胡同 东口袋胡同
东枪厂胡同 枪厂大坑、枪厂
东官房胡同 东官房
东煤厂胡同 东煤厂
北官房胡同 北官房
北钱串胡同 西钱串
正觉胡同 正觉寺胡同、正觉寺
弘善胡同 弘善寺胡同、弘善寺街、弘善寺
西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西枪厂胡同 枪厂大坑、枪厂
西煤厂胡同 西煤厂
后小并胡同 后井胡同、井儿胡同
后罗圈胡同 罗圈胡同
后铁匠胡同 后铁匠营、铁匠营
刘兰塑胡同 刘銮塑
刘海胡同 刘汉胡同
兴华胡同 兴化寺街
延年胡同 散子胡同、馓子胡同
羊角灯胡同 大羊角灯胡同、小羊角灯胡同
米粮库胡同 米粮库(太平街并入)
护仓胡同 仓夹道
杏花天胡同 杏花天
花枝胡同 花枝胡同
扬俭胡同 羊圈胡同
园景胡同 魏家胡同、高位胡同
茅屋胡同 毛窝胡同
金奖胡同 金家大院
房钱库胡同 房钱库
尚勤胡同 张皇亲街
油漆作胡同 油漆作
毡子胡同 毡子房(府夹道并入)
前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前井胡同 井儿胡同
前罗圈胡同 罗圈胡同
前铁匠胡同 前铁匠营、铁匠营
草岚子胡同 草篮子(牛圈并入)
南官房胡同 南官房日、南官房
南钱串胡同 东钱串
真如镜胡同 真如镜
航空胡同 航空署街、近卫军街、噶噶胡同
高卧胡同 高卧胡同(三炷香并入)
雪池胡同 雪池胡同
教场胡同 教场
恭俭胡同 内宫监胡同
铜铁厂胡同 铜铁厂
银锭桥胡同 银锭桥(海潮庵并入)
帽行胡同 帽行胡同
帽局胡同 帽局胡同
棉花胡同 棉花胡同(斗鸡坑并入)
群力胡同 麻状元胡同、马状元胡同
新太平胡同 太平胡同
麻花胡同 麻花胡同
磨盘院胡同 磨盘院
藕芽胡同 藕芽胡同
警尔胡同 井儿胡同
簸罗仓胡同 叵罗仓
3.二龙路地区
丁字胡同 丁字街、钉子所、榛子所
小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小市胡同 小市
小沙果胡同 小沙锅胡同,小沙锅琉璃胡同
小磨盘胡同 小磨盘院、磨盘大院
大木仓胡同 大木厂、打磨厂
大沙果胡同 大砂锅琉璃胡同,砂锅刘胡同
下岗胡同 下冈
天仙胡同 天仙庵
月台胡同 月台大门
文华胡同 后宅胡同、石驸马后宅
文昌胡同 中铁匠胡同
屯绢胡同 屯马察院胡同
云梯胡同 梯子胡同(贵门关并入)
民丰胡同 舍饭寺胡同、舍饭蜡蠋寺
永宁胡同 永宁胡同
头发胡同 真如寺胡同
东兴盛胡同 麻豆腐作坊、磨豆腐坊
东铁匠胡同 东铁匠胡同
东智义胡同 智义伯胡同,智义伯大院、猪尾巴坑
乐全胡同 罗圈胡同
石灯胡同 石灯庵
皮库胡同 皮库胡同
自庙胡同 白帽胡同(菜帮胡同并入)
半截胡同 半截胡同
百子胡同 百子胡同
后百户胡同 后百户庙
向阳胡同 朝阳胡同、小老莱街、老莱街
西兴盛胡同 兴盛胡同、炮厂胡同
西单手帕胡同 手帕胡同
西铁匠胡同 西铁匠胡同
西智义胡同 智义伯胡同、智义伯大院、猪尾巴坑
西槐里胡同 口袋胡同
众益胡同 众议院夹道
光彩胡同 棺材胡同(前王公厂并入)
达智胡同 达智营、臊达子营
抄手胡同 叉手胡同(松林里并入)
园宏胡同 园宏寺、园宏寺街
花园宫胡同 花园宫
库资胡同 裤子胡同
寿逾百胡同 狗尾巴胡同
受水河胡同 没水河、臭水河(通条胡同并入)
官房胡同 沟头
学院胡同 提学察院胡同
参政胡同 参政胡同
松柏胡同 二眼井
承恩胡同 承恩寺街、承恩寺
松鹤胡同 松鹤庵、许游击胡同
保安胡同 保安寺街、保安寺
前百户胡同 前百户庙(取灯胡同并入)
南兴盛胡同 兴盛胡同、炮厂胡同
按院胡同 巡按察院胡同、
柳树胡同 柳树井(坑眼井并入)
真武胡同 真武庙
笔管胡同 笔管胡同
铜光胡同 铜幌子胡同
葵花胡同 茄子胡同
辟才胡同 劈柴胡同
新皮库胡同 新皮库胡同
锦帽胡同 狗尾巴胡同
察院胡同 都察院
藤牌营胡同 藤牌营
4.丰盛地区
丁章胡同 汀章胡同、丁儿张胡同
山门胡同 山门
大水车胡同 水车胡同、东水车胡同
大月芽胡同 月牙胡同
大院胡同 大阮儿胡同(二道栅栏并入)
大盆胡同 盆儿胡同
大乘胡同 大乘寺、武衣库、武盈库胡同
大麻线胡同 麻线胡同
大喜胡同 喜雀胡同(福寿里并入)
小水车胡同 水车胡同、西水车胡同
小英子胡同 小英子胡同
小院胡同 盆儿胡同
小珠帘胡同 小猪圈(大吉祥胡同并入)
小麻线胡同 麻线胡同
三道栅栏胡同 三道栅栏
牛八宝胡同 牛巴巴胡同、钮家胡同
水大院胡同 水大院
王府仓胡同 王府仓(小月芽胡同并入)
丰盛胡同 丰城胡同
北千章胡同 千张胡同
北丰胡同 北宽街、中宽街
北匕太常胡同 北太常寺、太常寺街
北半壁胡同 半壁街
北榆钱胡同 油房胡同
北篦子胡同 北沈篦子胡同、沈篦子
四井胡同 四眼井
古直胡同 裤子胡同
玉带胡同 玉带胡同
东养马营胡同 养马营
民康胡同 巡捕厅胡同、内西巡捕厅
民强胡同 豆芽菜胡同
阳光胡同 羊肠胡同
羊肉胡同 羊肉胡同
朱苇箔胡同 猪尾巴胡同
机织卫胡同 集祉街、济州卫胡同
后英子胡同 后缨子胡同
后泥洼胡同 后泥湾
后楼胡同 后楼
后撒袋胡同 撒袋胡同
西养马营胡同 养马营
华嘉胡同 华嘉寺、花椒寺胡同、华家胡同
兵马司胡同 西城兵马司、兵马司
宏庙胡同 红庙儿街、红庙
武定胡同 武定侯胡同、武安侯胡同
孟端胡同 孟端胡同
图壁厂胡同 土坡厂
南千章胡同 南千张胡同、千张胡同
南丰胡同 南宽街
南水车胡同 马杓胡同
南玉带胡同 玉带胡同
南太常胡同 南太常寺、太常寺街
南四眼井胡同 四眼井胡同
南半壁胡同 南半壁街
南榆钱胡同 榆钱胡同
南篦子胡同 南沈篦子胡同,沈篦子胡同
前英子胡同 前缨子胡同
前泥洼胡同 前泥洼
前撒袋胡同 撒袋胡同
树荫胡同 阴凉胡同
香家园胡同 香家园、向家园(甄荐胡同并入)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粉子胡同 粉子胡同
能仁胡同 能仁寺
高柏胡同 高义伯胡同、狗尾巴胡同
烟筒胡同 南烟筒胡同
留题迹胡同 牛犄角胡同
盒子胡同 盒子胡同
敬胜胡同 口袋胡同
锁链胡同 锁链胡同
跨车胡同 车子胡同
廉让胡同 擀面杖胡同
勤俭胡同 后楼
源通胡同 烟筒胡同
鲜明胡同 显灵富
横水车胡同 横水车胡同
辘轳把胡同 辘轳把胡同
5.福绥境地区
大玉胡同 大玉皇阁、玉皇阁(下坡胡同并入)
大觉胡同 大角胡同
大帽胡同 帽儿胡同
小玉胡同 小玉皇阁、玉皇阁
义伯胡同 高义伯胡同、狗尾巴胡同
弓背胡同 弓背胡同
中帽胡同 前帽胡同
月树胡同 椿树胡同
六合胡同 六合大院
东教胡同 东轿杆、轿杆胡同
北兴胡同 北下洼子、北下坑
北帽胡同 北帽胡同
北魏胡同 北卫儿胡同、魏儿胡同、永清左卫胡同
永祥胡同 永祥寺
地昌胡同 地藏庵
后车胡同 车儿胡同
后帽胡同 北帽儿胡同
冰洁胡同 冰窖胡同
安成胡同 安成家胡同
阴凉胡同 阴凉胡同
秀洁胡同 秀才胡同、宗帽胡同、冰窑胡同
宏大胡同 后大坑
宏茂胡同 宗帽胡同、棕帽胡同
青塔胡同 青塔寺
国英胡同 观音寺胡同、西观音寺
金丝胡同 金丝钩
金果胡同 拣果厂
鱼雁胡同 鱼眼胡同
育幼胡同 端王府夹道、府夹道
育强胡同 猪毛厂、猪尾厂、椒园厂
育教胡同 翊教寺
育德胡同 石碑胡同
宝产胡同 宝禅寺胡同、宝禅寺街
官园胡同 官园
南兴胡同 南下洼子、下洼胡同
钥匙胡同 钥匙胡同
狮子胡同 狮子府
前车胡同 车儿胡同
前帽胡同 中帽胡同
姚家胡同 姚家胡同
晓安胡同 小南扒胡同、南扒儿胡同
留题胡同 牛蹄胡同
葱店胡同 葱店(妙清观并入)
新成胡同 新成路、新开路(帅府庵并入)
翠峰胡同 翠峰庵
鞍匠胡同 鞍匠营
八个门胡同 八个门
八道湾胡同 八道湾
大后仓胡同 大后仓、后仓、北新草厂
大兴隆胡同 兴隆里、帝王庙夹道
大茶叶胡同 茶叶胡同
小弓匠胡同 小弓匠营、弓匠营
小太平胡同 小太平街、太平街
小后仓胡同 后仓
小茶叶胡同 茶叶胡同
小绒线胡同 小绒线胡同
中大安胡同 中扒儿胡同
中秀才胡同 中秀才胡同
中廊下胡同 中廊下
东弓匠胡同 东弓匠营、弓匠营
后纱络胡同 沙喇胡同
苏罗卜胡同 酥萝葡胡同
南大安胡同 大安胡同、大扒儿胡同
南弓背胡同 弓弦胡同
东冠英胡同 东观音寺、观音寺胡同
东廊下胡同 东廊下
北大安胡同 北扒儿胡同
北弓背胡同 喇叭胡同
北玉带胡同 玉带胡同
西弓匠胡同 西弓匠营、弓匠营
西廊下胡同 西廊下
后广平胡同 后广平库、广平库
后公用胡同 后公用库、后供用库胡同、宫衣库
后秀才胡同 后秀才胡同
前广平胡同 前广平库,广平库
前公用胡同 前公用库、供用库胡同、前宫衣库
前抄手胡同 叉手胡同(后抄手胡同并入)
前秀才胡同 前秀才胡同
前纱络胡同 沙喇胡同
小椅子圈胡同 椅子圈
宫门口横胡同 横三条
6.新街口地区
大丰胡同 观音庵胡同、观音庵
马相胡同 马香胡同
长青胡同 松树庵
双寺胡同 双寺胡同(北药王庙并入)
水车胡同 水车胡同
水章胡同 水罐儿胡同
玉芙胡同 玉佛寺(蔡家大门并入)
甘露胡同 甘水桥胡同、干水桥
东光胡同 轿子胡同
东明胡同 观音寺胡同
四环胡同 草场大坑
永泰胡同 永泰寺
西井胡同 井儿胡同
西章胡同 三官庙
西绦胡同 西绦儿胡同(北城根、北药王庙并入)
西魏胡同 西位胡同
有果胡同 油炸鬼胡同(小三条并入)
光泽胡同 火药局、大火药局(小火药局并入)
后坑胡同 后坑
后章胡同 后张公园、张公园
羊房胡同 羊房胡同
阳泉胡同 羊圈
红园胡同 官菜园、菜园六条(骆驼胡同并入)
寿屏胡同 烧饼胡同
苇坑胡同 苇坑
孝友胡同 药酒葫芦胡同
邱家胡同 邱家胡同
辛勤胡同 抄手胡同
罗儿胡同 罗儿胡同
朋奖胡同 彭家楼胡同
鸦儿胡同 鸭儿胡同、广化寺街(侯位胡并入)
前章胡同 前张公园、张公园
铁炉胡同 铁香炉
高井胡同 高井胡同
棠花胡同 糖房胡同(糖房大院并入)
景尔胡同 井儿胡同
黑塔胡同 黑塔寺
阔带胡同 口袋胡同
铸钟胡同 铸钟厂
槐树胡同 槐树胡同
新开胡同 南新开路(酱房大院并入)
滨海胡同 段家胡同
碧峰胡同 碧峰寺(新开路并入)
潜学胡同 前桌子胡同
八步口胡同 八步口
小石桥胡同 小石桥
小半截胡同 小半截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铜井胡同 小铜井
大石桥胡同 大石桥
大半截胡同 半截胡同
大黑虎胡同 黑虎胡同
大铜井胡同 大铜井
五根檩胡同 五根檩胡同
中教场胡同 中街(洋溢滋、长图治、剃头棚并入)
东桃园胡同 后桃园
东轿杆胡同 东轿杆
东教场胡同 东教场
东新开胡同 东新开路、新开路(崇元观并入)
北草厂胡同 北草厂、草厂(钱筒子并入)
西轿杆胡同 西轿杆
西教场胡同 西教场(绵长胡同、草料铺并入)
迁善居胡同 迁善居
后马厂胡同 后马家厂(酱房大院并入)
后牛角胡同 后牛犄角胡同
后英房胡同 鹰房胡同、营房
后桃园胡同 后桃园
时刻亮胡同 屎壳郎胡同
前马厂胡同 前马厂、前马家厂、马厂胡同
前牛角胡同 前牛犄角胡同
前英房胡同 前营房
前桃园胡同 前桃园
穿堂门胡同 川凿门 从明代到今天,街巷胡同名称没发生任何变化的仅有四十条。它们是:羊房胡同、白米斜街、郎家胡同、方家胡同、砖塔胡同、府学胡同、门楼胡同、蚂螂胡同、孟端胡同、粉子胡同、翠花胡同、隆福寺街、月牙胡同、手帕胡同、头发胡同、太仆寺街、枣树胡同、安儿胡同、金鱼胡同、灯草胡同、演乐胡同、本司胡同、史家胡同、干面胡同、遂安伯胡同、苏州胡同(崇文门大街路东)、镇江胡同、船板胡同、余家胡同、笤帚胡同、取灯胡同、施家胡同、朱家胡同、石头胡同、苗家胡同、鞭子巷、果子巷、盆儿胡同、陕西巷等等。
③ 冰窖口胡同的胡同文化
北京市西城区,沿豁口护城河向东二百公尺,在原城墙下方有一水道连接着护城河与城内水系,水道的城内出口处正好在积水潭小庙的下方。通过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内,这就是以前德胜门地区与北京息息相关的生命线。
④ 雪池冰窖简介
在景山公园西门至北海公园东门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老的陟山门街。从陟山门街中段往北一拐,就是雪池胡同。在清朝,这里有六座皇家冰窖,如今还残存两座。雪池胡同,也是因冰窖而得名。 近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韮”的诗句,是说远在周朝时,人们于腊月采冰,正月往冰窖存冰,二月取出冰来,冰镇着羊羔肉和韮菜上供祭神。古人频繁地举行祭神祭祖仪式,祭献的供品,一定要清洁新鲜,否则就是不敬。祭献之后,还要把祭肉分给亲贵们吃,说是能得福佑,叫做“散胙”。所以,祭祀的供品要用冰镇保鲜。夏季,权贵们也用冰来防暑降温、制作冷饮及食品保鲜。
■清朝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18座,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储冰20.57万块
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18座,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储冰20.57万块,每块冰一尺五寸见方,重量约80公斤。这些冰窖有砖窖、土窖之分,所储之冰因取自水源不同,冰质也有高下之别。
砖窖,是用石材和城砖砌成,属于砖窖的,有故宫内隆宗门西的五座,储冰2.5万块;德胜门外冰窖三座,储冰2.67万块;雪池胡同六座,储冰5.4万块。砖窖的冰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
土窖,是挖土坑,筑土墙,上盖芦席棚顶,保温和保洁效果次于砖窖。属于土窖的有德胜门外冰窖两座,储冰4万块;正阳门外两座,储冰6万块。土窖的冰用于各官府衙门。对官员们按等级发给冰票,凭票去冰窖领取。
■每年冬至后半个月开始在故宫护城河、北海、御河等处采冰
清朝的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员120名,每年冬至后半个月开始在故宫护城河、北海、御河等处采冰,人手不足还要加雇短工。由官家提供皮袄、皮裤、专用的“草靰鞡鞋”和长统皮手套。在河湖封冻之前,还要先“涮河”,即捞去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下游闸门蓄水。开采前还要由工部派官员祭祀河神。采过冰的水面待再次封冻后,还可以再采。一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三茬”到“四茬”。采得之冰,由没技术的短工运至冰窖,再由有技术的差役码放,要由冰窖最里边码起,一直码到窖顶,然后封门待夏天取用。清朝对供冰时间也有规定,从阴历五月初一起,至七月三十止。
■清朝的冰窖有“官窖”、“府窖”的等级规定,进入民国时期,才有民营冰窖。
在清朝,对用冰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工部都水司所辖18座冰窖,统称“官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此外还有“府窖”,是特许一些王府可以自办冰窖,以供王府用冰。例如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冰窖胡同(现名白米北巷)的冰窖,就是属于恭王府的“府窖”。民间不准擅自经营冰窖。由于夏季卖冰获利颇丰,每百斤冰售价5两银子,所以清末也有商人承包王府冰窖经营的,但要给王府上交很高的承包费。进入民国时期,官禁取消,北京陆续出现了很多民营冰窖。
■慈禧太后的消暑小吃需要冰镇
金易先生所着《宫女谈往录》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有这样的叙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由此可见清宫夏季用冰之一斑。
另据慈禧的侄孙、曾于1900年随从护卫慈禧为躲避八国联军逃到西安的叶赫那拉·岳超写于1962年的回忆文章《庚子———辛丑随銮纪实》说:“辛丑在陕度夏,慈禧要吃冰镇酸梅汤,关中天气温热,向无存冰,御膳房计无所出。有当地人建议,谓距长安城西南百余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阴凉,内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运冰,供御膳房用。”
■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筑,从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
金受申先生写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的生活》中说,“城内冰窖以雪池冰窖为最洁净,……所藏冰块,是由北海伐取,经陟山门运出。”说的就是雪池胡同的冰窖。
今天的雪池胡同还残存着两座冰窖,一座已废弃了,内外堆着垃圾杂物,另一座是用于北海公园职工存放自行车的存车处。这座用石材和城砖砌成的砖窖,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状。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筑,从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地上部分边墙长约20米,墙高只有2米,山墙宽约10米,山尖最高处约4米,屋顶是“人”字形起脊双坡,上覆黄色琉璃瓦,是皇家建筑的标志。两端山墙上均开有宽1米、高2米的拱门,有台阶通往窖底。内部是城砖起券拱顶,像个大城门洞,没有梁柱。墙体和拱顶与屋瓦间的夯土都很厚,看来密封隔热性能很好。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溥仪在故宫中做“关门小皇帝”时,雪池冰窖还继续向宫中供冰,延续了好几年。
如今,百姓家家都用上电冰箱、空调,储冰特供皇家之制已成过眼云烟,只余下雪池胡同这两座老冰窖,窖顶上作为昔日皇家标志的残缺不全的黄色琉璃瓦,还在夕阳斜映之下,幽幽地闪烁着数百年来尚未褪尽的余辉。
⑤ 北京冰窖胡同在那儿
冰窖口在积水潭桥往北,第一个红绿灯处,就是冰窖口胡同的西口,东口在德胜门桥往北的第一个路口。
⑥ 古代皇帝的冰窖修在什么地方
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共有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冰窖为主体的有两处,一是雪池冰窖,一是恭俭冰窖。雪池冰窖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康熙年间。《藤阴杂记》记载:“雪池,康熙中赐蔡升元,内府司员,冰雪施工,如期告竣,令同知陈元龙送归新第。”见蔡纪恩诗。康熙万寿盛典:又前过石桥,进雪池红门夹道,灯廊数百,半道左右鼓亭各一。雪池冰窖是皇家禁地西苑冰窖,位于北海东门与景山西门之间的陟山门街路北。雪池冰窖当初共有6座冰窖,现存之冰窖,乃康熙年间重修的。雪池,典出“雪窖冰天”,是冰窖的雅称,为地下建筑,地面上只露出1米来高的四壁,无窗,窖顶是人字形的起脊双坡,覆盖琉璃筒瓦,内部为拱形,很像一个地下城门洞子,冰窖的墙体和拱券全部用砖砌筑而成,白灰勾缝,非常坚固。内部空间长25米,宽10米,高10米,窖门有1米多厚,密封隔热性能非常好;大约能盛2500立方米冰,6座冰窖大约能盛15000立方米冰。
潘荣陛着《帝京岁时纪胜》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引文中的“謻门”,今存;当年是专门为向雪池冰窖运冰的门,平时常闭而不开。
恭俭冰窖的建筑年代和规制,大约与雪池冰窖的建筑年代和规制是基本相同的。恭俭冰窖,因位于恭俭胡同而得名。恭俭胡同原名为内官监胡同,明代是内官监衙门所在地。内官监衙门的职能是什么呢?《芜史》云:“内官监所管十作,曰木作、石作、瓦作、塔材作、土作、东作、西作、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并米粮库、营造库、皇坛库、里冰窖、金海等。”
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或官府用冰,恭俭冰窖即其中一处。恭俭胡同之得名,始于民国年间,当时已无皇室宫廷存在。照理说,恭俭冰窖之名似不甚确切,是否应当叫内官监冰窖更为贴切一些?理由是,该冰窖隶属于内官监,位于内官监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