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作品选和外国文学作品选用的什么教材
北大的现当代相当强悍,除了现当代必看的教材之外,初试还要涉及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而且你看看历年的题目也相当变态,别的学校不作为重点的,北大都拿来考试,所以对文学修养的要求相当相当高。但是如果你下定决心了还是祝福你。至于你的问题,我想不光是北大,哪个学校的现当代看得书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经典必读作品。我建议你看北京大学现当代专家温儒敏、钱理群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还有一本配套的辅导教材,这是考试的必考书,现在各大高校的中文系都必学的教材。里头对流派,重点作家都讲得非常清楚,你看里头重点作家的重要作品,再相应找文本来读读,读完再回头看教材,可以很有体会。如果有余力,再将前面提到的那本辅导书里推荐的书目看看,就更好了。此外,推荐北大中文系论坛,你没事可以去逛逛,里头都是北大的一些老师做版主,还有一些立志考北大的人常去的地方,讨论的问题也很有北大中文系的特色,会对你很有启发
㈡ 中国哪些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类书籍最好
买古籍(史学哲学)的话中华书局是最好的,其次是上海古籍,岳麓书社,商务印书馆
如果要买文学的话就买人民文学出版社,或者人民出版社
㈢ 我要买四大名着,买哪个出版社的好
买较老版本的吧,90年代以前的版本,或者买现在的通俗读本,当然出版社还是推荐人民文学。这要看你的阅读习惯了。
个人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的最好,一是权威,二是严谨。如果搞藏书或是你是文学爱好者的话最好选择上述的。
其它出版社出的书,我也见过,大多有缺点,主要表现在:
1、字号小,上百回的内容只装订一大本,太厚,读起来极不方便。(我收藏的中华书局的《红楼梦》分1、2、3、4册,就很好。)
2、没有前言,没有后记,没有出版说明。没有标明哪个版本。(其实这是出版社应该具备的常识问题,却忽视了。比如《红楼梦》就有程甲本等12个版本,应该注明)
没有前言、后记的书我是从来不买的,因为从这个问题能看出出版者是否工作严谨,是否值得信任。
3、没有注释。
4、有错别字。正版的也有错别字,校对不认真。
(同样花钱,应该买权威出版社的。另外,买书不要注重包装。其实,权威出版社出的书并不讲究包装的,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书的封面设计,多数简单明了,甚至只题书名,没有图案。但是却最具有可读性和收藏性。读者应该多掌握一些买书的常识)
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电话,打电话咨询下他们现在市面的版本有哪些?
人民文学出版社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
邮
编:100705
电
话:010-65241362
中华书局:
市场部
010-63405727、63267417
中华书局网站:
webmaster*zhbc.com.cn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㈣ 介绍中国文学理论的书哪个好
6本文学理论入门书
1.书名: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ction. 《文学理论简介》
作者:Jonathan Culler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1997
参考文献格式:
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c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中译本:[美]乔纳森•卡勒着:《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
出版社,1998年11月。
推荐理由:
[这是介绍文学理论最为简明的一本书。其作者乔纳森•卡勒是美国文论大家, chaque学士曾对他的名着On Deconstruction汉译有所讨论,他的另外两部名着是The Pursuit of Signs和Structuralist Poetics。作为简介,这本书没有按照理论流派分别介绍,而是从一些文学理论重要问题入手,从什么是理论,什么是文学,文学与文化研究,语言、意义与解释,修辞、诗学与诗,叙事、施事语言,身份、身份认同与主体等角度,介绍一些重要概念,使读者对文学理论是怎么回事有个大体的印象。]
2.书名:Literary Theory: an Introction 《文学理论导论》
作者:Terry Eagleton
出版社: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arch Press
出版日期:2004
参考文献格式: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ction (2nd edition).Mal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996.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arch Press. 2004.
中译本:特雷•伊格尔顿(着),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特里•伊格尔顿(着),刘峰等(译):《文学原理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另外两个译本分别出自港、台,我没见过,详见Dasha先生此帖:
推荐理由:
[这大概是国内最热的文论书之一。Dasha先生曾介绍过它的三个中译本,我见过第四个译本。这和其作者所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较易通行不无关系,不过这本书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首先作者的个人风格突出,语言挥洒自如,时有幽默之语。我听到看过这书的人说的最多就是它的行文风格。其次是对各流派理论的分析介绍十分专业,对发展脉络理得比较清楚,对其渊源、优点和缺点都有清楚的论述。不足之处也在于作者的个人风格太突出,作为介绍文学理论流派的书,有鼓吹自己一家之言的嫌疑。由于此书的热度较高,在1楼帖出原创书评。]
3.书名: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作者:Raman Seldon et al.
出版社: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arch Press
出版日期:2004
参考文献格式:
Seldon, Raman. et al. ( Ed.)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Pearson Ecation, 1997./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arch Press. 2004.
中译本:未见。
[作为教材,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结构清晰,对各派现代文学理论的介绍简明扼要;缺点是偏重于介绍术语概念,对理论的思想脉络分析得不细。它在Amazon得到三星评论,5位留下评语的读者对其毁誉参半。这本书已出第五版。]
4.书名: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
作者:Adams, Hazard. et al.
出版社: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06
参考文献格式:
Adams, Hazard. et al.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3rd edition). Singapore: Thomson Learning.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中译本:无。
[这本书由北大出版社影印出版,是英语文学学习者的福音。全文(当然是英译)收录了许多文学批评名着,亚里士多德《诗学》,锡德尼《诗辩》,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阿诺德《时下批评的功能》,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福柯《何为作者?》等都有全本。学习文论实在可以从此书入手,正如学英国文学可以从《诺顿文选》入手。]
5.书名: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ry and Criticism《诺顿文学理论和批评文选》
作者:Adams, Hazard. et al. (Ed.)
出版社: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06
参考文献格式:
Leitch, Vincent, B. et al.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Norton Company, 2001.
推荐理由:
[就冲诺顿这块金字招牌。感谢homestudy慷慨赠书,我还没认真读过,惭愧惭愧。]
6.书名:《西方文论关键词》
作者:赵一凡等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参考文献格式: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推荐理由:
[对了解西方现代文论的一些术语概念,有所帮助,看文论时遇到新鲜名词,不妨到这里找找看。]
㈤ 关于比较文学的着作有哪些
书名:中外比较文学名着导读
目录: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代序)
国内卷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
茅盾的《神话杂论》
陈寅恪的《〈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
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
朱光潜的《诗论》
张汉良的《苏曼殊的〈碎簪记〉:爱的故事/言谈》
杨周翰的《镜子和七巧板》
周英雄的《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范存忠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季羡林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戈宝权的《中外文学因缘》
钱钟书的《七缀集》
陈敦、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
乐黛云的《跨文化之桥》
贾植芳的《贾植芳文集》(理论卷)
王佐良的《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研究集》
国外卷
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
巴尔登斯伯格的《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
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基亚的《比较文学》
日尔蒙斯基的《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
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奥尔德里奇的《比较文学:内容和方法》
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
布吕奈尔等的《什么是比较文学》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
佛克马的《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论题》
巴柔的《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
谢弗莱尔的《比较文学》
伯恩海默的《世纪这将近比较文学》
苏珊·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批判性介绍》
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
艾田蒲的《中国之欧洲》
是这种的么
㈥ 北京大学中文系指定教材
一. 北大中文系概况
北大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拥有3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古典文献)、2个研究所(古文献与比较文学)、2个研究中心(汉语语言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中文基础学科基地与古典文献科研基地)、5个全国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7个博士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文献、比较文学)、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在编的教工有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学位教员39人,45岁以下教员58人。本科生359人,留学生147人,研究生330人,其中博士生155人。北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高度评价。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教授副教授与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大于一,即一位老师带一个同学都绰绰有余,在全国高校中文系中首屈一指。
附1: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文系05年)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系所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系
招生总数 70人。
系所说明 其中拟推荐免试:24人,往年保留录取资格,2004年返回:0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 生 专 业 及 人 数
050101 文艺学 8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6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6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8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10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7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
招生专业:文艺学 (050101) 人数:8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
02.文艺美学
03.中国文学批评史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和文艺学专业基础,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9文学理论
4 471文艺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2) 人数:6
研究方向 01.理论语言学
02.对外汉语教学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6语言学理论
4 475语言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050103) 人数:16
研究方向 01.现代汉语
02.汉语方言
03.汉语史
04.古文字学
05.中文信息处理
06.对外汉语教学
考试科目 本专业考试科目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试卷中包括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古文字学、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六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8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
4 477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课
招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4) 人数:8
研究方向 01.中国古典文献学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5古文献学
4 474古文献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050105) 人数:10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隋唐文学
03.宋元文学
04.明清近代文学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4中国古代文学
4 473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 人数:17
研究方向 01.现代文学
02.当代文学
03.民间文学
04.新闻与媒体研究
05.文学创作与研究
考试科目 本专业考试科目③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中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新闻与媒体研究、文学创作与研究五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3中国现当代文学
4 472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08) 人数:5
研究方向 0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2.国外中国学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7中外文学
4 476中外文论
附2:
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一项巨大的学术工程,预计10-15年才能完成。为了此项工程得以持续进行,并将完成课题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我校特招收“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方向研究生,由北大“《儒藏》编纂工作小组”主办,由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组织教学,聘请汤一介、安平秋、孙钦善、李中华、吴荣曾、庞朴担任导师,实行集体指导。2005年将招收8-10名硕、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可申请连读博士,入学后一边参与《儒藏》编纂工作,一边系统学习。除选修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和中国古代史专业的课程外,还将由“《儒藏》编纂工作小组”的教授开设少量必要的课程供学生选修。第一年不分导师,主要选修课程,由“《儒藏》编纂工作小组”选派一名教授负责指导学习,自第二年起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导师。硕、博士生学制均为3年,硕博连读生学制6年。欢迎文、史、哲及考古专业(也可兼及其它学科)的考生报考。考生可选择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任一组考试科目应试,提交报考信息时填写以上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并在备注中注明“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考试科目设置请见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招生专业目录。
二.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两年招生情况
2004年北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统计
表一:各专业成绩统计
表二: 专业一,专业二最高分
表三:英语.政治成绩统计
表四:专业名次统计
北大中文05年考研成绩统计
复试分数线
55 90 340
共有601名考生报考北大中文系
考生政治有效人数576人(不含缺考),平均分62.20分
考生英语有效人数564人(不含小语种考生和缺考),平均分48.50分
各专业报考情况如下:
专业 报考人数 340分以上 最高分
现当代 206 37 383
古代文学 183 10 368
比较文学 30 2 357
文艺学 44 13 412
文献学 28 1 364
语言学 19 3 393
文字学 77 6 371
附3:
北师大中文系2004年考研情况统计
复试分数线:
55 90 325
50 90 345
报名人数1604 录取人数225 录取率13.1%
三.中文系资料
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 游国恩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华书局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 谢冕、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精选 谢冕、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台湾文学史 刘登翰 海峡文艺出版社
元代戏曲史稿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俗文学史 郑振铎 上海书店
文学原理 董学文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理论新编 陈传才 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大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 蔡仪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艺美学 胡经之
语言专业:
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中华书局
说文解字 许慎 中华书局
汉语史稿 王力 中华书局
音韵通讲 耿振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 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商务出版社
语法答问 朱德熙 商务出版社
词汇的分析与描写 符淮青 语文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 贺阳、沈阳 语文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方言概括 袁家骅 语文出版社
汉语方言导论 游汝杰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明汉语史 向熹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詹伯慧 湖北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中华书局
文献专业:
中文工具书教程
文史工具书手册 朱天俊、陈宏天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参考资料 朱天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部要籍题解 王树民 中华书局
中国文化史 阴法鲁
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 张传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校勘学 钱玄 江苏古籍出版社
校勘学释例 陈垣 中华书局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书目文献出版社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 武汉大学出版社
古籍版本学概论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本学 姚伯岳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文献学史
清华学术概论 梁启超
四.复习计划
现在距离06年的研究生考试入学还有9个多月,与公共课的复习结合起来,大概是如下几个阶段:
1.4月-7月底(或8月中旬):主攻专业课的基础部分。包括各门课的教材、笔记,熟悉各科的基本体系、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等;最好结合北大中文系的指定教材和课堂笔记;这一部分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但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北大的考试很重视基础,所以这个阶段的复习非常重要,并且要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
2.8月初(或中旬)-10月底:主要了解各科经典着作、最新的学术发展、比较前沿方法和理论;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对同一问题要多了解几家的看法,并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到每种意见的发展和不足,了解各个问题目前大致的研究状况;
3.11月: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整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不仅在每个学科内部,在各个学科之间也要形成联系,学科的交叉点是容易被关注的地方,也经常是新的学术增长点。根据这种整合,也可以发现前两个阶段的遗漏之处;
4.12月以后:大概就要集中看公共课了,可能没有时间系统地看专业课,其实也已经看烦了。这时候,只要每天翻看前面的笔记,不要让自己有大的遗忘,不回生,就可以了。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经过前面的三个阶段,已经没有完全的盲点了。不要再看很多新的内容,否则容易心绪不宁,况且即使出到偏僻的题,也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答不出来。每天复习以前的笔记或卡片,既熟悉内容,也给自己增长信心。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上的计划仅供参考。大家的情况都有不同,因人而异。计划应该有宏观的和微观的两部分,宏观的是整个复习分为哪几个阶段,微观的要具体到每天复习多长时间等问题。制定以后,先试行几天,考察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要赶紧调整。计划制订以后,就要比较严格的执行下去;
2.如果可以全天复习,建议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即早上看政治和专业,下午看英语和综合,这样既可以避免看一门功课时间太长过于疲劳,又可以把兴奋点调整到考试的步伐上;
3.要跟别人交流,但是不要盲从。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有研友,每天以其复习,可以相互监督,效果不错。不过个人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保证步调一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考研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容易盲目跟从,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按照自己订的计划来,没问题的;
4.看到一定的阶段,视觉刺激可能已经不敏感了,可以听课,既包括专业课、专业讲座,也包括辅导班,量力而行。
㈦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专业本科全部教材都有什么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专业本科全部教材有:
语言学
1,美国结构语言学 (American linguistics)
参考书目:Hockett 《现代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Sapir 《语言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oomfield《语言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实验语音学 (phonetics)
参考书目: 吴宗济 林茂灿 《实验语音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P.B.邓斯 E.N.平森着 曹剑芬 任宏谟 译
《言语链——听和说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
3、汉语音韵学
参考书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耿振声 《音韵通讲》, 河北教育出版社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 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
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李新魁,《韵镜校正》,中华书局
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
4、汉语史(上)
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何九盈《音韵丛稿》(版本原文未注明)
下面的着作只研究某一时期的语音情况:
上古: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最好将李、王、何三家对比阅读)
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
龚煌诚 ,《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作藩 ,《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工具书)
中古: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
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好将邵、李两家对比阅读)
张渭毅,《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着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近代: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汉语音论》,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5、汉语史(下)
参考书目: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
向熹,《简明汉语史》(语法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太辰田夫(着)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与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绍年,《马氏文通研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6、《切韵》导读
参考书目: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
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现代汉语
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8、古代汉语
参考书目: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9、汉语和汉语研究
参考书目: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陆俭明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吕叔湘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何元建、顾阳(200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
教育出版社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大学
出版社
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
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
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王理嘉等(编着),《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0、汉语方言学
参考书目: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着,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出版,1983第二版。
《汉语方音字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62年出版,
1989第二版。两版均为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
《汉语方言词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64年出版
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1995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第二版
《昌黎方言志》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着
1960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
《汉语方言学导论》 游汝杰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2000年第
第二版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 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 王福堂着,语文出版社 1999 年出版
2005 年已出修订本
《汉语方言学》 [李如龙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汉语方言地理学》 贺登崧着,石汝杰、岩田礼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11、语言学概论
参考书目:
胡明扬、贺阳、沈阳、《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语文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2、理论语言学
参考书目: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文学类
中国当代文学
教材: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李 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与谢冕合着)
曹文轩:《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戴锦华:《隐形书写》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大陆的《“灰阑”中的叙述》是删节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1900~1937)》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文学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唐弢 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研究着作: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心灵的探寻》 《1948天地玄黄》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漫说文化》
李欧梵:《上海摩登》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陈平原 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金介甫:《沈从文传》
《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的导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作品:
《古文观止》
《天下才子必读书》
《文选》
《诗经》《楚辞》
沈德潜、《古诗源》 中华书局
《唐诗别裁集》
马茂元 《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钱钟书 《宋诗选注》
张鸣《宋诗选》
汪辟疆《唐人小说》
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
《西厢记》《牡丹亭》、四大名着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
参考书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熙载《艺概》,江苏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着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史
教材: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参考书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8卷)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胡经之:《西方文学理论名着教程》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
以及大量西方(文学)理论原着,从柏拉图往下,直到福柯、德里达等
文学原理
教材: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
参考书目: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还有小说理论着作,如: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略萨: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卡尔维诺《千年文学备忘录》
安伯托·艾柯《优游小说林》
张大春:《小说稗类》
曹文轩:《小说门》
西方文学史
教材:喻天舒:《西方文学概观》
参考书目:罗德·W·霍尔顿、文森特·F·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三卷)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
东方文学史:
教材:郁龙余:《东方文学史》
参考书目:季羡林:《简明东方文学史》
栾文华:《东方现代文学史》
季羡林、刘安武:《东方文学史》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民间文学概论
教材:
《民间文学教程》 段宝林 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民俗研究》 王 娟 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间文学作品选》 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献
几本实用的工具书:
《辞源》,商务印书馆
《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古汉语知识词典》,中华书局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
吴文治《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黄山书社
全系必修:
《论语》导读
教材: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参考书:
孙钦善《论语注译》,巴蜀书社
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
其余参见李零《丧家狗》P28-P50
《孟子导读》
教材: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参考书: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
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
中文工具书
教材:
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朱天俊、陈宏天《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
教材:
无
参考书: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有插图本)
吕思勉《吕着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
教材:
无
参考书: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原名《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北京出版社)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三经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书局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
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建人民
㈧ 各位文学界的仁兄,有几本书请你们推荐一下哪一本比较好,哪个出版社的牛虻,生命之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牛虻》我看的是三联书社的买一本中文送一本全英文的、看着还不错。如果你想多了解外国名着,那买书的时候尽量选择大的出版社的,翻译质量有保证,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还有书虫系列也不错,老牌子了。至于《挪威的森林》好像就一个版本,独家授权的。对于村上春树的书我是非常喜爱的,像比较早的《海边的卡夫卡》《且听风吟》、《寻羊冒险记》、《去中国的小船》、、、以及最近的《1Q84》。强烈推荐你读一下《海边的卡夫卡》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适合青年人群阅读。至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毋庸置疑,喜爱文学的一定要好好的读一下。个人比较喜欢巴金的书如他的代表作《家》《春》《秋》你也可以读一下。就向你推荐这些吧,多了看不完,以后你也可以自己去发掘。希望可以帮到你。
㈨ 想买一套四大名着的小说,哪个出版社出的比较好
买较老版本的吧,90年代以前的版本,或者买现在的通俗读本,当然出版社还是推荐人民文学。这要看你的阅读习惯了。
个人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的最好,一是权威,二是严谨。如果搞藏书或是你是文学爱好者的话最好选择上述的。
其它出版社出的书,我也见过,大多有缺点,主要表现在:
1、字号小,上百回的内容只装订一大本,太厚,读起来极不方便。(我收藏的中华书局的《红楼梦》分1、2、3、4册,就很好。)
2、没有前言,没有后记,没有出版说明。没有标明哪个版本。(其实这是出版社应该具备的常识问题,却忽视了。比如《红楼梦》就有程甲本等12个版本,应该注明) 没有前言、后记的书我是从来不买的,因为从这个问题能看出出版者是否工作严谨,是否值得信任。
3、没有注释。
4、有错别字。正版的也有错别字,校对不认真。
(同样花钱,应该买权威出版社的。另外,买书不要注重包装。其实,权威出版社出的书并不讲究包装的,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书的封面设计,多数简单明了,甚至只题书名,没有图案。但是却最具有可读性和收藏性。读者应该多掌握一些买书的常识)
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电话,打电话咨询下他们现在市面的版本有哪些?
人民文学出版社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
邮 编:100705 电 话:010-65241362
中华书局:
市场部 010-63405727、63267417
中华书局网站: webmaster*zhbc.com.cn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