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故宫为什么什么也没有
扩展阅读
上海话吃格什么意思 2025-08-12 05:02:34
广州三胎怎么申请领补贴 2025-08-12 04:52:59

北京故宫为什么什么也没有

发布时间: 2022-07-27 18:20:40

⑴ 故宫为什么会有很多地方都不开放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缘由

故宫也就是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历时14年建成,占地72万平方米,光建筑面积就有15万平方米。从1420年到现在已经有将近600年的历史了,见证了中国百年的辉煌历史。故宫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质古建筑之一了。如今故宫作为北京的地标性景区大部分已经对外开放参观,这里注意是大部分,我们能参观的故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没有开放全部参观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故宫不全部开放有很多原因。

⑵ 故宫为什么没有全部开放

因为故宫当中有一些重要的文物是需要保护的,所以不能够全部开放。

⑶ 北京故宫为什么没有镇馆之宝

对于一个博物馆,我们往往最关注它的镇馆之宝。比如卢浮宫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

看完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参观完毕”。

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话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枝独秀,以偏概全。

故宫博物院为什么不选出一件镇馆之宝呢?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从不突出某一两件文物,打造所谓的明星文物、镇馆之宝。某些博物馆挑选一两件藏品,全力打造明星文物,吸引观众眼球,这对于博物馆和观众来说实在是两败俱伤。

台北故宫前院长周功鑫就认为,两岸故宫各有千秋。就两岸故宫藏品结构而言,其实各擅胜场。

比如在书画方面,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其中一半以上为优等,元以前书画藏量亦胜于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则在卷轴画外藏有版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以及明清大幅宫廷书画。

截至去年4月,台北故宫典藏的文物为69.4万件。截至2010年底,北京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件,其中珍贵文物件,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共25大类,文物藏品不仅数量大,品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北京故宫的藏品确实比较多,但两岸故宫各擅胜场,无需比较。

所以李敖后期来北京参观完故宫后,表示:“为我以前对故宫的评论忏悔”

另外,对于北京故宫,长期以来存在许多误解:

【误解1:故宫的文物藏品都是清朝的】

由于紫禁城本身,是明清两朝宫殿,两代共24任皇帝曾在此办公和起居。由此不少人认为这里的藏品历史不过600年,那就请自觉认错。故宫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

单霁翔:故宫文物藏品不是都是清朝文物,而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即使是清朝皇帝收的文物,往往都是前朝的,都是前朝的前朝的,他们不收当代的。

【误解2:故宫的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

因为故宫部分藏品运到了台湾,台湾作家李敖曾说,台湾故宫就像饺子馅,而北京故宫则只是个壳,瓤很少。直到2005年他带着家人走进故宫,后来他说,要“为我以前对故宫的评论忏悔”。单霁翔说,当年受装箱人的文物知识所限,有时留下的是真品,带走的反而是次品:

单霁翔:比如那先生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里就有这么一段描述:那些职员(指秘书处),对文物、图书、文献一概不懂。叫他们装箱,该装的不装,而毫无价值的东西却装了箱。当时秘书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共同为文物装箱,秘书处所装箱数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

【误解3:“感觉。。。。。参观故宫看不到什么文物藏品啊?”】

这个可能是不少游客的共识。单霁翔解释说,这种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开放面积有限和专馆展览较远:

单霁翔:目前紫禁城的开放面积是52%,主要包括以中轴线为主的紫禁城宫殿建筑参观路线。目前这些文物只能从门口观看。第二是紫禁城对外开放区域内,设有很多常设专馆和专题展览,比较分散,相距甚远。由于参观中轴线占据参观者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多数观众只能选择一两处专馆参观。

⑷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有现代化的设施,北京故宫为什么没有

台北那是主要为保存文物所建的收藏馆,真正收藏是在后面的收藏馆区,
那区是非常高标准的建筑,防震防潮抗土石泥流恒温,全台最贵最严格的建筑.
至于前区内部所见现代设施也是后来为展览所建.这是取经于世上其他博物馆.
而北京故宫,那本身一砖一瓦一树一木皆是古董皆是要保护的历史文物~
整个故宫保持原样最是重点,岂可像其他博物馆的作法,那是绝对不一样的~
没见之前现代化商店进驻,马上异声四起,那根本就是破坏整体景观!
不管你爱不爱听,好不容易保存下来就要保护好,不能为人们观赏方便而任意改变!
像很多大山大水,为人们方便,建索道建缆车,甚至为某景点搭建电梯,仿古城墙等等~
这根本就是变相的破坏原始大自然景观!
低级思考又俗不可耐~
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遗产,不是任何一代人都可肆意妄为的~

⑸ 北京故宫的这些地方为什么会没有树答案出人意料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共24位皇帝的皇宫所在地。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这是为啥呢?难道皇帝老人家不喜欢树吗?这里可都是故宫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导游一般给出的答案都是防刺客或者花花草草会引来很多小鸟,对皇帝不敬!其实是综合了多种原因的:

1、 避免火灾,因为故宫主要是木结构为主,很容易发生火灾。

2、 为了举行盛大庆典时,影响仪仗队的整齐效果,体现三大殿的威严。

3、 为了怕刺客躲藏在树上行刺皇帝,这可是有先例的!

4、 又有传言是故宫所在地属“金”,金和木相克,而一旦有了树就是“困”,特别不吉利,故而没有树。

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故宫依然是首都的象征,依然巍峨屹立,依然是北京必玩之处。

⑹ 故宫里为什么没有树

故宫里面没有树,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故宫是皇帝的院子,属金,金克木,木在宫中如“困”,这是不吉利的;第二,皇帝身份比较尊贵,想杀他的人很多,但是有树木在,会影响视线,有刺客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避身之地;第三,新帝登基,生日,使者来朝等活动众多,在这些活动的时候势必要举行典礼,如果树木过多,行动自然是不方便的,也有失皇家的威严;第四,古时候建筑多为木质建筑,如果发生火灾,树木多了不利于扑救。综上所述,故宫没有种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下面我们就分别来阐述一下。


最后说活动场地。我们都知道皇宫里面人员众多,新帝登基,寿辰等等活动,都需要声势浩大,这就少不了场所的开阔。也是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故宫本来就是一个庄严肃穆之地,朝政之地,自然不是人们休息的地方,所以不种树也是情有可原的。最后火灾不用多说,自然是百害无一利。

⑺ 故宫三大殿为何一棵树都没有

当人们在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园林中游览时,会看到很多古树名木。但是游人在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参观时,却看不到一棵古树,这是为什么呢? 过去曾有多人着文,甚至在介绍故宫的专门书籍中也提到:故宫里为什么没有或者少有古树?而且,这个问题也成为故宫文化的一个课题。首先,这种提法是不太准确的。因故宫里不但有古树,而且还是在北京地区名木最多的地方。宫内的古树大多集中在具有古典皇家园林特色的御花园和富有江南气息的干隆花园里,以及专供太后们养老的慈宁宫花园中(因慈宁宫花园一直未对外开放,故鲜为人知)。另外在宫内的其它地方也有古树,尤多古柏和古槐。这其中名木很多,像御花园天一门里久负胜名的的“连理柏”(它是人们忠贞爱情的象征)、园东南角的“蟠龙槐”(北京的“古龙爪槐之最”)、堆秀山上的古白皮松“堆秀松”,干隆花园古华轩前的古楸树“古华楸”(干隆曾为“古华楸”写过一副盈联和四首题匾诗,今仍悬挂在轩内),武英殿断虹桥畔的十八棵元代“紫禁十八槐”,英华殿内两棵明代的佛门圣树古菩提树,其中一棵名叫“九莲菩提树”(干隆写有“英华殿菩提树诗”,并刻在碑上立于殿内,今诗碑仍在)等,都是驰名京城的古树名木,其例举不胜举。实际上,故宫里没有古树的地方,只是三大殿和后三宫。
为什么三大殿和后三宫没有古树呢?一些人认为这和清嘉庆年间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说起义军为白莲教的一支八卦教,教徒们在其教主,宛平县(今大兴县)宋家庄人林清的指挥下,攻打紫禁城。义军们就是利用宫墙外的大树,爬上大树后跳进紫禁城,和宫内的清军护卫展开战斗的。最后,终于因力量太小,寡不敌众而失败。因林清本人没有直接参加攻打紫禁城的战斗,他在家中被捕。而故宫内的皇子旻宁在突发事件中能沉着应战,并用火枪打死两个义军,这样就奠定了他继承皇位的基楚,既后来的道光皇帝。事后,清嘉庆皇帝心有余悸,惊呼:“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于是:“传喻伐树,遂不复植也”。这就是故宫内没有或少有古树的原因。 上述的说法显然是讲不通的。起义军攻打紫禁城,其实是他们分成两队,趁守门的军士没有注意,突然杀入东西华门的。并不是从大树爬上跳进的。另外,如为安全考虑,像皇帝起居的养心殿,妃嫔们住的西六宫等处,古柏很多,帝后们游玩的御花园里更是花木扶疏,古树葱茏,极易隐藏外人,危险更多。 所以,故宫的三大殿和后三宫不植树,应是出自为了烘托意境的需要。这些地方是皇帝举行盛典和行使权力的地方,为了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宫殿的威严气氛,不植树是其中的措施之一。实际上,从天安门起,经端门到午门,这之间都是如此,都不植树(端门后面的两排洋槐,是民国时期种植的)。这样,漫长的御道,开阔的广场,蔚蓝的天空,把紫禁城、太和殿映衬的高大雄伟,巍峨壮丽。使官员们上朝之前,仰目而视,肃然起敬,又不寒而栗,人人自危。另外,像社稷坛(中山公园内),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大殿,以及天坛的祈年殿、圜丘台等处,都不植树,也是同样的原因。

⑻ 为什么北京故宫里有一部分没有开放呢

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是古代皇帝和嫔妃们住的地方。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群,直到现在大家对于故宫的评价还是”震撼“两个字。故宫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宫殿,现存的房屋有8000多间,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从1929年开始就已经对公众开放了,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有一部分区域没有对外开放,这些未开放的区域使得故宫更加神秘,也招来了很多的流言和传说。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为什么故宫还有一部分没有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