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人结婚有什么讲究
北京人结婚有以下讲究:
1、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女方三套衣服钱等,也可以送水果、保健品、金器等等。
2、男方带4个苹果女方还8个,讲究四平八稳,男方带2个点心盒女方还2个,家里要摆6样糕点,还要沏茶。
3、接亲的人要是双数2、4、6都可以,最好有长辈,女方家送亲的辈分要跟男方家来的一样,还有就是哥不接姐不送
4、接亲时不走重复路,意在结婚值此一次,新郎新娘下喜车后喜车花立即拆除(意在结婚坐喜车就这一次),但不要抓净(意在把福根给留下)、四彩礼挂红包装。
5、新娘对窗外飞红手帕(意在喜上加喜)、典礼前,斧子,去时为单数,不能掉井里)。
6、新郎新娘互扎红腰带时切忌不打结(意在夫妻感情和顺、新娘抓福时尽量多抓,不结疙瘩)。
7、迎亲人员和迎亲车辆、喜车返回遇喜车、秤砣用红布包好,到女方家和返回新房时,返回时迎送亲人员和迎送亲车辆为双数(意在成双成对)。
8、过路口或过桥时、新房附近井盖用红纸遮盖(意在把井盖上了,行车往里拐(意在不往外去),不被吹散),生生死死都在一起.
9、北京人送红包数字,一般在6、8百块,量力而行。
❷ 北京人,男女各自多少岁可以结婚,
你记得的是正确的,....第二章
结
婚
第五条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
❸ 老北京有哪些婚嫁习俗
旧京城里市民的婚礼需要经过许多的繁琐礼仪程序,并有其固定的形式,也就是过去所谓的"六礼",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旧时有早婚早育、早生贵子之说,所以有的家庭在儿女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托亲友或媒人保亲,在儿女二十岁左右就开始为其张罗婚事。
媒婆是以说媒拉纤为职业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很会察言观色,发现谁家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便主动找上门来为之撮合。做媒婆的交际面宽,信息灵通,当然腿还要勤,嘴还要巧。有的是一人为两家说合的,也有的是两个媒婆分别给对方介绍。
通过媒人亲友的介绍,男女双方的家长如果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
当年议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正所谓要"门当户对"。尤其是在上层社会,要看对方家庭主要成员的爵位、官衔和品级是否与自家相当。其次,则要看姑娘的德才和容貌。在过去妇女不愿下嫁而攀高的思想十分普遍。
在一般家庭,女方要对方男子身体健康,品貌端正,并且还要有一技之长。男方则希望对方女子要有家教,性情温和,并能够操持家务等等。除此之外,更要关注对方的家产和收入情况。
双方家长经过一番考虑,权衡之后,如确实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双方都用红纸折子,上写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即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号、民族、官职,然后让给媒人转交对方,就可以相亲了。
不过,在过去是不允许男女双方见面的,所以相亲时男女双方当事人也就只能来一个。
两家经过查访、相亲之后,如果没有异议,就要互换庚帖,上书出生的年、月、日、时,然后将其交给"星命家"测"八字"。
星命家们说男女双方的属相必须相配才能婚姻美满,否则就会相克,测八字是古代卜婚的风俗,并无任何科学根据,只是一种传统的封建思想的产物。
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克,就不能成婚,有的人家为了成婚,就要暗中买通星命家,让他在"八字"上略加改动,使男女双方命相相合。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一种骗术。
除了属相之外,还要根据当事人出生之年的天干、然后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来测命相,其测算方法也极为复杂。在查出男女双方的命相后,再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进行核查,如果双方相生就能结合,如果相克,则谓不合。
星命家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命相写出鉴定,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以及婚礼上应忌的属相等,把内容都写在一张红纸折子上,即为龙凤帖。在清代,只有取得了龙凤帖,才算履行了正式的结婚手续。
旧时男女双方家庭为确定婚姻关系而举行的仪式称作"放定",定礼即是"六礼"中的"纳彩",放定又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之分。
放小定一定要选一好日子。一般平民家庭仅是男方送给女方一只或一对金银戒指,让女方戴在手指上,其意为已经定婚。绅商富户人家还要送给女方耳环、颈圈、戒指、手镯四件首饰。满族人送定礼是送"如意"一柄,还要送一些"大小八件"之类的糕点。
"放大定"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纳征"、"纳币",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礼,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一般是在放大定后的两个月到100天之间。送彩礼的数目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来定,少的为八抬、四抬、二抬,多的有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不等,不论多少,但必须都是双数。
"抬"就是"什盒",有四层,每层放两样礼品,其礼品有活鹅一对、酒一坛、绸缎衣料、金银首饰、红蛋、龙凤喜饼、喜果、茶叶,还有送给媒人的羊腿或猪腿,这些东西一般经女方家送给媒人,以示媒人为成就这桩婚姻没少跑腿,略表心意。
抬夫抬着彩礼,在媒人和近亲带领下,送至女家。女方收礼后必要回赠笔墨纸砚和糕点果品与男方,作为回礼以示答谢。
按旧京礼俗,女家在出嫁的前一天要在下午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的多少也不一样,一般是根据女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则是根据男家送过来的抬数以一定之礼还之。一般富有人家在收到女方嫁妆后,还要迎妆谢妆。
放定之后,宅门府弟家庭举办婚礼一般要安排五天,还有安排九天的。除了迎娶新娘过门,还包括拜天地、坐帐、合卺、招待娘家人吃酒、回门等礼仪。旧时京城办喜事一般都在自己家里,也有一些因参加婚礼的亲友太多,而自己家里的居住条件又有限,到饭庄子里去办喜事的。
在家里办事,为了给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招待酒饭,就要在院子里搭建喜棚。
新婚夫妇拜天地、坐帐、合卺的地方称为喜房。一般人家办喜事都是把北房的东套间作为喜房。
房中设天地桌,用来供奉天地诸神,上供"百份"。桌围绣有"牡丹富贵"、"鸾风和鸣"、"麒麟这子"等图案。
喜房内炕上铺的盖的全是新的,墙壁糊成四白落地,贴上红红的双喜字,地上铺满红毡,炕的上面挂着红罗帐,帐前挂着一对红喜字灯。
喜房是个神秘的地方,为了避凶趋吉,除了娶亲太太、送亲太太之外,其他人不能随意进去。。
按京旧俗,迎亲时,男方要请一全福不忌的年长妇女做娶亲太太。
男女宾客来齐之后,迎娶仪式即可开始,娶亲太大先到喜房给天地爷上香,院内锣鼓喧天,新郎向天地桌上供着的"百份"三叩首,吉时到后,要请娶亲太太照轿、熏轿。两个茶房各托着一个铜茶盘,一个茶盘放着铜镜、万年历、红棉纸灯花、芭兰香,另一个茶盘则放着苹果和用胭脂染红了的桂圆、生花生、红枣、生栗子等喜果,和娶亲太太走出喜房。
新郎以及娶亲官客紧跟其后,最后两个边身穿大褂、青坎肩的小孩,一个手提包有盖头的红包袱,另一个提着金银水壶。迎亲队伍在喜气洋洋的鼓乐声中来至门外。
此时,娶亲太太将喜轿内的灯点燃,然后依京旧俗则要照轿和熏轿,其意为驱邪、避煞。
做完这些,娶亲太太盘腿坐在轿里,不放下轿帘,这叫做"压轿"。新郎和其他宾客都坐轿车或四轮马车,跟在喜轿的后边。
迎亲队伍在一片喜庆的鼓乐声中来至女方家。一般行至街巷口则要止步,并大声敲锣。娶亲太太先进门为新娘梳洗打扮,女家将门关上,等娶亲的宾客陪着新郎来叫门。
这时两家宾客要相互"斗法",女方宾客早已准备了许多难题、怪题让男方来猜。此举主要是为了等吉时。
直到新娘梳妆完毕,才打开大门,将一把小铜钱撒向门外,称为"撒满天星"。
然后,女家摆设宴席招待来宾,这种宴席不能真吃真喝,只是一个礼节性的过场。
宴罢,新娘由娶亲太太盖上盖头,身穿红色的轿袄,头戴凤冠霞帔,由送亲太太搀着上轿。
这时有的新娘会哭哭啼啼的,人们也不忌讳,反而认为是大吉大利。
喜轿回去时不能原路返回,而是要走另一条街道,其意为不走回头路,也是祝福这一对新人今后能广开门路,财源广进,生活幸福、美满。
❹ 北京法定结婚年龄
一、结婚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自主把握)。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
二、结婚登记提交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当场拍照)。
三、结婚登记的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四、结婚登记的时限、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加及其他相关费用。
注意:
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当事人无法出具居民户口簿的,婚姻登记机关可凭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办理婚姻登记;当事人属于集体户口的,婚姻登记机关可凭集体户口簿内本人的户口卡片或加盖单位印章的记载其户籍情况的户口簿复印件办理婚姻登记。
❺ 北京初婚年龄2021
2021年北京初婚年龄男性为28点2岁,女性为26点1岁。婚龄是男女初次结婚的年龄,可分为法定婚龄和实际婚龄,所谓法定婚龄,就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实际婚龄则是指男女事实上的初婚年龄,法定婚龄由各国的法律所规定。
婚龄历史演变
中国历史上长期流行着早婚习俗。有的封建王朝为征丁税,驱劳役。还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倡或迫使人们早婚。例如,汉惠帝时曾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交纳原应交纳税款的5倍。关于法定婚龄,宋嘉定令规定男16岁,女14岁,明洪武令和清通礼中的规定与宋相同。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法亲属编规定,男18岁,女16岁即可结婚。但实际生活中的结婚年龄,往往还低于该法的规定。破除早婚习俗是中国婚姻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的婚姻法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始得结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适当提高婚龄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1981年施行的婚姻法第5条规定为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❻ 北京人结婚都有什么规矩呀
这是给诸位适龄青年的结婚须知,结婚需要的准备事项一一罗列如下:
1.双方同意
2.父母同意
3.经济基础一定(无标准)
4.双方还不觉得对方讨厌
5.大吵过3次以上
—————————————注:通过才可以结的,否则下面的不用看了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8.插线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结婚证书
3.3.5.3.戒指
3.3.5.4.红包
3.3.5.5.要佩戴的首饰
3.3.5.6.新娘补妆盒
3.3.5.7.糖、烟、酒、茶、饮料
3.3.5.8.焰火道具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1.1. 5:30 起床
4.1.2. 7:00 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 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婚车
4.2.1. 6:30 开始扎彩车
4.2.2. 7:00 专车送新郎至新南门
4.2.3. 7:30 彩车完成
4.2.4. 7:45 专车送新娘回新南门娘家(8:30前到达)
4.2.5. 9:00 所有婚车到达新南门
4.2.6. 司机红包
4.3.抢新娘
4.3.1. 8:00 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 8:30 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 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 8:45 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 8:55 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9:00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 9:05 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 9:10 车队出发
4.4.迎新娘
4.4.1. 10:00 车队到达化成小区男方家
4.4.2. 10:05 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 10:10小孩子滚床
4.4.4. 10:15 伴娘准备好茶
4.4.5. 10:20 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10:40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酒店准备
4.5.1. 10:00 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10:10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 10:30 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10:45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酒店迎宾
4.6.1.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 11:00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 11:00 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 11:00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婚礼仪式
4.7.1. 12:15 主持人准备
4.7.2. 12:15 音响准备
4.7.3. 12:15 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 12:15气球、彩带到位
4.7.8. 12:20 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第三者代表讲话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
游戏
4.7.9. 13:00 婚宴正式开始
4.7.10.13:00 新郎新娘退场、速食,新娘换礼服
4.7.11.13:15 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4.7.12.14:00 宴席结束,宾客与新人合影
4.8.下午休息
4.8.1. 14:00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4.8.2. 14:30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4.8.3. 14:30 清点所剩烟酒糖等
4.8.4. 14:30 统计晚餐人数
4.9.晚餐
4.9.1. 17:00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
4.9.2. 18:00 请宾客进晚餐
4.9.3. 20:00 清点所有物品,离开酒店
4.10. 闹洞房
4.10.1. 21:00 开始闹洞房,节目自由发挥
4.10.2. 22:30 宾客离开
—————————————————————
4.11.摄像摄影
4.11.1.摄像A从新娘化妆开始全程拍摄新娘
4.11.2.摄像B从新郎抢亲开始全程拍摄新郎
4.11.3.摄像C拍摄婚礼仪式全过程
4.11.4.摄影适时拍摄
4.11.5.摄影摄像人员红包
5.婚礼项目结束
已婚的人,服了你们!未婚的,你们还想结婚吗?
❼ 北京人结婚有什么讲究.
红白事不能放在一年里的,
红事总是要让白事,今年有了白事至少要等过满了一年再行红事,要是讲究点孝顺点的话,要避3年呢.
旧时,京西一带结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抬去食盒,内装米、面、肉、点心等:娘家要请“全福人”用送来的东西做饺子和长寿面,所谓“子孙饺子长寿面”,把包好的饺子再带回家。结婚这天,新娘下轿,先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没煮熟的饺子吃,边喂边问:“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与生孩子同音)”!睡前要由四个“全福人”给新人铺被褥,要放栗子、花生、枣,意为“早立子,早生”。结婚这天请客人吃面条,讲究吃大碗面。也有的人家吃大米饭炒菜,菜肴多少视条件而定。
京北一带结婚这天由娶亲太太(由“全福人”充当)把新娘接来,拜天地入洞房时,要放一袋米(一般是高粱米),新娘被人搀扶退着走,登着粮食上床。接着吃子孙饽饽,新郎新娘各咬一口,窗外则有人问:“生不生?”屋内要连答三声:“生!”新娘结婚后的前三天要坐在床上,每天只吃少许饭,一般只吃栗子,主要为的是可少出门上厕所。结婚后的第四天男方要请女方娘家人吃酒。这天由男家找人端布(落红布)给大家看,若无喜布,娘家人就无脸吃酒了。酒席毕,新娘与新郎一起回娘家
回门”当天再回男家。近些年来,之后,这些习俗渐渐淡化了,旧时,结婚后一个月,娘家要接女儿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得月”。
每年二月初二是接出嫁女儿的日子,娘家人要说:“二月二,搬宝贝”。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父母,娘家要做面条、烙薄饼卷豆芽菜等各种好吃的招待女儿。 最好是在举行婚礼的前天晚上就能到新娘的住处,一早(通常是早上5点左右)要陪新娘去影楼做造型。然后回到娘家准备好要换换礼服,帮新娘准备好一天中所需要的东西,包括衣服、饰品、化妆品等。在婚宴中还要尽量帮新人解围,最好有些酒量。还要帮新娘换衣服、补妆等。
就是在婚礼中除了新人外最累的那个人了,一般在结婚时新娘都会请自己最要好的姐妹做伴娘,就是因为在婚礼上要照顾好新人,是责任重大啊。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❽ 北京结婚年龄
法律分析:全国法定的结婚年龄都是一样的,男性是22周岁,女性是20周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❾ 北京晚婚年龄
法律分析:北京晚婚年龄为女23周岁,男25周岁。法定结婚年龄为女20周岁,男22周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条 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