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汁的详细制作方法
1、将绿豆杂质筛净,淘洗干净,放入盆内用凉水(冬天用温水,水量要比绿豆高出2倍)泡十几小时。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时捞出,加水磨成稀糊(磨得越细越好,本人认为可以尝试用家用搅拌机,长时间搅匀搅细),每千克绿豆约出稀糊2.65千克。然后,在稀糊内加入1.5千克的浆水(即前以次制作豆汁、淀粉时撇出的清水)并逐次加入不少于12千克的凉水过滤,约可滤出粉浆17千克、豆渣2千克,
2、把粉浆倒入大缸内,经过一夜沉淀。白色的淀粉就沉淀到缸底,上面是一次层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层即是颜色灰绿、质地较浓的生豆汁,最上层是浮沫和浆水。撇去浮沫和浆水,把生豆汁舀出(可得生豆汁8千克左右,另有淀粉约500克和黑粉少量),再煮之前还需在沉淀一次,夏季沉淀六小时。冬季沉淀一夜。沉淀好后,撇去上面的浆水。
3、锅内放入少许凉水,用旺火烧沸后倒入生豆汁,待豆汁逐涨并将一出锅外时,立即改用微火保温
2. 豆汁儿是老北京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在家该如何自制呢
豆汁儿其实是北京的独特食品,豆汁儿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豆汁儿主要的原料其实就是绿豆,很多老北京人是比较喜欢吃这道美食的,实际上自己在家也是可以动手制作豆汁的。首先我们准备200克左右的绿豆,然后准备适量的水。
找一口锅在锅里面加入适量的凉水,不需要太多,用大火烧开之后倒入生豆汁,继续用大火去煮,煮开了之后改成小火,随后就可以盛出来了,这个其实就是成品豆汁。在做豆汁儿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小技巧,首先就是要掌握绿豆和水的比例,其次就是在煮豆汁的时候千万不能煮糊了,火不能太大,否则很容易成为老豆腐。
3. 绿豆汁如何做
材料:
绿豆5000克,水适量。
绿豆汁的介绍:绿豆汁是北京独有的风味小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有保健、美容等作用,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
绿豆汁的特色:汁味浓醇,酸而微甜,营养丰富。
教您绿豆汁怎么做,如何做绿豆汁
1.将绿豆挑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10小时,用手捻去皮,再用石磨磨成稀糊。每5000克绿豆约出稀糊26500克,然后滤出粉浆倒入大缸内,经过一夜沉淀,白色的淀粉就沉到了缸底,中间一层是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层是颜色灰绿、质地较浓的生豆汁。
2.锅内加少许水烧沸,倒入生豆汁,待豆汁煮沸并将溢出锅外时,再用温火保温。饮用时,配上焦圈,风味更佳。
绿豆汁的制作要领:
1.北京的豆汁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它以绿豆为原料,口味也要浓醇些;
3.熬煮时一定要熬透;
3.饮食时可适当调味。
4. 老北京豆汁怎么做
1.制百合粉汁:用百合粉对水调成。(一般每100kg生豆汁用200~250g百合粉加水1.5kg)
2.制老浆水:前一次制作淀粉时撇出的清水,经过乳酸的发酵而成。
3.制作生豆汁:将绿豆淘洗干净,换水浸泡十几小时(冬季可用温水),加水磨成稀浆,稀浆内加入老浆水15kg和清水120kg过滤,约可得粉浆175kg左右,倒入缸内沉淀12小时,沉入底层的是白色的淀粉,上面一层是灰绿色质地较浓的生豆汁,撇去最上层的浮沫和清水,生豆汁则舀出进行熬制熟豆汁。
4.熬制方法:将舀出的生豆汁再进行沉淀一次(夏季需沉淀6小时,冬季需12小时),然后下锅煮,煮前要在锅内先放少量清水烧开,再倒入生豆汁,倒时要边倒边搅边烧,一直熬到快开时,即将面合粉汁加入,继续烧到第二次开起时,移在小火上保温。
5. 怎么做老北京的酸豆汁
首先,准备好做豆汁的原料:
1,绿豆
2,磨碎机(豆浆机就可)
3,装豆汁的盆(最好能有瓷坛带盖)
4,找一块豆包布用于过滤
5、干净的饮用水
其次,开始做豆汁:
1、先将绿豆洗好用冷水浸泡20小时左右
2、将浸泡好的绿豆放到磨碎机里,磨时兑水,比例1比5
3、将磨出的豆浆用豆包布过滤后放到容器内存放发酵
4、待发酵到有酸味时就可以了(发酵时间长短因天气温度而定)
5、就开始用火煮了,煮时一定要不让火太大,小火煮不要沸腾,待到开锅就关火,这样豆汁就制作好了。
6. 请教北京豆汁的做法
首先,将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到入大缸发酵,沉入缸底的是淀粉,上层的是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锅加水烧开,再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然后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这样豆汁就做成了。 在过去,有人把北京人称为"豆汁嘴"、"卤虾嘴"、"老米嘴",这统称为"北京三嘴"。这是因为北京人特别是旗人大都爱喝老米熬的豆汁儿,并佐以正宗关东产的卤虾小菜或卤虾青椒,吃起来既酸甜又鲜辣,别有风味。 早的时候,从口味上豆汁儿分为甜、酸和酸甜三种:当天做成的豆汁儿味儿甜,第二天则变成酸甜,第三天是只酸不甜。在原料上,最初都是用真正的绿豆做豆汁儿,可到了光绪庚子年事变后,摊贩们为了赚钱,把黄豆、黑豆与绿豆按二八成、三七成等不同的比例掺在一起,做成豆汁儿出售,这种制作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豆汁儿既然是御膳房里必备的饮品,是供给皇太后、皇上喝的,所以御膳房的豆汁儿在做法上更为讲究。第一种做法叫勾面儿:用少许纯绿豆粉拿清水调成稀糊,待豆汁儿熬熟之后,对在豆汁儿里,此种豆汁儿味道清甜;第二种叫下米:就是把米或米饭和豆汁儿一起熬,此种豆汁儿甜中有酸;第三种叫清熬:就是不加任何其他原理,只清熬豆汁儿,此种豆汁儿只有酸味。 老北京卖豆汁儿的摊贩也分为两派:一派是出身于粥铺,另一派是以卖豆汁儿为生的小贩,老北京人从他们的吆喝声就能听出是哪一派,只可惜这两种形式的摊贩现在都没有了。 豆汁儿是北京特殊的风味小吃,只有北京才有。关于豆汁儿的话题也是不计其数,就象美国人衷爱可口可乐一样,豆汁儿这种饮品也是老北京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豆汁儿大约创始与清干隆18年前后(公元1753年),算下来也有两个多世纪了。豆汁儿到底是谁发明的现在无从考证,只知道当年的夏天,某个做绿豆粉的作坊磨出来的半成品的豆汁儿,当天没有用完,可第二天发现已经发酵了,倒掉了实在可惜,于是便取了一勺品尝看看还能不能食用,没想到这一尝觉得酸甜可口,于是就把它煮熟了,又尝了尝,味道更佳,于是豆汁儿就这样发明了。后来,豆汁儿漫漫地风靡与北京的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都可以听见卖豆汁儿小贩的吆喝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豆汁儿还进了皇宫,成了御膳房必备的饮品。 我想当时发明豆汁儿的人肯定没有想到他的发明对北京人的文化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更没有想到到现在还有很多现代人在痴痴地研究它呢!豆汁儿虽然其貌不扬,出身卑贱,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爱其原因就在于其营养丰富。 豆汁儿生饮有解毒的功效。早年间,就给中毒的人喝生豆汁儿解救,与此相关的如果病人刚刚吃过药,就不准喝豆汁儿,以防化解药性。豆汁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和糖份,豆汁儿还有去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除燥的供销。不过在此还要提醒您一句,天儿热的时候不要喝热豆汁儿,因为热豆汁儿会勾引暑气,这和天儿热不喝绿豆汤一样。 此外,老北京还有在豆汁儿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旧社会西服革履者与拉车卖浆这可同桌共饮,并无贵贱之分。由此可见,豆汁儿确实是贫富相宜、雅俗共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品。
7. 老北京的豆汁儿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一股酸臭味
首先,准备好做豆汁的原料:
1,绿豆
2,磨碎机(豆浆机就可)
3,装豆汁的盆(最好能有瓷坛带盖)
4,找一块豆包布用于过滤
5、干净的饮用水
其次,开始做豆汁:
1、先将绿豆洗好用冷水浸泡20小时左右
2、将浸泡好的绿豆放到磨碎机里,磨时兑水,比例1比5
3、将磨出的豆浆用豆包布过滤后放到容器内存放发酵
4、待发酵到有酸味时就可以了(发酵时间长短因天气温度而定)
5、就开始用火煮了,煮时一定要不让火太大,小火煮不要沸腾,待到开锅就关火,这样豆汁就制作好了。
8. 北京豆汁怎么做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 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干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你可以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