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周边那个陵园比较好
北京周边区域有很多墓地,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清东陵万佛园、灵山宝塔陵园、中华永久陵园、华龙皇家陵园、涿州万佛园公墓、涿州卧龙公墓等等,
清东陵万佛园
清东陵万佛园是国家民政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香港宣威集团与遵化市吉安园林陵园公司合作建立的合法经营性公墓。陵园于2004年分别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年,清东陵万佛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第一家拥有AAAA级头衔的花园式陵园。
② 清代皇家陵寝
大清皇陵,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今辽宁新宾和沈阳尚有三处陵寝,统称“关外三陵”。关外陵寝埋葬的都是清入关以前的皇帝及其后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后。在这些陵寝旁也建有许多陪葬墓。由于都是始建于入关之前,年代较早,所以颇具特色,对于研究清初 历史 弥足珍贵。
关外三陵
又称盛京三陵,指辽宁省清福陵(东陵)、昭陵(北陵)、永陵三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永陵 :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四十里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为清帝先世祖陵,关外三陵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初名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名永陵。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孟特木、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的陵寝。
福陵 :又称东陵。在今辽宁沈阳城东二十里天柱山,系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辟为东陵公园。
昭陵 :又称北陵。在今辽宁沈阳城北郊。系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始建于后金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竣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辟为北陵公园。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京陵 : 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北十里,太子河东之东京陵乡。因在东京城旁,故名东京陵。《清太祖实录》: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上以辽阳既定,建都东京,努尔哈赤谕令移景祖、显祖、孝慈皇后及皇妃、皇伯父、皇弟、皇子诸陵墓于东京。……至东京城东北四里之杨鲁山,预建寝殿,以安葬焉”。顺治十一年(1654年),又将其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墓迁回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老城村)。努尔哈赤的胞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从弟祜尔哈齐,长子褚英及穆尔哈齐之子大尔差等人之墓仍在此。此陵是清初关外诸陵中规模最小的,仅建有缭墙、山门、亭等建筑。
清东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是清廷定都北京后在京东的皇室陵墓群,因称东陵。有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干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 五座帝陵以及慈禧等后妃、公主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室陵寝。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西陵 :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陵区大红门外东侧。是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孝庄原是太宗之妃,在顺、康两朝参预政事多年,是清初颇有政绩和影响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卒,棺椁停放在东陵暂安殿内三十多年。雍正二年(1724年)才将暂安殿扩建为昭西陵,次年葬入地宫。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远在千里之外的盛京(今沈阳)北陵,为了表明属于昭陵系统,将陵寝建于东陵墙外,并定名为昭西陵。
孝陵 :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昌瑞山主峰南麓。
孝东陵 :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孝陵东一里。是顺治帝孝惠皇后及诸妃的陵寝。
景陵 :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孝陵之东。
景贵妃园寝 : 俗称 “ 双妃园寝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景陵东偏南。是圣祖康熙帝的贵妃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的园寝。
景妃园寝 : 景陵妃园寝是 康熙皇帝 诸妃的园寝,位于景陵迤东里许,始建于 康熙 二十年,初称慧妃寝(因为 慧妃 首个葬入)、妃衙门,雍正五年尊为妃园寝。园内安葬了贵妃一位、妃十一位、嫔八位、贵人十位、常在八位、答应十位,共四十八位嫔妃,及皇子(皇十八子胤衸)一位,均各劵。
裕陵 : 在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内。是清干隆帝陵寝。始建于干隆八年(1743年),历时数十年。陵南为重檐九脊的圣德神功碑楼,楼四角各竖华表,高十余米。石雕麒麟、狮子、马、象、文臣武将等共八对翁仲,分列神道两侧,往北依次为牌楼、神道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与各帝陵相同。地宫进深54米,落空面积372平方米,全部石构拱券式。内有明券、穿券、金券,各为长方形,使地宫成“主”字形状。金券有石制宝床,中央是干隆帝的棺柩,旁为二皇后、三贵妃灵柩。明券顶浮雕“五方佛”,穿券两壁雕“五供”。金券东西壁雕佛像和八宝图案,经文用梵(古印度字)蕃(藏文)两种文字阴刻,达3万余字。建筑之壮美、工艺之精湛皆居清陵之冠。今开放供游人参观。
裕妃园寝 :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裕陵西侧。是高宗干隆皇帝部分后妃的葬地。葬有皇后、皇贵妃等三十六人。被贬的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容妃(即香妃)均葬于此。
定陵 : 清文宗咸丰帝奕詝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裕陵西三里。
定东陵 :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定陵之东。是咸丰帝的孝贞慈安皇后钮祜禄氏和孝钦慈禧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其中,慈安皇后陵寝位于普祥峪,慈禧皇后陵寝位于普陀峪。慈禧陵的隆恩殿最为富丽豪华,是清代陵寝中绝无仅有的。1928年军阀孙殿英炸陵开棺,将随葬宝物洗劫一空。
定妃园寝 :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定陵与定东陵之间的顺水峪。是文宗咸丰帝妃嫔的葬地。
惠陵 : 清穆宗同治帝载淳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景陵东南双山峪。
惠妃园寝 :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惠陵之西。是穆宗同治帝四个贵妃的陵寝。
端悯固伦公主园寝 : 端悯固伦公主 园寝位于 清东陵 陵区东南,风水墙外,许家峪村西,该园寝建于 道光 元年(1821年)。监修大臣为东陵内务府郎中庆玉,该园寝是清东陵唯一一座公主园寝。该园寝坐北朝南,其建筑由南到北依次是:东西厢房、 东西值班房 、大门、享殿、园寝门、宝顶(四座),环以围墙。四座宝顶由西往东依次为:二公主、 端悯固伦公主 、顺和郡王奕纳、 慧质郡王奕继 。
清西陵
在今河北易县西三十里永宁山下,是继清东陵之后在京城附近修建的另一皇室陵墓群。雍正八年(1730年)选定易州(今易县)永宁山下太平峪为陵址,翌年兴建泰陵。干隆朝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间在上述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墓遂有东西陵之分。西陵有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四帝陵及后妃、王公、公主陵寝等。泰陵是西陵的中心,其余诸陵分别在东西两侧,建筑形制除慕陵、崇陵无圣德神功碑、石像生、石雕等外,大体相同,唯慕陵无明楼、宝城等建筑,形制特殊。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陵 : 清世宗雍正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西陵。
泰东陵 :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之泰陵东北三里。是高宗生母孝圣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
泰妃园寝 : 泰陵妃园寝建于1730—1737年,与 泰陵 同时兴建。园寝内按地位尊卑,埋葬着雍正皇帝的21位 妃嫔 。泰陵妃园寝最南端为单孔石拱桥一座。单孔石拱桥北东西厢房,布瓦硬山顶,面阔三间,前出廊。东西厢房北为东西班房,面阔仅两间。东西班房北为宫门。
昌陵 : 清仁宗嘉庆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西陵内。
昌西陵 :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中昌陵西五里。是嘉庆帝的孝和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
昌皇贵妃园寝 : 位于昌陵西南,与昌西陵之间。葬有 嘉庆帝 之 恭顺皇贵妃 、晋妃、 华妃 、 恕妃 、 庄妃 及其他嫔、贵人等十七人。有琉璃花门一座,广一丈八尺、纵九尺,檐高一丈一尺三寸。前正中享殿一座,广六丈、纵三丈四尺,檐高一丈三尺。东有燎炉一座,广九尺六寸、纵六尺八寸、高七尺三寸。南有大门三,广三丈八尺四寸、纵二丈,檐高一丈一尺五寸。门外设左右班房,东西厢各三间,广三丈一尺、纵一丈七尺,檐高九尺。前有一洞石桥一座。围墙周长一百四十五丈四尺、高一丈二尺。
慕陵 : 清宣宗道光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西陵内。
慕东陵 :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中慕陵的东北方。是道光帝的孝静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妃嫔等人的陵寝。
崇陵 : 清德宗光绪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
崇妃园寝 :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怀王园寝 : 始建于 雍正 十三年底,于 干隆 三年底建成。是清朝雍正帝第八子福惠墓。怀王园寝,坐北朝南,大门一座, 单檐歇山顶 ,绿琉璃瓦盖顶,面阔三间,一斗二升夹麻叶头斗拱,门前连三四级踏跺。门前为月台,月台前为砖樯礤,两侧无抄手踏跺。享堂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三硒斗拱。殿前为月台,月台前为四级踏跺。享堂后有园寝门三座,中门有门楼、月台,两脚门为随墙门。门前踏跺均为四级。院内无宝顶,也无隆起的土丘,但能看到夯土和条石。围墙墙顶为绿琉璃瓦,园寝前后两进院落,平面呈前方后圆。
慧安、慧愍公主园寝 :嘉庆帝的第五女慧安和硕公主、第九女慧愍固伦公主,幼年早逝,死后埋葬在清西陵境内,坟墓叫做“公主园寝”。公主园寝于嘉庆八年(1803年)兴建。它是清西陵境内惟一的公主园寝。
阿哥园寝 : 三阿哥 弘时 的陵墓即 清西陵 阿哥园寝,与 端亲王园寝 相邻,里边埋葬着 雍正皇帝 的第三子弘时及其儿子永坤。阿哥园寝原有石平桥,厢房,宫门,享殿,园寝门等建筑。阿哥园寝灰瓦灰顶,其建制规格低于亲王。原仅存一门,宫门和享殿为近年重修。宫门的南面是三孔石平桥。
端亲王园寝 : 端亲王园寝位于 泰陵 东6公里的张各庄村,园寝内葬世宗 雍正皇帝 的长子和硕端亲王 弘晖 和他早夭的三个弟弟:第二子弘昀、第七子 弘昐 、第八子福宜。这里虽然只埋葬着4个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但它严格按照王爷园寝的规制修建,整座园寝占地0.4公顷。
溥仪墓
末代皇帝 溥仪 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 八宝山 。于1995年迁葬到 清西陵 的 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墓距离光绪皇帝的 崇陵 后围墙仅200米。当时,清西陵的工作人员找到溥仪最后一任妻子 李淑贤 并说服她,于1995年将溥仪的墓葬迁到了 清西陵 。清西陵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溥仪墓葬迁入清西陵,一是因为溥仪登基之初,就确定此地为他的陵墓,此外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县经济条件差,这样可以带动当地 旅游 业 的发展。
③ 北京最知名的三个陵园是哪三个
北京最知名的三个陵园是长陵,定陵西陵,这三个最有名,统称是十三陵。
④ 北京都有哪些陵园墓地
目前北京市周边有33家合法公墓,他们分别是:
北京公墓_北京公墓大全_北京及周边公墓价格|地址|电话
第一部分:京属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
地址:石景山路9号
路线:地铁1号线、337路、389路、747路、728路等。
特色: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分两部分,殿堂改建为骨灰堂,朱德、董必武、彭德怀等的骨灰安放在最后一进的大殿内。寺院四周是墓葬区,1950年任弼时去世后葬此,瞿秋白的灵柩后也迁葬于此。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国际友人逝世后也在此安息。
■八宝山人民公墓
地址:石景山区八宝山
路线:地铁、337路、389路、747路、728路等八宝山站。
特色:建于八宝山西侧山坡上,公墓内有骨灰墓、骨灰墙、骨灰塔,埋放安置骨灰近6万份,目前墓区容量已近于饱和。
■万安公墓
地址:海淀区香山万安里1号
路线:360、331、737路
特色:始创于1930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公墓之一,内建有李大钊烈士陵园、骨灰堂、骨灰亭廊及分区管理之墓地。朱自清、沈醉、启功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都在此安葬。
■福田公墓
地址:香山南路福田
路线:318路、347路、489路、运通101等北京射击场站向东500米。
特色:始建于1930年,墓区种植各种果树,有“百亩果园”的美誉。安葬在这里的社会名流人士有:溥仪先父——爱新觉罗·载沣,郝寿臣、杨宝森等梨园名流,以及现代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等。
■西静园公墓
地址:海淀区福缘门85号
路线:332、331、375、732路等
特色:原是1935年张学良将军捐资建起的“东北义园”。1992年更名为西静园公墓,1998年建成仿古式骨灰墙80延长米,可安放骨灰千余份。
■金山陵园
地址:香山南路正黄旗18号
路线:360路、318路、630路、714路等红旗村站。
特色:陵园依山而建,坐落于燕京八景“西山睛雪”、“香山红叶”风景区内,与“碧云寺”、“卧佛寺”比邻。墓碑种类繁多,雕刻精美,称之北京碑刻博物馆。
■温泉墓园
地址:温泉乡温泉大队北坡
路线:346路、633路、651路等温泉村站。
特色:坐落在面朝京西名山“三炷香”,背依青山绿水的“显龙山”半腰,京密引水渠环山脚而过。赵丽蓉、高枫等名人在此安葬。
■外侨公墓
地址:朝阳区酒仙桥七棵树村
路线:424路、494路将台洼站
特色:原是用于安葬外国侨民的墓园,后对社会开放,并改造建设了欧式骨灰廊,可安放骨灰3000份。
■太子峪陵园
地址:长辛店乡太子峪杨家坟村
路线:329路、661路。
特色:位于永定河畔,是规模最大、安葬骨灰数量最多的陵园之一,东与“卢沟晓月”、宛平古城相邻,园内分低、中、高档30余种墓穴。
■通惠陵园
地址:通州区宋庄乡师姑庄村
路线:宣武门教堂南侧公交总站、东大桥350路总站、崇文门111总站、光明楼华普商场门前乘公交扫墓专线或陵园班车。
特色: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入京门户通惠河畔,园中的长思阁集立体安葬和雄伟的建筑于一体。
■八达岭人民公墓
地址:延庆县八达岭里炮村
路线:老山骨灰堂西侧、德胜门箭楼东侧、前门东25号院乘扫墓专线班车。
特色:坐落于南倚燕山山脉,北对妫川盆地,东望八达岭城关,西眺官厅水库的上风上水之地。墓区环境优雅,庄严肃穆,紧邻里炮红苹果民俗度假村,在安葬祭扫亲人的同时还可享受到田园风光。
■朝阳陵园
地址:朝阳楼梓庄乡黎各庄村
路线:639路、306路公交车至黎各庄(朝阳陵园)向南200米。
特色:中西合璧的公园式建筑,园内古今建筑相映,松柏鲜花环抱,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特型墓、各式碑亭在满目翠绿的草坪衬托下,肃穆而宁静。
■长青园骨灰林基地
地址:朝阳黑庄户乡大鲁店村
路线:348路、397路大鲁店东街站。
特色:是具有现代艺术风情的花园式骨灰林,以宣扬现代殡葬文化为主要内容,包括风格迥异的花园区,以及骨灰林、骨灰廊、骨灰“别墅”等多种形式。
■天慈墓园
地址:大兴区黄村镇北磁村
路线:937支1路磁各庄桥北行
特色:坐落于中轴线南端大兴黄村卫星城以东4公里处的凤河北岸,干隆皇帝曾在此处修建团河行宫,墓区果木繁盛,碧桃百亩。
■宝云岭墓园
地址:密云穆家峪镇大石岭村
路线:东直门乘980路、970路至密云公共汽车总站,下车后与墓园联系有专车接送。
特色:紧邻密云水库,墓园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墓区鸟语花香,景致赏心悦目。
■万佛华侨陵园
地址:门头沟区永定镇
路线:931路华侨陵园站
特色:坐落于京西旅游风景区,毗邻潭柘寺、戒台寺、西峰寺等文化盛景,是集亲人安葬纪念、旅游观光、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园林式墓园。
第二部分:区县公墓
■长安园骨灰林
地址:海淀苏家坨镇台头村19号
路线:颐和园乘346路西山农场站往北直行800米。
特色:坐落在享有京西小黄山美称的凤凰岭风景区内,是经市民政局批准的首批园林式骨灰林,占地面积246亩,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和新颖的安葬形式,一改传统墓地格局。
■思亲园骨灰林
地址:丰台区花乡潘公庄南
路线:959路、967路、692路、497路等。
特色:是经市民政局批准的永久经营性骨灰安放场所,紧邻大葆台西汉古墓,距世界公园1公里,采用公园式花葬、植树葬等骨灰安放形式。
■天山陵园
地址:门头沟区军庄镇
路线:从苹果园地铁乘977路(支线)到西杨坨站。
特色:坐落在燕山山脉的青山与翠柏之中,由三条山脊环绕而成。陵园有高中低档墓型上百种,以大理石原料为主,同时墓区分樱花苑、紫薇苑、合欢苑、棣棠苑。
■静安墓园
地址:房山区公主坟村
路线:971路、917路。
特色:现已建成墓葬生态区、祭奠休闲区、文化园林区等,包括传统葬、草坪葬、塔葬、壁葬等不同安葬形式,墓园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所有客户资料电子存档,24小时电子监控保障墓园安全。
■惠灵山陵园
地址:通州马驹桥镇东田阳村东
路线:927路陵园路口南行200米。
特色:提供骨灰安放、骨灰深葬、骨灰植树墓制作以及丧葬用品服务。
■天堂公墓
地址:大兴区殡仪馆正东1公里
路线:937路、937支2路、943路。
特色:可容纳骨灰10万余份,有墓葬、树葬、鲜花草坪葬以及骨灰墙等多种丧葬方式。
■潮白陵园
地址:顺义区潮白河大桥东侧
路线:924路、918路、915路、923路等。
特色:地处潮白河畔,由十几个单体精妙构思的建筑依势而筑,与潮白烈士陵园、顺义殡仪馆有机结合。
■凤凰山陵园
地址:昌平区南口镇龙潭村北
路线:919路公交车至昌平南口站,换乘昌平12路小巴。
特色:正东毗邻明十三陵,陵园内影壁、灵堂、骨灰堂依次坐落,唐弢、李仁堂等名人在此安葬。
■佛山陵园
地址:昌平区阳坊镇后白虎涧村北
路线:德胜门乘914路到阳坊站下车后步行30分钟;颐和园乘346路终点下车后步行1000米。
特色:目前已容纳故者两万余位,以其完善的服务和平民化的价位被誉为“老百姓的公墓”。陵园内的烈士墓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炎黄陵园
地址:昌平区兴寿乡桃林村北
路线:803路、949路兴寿站。
特色:园林化建筑群落,祭悼设施完备,中西餐厅可制作佛寿斋宴,并建有花圃。
■天寿陵园
地址:昌平区南口镇檀峪村
路线:345快车到昌平南大街,换乘357路到南口,再换乘小11路;919路到南口换乘小11路。
特色:投资逾亿元兴建的永久性合法公墓,是一座特大型花园式文化陵园,墓区园林化、墓碑艺术化、葬式多样化。
■景仰园骨灰林
地址:昌平区长陵镇景陵沟
路线:陵园班车每周三、六、日8时30分在安定门立交桥下北侧辅路发车。
特色:整座陵园地处天寿山环抱之中,南面与十三陵水库隔山而望,墓区每周定期清扫,专业绿化队绿化,墓碑由专业的石匠精心设计、雕刻、描金,实行购墓一对一、安放一条龙服务。
■凤凰山陵园(怀柔)
地址:怀柔区桥梓镇后桥梓村
路线:东直门乘916路支。
特色:占地500亩,目前有各种档次墓穴3000个,是怀柔区最大的经营性墓地。去年投资70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新建了烧纸
■九公山长城纪念林
地址:怀柔区渤海镇水塘子村
路线:扫墓班车每天8时30分在安贞华联北侧的仟村商务大楼东侧发车。
特色:利用12000亩山场进行陵园开发,“以树代碑,依林而息”是陵园的重要理念。不仅有艺术墓、立碑墓等墓型,还有几千元的小型树葬。
■归山陵园
地址:平谷王辛庄乡熊尔营村
路线:东直门乘918路公交车至平谷世纪广场下车,免费接站。
特色:坐落于平谷城北3公里燕山龙脉的归山上,三面环山,一面望水,是平谷区境内惟一合法公墓,陵园内备有优质石材的全石料单、双穴和多穴墓。
■八达岭陵园
地址:延庆县八达岭林场
路线:德胜门乘919路至八达岭长城站,与陵园联系有专车接送;陵园班车每天早8时德胜门北侧停车场发车。
特色:地处八达岭长城脚下4万亩天然林场中,是本市第一家开通每日免费班车、第一家承诺每日擦洗墓碑的陵园,并率先将心理学引入殡葬服务领域,聘请心理学专家提高人们在失去亲人后克服心理难题的能力。
■长城华人怀思堂
路线:919路公交车至八达岭下车,乘坐83路公交车至三堡村。
特色:室内大型豪华骨灰存放处,设“礼祭”、“礼俗”、“觅宗”等大厅和长廊,礼俗大厅还可存放3万个龛位,后人可通过设灵牌、怀思盒、雕塑等安置先人
⑤ 北京必去的帝王陵墓有哪些
在北京地界估计就是明十三陵了。
长陵的祾恩殿是显存最大的木构建筑之一,和太和殿有一拼。值得一看。
定陵地宫比较热闹,东陵在河北遵化,清西陵在河北易县。东陵知名度较西陵高,主要是有老佛爷在那里躺着,还有个盗墓的孙殿英也帮着东陵出了名。去东陵的路途多山,风景不错。
⑥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
明十三陵包含了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
依次为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建筑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党羽的策划下,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最终,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
⑦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
十三陵包括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1.十三陵一般指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为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3.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只有长陵、定陵、昭陵对外开放,其它的陵园或多或少遭受了时间的摧残,目前还在修葺中,出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并未对外开放。
⑧ 大陆目前开放地宫的皇陵主要有哪些
除了十三陵,秦始皇陵,清东陵,清西陵,沈阳昭陵,福陵,李治乾陵,南京的明孝陵这些着名的皇陵之外,还有如下已开放的:
陕西省境内的西汉帝陵群——
有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高帝刘邦长陵、汉景帝刘启阳陵、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等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分布在西安市郊和咸阳市北塬(亦称五陵塬)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有茂陵博物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等
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
东汉王朝建造了12座帝陵,其中11座分布在洛阳附近。文献记载,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北邙山地区有5座陵,故城的东南洛南地区有6座陵。洛南的6座陵分别为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和桓帝宣陵。洛阳邙山地区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其中东汉5座陵,分别为: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曹魏1陵:文帝首阳陵;西晋5陵: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北魏4陵: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帝陵周围还密布着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的陪葬墓。邙山墓葬群曾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国家文物部门正在对邙山墓葬群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勘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有汉光武帝陵景区、洛阳古墓博物馆等
河南省境内的北宋皇陵——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旧巩县)西南部,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7个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于此,统称"巩县八陵"。宋陵主要分布在4个区域,西村区: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宏殷和其母杜氏合葬墓永安陵、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和太宗赵光义永熙陵;蔡庄陵区:真宗赵恒永定陵,另有高怀德、蔡京、寇准、包拯墓;孝义陵区有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八陵陵区: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熙永泰陵。巩县八陵历史上曾遭到多次严重破坏,地面建筑全部被毁,仅存石雕。今天的宋陵已成为北宋王朝惟一可追寻的纪念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夏王陵——在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陕西省隋文帝泰陵——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省扶风县城附近。它南面靠近一个小村镇,东面就是杨陵火车站。所以如果你想实地探访一下泰陵是比较便利的。陵墓顶部是平坦的长方形,而陵冢的底部和四周已经被挖去了很多,想来是历代盗墓者所为。陵园的建筑早已经毁废,现在地面的遗存物也已经难以找到了。按照史书的记载,这里应该建有高耸的阕楼。泰陵东南走,在不远的陵角和陵东两块高地上,还有当年隋文帝庙的遗迹。今天俗称"祭祀坛"。原祀庙的垣墙建筑早已经毁掉,现在只能够看到残砖碎瓦了
江苏省隋炀帝陵——在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北雷塘村,清代时重修
南宋六陵——南宋九个皇帝中的六个都葬在绍兴,后人称为"攒宫"。南宋的陵园建筑大体沿袭北宋,但是规模已经远远不如巩县宋陵,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两侧制做精美的石雕,加上千百年来的破坏,现在陵区已经荒烟蔓草了。原有的诸陵只剩下几个土墩头和明代以后所立的碑石,刻有帝名和陵名。巍巍皇陵,如今只剩下一丛丛稀疏的古松树,还昭示着昔日皇家的威严,象征着南宋皇陵的存在。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