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态补偿条例的政策历史
我国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体系上迈出了重要步伐。1998年修改的森林法提出,“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为保证退耕还林工作顺利推进,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对退耕还林的资金和粮食补助等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0年12月25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其中第三十一条作了补充性规定,即“国家加强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纳入国家建立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巩固现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生态补偿的内容。
各地在推进生态补偿试点中,也相继出台了流域、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浙江省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是省级层面比较系统开展生态补偿实践的突出事例。 近10年来,中国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等具有一定的生态补偿性质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达7000多亿元。同时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安排用于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有2000多亿元。 杜鹰指出,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补偿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模式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缺乏、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我国将加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立法建设。
❷ 北京划定多少市域面积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北京市政府7月发布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26.1%。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提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刚性约束。
根据规定,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下一步,北京市将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地方立法,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监测评估、监督考核、政策激励等制度,保障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实施、严格执行。来源:新华网
❸ 生态补偿是什么
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狭义的生态补偿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见,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3)北京什么时候生态补偿扩展阅读
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
1、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
2、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
3、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
4、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以内化外部成本为原则,对保护行为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保护者为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所付出的额外的保护与相关建设成本和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
对破坏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坏行为造成的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
❹ 耕地保护补偿
法律分析:1、普惠式补偿
即对辖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按照一定亩均标准进行核算,统一发放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比如:南京市按照每年300元/亩的标准直接补贴给承包耕地的农户,广东省每年按照每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30元的标准直接补贴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统筹使用。
2、奖金激励
即依据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地区给予资金奖励。比如:山东省每年评选出100个~200个乡(镇)作为省级激励对象,每个乡镇奖励100万元,乡镇再选出一定比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奖励,单个村的奖励资金不少于10万元;江苏省每年确定50个乡(镇)作为省级激励对象,每个乡(镇)奖励200万元。
3、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即依据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地区予以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指标奖励。比如:江西省每年对3个设区市和10个县(市、区)分别予以200亩和120亩的用地指标奖励。
4、农田生态补偿
即将具有生态价值功能的永久基本农田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对负责保护利用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补偿。上海市、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江苏省苏州市采用这种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对年度未发生违规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办事处(乡政府)每亩1500元的生态补贴,对永久基本农田监管工作到位的办事处(乡政府)给予每亩500元的保护管理费。一些省份还采用绩效评价方式,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地区给予通报表扬等来进行激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❺ 北京通州区2021退林还耕补偿标准通州区退林还耕补偿标准
摘要 1、根据《办法》,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12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90元。还生态林补助期限为8年,还经济林补助期限为5年。
❻ 冬奥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没有太大问题。
河北省发改委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275号建议“关于加大生态补偿标准的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张家口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的巨大机遇,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培育新动能,聚焦可再生能源、冰雪、大数据、旅游康养、文化、生态农业等6大产业,发改委会同省财政、林业、水利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
具体答复内容如下:一、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二、积极落实国家各项生态补偿资金。三、积极推进区域生态补偿。四、加快建设“首都两区”,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之路。五、加大张家口植树造林和草原保护力度。
❼ 北京市昌平区退林还耕每亩地补偿标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