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回音壁在哪里
一、我国着名的四大回音建筑:
1.北京天坛回音壁。
2.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
3.河南的蛤蟆塔、
4.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
㈡ 回音壁在什么朝代建
明世宗嘉靖九年
庚寅虎年
外貌
回音壁是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围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其中一座叫皇穹宇,整个围墙整齐光滑。
㈢ 北京的什么音壁,耳朵靠着可以听音乐,这是什么地方
你说的是北京天坛回音壁。如果两个人分别立于东西配殿后的回音壁下,向北轻声说话,双方均能清晰听到,这是因为回音壁的墙体坚硬光滑,对声波的吸收很小,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同时又因为回音壁呈圆形(圆周率精确),声波沿墙面的连续反射可以说是全反射,没入墙体内部发生折射的部分可忽略不计,使得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衰减很少,所以两人即便分立东西配殿后面,也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
希望可以帮到你。
㈣ 什么地方有回音壁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是中国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具有回音效果的古代建筑,回音其实是声音反射作用的结果。中国各地某些半圆形拱门、拱桥、英国伦敦圣保罗教堂等都是声学与建筑学结合的产物。
㈤ 北京天坛回音壁有什么奇特之处
据说在清朝的所有皇帝当中,干隆是最不甘宫廷寂寞的,他总爱出宫游览。
有一天,干隆坐在龙椅上实在无聊,便想,这大江南北也转悠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
突然,他想起了天坛,立刻喜上眉梢。是啊,天坛这个地方,一年他才去一次,而且只是冬至祭天时才去,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从未真正自由自在的走过看过。
现在正值百草芬芳、万花吐艳的时刻,我何不去游览一番!于是他不带文臣武将,只带着九门提督和几名武士直奔天坛而去。
这次,干隆皇帝哪都转了,哪都看了,就是没上祈年殿,也没上圜丘坛,玩得别提多开心了,他走到时就累了。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祭祀神位的场所。它始建于1530年,初名泰神殿,后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有东西配庑各5间。大殿直径约15米,约高19米,由8根金柱和8根檐柱共同支撑起巨大的殿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构造精巧。
殿内穹窿圆顶,正中贴金盘龙藻井,贴金双龙天花,金柱贴金缠枝莲,内外施金龙和玺彩画。殿内正中有前圆后翘角石须弥座,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
提督连忙说:"那咱就歇会儿吧!"于是,这几个人就在皇穹宇的西配殿后面的墙根坐了下来。提督赶紧拿来金坐垫儿让皇上舒展一下筋骨,干隆累得不行了,就面北而坐,提督呢,就面南坐下,给皇上当靠背儿。
干隆看着这磨砖对缝的围墙,很是惊奇,心想,这围墙修得圆圆正正的,砖面又平又滑,宛如一个直筒形的大缸,妙哉!正在这时,他突然听见一声鸡叫,吓了一跳,忙问:"这里怎么有鸡呢?"提督傻头傻脑的说:"什么鸡叫?我怎么没听见呀!"干隆直起腰再听听,是呀,周围静静的,哪有什么鸡叫的声音啊!可他把耳朵贴近墙上时,确实又听见了鸡叫。
皇上忙把提督叫来,提督照皇上的吩咐,把耳朵贴在墙上,他也傻了眼--他也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鸡叫。这天坛是皇上祭天的地方,竟然有鸡叫,这还了得!提督忙叫来武士,里里外外的找,但是没有找到。
干隆并没有怪罪只是觉得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耳朵贴近墙就能听见,离开墙就听不见呢?莫非这墙......?
他又多次试听,发现面向北耳朵贴墙就能听见鸡叫,而面向南,耳朵贴近墙也听不到。他越想越奇怪,这墙是什么墙?这声音又来自何方?
这时,提督已吩咐武士们细细查找,结果,找遍了整个皇穹宇,什么鸡呀、鸭啊......什么都没有!这时候只见一个武士连嚷带叫地向提督跑来,话不成声地说:"蛇......蛇!"原来,他在东墙根发现一条好几尺长的大长虫。这条长虫别名叫野鸡脖儿,会学鸡叫。这野鸡脖儿正在大墙根下,头向北地爬呢!提督一看,吓得直哆嗦,这还了得,要是惊了驾,该当何罪呀!正说着,干隆走了过来,这番话,他早就听见了,并未惊慌,他说:"且慢!"于是,他又来到西墙下,面向北耳朵贴在墙壁上。与此同时,武士们来到东墙下,刀斩大蛇。干隆突然听大蛇一声惨叫,真真切切,犹在眼前。
干隆高兴地说:"妙哉!这墙传迂回之音。"他让提督到东墙面北说话,他在西墙也向北贴墙细听,果然听得真真切切。武士们也俯墙而听,都觉得很奇妙。那会儿,虽说还没有电话,可干隆一行却饱尝了"打电话"的乐趣。
但是,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的。你想呀,讲话人面向北,音波则受东西配殿和正殿的束缚,不能向四外消散,只能把音波全都聚到一起送入人的耳朵,因而距离虽远,声音却很大。
如果你要面向南说话,则音波也贴靠着围墙向前推进,但是,音波传播到正南面的宫门时,就全由3个门洞传出消散了。因而面向南说话是听不到传声的。
当时干隆让提督给墙起个名,提督想了想说,叫"传声墙"。
干隆听后不满,认为它太俗了,说这墙有迂回之音,就叫"回音壁"吧!此后,回音壁之名就流传下来,并成为天坛一景,名扬海内外。
㈥ 北京回音壁在哪
北京天坛公园内
㈦ 天坛回音壁的物理原理
回音原理: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
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圆周率精确,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7)北京回音壁在哪里扩展阅读:
回音壁是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围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其中一座叫皇穹宇,整个围墙整齐光滑。回音壁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反射是十分规则的。
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围墙高3.27米。
回音壁的特点:
回音壁有回音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
聚焦效应:
回音壁除壁面声道效应外,还有聚焦效应。在回音壁中心处有一块“三音石”,人站在三音石上发音之后,声音传向墙壁,由墙壁各处反射,各声线聚焦在三音石,又传向对面的墙壁,再次反射。在安静的环境下,站在三音石上拍一下掌,就能听到连续下降的七八个回声。
㈧ 天坛回音壁怎么回事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圆周率精确,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8)北京回音壁在哪里扩展阅读: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干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
天坛公园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㈨ 回音壁”在北京的哪个公园
在天坛公园,如果要去看的话,要早点去,因为回音壁到个下午4点会被锁起来,不让到那墙上去听的,但人多的时候其实很难听到的,我听导游说的。
㈩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是什么
一、我国着名的四大回音建筑:
1.北京天坛回音壁。
2.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
3.河南的蛤蟆塔、
4.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
二、详细介绍:
1.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由于内侧墙面平整光洁,使外来音响沿内孤传递,久久回荡。如站在壁前轻轻哼唱,和声随之而起,深沉婉转,娓娓动听;如放声唤之,则回声四起,洪亮粗犷,萦绕耳畔,荡人心怀。
2. 普救寺塔在山西永济县普救寺内,又称舍利音塔。塔身呈方形,有十三层,高50米许。登塔者,用石投地,回声即起;投于前地,则声在塔底;投于后地,则声在塔顶。相传为工匠师筑塔时安放了金蛤蟆之故,实为塔身中空所致。又因古典名着《西厢记》源出于此,为了纪念崔莺莺,因而又名“莺莺宝塔”。
3.蛤蟆声塔在河南省郏县境内,建于清康熙年间。塔身虽不高,却以“奇声夺人”而闻名于世。游人若以掌击塔,塔内会发出“咯咯咯……”的鸣声,如有万千只蛤蟆在鼓膜低唱,妙不可言,发人遐思。
4.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位于涪江岸边,有三十六级石梯,似一把巨大的石琴,每个阶梯,犹如一根琴弦,只要把脚踏上石磴,拾级而上,脚下便会响起美妙悦耳的琴声,故又称“石磴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