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现在有多少农村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北京现在有多少农村?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朝阳区
20个乡政府:太阳宫乡、将台乡、高碑店乡、南磨房乡、洼里乡、来广营乡、东坝乡、平房乡、王四营乡、十八里店乡、小红门乡、金盏乡、东风乡、常营乡、管庄乡、三间房乡、黑户庄乡、豆各庄乡、崔各庄乡、孙河乡
平谷区
2007年平谷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2个乡。
平谷镇
平谷镇地处平谷城区中心,面积28.6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辖海关西园、胜利、太和园、建兰4个社区,西寺渠、东寺渠、园田队、胜利街、平安街村、和平街、太平街、岳各庄、赵各庄、北台头、西鹿角、下纸寨、东鹿角13个行政村。
峪口镇
峪口镇地处北京市东北部,距北京市区50千米,面积65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辖峪口村、西营村、东樊各庄、西樊各庄、三白山、胡家营、兴隆庄、中桥、蔡坨、南营、坨头寺、胡辛庄、梨各庄、北杨家桥、南杨家桥、桥头、厂门口、云峰寺、大官庄、小官庄20个行政村。
马坊镇
马坊镇是平谷区西南的大门,距北京建国门50千米,到首都机场35千米,面积44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辖东店、三条街、二条街、西大街、蒋里庄、塔寺、石佛寺、李蔡街、早立庄、河北、小屯、英城、果各庄、洼里、梨羊、打铁庄、太平庄、新建队、东撞、杈子庄、北石渠、河奎22个行政村。
金海湖镇
金海湖镇位于平谷区东北端,面积133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辖韩庄、胡庄、东土门、马屯、祖务、耿井、晏庄、上宅、滑子、洙水、水峪、向阳、海子、靠山集、郭家屯、东上营、茅山后、小东沟、彰作、红石门、中心、将军关、黑水湾、黄草洼、红石坎、上堡子、罗汉石、东马各庄28个行政村。
东高村镇
东高村镇地处北京市东北部,距市区70千米,距平谷城区2千米,面积57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辖东高村、西高村、南埝头、大旺务、大庄户、赵家务、赵庄户、克头、前台头、南张岱、北张岱、张岱辛庄、青杨屯、崔家庄、侯家庄、门楼庄、鲍家庄、高家庄、曹家庄、普贤屯、南宅、南宅庄户22个行政村。
山东庄镇
山东庄镇地处北京市平谷区东侧,距北京市区中心70千米。面积50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辖山东庄、桥头营、西沥津、大坎、东洼、北寺、李辛庄、北屯、大北关、小北关、渔子山、桃棚12个行政村。
南独乐河镇
南独乐河镇位于平谷区东部,距北京城区80千米,首都机场50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辖南独乐河、北独乐河、刘家河、 峨嵋山、北寨、公爷坟、峰台、张辛庄、望马台、甘营、南山、新农村、新立村13个行政村。
大华山镇
大华山镇在北京市区东北部80千米处,面积96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辖前北宫、后北宫、胜利村、陈庄子、苏子峪、山门沟、麻子峪、挂甲峪、大华山、砖瓦窑、泉水峪、西峪、 西长峪、西牛峪、瓦官头、梯子峪、李家峪、东辛庄、大峪子、小峪子20个行政村。
夏各庄镇
夏各庄镇面积60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辖夏各庄、张各庄、杨各庄、马各庄、龙家务、贤王庄、王都庄、陈太务、纪太务、魏太务、南太务、安固、稻地、杨庄户、大岭后15个行政村。
马昌营镇
马昌营镇位于平谷西南部,面积28.8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辖马昌营、圪塔头、王官屯、毛官营、王各庄、魏辛庄、东陈各庄、西陈各庄、东双营、西双营、南定福庄、北定福庄、薄各庄、天井、前芮营、后芮营、西海子17个行政村。
王辛庄镇
王辛庄镇位于平谷城区北侧,面积96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辖太后、北上营、中胡家务、熊耳营、东古村、西古村、太平庄、大辛寨、小辛寨、贾各庄、齐各庄、王辛庄、后罗庄、许家务、莲花潭、放光庄、杨家会、井儿峪、北辛庄、翟各庄、西杏园、东杏园、乐政务23个行政村。
大兴庄镇
大兴庄镇位于平谷城区西侧,与城区仅一河之隔。面积33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辖大兴庄、鲁各庄、白各庄、北城子、东柏店、北埝头、唐庄子、西柏店、周庄子、韩屯、吉卧、良庄子、三福庄、陈良屯、西石桥、东石桥、管家庄、周村18个行政村。
刘家店镇
刘家店镇位于平谷区西北部,距北京市区70千米,距平谷城区14.5千米。面积35.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辖刘家店、凤落滩、北店、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孔城峪、万家庄、胡家店、寅洞、辛庄子、江米洞、行宫、东山下14个行政村。
镇罗营镇
镇罗营镇南距区政府驻地22.5千米,面积80.9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辖上镇、大庙峪、季家沟、北四道岭、东四道岭、下营、上营、桃园、见子庄、东牛角峪、五里庙、西寺峪、东寺峪、核桃洼、关上、北水峪、清水湖、杨家台、张家台、玻璃台20个行政村。
熊儿寨乡
熊儿寨乡地处平谷城区正北15千米,距北京市区80千米,面积59.2平方千米,总人口4200人。辖熊儿寨、北土门、南岔、魏家湾、东沟、东长峪、花峪、老泉口8个行政村。
黄松峪乡
黄松峪乡位于平谷区东北部,面积64.4平方千米,总人口6000人。辖黄松峪、黑豆峪、白云寺、大东沟、梨树沟、塔洼、刁窝7个行政村。
丰台区农村
http://ke..com/view/281721.html?wtp=tt
长辛店镇 辖9个村委会:张郭庄村、东河沿村、辛庄村、大灰厂村、李家峪村、太子峪村、张家坟村、赵辛店村、长辛店村。
王佐镇 辖8个村委会:西庄店中心村、沙锅村中心村、怪村中心村、魏各庄中心村、西王佐中心村、南宫中心村、庄户中心村、佃起中心村。
卢沟桥乡 辖21个村委会:太平桥村、马连道村、菜户营村、三路居村、万泉寺村、东管头村、小井村、六里桥村、西局村、周庄子村、岳各庄村、靛厂村、郑常庄村、大井村、小屯村、小瓦窑村、张仪村、郭庄子村、卢沟桥村、果园村、精图村。
花乡 辖15个村委会:草桥村、黄土岗村、新发地村、白盆窑村、郭公庄村、高立庄村、六圈村、看丹村、榆树庄村、羊坊村、保台村、樊家村、纪家庙村、造甲村、四合庄村。
南苑乡 辖15个村委会:西铁营村、右安门村、花园村、马家堡村、东罗元村、果园村、时村、石榴庄村、大红门村、东铁营村、成寿寺村、分中寺村、南苑村、槐房村、新宫村。
http://ke..com/view/281721.html?wtp=tt
北京通州区农村
http://ke..com/view/39339.htm#3
永顺地区 辖24个村委会:永顺村、北马庄村、范庄村、刘庄村、李庄村、焦王庄村、苏坨村、小潞邑村、龙旺庄村、耿庄村、王家场村、邓家窑村、西马庄村、竹木厂村、新建村、杨富店村、杨庄村、果园村、南关村、上营村、乔庄村、小圣庙村、前上坡村、岳庄村、八里桥市场、运乔建材城!-->。
梨园地区 辖26个村委会:车里坟村、三间房村、北杨洼村、九棵树村、东总屯村、西总屯村、李老公庄村、梨园村、刘老公庄村、小街一队村、小街二队村、小街三队村、西小马庄村、半壁店村、孙王场村、孙庄村、砖厂村、公庄村、大稿村、小稿村、魏家坟村、东小马庄村、大马庄村、高楼金村、曹园村、将军坟村。
宋庄镇 辖47个村委会:宋庄村、高各庄村、翟里村、北寺庄村、小杨各庄村、白庙村、任庄村、辛店村、喇嘛庄村、大兴庄村、小堡村、疃里村、六合村、后夏公庄村、前夏公庄村、邢各庄村、丁各庄村、高辛庄村、蔡园村、小邓村、大邓村、师姑庄村、北刘各庄村、摇不动村、关辛庄村、西赵村、港北村、南马庄村、郝各庄村、徐辛庄村、管头村、吴各庄村、葛渠村、寨辛庄村、寨里村、窑上村、王辛庄村、岗子村、内军庄村、平家疃村、小营村、草寺村、尹各庄村、富豪村、大庞村、双端口头村、沟渠庄村。
张家湾镇 辖57个村委会:北许场村、张辛庄村、上马头村、梁各庄村、土桥村、皇木场村、南许场村、张家湾镇村、张湾村、大高力庄村、上店村、贾各庄村、东定福庄村、西定福庄村、立禅庵村、宽街村、小庄村、施元村、里二泗村、烧酒巷村、瓜场村、马营村、何各庄村、牌楼营村、齐善庄村、南姚园村、大辛庄村、枣林庄村、姚辛庄村、中街村、前街村、后街村、苍头村、十里庄村、南火垡村、三间房村、样田村、垡头村、陆辛庄村、北大化村、大北关村、小北关村、南大化村、柳营村、高营村、坨堤村、西永和屯村、东永和屯村、王各庄村、苍上村、后坨村、后青山村、前青山村、后南关村、前南关村、北仪阁村、小耕垡村。
漷县镇 辖61个村委会:漷县村、中辛庄村、郭庄村、王楼村、吴营村、靛庄村、许各庄村、南阳村、翟各庄村、马务村、苏庄村、榆林庄村、长凌营村、杨堤村、三黄庄村、后地村、沈庄村、小香仪村、大香仪村、高庄村、东黄垡村、西黄垡村、马堤村、马头村、石槽村、毛庄村、草厂村、南丁庄村、东鲁村、西鲁村、周起营村、黄厂铺村、北堤寺村、觅子店村、凌庄村、马庄村、曹庄村、候黄庄村、张庄村、东寺庄村、小屯村、纪各庄村、大柳树村、军屯村、后尖平村、徐官屯村、东定安村、西定安村、柏庄村、前尖平村、李辛庄村、尚武集村、龙庄村、南屯村、穆家坟村、军庄村、边怀庄村、良家务村、罗庄村、后元化村、前元化村。
马驹桥镇 辖50个村委会:马一街村、马二街村、马三街村、北海村、南海村、壮丁屯村、河北段村、胜利村、北门口村、大葛庄村、东店村、西店村、西后街村、辛屯村、大白村、马村、小白村、姚村、张各庄村、古庄村、杨秀店村、周营村、小张湾村、房辛店村、张村、郭村、柴务村、大周易村、小周易村、史村、前银子村、后银子村、驸马庄村、南堤村、大杜社村、团瓢庄村、后堰上村、前堰上村、姚辛庄村、陈各庄村、南小营村、西田阳村、东田阳村、小杜社村、六郎庄村、西马各庄村、小松垡村、大松垡村、神驹村、柏福村。
西集镇 辖57个村委会:西集村、于辛庄村、协各庄村、侯各庄村、胡庄村、赵庄村、武辛庄村、车屯村、前东仪村、史东仪村、侯东仪村、黄东仪村、尹家河村、林屯村、王上村、岳上村、石上村、曹刘各庄村、东辛庄村、后寨府村、小灰店村、大灰店村、大沙务村、小沙务村、南小庄村、安辛庄村、肖家林村、前寨府村、桥上村、杜店村、牛牧屯村、上坡村、和合站村、吕家湾村、杨家洼村、辛集村、郎东村、郎西村、马坊村、小辛庄村、任辛庄村、沙古堆村、望君疃村、杜柳棵村、太平庄村、供给店村、儒林村、小屯村、张各庄村、金各庄村、老庄户村、何各庄村、冯各庄村、金坨村、王庄村、耿楼村、陈桁村。
台湖镇 辖46个村委会:台湖村、铺头村、朱家垡村、田府村、前营村、口子村、江场村、胡家垡村、周坡庄村、外郎营村、玉甫上营村、蒋辛庄村、东下营村、西下营村、北火垡村、唐大庄村、北姚园村、碱厂村、尖垡村、兴武林村、窑上村、次一村、次二村、垛子村、永隆屯村、桂家坟村、大地村、徐庄村、新河村、高古庄村、桑元村、水南村、董村、北神树村、丁庄村、白庄村、马庄村、孟庄村、郑庄村、东石村、麦庄村、西太平庄村、安定营村、北堤村、崔窑村、北小营村。
永乐店镇 辖37个村委会:永一村、永二村、永三村、新西庄村、陈辛庄村、邓庄村、后甫村、东张各庄村、老槐庄村、孔庄村、大羊村、小南地村、南堤寺东村、南堤寺西村、小务村、西怀庄村、坚村、小安村、后营村、马合店村、鲁城村、大务村、东河村、西河村、德仁务前街村、德仁务中街村、德仁务后街村、柴厂屯村、后马坊村、前马坊村、半截河村、兴隆庄村、三垡村、小甸屯村、胡家村、应寺村、熬硝营村;临沟屯村居委会。
潞城镇 辖1个居委会、54个村委会:三元居委会、胡各庄村、魏庄村、东杨庄村、霍屯村、古城村、杨坨村、郝家府村、辛安屯村、孙各庄村、后屯村、常屯村、召里村、堡辛村、大台村、前北营村、后北营村、大营村、留庄村、东夏园村、庙上村、东小营村、西堡村、东堡村、七级村、黎辛庄村、南刘各庄村、八各庄村、侉店村、后榆村、前榆村、贾后疃村、东前营村、前疃村、卜落垡村、刘庄村、大甘棠村、小甘棠村、岔道村、凌庙村、武疃村、李疃村、燕山营村、兴各庄村、肖庄村、大豆各庄村、小豆各庄村、武窑村、夏店村、崔楼村、大东村、小东村、谢楼村、康各庄村、太子府村。
于家务回族乡 辖23个村委会:于家务村、南仪阁村、北辛店村、大耕垡村、东马各庄村、西马坊村、神仙村、果村、渠头村、富各庄村、满庄村、王各庄村、崔各庄村、南三间房村、小海字村、枣林村、吴寺村、仇庄村、南刘庄村、东垡村、西垡村、后伏村、前伏村。
太多了,更多参考各区网络吧
如大兴区
http://ke..com/view/193633.htm?func=retitle
北京市共辖16个区、2个县。
城区
东城区。人口63万,面积25平方千米。
西城区。人口79万,面积32平方千米。
崇文区。人口41万,面积17平方千米。
宣武区。人口57万,面积17平方千米。
朝阳区。人口156万,面积471平方千米。
海淀区。人口168万,面积426平方千米。
丰台区。人口84万,面积304平方千米。
石景山区。人口34万,面积86平方千米。
郊区
门头沟区。人口24万,面积1455平方千米。
房山区。人口75万,面积2019平方千米。
通州区。人口62.9万,面积912平方千米。
顺义区。人口55万,面积1016平方千米。
大兴区。人口54万,面积1031平方千米。
昌平区。人口44万,面积1352平方千米。
平谷区。人口39万,面积1075平方千米。
怀柔区。人口27万,面积2128平方千米。
密云县。人口42万,面积2226平方千米。
延庆县。人口27万,面积2000平方千米。
Ⅱ 我女朋友是河北农村的户口而我是北京城镇的户口,请问农村户口比城镇户口有什么优
如果你女朋友的家是靠近城市而且有宅基地、土地,我建议她还是保留农村户口的好,将来若占地可以有房、钱什么的。如果偏远没什么土地,那城市的上学条件和其它医疗保险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城市户口会好一些。农村户口就是孩子入学有些困难,不好进国办小学和初中,但是打工的子女可就近入学。非农业户口如没有工作,自己不搞个体就什么都没有了,没地就没饭吃,必须出去打工,打不了工的又没正式工作生了病就难上加难了。
Ⅲ 农村三千多万光棍,哪个省的单身汉最多
实际上农村3000多万光棍这个数据是有一些夸张的,不过现在总的来说农村光棍确实是比较的多。特别是四川省还有甘肃省、河南省这些省份的单身汉可能是稍微多一些的,实际上我们要看一个地区的单身汉多不多,首先要看一下这个地区的人口基数大不大,另外要看一下该地区的经济怎么样。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比较质疑四川省了,因为四川省不算是一个人口基数比较大的省份,而且本身的经济倒也不算是特别的差。但现在在四川省这边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女孩子嫁人的时候要看颜值,四川省的男孩子也是比较的尴尬,既没有北方男孩的粗犷,但又没有南方男孩的清秀长相,所以很多男孩子在四川这边确实是比较难讨到老婆,有些在外地上学的女孩子就直接嫁到了外省。
Ⅳ 全国农村环境状况较差的省份是哪些
[泰州时评] 中国即将重新划分50个省份(网络上搜到的)有图网络, 中国, 省份
中国即将重新划分省份
,50省级政区规划出台后,看看你是哪省人
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几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4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少数地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派生出第5级管理层-区公所。如此繁多复杂的行政管理层次,居世界之最。这种区划费人费时,缺乏透明,不利沟通,影响效率,因此,对此加以简化,已是势在必行。事实上,福建、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已经开始了试点式改革,让县直接接受省的领导,从而逐渐取消地级管理层,据说,效果良好。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日前在香港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思路可能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而增设直辖市一事只是理论研究与探讨,近期可能性不太大,并未到操作层面。
报道说,中国行政区划改革规划今年将正式激活,未来两年,民政部等有关部委将对此进行专题调研,改革方案料于2005年完成。此项改革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无异于对中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动一场大。新规划将决定中国未来数十年的行政区域布局,是关乎中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
戴均良指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要求,应该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相配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进行。总体思路可能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
其中,创新市制是重点,主要内容应包括:通过增设直辖市逐步划小省份;通过市县脱钩、改革市管县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次;通过增设县级市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承接大部分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并调动地方发展和竞争的积极性,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撤并乡镇是行政区划改革重要举措之一。民政部自1999年起推动撤并乡镇工作,目前已有25个省完成,共撤并乡镇7196个。今年还有6个省、自治区实施这项改革,撤并比例在15%左右。另外,另有部分省市小规模撤并工作今年也将进行,全国撤并乡镇工作预计今年基本完成。接下来,中国还将对规模过小的市、市辖区、县进行适当调整。目前全国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辖区有720个,其中10万人以下的有314个,除少数边疆地区的市、市辖区、县不做变动外,其它地区符合撤并要求的行政区域都应推进这项改革。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四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而西部少数边远山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设有县的派出———区公所,东中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则在乡镇与村之间设管理区或办事处,形成了五级管理层。管理层次之多,居世界之首。戴均良指出,有些省已经具备了直接领导县的条件,地级管理层可以逐步撤销。目前福建、江苏、浙江以及湖北等省已经激活了试点改革,探索性地赋予县以地级市的管理职能,收到良好效果。
分省、缩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戴均良认为,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好处。从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中国设50个左右省级政区比较合理。戴均良同时强调,缩省虽然有必要,但一定要等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可以进行。从中国目前国情出发,重新进行大规模分省不现实,既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政管理成本。
另外,面对升格直辖市的诱惑,内地很多经济发达城市均跃跃欲试。深圳、大连、青岛等市将被升格为直辖市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已久,近来呼声渐高。戴均良指出,经济指针并非唯一条件,增设直辖市应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区域布局要合理,新直辖市应该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有足够发展空间。应与原有直辖市有一定距离,否则浪费资源、增加内耗,抵消和减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二是人口不宜少于200万人,否则难以形成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这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
三是应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这也是保障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三个条件全部具备才能设立直辖市。此外,如因政治、经济或军事的某种特殊需要,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城市也有可能升为直辖市。
戴均良指出,中国现行行政区划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调整幅度、减少层次、增强活力。而增设直辖市无疑是划小省份、减少层次的最佳模式。据有关统计,从总体上看直辖市的发展速度不仅快于省辖市,而且也大大快于省。如直辖市的GDP是省的平均数的3倍以上。
然而,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第三的大国,一级政区的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明显偏少。如果中国一级政区目标定位在50个左右,那么在现有基础上就可再设16个省级政区。从区域经济中心布局考虑,最少的方案也要增加4个直辖市,即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各设一个直辖市。
戴均良说,增设直辖市可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方案,即整体规划全国省级政区布局和直辖市布局,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条件好的副省级市可先行一步。同时,从划小省区的战略需要出发,在地广人稀的西中地区也可培育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以外的特大城市。
今年44岁的戴均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与中国行政区划高层管理工作,长期致力于城市发展和地方行政体制研究,是这一领域知名的中青年专家.
1、北京都:现辖区域不变。
2、渤海省:由现天津市、现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组成,省会天津。
3、辽东省:由现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宽甸、桓仁、岫岩组成,省会大连。
4、辽宁省:由现辽宁除上述余下地区,合现内蒙赤峰市、哲里木盟组成,省会沈阳。
5、吉林省:由现吉林合现内蒙兴安盟组成,省会长春。
6、黑龙江省:由现黑龙江合现内蒙呼伦贝尔盟组成,省会哈尔滨。
7、雁云省:由现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现河北省张家口市、涞源组成,省会大同。
8、平原省:由现河北省邯郸市、刑台市、现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现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组成,省会安阳。
9。内蒙古自治区:由现内蒙古自治区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地区组成,首府呼和浩特。
10。山西省:由现山西除上述地区外的地区组成,省会太原。
11。河北省:由现河北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石家庄。
12、胶东省:由现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组成,省会青岛。
13、淮海省:由现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滨海、响水、灌南、宿迁市、现安徽省淮北市、蚌端口市、宿州市、亳州市、现河南省商丘市、现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荷泽市组成,省会徐州。
14、山东省:由现山东除上述地区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济南。
15、上海都:包括现上海、现江苏昆山、太仓,现浙江嘉兴、宁波、舟山等地。
16、浙江省:由杭州市、桐庐、建德、淳安、湖州市、绍兴市、现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现江西婺 源组成,省会杭州。
17、浙南省(东瓯省或雁荡省)——由现浙江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组成,省 会温州。
18、江苏省:由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组成。省会江阴(靖 江)。
19、扬子江省(南京都):由现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现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巢湖 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合肥市、蚌端口市、淮南市组成,省会南京。
20、淮河省:由现安徽省六安市、阜阳市、现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地区组成,省会潢 川。
21、河南省:由现河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郑州。
22、襄(阳)荆(州)省(或淅川省):由现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荆门市、荆州市、枝城组 成,省会荆门。
23、三峡省:由现重庆市、现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组成,省会重庆。
24、湖北省:由现湖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武汉。
25、黔中省:由现湖南湘西州、怀化市、现贵州省铜仁地区、黔东南州组成,省会怀化。
26、岭南省:由现湖南省衡阳市、郴州市、现广东省韶关市、连县、连山、阳山、现江西省赣州 市、吉安市组成,省会井冈山。
27、岭西省:由现广西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地区、现湖南省永州市组成,省会桂林。
28、湖南省:由现湖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长沙。
29、江西省:由现江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南昌。
30、厦汕省:由现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组 成,省会厦门。
31、福建省:由现福建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福州。
32、香港都:由香港、澳门、现广东省珠海市组成。
33、广南省:由现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现广西防城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梧 州市、贺州市组成,省会玉林。
34、广东省:由现广东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广州。
35、广西自治区:由现广西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贵州兴义州、云南文山州组成,首府南 宁。
36、海南省:现海南省不变,省会海口。
37、秦巴省:由现四川省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广元市、现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组成,省会巴中。
38、金沙江省:由现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九龙县、稻城县、乡城县、现云南省东川区、昭通 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永仁、元谋、组成,省会攀枝花。
39、南诏省(大理省):由现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德宏州、怒江州组成,省会保 山。
40、贵州省:由现贵州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贵阳。
41、四川省:由现四川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成都。
42、云南省:由现云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昆明。
43、陕西省:由现陕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组成,省会西安。
44、甘肃省:由现甘肃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内蒙额济纳旗组成,省会兰州。
45、青海省:不变。
46、宁夏自治区:不变。
47、西藏自治区:不变。
48、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吐鲁番市、昌吉州、伊犁州、克 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组成,首府乌鲁木齐。
49、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巴音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咯什地区、克孜州组成,首府咯 什。
50、台湾省:不变
Ⅳ 广西与河南哪个地方发展前景好
我本人在防城港,我认为防城港发展前景更好。从地理位置上看,防城港是广西第一大港,也是广西吃水最深的港,这是防城港的发展潜质。虽然目前防城港的发展似乎没有钦州发展的好,但防城港未来将防城和港口两个区连成一片后将成为区域性重点城市,前景很美好。而且港口区这边风景真的很不错,并且即将建设广西第一高楼(什么时候建还不清楚)。由于对钦州和北海不是很了解,不便于评头论足。
Ⅵ 北京城市和农村哪个户口好
农村户口好。
尤其是对外迁进来的最好。因为配偶可以直接落户,更有各种土地优惠政策。
农村户口还可以随时转成非农户口,但是想转回来就不可能了。
市民和居民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子女上学,如果你家不住在学校附近,不交钱想平价上学,门儿都没有。
农村户口就是在中国人的心里听起来有点低,其实一点都不差。
农村户口绝对不影响就业,只有外地户口受限的,没有本京本地户口受鄙视的。
Ⅶ 我在广西,这边人去世了是土葬,现在还有哪个地方实行土葬
农村里面老人去世一般还是土葬。
有的地方贫困,老人过世,往山上一埋,没有坟墓,墓碑。一年后,荒草凄凄,满坡杂木,找不到坟墓的事常有。
人死了也,什么也不知道?但愿绿草长伴,魂留青山。
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都是土葬,农村人讲究落叶归根,回归天地,而且地不值钱。经济发展好点的,政府肯定会严格执法要求火葬,地贵。
根据我国《殡葬管理条例》规定,人口多、耕地少、交通方便的地方,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的实施火葬的地方,允许土葬。
同时,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斯坦、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土葬习俗应予尊重。
说说我的家乡吧,从我记事起都是火葬,骨灰也是装在一个瓷罐里,棺材只有在电视剧里才看过。
远嫁后,才知道有的地方是可以土葬、有棺材、有祠堂的存在。
其实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方式,有些老年人接受不了火葬也是情理之中,在中国 历史 长河中都是土葬。
年轻人就可能支持火葬,火葬占地少,更环保。 社会 要进步,就要丢掉以前的一些习俗,我们也正在慢慢被动忘记一些祖先留下来的文化。
好在现在人们正在试图捡起曾经被选择性忘记的文化遗产比如说汉服,汉服所带来的文化正在让年轻一代慢慢接受、喜爱。
我想说无论是什么习俗,只要是对 社会 发展不利的都会慢慢消失,有些曾经消失的对现代 社会 发展有利的也会慢慢重回。
广西的人去世后,也不是都土葬,许多地方,特别是城市和郊区,还是严格地实行火葬的。
据我所知,中国的大部份山区农村,也一样实行土葬。
其实,土葬是污染最少,也最节约,更适合大自然循环的葬法。当然,无论土葬火葬,都不泛大量浪费资源者,有些有钱人,火葬后再入土者,把坟墓造成陵,才是目前葬丧的问题。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本人是湖南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我们那里。也是实行土葬的。除非是生病。也传染性的疾病。一般都会火葬。绝大多数都是土葬。我们那边没有那么严。土葬的一般都是。用水泥加石碑用土堆。一个小土堆。逢年过节就会去烧纸钱,烧香,烧蜡烛,放鞭炮。都是有讲究的。烧香三根香。一两根蜡烛。纸钱是越多越好。做完这些之后,就是放鞭炮。放完鞭炮。这磕三个响头。这是对死者的尊敬。你是想念。像我们老家现在到处都是土坟。晚上走夜路,反正我一个人是不敢走的。
火葬不好吗?我不喜欢土葬
很多地方的如:广西,江西,湖北,云南,贵州,河南河北。西北地区等偏远农村基本上都是土葬。
四川也是。
我是广西这边的、一般农村还有宅基地的大多都还会选择土葬、生活在市里、年纪大的老一辈病危的时候觉得自己没多少时日、大多都会叫自己子女把自己带回农村老家等那一天的到来、
Ⅷ 北京好还是广西好
福建人????
福建气候跟广西差不多。。。
福建人来广西不会觉得难受啊热啊什么的。。。
广西比较湿润,相比北京的干燥,广西更适合福建人。。。
但是论经济的话。。。福建也是强省,来广西就有条件上的落差。。。
你看重经济条件就是北京好。。。看中气候就是广西好。。。
远近的话。。。貌似是广西离福建近点。。。
Ⅸ 全国那个地方打工最好,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
据统计是:3069964人
相对于户口所在地来说,42418762人的跨省外来人口,也是全部的外出人口。那么这些外出人口分别来自哪些省区,以及相对于户籍地的常住人口他们外出的强度有多大,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通过计算外出人口在户籍地分布的比例,我们发现外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四川(占16.4%)、安徽(10.2%)、湖南(10.2%)、江西(8.7%)、河南(7.2%)和湖北(6.6%)。这六个省占了全国全部外出人口的60%。而其它25个省区外出人口占整个外出人口的比例则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人口密度较大,农村人口的收入较低;也有一些是人口大省,往往外出人口的规模也较大,比如象四川和河南。
如果将各省外出人口数除以相应的户籍地常住人口总量(表3中用的是迁出率[6]),我们可以比较哪些省区外出的人相对来说更多一些。明显可以看出,江西外出人口的比例最高(9.1%),其次是四川(8.4%),往后依次是安徽(7.3%)、湖南(6.8%)、广西(5.8%)湖北(4.7%)、贵州(4.5%)等地区。相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出的人口相对来说就比较少,比如广东(0.51%)、北京(0.68%)、天津(0.84%)、上海(0.87%)、辽宁(0.87%);除此而外,西藏(0.76%)、新疆(0.85%)、云南(0.81%)的外出人口也比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位于偏远的西部,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远,所以外出比较困难。
总的来说,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往往外出的人也比较多;经济发达地区外出的人相对比较少,这正体现了迁移的“推力”作用。
表3、省际外来人口和外出人口的分布
地区
常住人口总数
常住地的外来人口
户籍地的外出人口
总量
迁入率(%)
分布(%)
总量
迁出率(%)
分布(%)
合计
1242612226
42418762
3.41
100
42418762
3.41
100
北京
13569194
2463217
18.15
5.81
91702
0.68
0.22
天津
9848731
735056
7.46
1.73
82522
0.84
0.19
河北
66684419
930455
1.40
2.19
1218975
1.83
2.87
山西
32471242
667357
2.06
1.57
305148
0.94
0.72
内蒙
23323347
547923
2.35
1.29
504557
2.16
1.19
辽宁
41824412
1045165
2.50
2.46
361944
0.87
0.85
吉林
26802191
308605
1.15
0.73
608693
2.27
1.43
黑龙江
36237576
386641
1.07
0.91
1174048
3.24
2.77
上海
16407734
3134922
19.11
7.39
142657
0.87
0.34
江苏
73043577
2536920
3.47
5.98
1715665
2.35
4.04
浙江
45930651
3688851
8.03
8.70
1482465
3.23
3.49
安徽
58999948
230117
0.39
0.54
4325831
7.33
10.20
福建
34097947
2145270
6.29
5.06
810590
2.38
1.91
江西
40397598
253097
0.63
0.60
3680348
9.11
8.68
山东
89971789
1033215
1.15
2.44
1104647
1.23
2.60
河南
91236854
476247
0.52
1.12
3069964
3.36
7.24
湖北
59508870
609752
1.02
1.44
2805206
4.71
6.61
湖南
63274173
348838
0.55
0.82
4306851
6.81
10.15
广东
85225007
15064878
17.68
35.51
430486
0.51
1.01
广西
43854538
428192
0.98
1.01
2441851
5.57
5.76
海南
7559035
381796
5.05
0.90
119407
1.58
0.28
重庆
30512763
403161
1.32
0.95
1005775
3.30
2.37
四川
82348296
536246
0.65
1.26
6937793
8.42
16.36
贵州
35247695
408526
1.16
0.96
1596468
4.53
3.76
云南
42360089
1164402
2.75
2.75
343542
0.81
0.81
西藏
2616329
108682
4.15
0.26
19862
0.76
0.05
陕西
35365072
426038
1.20
1.00
804463
2.27
1.90
甘肃
25124282
227895
0.91
0.54
585874
2.33
1.38
青海
4822963
124310
2.58
0.29
94991
1.97
0.22
宁夏
5486393
191892
3.50
0.45
90164
1.64
0.21
新疆
18459511
1411096
7.64
3.33
156273
0.85
0.37
六、 主要迁入地外来人口的来源地
从表3中我们发现,外来人口比例比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和福建。我们很想知道,作为迁入地,这些地区的外来人口都是从哪儿迁过来的?哪些地区是它们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
表4给出了这些省市外来人口的户籍地(或称迁出地)分布。
广东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湖南(占22.1%)、四川(18.9%)、广西(14.7%)、江西(10.7%)、湖北(9.7%)和河南(6.7%)。这六个地区流到广东的人口占了广东全部外来人口的83%。其中的湖南、广西、江西是与广东相邻的省。距离近使人口流动变得更容易。而四川、湖北和河南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多,经济不够发达,另一方面它们与广东的距离也不是特别远,从而流向广东的人也比较多。
上海是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收入也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再加上劳动力需求比较大,从而导致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上海。上海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安徽,占了上海全部外来人口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江苏,占了近四分之一;两地区加一起,占了整个上海外来人口的近57%。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两地区与上海的空间距离都很近。除此而外,上海的外来人口中浙江人占了10%,四川人占了7%,江西人占了6%。
北京一直是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北京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占22.5%),其次是河南(13.6%)、安徽(9.3%)、山东(7.7%)和江苏(5.7%)。河北、河南和山东是离北京较近的省份;安徽和江苏虽然离北京比较远,但是从那里来的人已经在北京形成了自己的就业特色,找到了自己的就业位置,从而占据了北京就业市场的一席之地。
浙江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三大地区,即江西(22.8%)、安徽(21.2%)和四川(15.4%),它们共占了该省全部外来人口的近60%。福建外来人口的来源地则更加集中,主要来自两个地区,一个是江西,占了全部外来人口的31.3%;另一个是四川,占了25.4%。二者之和为55.7%。
七、 主要迁出地外出人口的去向
全国外出人口主要集中在七个省,它们是:四川(694万人)、安徽(433万人)、湖南(431万人)、江西(368万人)、河南(307万人)、湖北(281万人)和广西(244万人)。这七个省的外出人口占了全国外出人口的65%[7]。下面我们对外出人口最多的五个省,外出人口去向地的分布进行描述(见表4)。
作为外出人口最多的四川省,她的外出人口中有41.0%的人流向了广东,流向非常集中。除此而外,流向浙江和福建的分别占了8%;流到云南的占6.9%,到新疆的占6.2%。而迁移到其它地方的四川人,相对来说则比较少。四川人的迁移选择性是比较强的。
在北京人的印象里,在北京的安徽“小保姆”很多,安徽人也很多。但事实上,安徽外出的人里,只有5.3%的人到了北京,他们的大部分则去了江苏(占了25.9%)、上海(23.8%)、和浙江(18.1%)。安徽去广东的人也不象四川人那样多,只占了该省全部外出人口的8%。
湖南离广东很近,那么湖南人选择迁移自然倾向于广东。从普查的结果看也是如此,有77%的外出湖南人选择了广东。除此而外,去的人最多的就属浙江了,占该地外出人口的4.6%。湖南人很少选择去其他的地方,也不选择去上海和北京。
江西相对来说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尽管他们外出的首选仍然是广东(占43.8%),但他们不象湖南人那样过于集中的流向广东,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浙江(22.8%)和福建(18.2%)。选择去上海的人也占了5.2%。
河南目前是我国的第一人口大省。去广东仍然是那里外出打工人的首选(占32.7%),其次是去北京(占10.9%)。河南人选择外出地的面似乎比其他地方要宽一些,甚至有很多人去了新疆(占9.3%)。还有些人去了浙江(6.5%)、江苏(5.4%)、上海(4.1%)、山西(3.8%)、湖北(3.6%)、河北(3.4%)和山东(3.2%)等地。
Ⅹ 北京和广西哪里好
你想体验大自然
那你就来广西,我就是个广西人,如果你想体验文化,那你就去北京,怎么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肯定有些特别的地方,详细的话,你就去旅行社咨询,因为旅游的话还是去旅游专业的问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