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居住证怎么查询系统
扩展阅读
从广州南站怎么去从化 2025-07-27 13:43:44
天津老字号中外誉为什么 2025-07-27 13:29:34

北京居住证怎么查询系统

发布时间: 2022-09-19 01:37:58

A. 北京通居住证电子版怎么查

北京通居住证电子版查看流程如下:
1、注册登录北京通App
2 、按照提示完成L3级人脸实名认证
3、 认证成功后点击“全部电子卡证”
4、 点击“确认”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5、 点击“去添加”进入卡证列表
6 、点击《北京市居住证》右侧“+”
7 、添加成功后点击右上角“完成”
8、 完成后点击查看您的电子居住证。
综合来说,“北京市居住证”的含金量如下:
1、“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在京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
2、逐步扩大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定期向社会公布“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
3、北京市按照国家要求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积分落户制度。
4、北京机动车牌照的申领。
北京市居住证的持证人在北京可以享有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3项权利;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服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而在国家规定的7项便利中,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等5项均已经落实。
《居住证暂行条例》
第二条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B. 如何查询北京居住证

法律分析:1、登录“居住证综合信息网”、及“居住证/就业登记网上申报系统”进行查询。2、去辖区派出所的户籍室查询。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查询网站不同,具体查询方式需要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法律依据:《居住证暂行条例》

第八条 公安机关负责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证件管理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应当协助做好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发放等工作。

第九条 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C. 北京居住证编号怎么看

18位,居住证号码就是身份证号码,居住证上除了姓名性别民族外,还有户籍地址和办理日期及身份证号码的信息。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领《北京市居住证》(包括卡换证):

1.来京人员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并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可向所在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北京市居住证》。

2.申请人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有效期已满5个月且不到7个月,同时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办理《北京市居住登记卡》换领《北京市居住证》。

注: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和华侨的服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不同城市的查询网址不同,您可以搜索所在城市的市民服务网站、居住证管理服务网站,一般都具有查询居住证号的功能。

以北京市为例:

1、进入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官网

2、右侧用户中心登陆系统后便可查询居住证号

D. 北京居住证如何查看进度

1、首先在手机里点击打开微信,如下图所示。

E. 居住证哪里查询

1、居住证在派出所或公安局的户政部门才能查询。
2、根据2015年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公安机关是居住登记及居住证证件的主管部门,负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制作、发放以及居住信息管理与保护等相关工作。
居住证办理流程:
受理
申办单位需提交如下申办材料:
(一)单位注册:
注册单位需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外国(地区)、外端口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营业执照》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复印件和网上注册信息填报软盘,到其注册所在地区人事局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网上注册登记。
(二)个人审核:
1、在网上填写办理《xx市工作居住证》的申请表(请填写准确并注意保存提交),填写完毕以a4规格纸张打印一式三份,加盖单位人事章(或公章)后上报区人事局。
2、申请《xx市工作居住证》的人员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在京固定住所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屋租赁证或住所所在地居委会提供的居住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3)聘用合同原件和复印件;
(4)近照免冠一寸彩色照片四张;
(5)如配偶和子女随往还需提供:结婚证书、配偶身份证、在京聘用合同、独生子女证原件和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办材料,对申办材料符合受理标准的,予以受理,转入初审程序。
法律依据:《居住证暂行条例》
第一条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第三条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

F. 北京电子居住证在哪查

北京电子居住证在北京通上查。北京电子居住证查询步骤如下:
1、下载北京通:进入首页,点击“马上开启实名认证”;
2、认证身份:点击“人脸识别认证”;
3、进入电子卡证:认证完成,点击“全部电子卡证”。弹出提示人脸识别,点击“确定”;
4、查看证件:通过人脸识别,点击“北京市居住证”添加查看即可。
申领《北京市居住证》的,应当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提交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如实提供证明其符合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居住时间证明包括来京人员的暂住登记信息、尚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等能够证明居住时间的材料。
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住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科研机构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法律法规
《居住证暂行条例》
第九条 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申请人及相关证明材料出具人应当对本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对申请材料不全的,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领人需要补充的材料。
对符合居住证办理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制作发放居住证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实施办法中可以对制作发放时限作出延长规定,但延长后最长不得超过30日。

G. 北京暂住证怎么查

怎样在网上查询自己的暂住证?
在网上查询自己的暂住证可以去居住证综合信息网及居住证或就业登记网上申报系统进行查询。具体程序如下:
1、先登录居住证综合信息网查询居住证类型。
在查询框里输入身份证号点击办理状态查询即可查到。如果查询结果显示为临时居住证;或终止功能居住证,则可通过所在单位进行类型转换。前提是在单位就业且正常缴纳社保。
2、登录居住证/就业登记网上申报软件,机构代码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号码并将横去掉,首次登录密码是888888。
3、点击信息申报个人信息申报新增,如实填写报表,点保存后返回。
4、点击左侧新办上报,勾选出需要上报的信息后再点击上报。
5、数据上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在居住证管理里面查得到。我是上报数据后每二天再次登录该系统。点击居住证管理居住证办理,先在查询框查到欲办理类型转换的人员信息后并勾选,然后点击申请类型转换即可。
6、在第二天再一次登录本系统点击查看转换结果即可查到转换后的结果,也可以到上述第一点里所说的网站查询居住证的类型。

H. 北京居住证电子版怎么查

北京居住证电子版查询方式,由本人到本市任意公安户籍派出所,出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或电子居住证卡,公安户籍派出所现场提供加盖户口专用章的《北京市居住证(卡)确认单》。

居住证优点,作为一种应当依法废除的“旧法”,暂住证制度在许多地方还能继续存在下去。主要原因就在于,有关方面不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暂住证制度的合法性,而是从他们更为看重的“社会”的角度,认为暂住证制度继续存在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即使暂住证制度失去了合法性,其合理性也不可动摇,所以不能为了“合法”而将其一废了之;如果批评者一定要追问合法性,那么通过修改相关法律,使暂住证制度重新变得“合法”,也并非不可能之事。看来,只否定暂住证制度的合法性是不够的,还应当认真审视其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