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南京,为什么都含有“京”字!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
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
以上是“京”字的原义,用于地名是应当从这里引申的
② 京字是什么意思有何含义
京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京"的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本意为人工筑成的高丘。作形容词指高大。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京"又指国都、首都。京由京城引申为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如京广线。
③ 京这个字的由来
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说明 每一个会徽的后面都讲述着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充溢着中国 北京的盛情和期盼。在这个会徽中记载着中国北京向世界做出的 承诺。这就是“舞动的北京”,这就是“北京奥运会会徽”。 里程碑 “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情怀。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们将通过它相约北京、相聚中国、相识这里的人们。 承诺 “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这方“中国印”镌刻着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诉求。它是诚信的象征;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类做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承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枚以先贤明言创意、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是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当我们郑重地印下这方“中国印”之时,就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北京将为全世界展现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美图画,将为全人类奏响“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乐章。 形象 “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 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 美丽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英雄 “舞动的北京”召唤着英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成就英雄、创造奇迹、塑造光荣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充满力量与动感的造型是所有参与者用热情、感动和激情书写的生命诗篇,是每一位参与者为奥林匹克贡献力量与智慧的宣誓。奥运英雄传承体育与文化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它为奥运健儿欢呼,为艺术喝彩。 精神 “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动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被艺术地解析和升华。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林匹克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邀请 “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 环境标志说明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续性发展是奥 林匹克运动不懈的追求。奥运会环保标志由人与绿树为主要形态。 绿色的线条形如舞动的彩带,环绕交错,一笔描出,仿佛茂密的 树冠,又似盛开的花朵,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充分体现了自然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级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6�1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 志愿者标志说明 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与运动员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彩。舞动的人形,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者的精神。志愿者真挚的笑容、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为将唤起每一位奥运会参与者的心灵共鸣。二级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6�1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 文化节标志说明 标志设计表现为人与灯欢快舞动。灯笼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 吉祥物,象征着团圆与喜庆,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北京奥运会 文化节也是全人类的重大文化盛会,中华大地喜迎盛事,北京将张灯结 彩迎接各地嘉宾。欢腾共舞、喜气洋洋的二级标志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 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
④ 京剧并不是源自北京的,为啥还带京字呢
在中国,戏曲历经了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的“京剧”却是有二百余年的传承发展。由此可知,京剧是由基础的戏曲形式的徽剧和汉剧演变而来的。而且在我们现代人的一是里面,京剧应该和我们的北京有关系吧,毕竟京剧里面的“京”和北京的“京”是同一个字。其实京剧并不是源自北京的,它为什么会被称为京剧是有原因的。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的传承与改良,戏曲艺术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一步步被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出现许多不同形式的剧目,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进一步发扬京剧。
⑤ 古代京城不是北京,为什么有‘京’字
北京原来叫做蓟,因为京字的意思改成的北京。
【汉字】京
【拼音】jīng
【注音】ㄐㄧㄥˉ
【部首】:亠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五笔】:YIU
【仓颉】:YRF
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2)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仓。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 国都
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指周的国都镐京
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指唐的国都长安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 京族
(9) 通“鲸”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
(10) 又如:京鱼(鲸鱼)
(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
京垓岁之中。——[英]赫胥黎着、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
(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Jing town]。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
(14) 南京 [Nanjing]。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
(15) 今特指北京 [Beijing city]。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干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
(16) 姓
数词
一京=10,000,000,000,000,000,即一万兆。注意这里的一兆按照我国古代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标准定义为一万亿,而按照西方国家定义为一百万,因为我国古代是以10000作为晋级数量级,而西方是以1000作为晋级数量级。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京 ·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6
《唐韵》举卿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卿切,𠀤音惊。大也。《扬子·方言》燕之北鄙,齐楚之郊,凡人之大谓之京。又《尔雅·释丘》丘绝高曰京。《广雅》四起曰京。又《蔡邕·独断》天子所居曰京师。京,大也。师,众也。《公羊传·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又数名。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又姓。汉京房,宋京镗。又与原同。《礼·檀弓》赵文子曰: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注》九京,山名,在今绛州。晋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又人名。《后汉·铫期传》破更始将军京。《东观汉纪》京作原。古通用。又与鲸同。《前汉·扬雄传》骑京鱼。又与强同。《山海经》北方神名禺强。《庄子注》作禺京。又《韵补》叶居良切,音疆。《诗·小雅》忧心京京,叶上将下痒。《左传·庄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注》京犹齐也。卿音羌。
汉典考证:〔《扬子·方言》燕之北,齐楚之郊,凡人之大谓之京。〕谨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齐楚之郊,凡人之大谓之京。 [1]
⑥ 北京的简称是“京”它的由来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故简称“京”。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6)北京为什么也会有京字扩展阅读
北京历史沿革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8年10月,河北省所属怀柔、密云、平谷、延庆4县划入北京市。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销怀柔、平谷两县,设立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销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销密云、延庆两县,设立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至此,北京告别县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