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为什么北京做药品需要垫款
扩展阅读
五月份到厦门应该穿什么 2025-07-16 01:25:10
上海女贞哪里卖 2025-07-16 01:24:09

为什么北京做药品需要垫款

发布时间: 2022-10-05 17:36:50

㈠ 做医药销售前期自己一般要垫多少钱啊

前期至少要准备10-20万的周转资金。。做药资金必须要跟上。。还要看你的品种有几个。销量怎么样。医药公司压不压货。自己下面业务员有几个。员工工资要开多少。这一切都是自己去算。前期公司最好少放货资金周转那样快一点。

㈡ 北京多家大医院自制药被囤积加价出售,这种行为有多恶劣

北京多家大医院自制药被囤积加价出售,这种行为有多恶劣?

对于医院而言,就可以管好销售渠道,尽量不要黄牛来从中牟利,这样就可以将药价降下来,给消费者实惠,让他们可以获得放心药,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抓住时机,压力打击囤积居奇行为,尤其是药品的囤积,黄牛是为了获得更大利益,而药监部门的打击就可以将这样的人抓起来,让他们将近几年的获利吐出来,再罚款,进行拘留等严厉手段,打击黄牛的倒买倒卖行为。大家对这些医院自制药被黄牛倒卖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㈢ 医药两票制度是什么

医药"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受到严格控制。
实行两票制的政策目的
1.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2.加强药品监管,实现质量、价格可追溯;
3.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净化流通环境,打击非法挂靠、商业贿赂、偷逃税款等行为;
4.并且促使相关企业转型升级
实行两票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药品降价”,针对的对象是医药商业公司和医药经销商、代理商。关于医药商业公司,在医药行业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物流配送+垫款金融”。两票制的正式实施是2017年1月份的时候,距今也快3年的时间了,药价并没有降价多少,多得是小型的经销商、代理商公司被大型的医药商业公司所吞并。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药控股作为行业全国性三大商业集团公司,以及如浙江英特、南京医药等区域性商业公司成为这场政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整个流通行业将会高度集中,也加快了并购的步伐。
拓展资料:医药两票制度是什么时候实施?
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施“两票制”。今年8月20日,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税务局、省医疗保障局和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药品采购“两票制”网上验票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依托云南省“互联网+药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推行全省统一且有公信力的“两票制”网上验票系统,加强信息化管理,提供电子化监管手段,提高配送服务效率,实现跨部门协同监管,提高行政效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二条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㈣ 《北京市食药局关于零售药店、药品批发问题》在北京市开办零售药店是否需要先选址筹建

(1)不需要,直接申办《经营许可证》核发。

(2)依据《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零售经营许可审批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京药监发〔2021〕182号)文件,药品零售企业选址筹建审批事项已于2021年9月1日起取消。

㈤ 一般药品代理商向医院供货的折扣是多少,而他本身进货的折扣是多少.请朋友解答一下

一般来说 医院的产品做进去的话不是按扣率,而是按中标价,要投标的。比如说你的产品是1块钱代理的产品,其他人也有一样的产品,你们2个找投标单位投标,你要供3块,他要供4块,然后投标单位会把把你们的价格登记。医院会看那些是中标的价格,谁报的多少医院知道以后,只要谈好了以后就按中标价格供货。 你进去的话你要测算费用。一般药品进去以后,你要维护。那些是不明说的。你要给医生利益,包括主任和一切与用药有关的人,包括送礼之类的。
一句话:医生头上花钱的话占你利润的50%左右。你1块钱的东西你可以供应8块,但有3、4块医院已经拿走了,你的明白?医院做药的话费用垫款是很大的,比如说抗生素类的,完全可能是半年才拿到钱,几十万都说不好的,要有充足的货款。
还有的药品供医院就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药品,那就是加几个点就卖的,但一般人谈不进去的。

㈥ 一般代理药品需要收取什么费用

做一个药品代理商,主要看你做的“厂家,公司”的产品,他们这对代理商的政策条件是什么,大部份是要现款现货,也有一部份的厂家需要,收取一部份代理商的市场保证金(每个厂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政策),做市场保护的产品,最好要求跟厂家,公司鉴定代理协议或销售合同,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市场今后不给串货!
做代理需要:身份证、生产企业的许可证复印件、生产企业GMP证复印件、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企业销售合同、相关的授权证明……我记得不全,如果做业务尽量让厂家把你包装为厂家销售员,如果一眼就是业务代理商,你很可能有些业务没办法开展,复印件需要单位再盖章当然你的身份证就不用盖章了。

㈦ 北京药代一个月真的能赚1、2万吗

是的,这行真的能!据我所知还不止1.2万,不过只是少数人,这行不好干,大浪掏沙只有很少的人能最终站住脚。
听一下医药代表是怎么说的吧:“药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你没看医院的大楼也是越盖越高吗?有些医生的汽车越换越好吗?”

医生吃了最肥的那块肉

这个利益链条不像江湖上那样论秤分金银,斤两一般多,而是按作用大小各取其利。“药价虚高里最肥的那块肉谁吃了?”业内人士说,“当然是开药方的医生。”

按照潜规则,给开处方的医生提成,小公司的药提成比例是药价的20%至25%;大公司的比例会少一些,是药价的10%至15%。“大公司的提成少,但福利会好一些,除了组织旅游活动,也会赞助会议搞学术推广,还会赞助医生到国外参加会议、研修、访问。”

一名医药代表说:“我们医药代表收入确实不错,一般每月都有一两万、两三万元,这些钱全是来自药品提成。但我们这个收入远远低于拿回扣的医生。”以某种妇科中成药为例,省级代理的供货价是每盒10元,医院的进货价是39元,然后医院以45元的价格卖给患者。医生每盒提成10元,医药代表提成5元。另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省级代理供货价是每盒12元,医院卖54元,医生的提成可达12元。

医药代表还透露,越是高价药越挣钱,越是进入大医院越挣钱。以某种抗生素为例,卖给患者是132元一支,每次输液是两支,每支大夫能提成50元,而医药代表的提成是5元。“一个疗程一般是7天,你想想大夫能提成多少钱?在大医院,稍微有点名气的外科手术大夫,每个月光提成就可能有三四万元。”

据医药代表介绍,肿瘤药物和抗生素最挣钱。“有的一两千元的高价特效药,大夫开一支甚至就可提成500至800元。”

营销自然人,绰号“药虫子”

国外大型药企和国内大中型药企的药品销售环节是自己来做的。但是,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药厂,其中60%的药厂规模不大,年销售在5000万元以下,它们根本没有销售队伍,而药品的销售必须靠人来打通各个环节,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粉墨登场,按照医药界的行话,他们叫“营销自然人”,还有一个绰号:“药虫子”。其实就是卖药的个体户。

“药虫子”做小药厂药品的代理人,别小看了这些个体户,他们的能量更大。他们有的是转行的医务人员,有的是资深医药代表,也有的是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他们不具备法人资格,往往挂靠在当地某个医药公司。

据悉,目前全国有上百万的“药虫子”,他们运作的临床用药数目巨大。像“天价芦笋片”,就是“药虫子”运作的。“天价芦笋片”所有利润中,药厂占20%,“药虫子”占20%,医生占40%,其余20%是各个医药公司的“走票”费。

“走票”是医药销售环节的黑幕之一,有“药虫子”就有“走票”。以一个出厂价10元、零售价92元的药品为例,“药虫子”以医药公司A的名义,以10元的价格从厂家购药,然后医药公司A以20元的价格给另一家医药公司B开票,B公司付20元给A公司,A公司只赚其中6%的开票费,其余的9.4元返给“药虫子”。然后B公司再将药品以30元的价格给C公司开票,B公司同样也只赚取6%的开票费。以此类推,经过若干个公司,最后到医院的价格为80元,医院再加价15%卖给患者,这中间就有70元的利润,而“药虫子”需要付出的只是每经过一个公司的6%的开票费,但是最后给医生的回扣却是很高的。

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走的只是票据,药品其实是从药厂直接送到医院的。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走这么多中间环节?干脆从药厂直接按80元价格卖给医院岂不省事!可是如果这样,“药虫子”就不能套取现金支付给一个又一个医生,“药虫子”只能通过“走票”来套取现金。原来,按照财务制度,医院都是以支票的形式付款给医药公司的,医药公司之间、医药公司与药厂之间也是支票结算,把套取的现金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医药公司,便于套取。同时,多次“走票”,也可以把出厂价较低的药品一步步变成高价药,总不能从10元出厂价一下子提到80元。医院也欢迎高价药,如果药价很低,按规定只能加价15%,是加不了几个钱的。

大家常说药品流通环节过多,经过多级代理,层层加价,导致药价虚高,以为各级医药公司吞噬了利润,却原来是利润的大头落到了“药虫子”手里,又转到了医生手里。

价格越高越好卖

价格一降,该药必死

简称“一降就死”

医药行业另一个潜规则是:中标价越高的药品,越好卖。

在招标过程中,企业通常会提前做公关准备,尽量使中标价格变高,中间的巨大利润被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以及医生瓜分。这样的药品“操作”的空间才比较大。很多低价药消失之谜也因此解开:国家一旦要求某种药品降价,而利益链条中每个环节都不愿意减少自己的利润,那只能压缩出厂价,让厂家承担降价损失。如果厂家拒不让步,中间的利益驱动机制就不灵,药就卖不动,受伤的还是厂家,所以很多厂家干脆选择停产这种药。

针对药价虚高,国家发改委近年来先后29次分别降低某些药物的药价,但是百姓却始终“没感觉”,因为降价药消失了,百姓吃的还是高价药。

药厂其实并没有真的停产这种药,而是换个名称或改变剂量重新申请“新药”,而“新药”往往容易获批,再以数倍于降价前的价格上市,等到社会反应强烈,价格部门再启动降价手段,该药就再来一次生命轮回……如此循环,药价也呈螺旋式上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于明德会长指出,只要医药公司、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虚高药价就很难回归到合理范围。

以药养医是药价需要的根源

朱幼棣,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原司长,着有《大国医改》一书,剖析中国医改。他在与郑州药交会同时同地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上怒斥:“国际上,仅有20%的药品经由医院卖出,而中国80%的药品由医院卖出,中国医院普遍存在以药养医现象,医生成了最大的药贩子,为数千年来之未有!”是啊,希波克拉底、张仲景、李时珍都不是卖药的啊,而他们的后裔却不乏唯利是图的药贩子!悲乎!根源在于“以药养医”的体制,体制才是“天价药”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微博上,有医生大倒苦水:“物价飞涨!但我当医生15年了!挂号费还原地踏步!合理吗?手术费十几年没变,合理吗?各种诊疗费用永远不变,合理吗?我支持大幅降低药费!但同时将这十几年没有变化的诊疗费用至少提高5倍!”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是公立医院,各级政府给公立医院足额投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投入普遍不足,只占医院运营所需费用的10%左右,剩下的90%靠医院自筹,然后自我发展,给自己发工资,所以允许医院将药品加价15%卖给患者,这才产生了“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的现象。“院长必须带着医生去挣钱,不然就要饿死。”

在世界各国,医生作为高知群体,都是高收入人群,而在中国,医生要实现高收入,必须付出良心、道德、名誉甚至违法的代价。

国家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接受采访

时说,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当时实行了药品加成政策,允许医院进药之后加价15%,然后再卖给患者。这个15%收益就用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没有增加对医院的投入,却把医院推向了市场,可以赚钱。医院要创收,来钱最快的就是卖药,因此,原来的药品加成政策,逐步演变成以药养医的这种逐利机制。这种逐利机制,使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的方向。导致老百姓看不起病,同时老百姓也用了很多不该用的药。

要想真正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首先必须要让药品跟医院的利益脱钩,医院不靠这15%的药品加价生存,同时,政府对医院要增加财政补贴,保障医院健康运行。医生的收入,财政负担一部分,另一部分依靠更高的诊疗费用,体现医生的价值,而诊疗费用则由国家通过医保埋单。这样,既能保障医生利益,又能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这,或许是下一步医改的方向。

㈧ 北京禁止用人单位发钱替代防暑饮料和药品,这一规定有什么利与弊

北京禁止用人单位用发钱的方式替代防暑饮料和药品,这一规定也是有好处的,用人单位不能因此逃脱给户外工作的员工发放该有的福利,不能因为省事就直接发钱,因为除了发防暑的物品还要发高温津贴的,弊处自然就是有的人可能不想要防暑饮料和药品,他们觉得还是钱比较实惠,如果需要了自己可以拿着钱来购买,公司发的不一定自己会全部用得上,还不如发钱。

别的城市我暂时不太了解,但是郑州确实是这样的,只有一些大型的企业才会给员工比较全面的福利待遇,但是郑州存在的大部分都是小型私企,他们维护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很少有可以替员工考虑的公司,所以这几年好多在郑州打工的人都走了,因为这里的福利待遇不好,工资还很低,可以选择的岗位也比较少。

㈨ 想做药品代理。。。就是销售给药店和诊所的那种。。。大概需要多少资金。。。具体操作怎样。。。谢谢。。

首先你要挂靠一间正规的公司,你总不能卖药给人开白条吧。至少要有20个以上的品种,单一品种除非销量特别大的,否则要的少你不爱送,想要的多你又没那么多品种,所以最好和同行交换一下品种。另外你懂些基本的药理药性吧?零售药店毕竟比你接触的品种要多,你需要从产品的配方和市场同类产品多寡及需要来制定价格,你至少需要了解全国数百家大型的知名药厂来组织你的货源,推销时能说出你产品的优势(哪怕夸大其词,但得头头是到)。总之外行是干不了的。 其实医药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单一产品优势很难吸引零售企业,要想做好关键是你手里数十个品种的整体优势,要让他为了进你的某个单一品种而不得不再捎带进些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