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市最流行的字有哪些
扩展阅读
北京陕西彩车什么意思 2025-07-11 00:27:11
福州周边哪里有渔船 2025-07-11 00:25:53

北京市最流行的字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0-30 03:32:08

1. 流行,好听,洋气,时尚的字有那些

萌, 很萌,非常萌 飞儿乐队 westlife
一,晕
“晕”可以派生出很多其他类似的短语,比如“我晕”“晕倒”“晕死”,表达的基本上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一般来说是很难晕过去的,除非你体质差到比林妹妹还不如,所以在一般的文学作中,只有娇弱令人怜悯的娇羞小女生才会不断地“晕”。可是现在有些大妈大婶儿大老爷们儿,甭管肌肉多么健壮,体格多么正常,三句话不过,就冒出来个“晕”字,情况严重的就直接“晕倒”“晕死”了,你血压有那么高吗?荷尔蒙分泌有那么异常吗?动不动就晕,扮娇花惹人怜爱呢?想营造天真无邪,一触即碎的感觉,只能让人觉得恶心。

二,偶
偶就是“我”的意思。估计是现在人们处处想展示自己的个性,就非得跟别人不一样。关于“偶”代表“我”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真假弄不清楚,大体上和“茴”字的四种写法差不多变态。以前我不知道“偶”是什么意思,问人个问题,人说“偶不知道”,我还以为他说他配偶不知道呢。现在我弄明白了,使用这个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女的,动不动就偶偶偶个没完,乍一听还以为吊嗓子呢。最不能忍受的是这些说偶的人还觉得自己前卫有个性,你不让她偶她偏要偶,一直把你偶死为止。

三,丫
丫是北京话,带有贬义。不知道是谁让这个字冲出京城走向全国了,反正我身边没一个北京人,却满耳朵都是“丫”,这年头北京户口金贵,可北京话咋这么不值钱呢?是人不是人都丫上几句,鹦鹉学舌有意思吗?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再加上时不时夹杂个“丫”字,听着别提有多难受了。说文雅点儿是邯郸学步,说难
听点儿就是不伦不类。我敢保证,十个说“丫”的外地人里,有八个不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把标准答案说给那些装北京人的听听:在旧社会,北京话有“丫挺养的”一词,指“小老婆生的”,是侮辱性词汇。解放后,演变为“丫挺”,含义也有原来的意思演变为一般性侮辱词汇。看清楚了记准了,没事儿少丫
丫两声。

四,滴
这个字是个后缀,当“的”用。单看这个字就够恶心了,“滴”,娇滴滴,嫩的滴水儿,你有那么娇贵吗?不知道抗战片儿里的日本鬼子经常说的“你滴死啦死啦滴”用的是不是这个“滴”字,反正听着就难受。更让人难受的是一般用这个字的人还经常配合其他恶心字,比如“偶滴”“系滴”,这都是装可爱呢,别人
跟你说句话,你腆着个嘴头子蹦出这么几个字,吓唬谁呢?不能好好说话啊?水资源这么宝贵,你整天滴来滴去的,太缺德了。

五,呵呵
这是笑声。笑声有很多种,但这一种形成文字的最多。但实际上呢?你在现实中听到有几个人“呵呵”地笑?如果有人面无表情冷不丁地在你耳朵边儿上发出“呵呵”的声音,那我想听者只可
能有两种感觉,一种是慎的慌,另一种是这人是傻子。现在这个词进化了,不仅代表笑声了,演变成了一种口头禅,有的人有事没事就“呵呵”一下,你跟他说个什么事儿,他便秘似的憋半天,憋出来“呵呵”俩字,什么意思啊?打太极呢?呵呵呵呵呵呵,哮喘犯了吧?

2. 现在最流行的字是什么

神马都是浮云

3. 网上最流行的字..有什么

槑,读音mei,古同“梅”。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石匠点评:一个呆已经够刺激了,没想到程度还要严重一倍,果真够梅的,其实用来说倒霉的霉也不错嘛!)

囧,读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石匠点评:这个字与炯炯有神的“炯”同音,看来当初开发的人或许也希望沾点这个词的光啊)

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网意为佩服、感谢得五体投地,也有沮丧、无奈等含义。

(石匠点评:没想到这个词有英文、象形文、日文至少三个直系亲属,也挺符合现在的时代特色,杂种流行呀!)

雷,原指自然现象。在现代的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过一样。

(石匠点评:这个字不算太难,是擅长联想延伸的中国人都容易理解,就不啰嗦啦!)

兲: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tiān)。

(石匠点评:创造这个字的人估计忍受了“天”大的折磨,还不能生气不能报复,于是只有学阿Q精神,背后损一下王八羔子一样的“天”。)

氼:哈哈,这个字其实好记,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读音也一样:溺(ni)。

(石匠点评:昆明的此时此刻还在下雨,出去一分钟马上成了“水人”。回来一看,好像掉在水里啦!果真“溺”了!)

i:这个字有点不好理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le)的声音呢?但这个字就是形容石头相撞的一个象声词,就这么念。

(石匠点评:这个字石匠最有体会,明显是石匠创造的嘛!敲石头的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两手拿着两块石头拼命地敲,我乐,我乐!)

U: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叫(jiao)。

(石匠点评:两个字快速连读也能成为一个字,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自己佩服一下!)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标的二声),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石匠点评: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一带的方言,也是当地人开口说话就要学的字之一。比如:你咯要(要不要的意思)芋头(洋芋或山芋的俗称)?我嫑!我要吃汝(“肉”的方言发音)!)

嘂: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还念叫(jiao)。

(石匠点评:四张嘴在一起是“叫”,那四只鸭子在一起呢?鸭子是鸟,那就四个鸟吧!)

圐G: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念枯略(kū lue),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uan),“圐G”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石匠点评:这个词在汉文化地区,是不吉利的。本来可以四面八方,没想到被加了一个笼子,明显要被困死嘛!)

T: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

(石匠点评:有瑕疵的玉也不见得就俗,比如黄龙玉,有水草花(瑕疵)的玉,如果花形较好,相反是高档配饰!)

I: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手机的“I机”,意思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念妈(mā)。

(石匠点评:两个儿子一样的,双胞胎都没有可能,当然只有是、克隆的啦!)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头——就是混凝土啦,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念同(tong)

(石匠点评:其实这个词在建筑行业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有人一定要用这个字来当“同”、“通”用的话,那他一定是个建筑工人,呵呵。)

4. 时下最流行的字“囧”:如何发音字义是什么

(一)读音 囧jiǒng ㄐㄩㄥˇ 古同“冏”。 囧sóng 四川方言,面貌,行为,穿着,语言等很怪异、邋遢、奇特、畸形等 (二)字义 “八”——眉眼 “口”——嘴 原义:光明 网义:郁闷、悲伤、无奈等 本作“冏”(粤语与“炯”同音) 《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音憬。 《说文》窻丽廔闿明,象。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冏。见《书囧命》。又与 同。 《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窻囧 囧。[注]囧囧犹也。 <形> (象形。本作“囧”。象窗口通明。本义:光明) 同本义 [light;bright]。如:冏冏(光明的样子):冏彻(明亮而通彻);冏寺(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冏牧(冏卿。太仆寺卿) 鸟飞的样子 [(bird) flying]。如:冏然(鸟飞的样子) 一说“囧”通“炯”,而“囧囧”同“炯炯”。 冏卿jiǒngqing [an official administers rear livestock or poultry] 太仆卿之别称,掌管舆马和畜牧等事,冏卿因之吴公。(指太仆卿吴默。字因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5. 今年最流行那个字

槑,读音mei,古同“梅”。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石匠点评:一个呆已经够刺激了,没想到程度还要严重一倍,果真够梅的,其实用来说倒霉的霉也不错嘛!) 囧,读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石匠点评:这个字与炯炯有神的“炯”同音,看来当初开发的人或许也希望沾点这个词的光啊) 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网意为佩服、感谢得五体投地,也有沮丧、无奈等含义。 (石匠点评:没想到这个词有英文、象形文、日文至少三个直系亲属,也挺符合现在的时代特色,杂种流行呀!) 雷,原指自然现象。在现代的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过一样。 (石匠点评:这个字不算太难,是擅长联想延伸的中国人都容易理解,就不啰嗦啦!) 兲: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tiān)。 (石匠点评:创造这个字的人估计忍受了“天”大的折磨,还不能生气不能报复,于是只有学阿Q精神,背后损一下王八羔子一样的“天”。) 氼:哈哈,这个字其实好记,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读音也一样:溺(ni)。 (石匠点评:昆明的此时此刻还在下雨,出去一分钟马上成了“水人”。回来一看,好像掉在水里啦!果真“溺”了!) i:这个字有点不好理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le)的声音呢?但这个字就是形容石头相撞的一个象声词,就这么念。 (石匠点评:这个字石匠最有体会,明显是石匠创造的嘛!敲石头的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两手拿着两块石头拼命地敲,我乐,我乐!) U: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叫(jiao)。 (石匠点评:两个字快速连读也能成为一个字,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自己佩服一下!)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标的二声),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石匠点评: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一带的方言,也是当地人开口说

6. 最近网上流行什么字呢

烎 读音:yín 原义:光明。网络新义:在游戏中,意义衍生为“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

槑 读音:mei,古同“梅”。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囧 读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兲: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tiān)。

氼:哈哈,这个字其实好记,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读音也一样:溺(ni)。

砳:这个字有点不好理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le)的声音呢?但这个字就是形容石头相撞的一个象声词,就这么念。

嘦: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叫(jiao)。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标的二声),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嘂: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还念叫(jiao)。
圐圙: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念枯略(kū lue),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ua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玊: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

孖: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手机的“孖机”,意思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念妈(mā)。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头——就是混凝土啦,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念同(tong)

7. 北京话都有哪些特有的词语例如“套瓷”“起腻”

2 穿小鞋儿----利用某项权力或地位暗中欺负人。
3 掉链子----由于意外无法兑现承诺。
4 歇、歇菜----彻底不行了。
5 不能够----不可能
6 界边(三音)儿----隔壁、旁边
7 当街----街上
8 晚么晌----晚上
9 劳驾、劳您驾----谢谢
10 勺当----办事不牢靠,不稳妥
11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12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13 傍家儿(音尖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14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15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16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17 言语(音元义)----北京的口语,即说话、打个招呼的意思。
18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19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20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21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22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23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24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25 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
26 概儿不论(论,音“吝”)----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
27 颠儿了----撒腿跑了,也作“颠菜”。
28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就是连带着把他也给打了。
29 横----北京土话“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
30 许的意思。
31 点儿背----北京土话,“点儿”,指遭遇、运气,“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32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北京方言。
33 遭践----北京土话,埋没、糟踏的意思,自个儿把自个儿给遭践了,即自杀的含义。
34 也说一绷儿。
35 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36 猫着----北京土话,闲呆着的意思,也有躲藏的含义。
37 替----也叫“T”,即人民币
38 怯勺----北京土话,不懂行,闹笑话的意思。
39 傍着----即依附,“傍家儿”一词由此引申而来。
40 葛----北京方言,即脾气各色,古怪。有时也用作形容词,形容什么事儿或什么东西葛。
41 雁么虎----蝙蝠。北京方言。
42 底儿掉----北京土话,知道对方的老底。
43 扫听----北京土话,四处探听,扫听与打听不同,“扫”带有更为主动的意思。
44 张着神----北京土语,留心留意。
45 消停----北京土语,踏实的意思。
46 捞人----捞,即打捞之意。即通过不正当手段把被拘留的人弄出来。
47 刷夜----北京流行语,即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
48 撒癔症----北京土话,夜间到处乱逛,癔症本是一种病症,此话是引申过来的。
49 把不住----北京方言。把,是动词,管束不住自己的意思。
50 折(音“舌”)----北京新流行语,即犯了案子被公安人员抓了起来。
51 全须全尾(尾音“以儿”)----北京土话,完整,整个身子的意思。
52 眼里见儿(见儿音“架儿”)----北京常用语,指眼里有活儿,不用别人提醒就能及时动作。
53 拿大顶----北京方言,倒立。
54 发小儿----北京方言,从小一块长大的。
55 担儿挑----姐妹俩的丈夫互称
56 老家儿----北京土话,指父母。“老家儿”读快了就成了“老尖”,北京人常用语。
57 掉腰子----北京土话,耍花招。
58 你大爷----北京土话,不带脏字的骂人的话。
59 哪一出儿----北京土话,什么事儿的意思,是一出戏的简化。
60 套瓷----北京新流行语,套近乎的意思。
61 情儿----北京新流行语,情人、情妇的简称。
62 裹乱----北京土话,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63 老家雀儿----北京土话,对上岁数人的谑称。
64 碎催----北京土话,指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65 板儿锹----铁锹。
66 硌窝儿----北京方言,指鸡蛋、鸭蛋在出窝之前受到破损。
67 见天----北京土话,天天的意思。
68 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
69 不着三不着两----北京人常说的俗语,即没头没脑的意思。
70 甩片汤话----甩闲话。
71 说话要走----说话,就是马上,很快的意思,这是北京人常用的一个口语。
72 不着四六----意思同69。
73 作兴----北京土话,原意为欣赏的意思。
74 撒丫子----北京土话,赶紧走了的意思。
75 蝎了虎子----北京土话,壁虎。

8. 现在比较流行的书法字体是哪种

哎呀,这可是“各有千秋”。

一,书法,是彰显“个性”,体现的是写字的人的修养与心绪。不一定要多数人能认得;写字,是用于情感的交流与互通,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能认得。

二,有硬笔字(钢笔字,铅笔字,粉笔字等等)与软笔字(毛笔字)之分。

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字体也太多啦。风格也就不一。

四,若是主要为了“在纸上记录东西资料”,可以用硬笔行书。

五,若是修身养性,可以练练行草,当然最好还是从【楷书点横竖撇捺勾】开始加强基本功。(硬笔与毛笔都可)。

你说的“流行”,不知是指媒体上,还是指人群中。从网上下一套《徐静蕾体》或者《博洋》字体练练就挺不错的哈。媒体上“宋徽宗的瘦金书”字体,也挺有意思的。我发个徐静蕾体的图片你看看吧。

9. 网络流行文字有哪些啊

你说的是网络流行语吧?!是的话是如下:(还有很多,可以自己去搜一搜)
很黄很暴力——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迅速成为网络热词。本意下的深层次社会现象或问题,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很好很强大——07年已出现在某网站社区的一则广告中,后被网民热捧窜红,08年登峰造极,多数时候带有贬义的意思。

很傻很天真——创造者乃香港艺人阿娇,其典故不用赘诉,天下皆知。其涵义后被网民演绎,暗贬一个人“说谎”、“不诚实”等不良品行。

打酱油——完整语句为“关我×事啊,我是出来买酱油的!”典故:源于陈冠希和阿娇的撞门事件,一男子在接受广州电视台的随机采访时脱口而出,尔后名目繁多、变种延伸的“酱油”产品疯狂挤爆互联网。意指,对某件事情反应冷淡,没兴趣,不关心的意思。

槑——读méi,古同“梅”。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这是本人新学到的一个字,在此谢过。

囧,读音jiǒng,古同“冏”,原意是窗户,现在被作为一个表情符号,意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太有才了,本人头回领教了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字,失敬失敬!

雷——原指自然现象。在现代的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过一样。

霹雳——比“雷”更有创意,更传神。“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蒙蒙》,剧中女主角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与愤怒,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霹雳”风靡网络已有锐不可挡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