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太庙为什么5点关门
扩展阅读
杭州短租一个月去哪里找 2024-05-18 21:54:05
天津的南方是哪里 2024-05-18 21:41:22

北京太庙为什么5点关门

发布时间: 2022-11-04 00:16:55

1. 太庙的传说

相传,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不许入庙。
太庙简介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太庙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此外太庙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着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

2. 故宫的知识

《故宫》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v6Y4GEaXk0JGNlLCReaNw

提取码: h8vp

作品相关简介: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从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结束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故宫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后经历了24位皇帝。

3. 男子在北京太庙取景拍照,为何会被警方火速拦下并且拘留

“男子在北京太庙取景拍照被警方火速拦下并且拘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一阵的余货吧,对于这样的拍照为什么会引发了这么激烈的行为呢?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是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事情的,因为对于男子在取景拍照的情况之下,也是一个破坏文物的行为,很多的时候从照片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情况是,男子为了取得一个很好的景点而选择踩到了太庙御路石护栏内拍照,所以在看到这样的视频也是让不少的网友都为之愤怒了,拍照虽然书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合理,但是对于这样破坏文物的行为是不是有点不恰当了呢?

4. 北京的太庙上演龙吐水景观,这一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7月12日,北京的太庙上演了“龙吐水”的景观。其实,这一景观并不罕见,每逢大雨,故宫太和殿、保和殿地基都会出现“龙吐水”的景观。这种景观主要是由古建筑中建筑风格与排水系统形成的。

有机会一定得去太庙看看,“龙吐水”这一奇观,可以好好去看看北京,北京保留着一部分古代特色皇家建筑,这些古代建筑,包括这个龙形排水系统,是古代中国辉煌的见证,作为“龙的传人”,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理应去看看的。

5. 太庙往往被很多游人忽视,不进去你永远不知道它有多震撼

历史 上, 楠、樟、梓、椆并称为四大名木,而金丝楠木 被冠以其首,

现在像这样的一根金丝楠木的大料市值人民币20多亿。

这座建筑一共由68根这样的金丝楠木大柱支撑着,如今造价几何?奢华程度让人无法想象,。

第一次来北京观光的游客第一站的首选都是故宫。游人都是穿过天安门直奔紫禁城,与之一墙之隔的太庙常常被游人忽视。

即使你第二次第三次来北京游玩,太庙也很难出现在你的行程之中。

这座让人震撼的中国最大体量的古建筑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故宫自建成以来经历了数次天灾人祸,重建了一次又一次,早已不是明朝的原装货,但太庙每次都幸运地躲了过去,

有人说太庙是明朝原装,而故宫是清朝的高仿。这话一点不假。

太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祖先的灵位都供奉在此, 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定,紫禁成的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

道先来到的是庙门,也叫五彩琉璃门,门外有几百棵古树。

这红墙,黄瓦,绿树,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进入庙门就是 戟门,戟门前是五座金水桥,这个规格与故宫一样。

在戟门两侧插有120条金龙戟,象征仪仗,有礼仪之门之称。这120条金龙戟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全部被掠走。

过了戟门就是太庙,也叫享殿。

太庙坐落在三层须弥座上,重檐庑殿顶,它的规格不亚于紫禁城里任何一栋建筑。

故宫太和殿是皇权的最高象征,不容超越,

那么先帝的地位也是极重要的,如何平衡呢?

太和殿和太庙都是建在三层的须弥基座上,太和殿的三层基座非常高,而太庙的基座比较低,这样整体上太和殿是比太庙高的。

那么如果不算基座,只看宫殿本身的高度,太和殿的高度是27米,太庙的高度是32.5米,太庙比太和殿高了5米5。 一来一往,巧妙地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故宫里的大殿只能隔着围栏向里张望,而太庙是可以进去的。

那份震撼就来自你跨进太庙大殿的那一刻。

整个大殿面积达到2240平方米,这个面积比太和殿小了100多平方米,因太庙比太和殿高出5.5米,所以在体积上太庙比太和殿大8600立方米,

人进去显得非常的渺小,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这里供的是列祖列宗,巨大的空间就是为了营造这种对先祖崇敬的效果。

如此大的空间由68根金丝楠木支撑着,每根柱子粗1米多,两人抱都有点费劲,梁上的部件也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全部为本色。

而太和殿在清朝时因火灾重建,因当时楠木资源枯竭,已经找不到这般尺寸的楠木大料,只好用红松代替。

这场面你也只能在太庙才能看到。

再看地面,这里你每一步都踩在百万之上,这种地砖叫金砖。敲击它能发出金属般的响声。虽然也是泥土制成,但工艺极其复杂,一块砖要耗时两年才能制成。

前些年,一对永乐御窑金砖就拍出了80多万的价格。名符其实的金砖。

600年来,这里上演了无数次的帝国礼仪。

祭祖的前三天,皇帝和文武百官就开始斋戒,不饮酒,不吃荤,不处理刑事案件,甚至不看病。

祭祖时把先帝的神位从后面的寝殿请到这里,按规制摆好,皇帝带领文武百官开始庄重的祭拜。

公元1850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四,道光皇帝在弥留之际,写下一道朱谕,死后灵位不入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

这是因为道光在位时签署了近代中国第一份不平等条约,道光皇帝自感愧对祖先,更没有颜面像列位先祖一样接受后世子孙的祭拜,这才留下了这道亲笔朱谕。

道光死后,咸丰皇帝没有遵从父命,还是把道光的灵位放入了太庙,因为不想担上不孝之名。

在享殿的后面是寝殿,在没有祭祀活动时,先帝们的牌位都是供奉在这里。

再往后走,一道红墙,隔出一座独立的院落。这里是祧庙,这里供奉的是先祖们的牌位,像在清朝,这里供奉的是在努尔哈赤之前的四位先祖。

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

600年未停的皇家祭祖的香火,熄灭了。

相关视频:太庙,明朝原装货,不进去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奢华,却被人们忽视

6. 北京太庙在什么地方

北京太庙

太庙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正殿矗立于太庙建筑群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装饰精美,气氛庄重。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附属建筑。

太庙以古柏着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太庙现在开放吗票价是多少有学生票吗

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2元(学生票1元)。
开放时间:08:00-20:00

(1420年),后屡次修葺与扩建,面积达到了平方米。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登极、亲政、册立等告祭的重要场所。
走近太庙,就会发现门楼异常壮观。太庙的正门位于天安门内御路东侧,称太庙街门,是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该门与天安门内御路西侧社稷坛门相对称(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正门)。而五彩琉璃门是祭殿的正门其得名于五彩琉璃的装饰。大戟门则有五个开间,当中三间均为前后三出陛,中阶九级,左右则各七级。门外东间有一座小金殿,专供皇帝祭祀时更衣盥洗所用。因为门内外曾陈列有八个戟架故得名。
太庙的主体建筑是三大殿:
大殿为主殿,是皇帝举行大祀之处,始建于明代,明末清初被毁但又在顺治年间得以重修。大殿十一楹,深四楹,重檐列脊,殿额有满汉文对照的“太庙”。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环绕,殿内的大梁为沉香木,地铺“金砖”;天花板及四柱贴有“赤金叶”。殿内供奉木制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供品、香案和铜炉等。两侧的配殿设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三殿装饰成红墙,门五楹,殿九楹,殿内供清朝立国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供四代神牌,正中肇祖、左兴祖、再左显祖、右景祖,计四帝四后。
从明朝嘉靖到新中国人民执政时期,太庙的修缮和管理工作都不断地在变化。民国时太庙仍由清室保管,直到民国十五年(1926),才一度短暂地向外开放而且北洋军阀还曾经将之命名为和平公园。民国二十(1931年)年太庙由故宫博物院接收,改为“故宫分院”,第二年8月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把太庙拨给总工会,并在建国后北京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即1950年国际劳动节),南门门口悬挂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大字金匾(毛泽东题),正式向劳动人民开放了。开放后的劳动人民文化宫设有剧场、电影院、球场、图书馆、展览室等等。
这样,太庙——这个封建帝王皇权的象征,如今变成了劳动人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乐园
从太庙再往南有1条玉带河,河上有5座小巧玲珑的金水桥。

*) =*">

8. 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怎么样

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为太庙,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宗庙。依据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规划,与故宫、社稷坛同时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太庙以古柏最为着名,园内有多株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庙建筑,堪称"天下第一庙"。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提议,政务院批准辟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劳动人民文化宫占地14万平方米。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 亭殿(前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殿内地铺"金砖",梁柱为名贵的金丝楠木,气势雄伟,比故宫的太和殿高2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位之处。
北京太庙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魏峨宏丽,庄严肃穆。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5月1日改名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从太庙再往南有1条玉带河,河上有5座小巧玲珑的金水桥。
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 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整个太庙建筑群,基本为明嘉靖年间重建规模,是研究明代建筑群整体组合造型处理的良好典型。 殿宇均为黄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 构件均为金丝桶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太庙虽经清代改建,其规制和木石部分,大体保持原构,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太庙以古柏着名,树龄多达数百年。
北京太庙建筑群中最雄伟壮观的是享殿,又名前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 祖大典的场所。享殿是整个太庙的主体,为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悬挂满汉文“太庙”九龙贴金额匾,坐落在3层汉白玉须弥座上,面积达 2060平方米。殿内梁栋饰金,地设金砖,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为金丝楠木,柱高为13.32米,最大底径达1.23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楠木大柱更是举世无双。
太庙享殿、明长陵棱恩殿和紫禁城太 和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它们的建筑规模和等级相当,没有其他的建筑能够与它们相匹敌。在长和高方面,太庙享殿甚至要超过太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 (1416年)的明长陵棱恩殿,面积达1938平方米,重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 基。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60根楠木大柱,高12.58米,最大底径达1.17米;太和殿建成于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面积为2368平方米,同样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柱高12.70米,最大柱底径1.06米,材质为松木。由于清初建筑材料尤其是巨大的 楠木难以采办,太和殿的规模和用材质量已经远远无法与明永乐年间建成的奉天殿相比,面积仅及它的一半。因此,太和殿与其下的汉白玉石雕基座比例失调,而长 陵棱恩殿和太庙享殿则几乎充满了汉白玉石雕基座,比例更加和谐、优美,完全保持了明代建筑原有的风貌。
这三大殿中,长陵棱恩殿建 成的历史最悠久,迄今已经590年,太庙享殿次之,461年,而太和殿历史最短,仅319年。由于楠木生长缓慢,成材需千年以上,极为珍稀,而已经绝迹, 因此从历史文物和建筑本身的价值上看,长陵棱恩殿和太庙享殿都要超过太和殿。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紫禁城中明代建筑基本上都被焚毁,现存的主要宫殿建筑 都建于清代。中国现存的明代大型砖木建筑已经是凤毛麟角,而像太庙享殿、明长陵棱恩殿这样如此大型、高等级的建筑更是绝无仅有,独此二例,不可复制,它们 是中国现存的最珍贵的古代建筑。
更多关于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ee9ab161573158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9. 北京太庙的由来是什么

清时期的北京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北侧,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是紫禁城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1420年,是根据我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北京太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主要有宰牲亭、神厨、神库、井亭、燎炉、配殿等。最为重要的是大戟门和三重殿堂,即享殿、寝殿、祧庙,俗称大殿、二殿和三殿。

10. 北京太庙的具体位置在哪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

太庙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太庙的建筑格局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 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

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在第一道红墙的西墙上有西向大门两座,南边的一座称太庙街门,北边的一座叫太庙右门,距故宫阙左门不远的东面为太庙西北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在第一重院内的东南角有牺牲所,此所的西侧建有六角井亭。

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有东、西两庑各26间,东庑之中者为太庙门,坐东朝西。在第二重院墙内正门为三开间的琉璃砖门,左右各一门。过琉璃砖门有玉带河,河上有七座单孔汉白玉石桥,桥北有两座六角井亭。内院正门五间,原列有镀金、镀银铁戟120支,故又称戟门。

戟门正中三间为三座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分别雕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海水江涯”。戟门正北,即为前殿。中殿在前殿的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的最北侧。

在中殿、后殿间有一红墙,墙上有琉璃砖门五座,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后檐的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