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着名城门哪些至今还在
扩展阅读
邗江天津有哪些双一流 2024-05-18 21:24:34
福州汉闽越王庙在哪里 2024-05-18 21:24:26
广州话马立罗是什么意思 2024-05-18 21:24:22

北京着名城门哪些至今还在

发布时间: 2022-11-04 05:58:43

Ⅰ 五大保留完好的古代城门,都分别在现代的哪个地区

一,北京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二,西安尚武门,是西安北城墙最西的一个门,俗称小北门。是十八座城门中最为年轻的一个门,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Ⅱ 北京9个城门除了德胜门还有哪个保存下来了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 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皇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或七座)、内城城门九座、外城城门七座,在民间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清朝灭亡后,北京城池逐渐被拆毁,除宫城保留较好外,现皇城城门只有天安门被保留,内城仅存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外城则完全被毁,只有永定门被重建。

北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已看不到旧时的模样。原来的城墙成了通衢大道,城门只作为地名而保存。追寻着城门的变迁,透过历史的画卷和记忆的书卷,我们依稀还能听到老北京的暮鼓晨钟,还能看到戍卒的盔甲鲜明,还能感觉到时代变迁的血雨腥风。一座座威仪的城门,时间一样消散在空气里,摸不着,看不到,但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像无法忽视写入史册的勇士。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七门

广渠门,又称沙窝门。

广安门,明代叫广宁门,又叫彰仪门。

城门的组成----城楼、箭楼和瓮城

城楼 北京内城的各个城门上方都建有城楼,这些城楼坐落在一个墩台之上,与左右的城墙紧密相连,墩台的下边正中间开有一个拱形的券洞,就是城门洞,门洞处安有两扇对开的大门,外包铁钉,正面有镀铜大泡钉。门后有大门栓。

明代北京内城的城楼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各城楼都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城楼一般都是面阔7间,进深5间,但也有进深3间的,像朝阳门。阜成门就是三间进深。内城各城楼的具体规格都不太一致,大体上说,以正阳门的规格最高,在各城楼中最为壮观,崇文门、宣武门稍差一些,东直门、西直门又差一些,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阜成门的规格最低,各城楼都有上下两层,守城将士可以登楼远眺。

外城的城楼都比内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约高20米,为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于正阳门遥相呼应。其次是广宁门,现名广安门,只是比永定门矮了一点。广渠门和左安门、右安门都是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高度只有15米左右,东便门和西便门形制更小。

箭楼 北京各城门的外边正前方还有一座城楼,叫做箭楼。各座箭楼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阳门的箭楼最雄伟壮观。城台高约12米,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南侧面阔9间,北出抱厦7间,东南西三面设有四层箭窗,南面共有52孔,东西两面各有21孔,前门箭楼高38米,宽52米,进深32米,是北京城内各箭楼中最高大的。在内城9门中,只有前门箭楼下面开有门洞,而且仅供皇帝出入。

北京内城各门的箭楼的造型与前门箭楼基本相同,正面是重檐歇山顶,后面出抱厦五间。正面重檐下面有三排箭孔,重檐上边有一排箭孔。

外城箭楼的形制更小。永定门箭楼正面有两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两侧两排箭孔,每排3孔,共有26个箭孔。箭楼的后面没有抱厦,只有一道门。广安、广渠、左安、右安四门次之,只有22个箭孔,东便门和西便门最小,只有8个箭孔。

瓮城 箭楼的左右两侧也有城墙,并且与内或外城的城墙相接,于是在各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鼓出的小城,这就是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的,像东直门、西直门的瓮城;也有长方形的,像正阳门、德胜门的瓮城;还有半圆形的,像东便门、西便门的瓮城。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邻两面墙的相接处采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正阳门的瓮城占地面积最大,呈现为东西窄的长方形,其他瓮城只设一个门,正阳门瓮城除了箭楼下边的一个门外,还在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门。

内城各门的瓮城有各特点,就是同一边的城墙上的各瓮城城门都正对而开,像东城墙上北边的东直门的瓮城门朝南,南边的朝阳门的瓮城门朝北,这对于军队从某一城门经城外调往另一城门提供了方便。西城墙上的西直门、阜成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宣武门都是如此。正阳门瓮城则是在东、南、西三面开有城门,惟独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安定门是个例外,两座瓮城的城门都朝东。

外城的瓮城比内城小,而且有两座采用半圆形布局,外城瓮城的城门也与内城不同,都开在箭楼下边正中。

废弃的城门

元大都共有城门11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两座,东面三门由北象南依次是: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三门顺承门在西,文明门在东,丽正门居中;西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是: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两门安贞门在东,健德门在西。

明初,徐达主持重建新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废弃,在南面5里处建起新城墙,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被废弃,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肃清门也因此废弃。

新建的城门

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都是民国时期,为了方便交通,在城墙上加建的,但是它们和原来的城门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没有城楼、箭楼和瓮城,实际上只是在原来的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的券洞,使来往车辆、行人得以通行。

瑞典学者喜仁龙曾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做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它(北京城)比作一个巨人的身躯,城门好像巨人的嘴,其呼吸和说话皆经由此道,全城的生活脉搏都集中的城门处。由此出入的,不仅有大批车辆、行人和牲畜,还有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希望和失望,以及象征死亡或崭新生活的丧礼和婚礼行列。在城门处你可以感受到全城的脉搏,以至全城的生命和意志通过这条狭道流动着----这种搏动,赋予北京这一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以生命和运动的节奏。”(《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北京城门的消失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痛心历史古迹和建筑精品的湮没。如今只能坐在疾行于二环路的车上想象,当年守城的大将军在城墙上巡视;只能站在德胜门前想象,登高俯览北京城的酣畅了!

Ⅲ 北京历代有哪几个城门

北京历代共有城门32个,分别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大清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3)北京着名城门哪些至今还在扩展阅读:

北京近代城门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以及水关门。

近代城门的建造要迟于其他城门,历史相对较短,多为民国及民国以后建造。主要的现代城门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以及水关门。

和平门

位于内城南城墙,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它建于1926年,并非是北京的传统城门,该门无城楼、瓮城之设,而只是在城墙上开的两个拱形券洞,并将该处墙体略增高增厚,用来连通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便利内外城之间的交通。

和平门初名“新华门”,1927年改名“和平门”,以区别于中南海新华门。张作霖时期此门曾改名为兴华门,后改回。门洞高13米,宽10米,各装两扇铁门。1958年将门洞拆除,改为豁口。

建国门

不属于老北京城中的内九外七中的老城门,而是在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平后,为了出入方便,将位于东边老城墙扒开的缺口取名叫启明门。1945年抗战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改启明门为建国门,名字一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延续至今。

复兴门

不属于老北京城中的内九外七中的老城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平之后,为了东西方向运输便利,将位于城市西边老城墙扒开的口子,当时取名为长安门意为长治久安,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接管北平后将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沿用至今。

水关门

是清末(1905)将正阳门东水关盖板后扩建成“门”,为便利东交民巷“使馆界”人员进出之用。照片为水关门建成不久,自南向北拍摄的南侧面。经历“庚子之变”后,担心因“事件”再次成为“困兽”,“使馆界”的御河出水孔道——正阳门东水关被改造成了“门”,便于出入登临赴天津的火车。

Ⅳ 北京保存完好的城楼

北京保存完整的城楼有,正阳门也就是俗称的前门和正阳门箭楼、德胜门那里现在保存的不是城楼,只是防守时的箭楼、保存完好的还有东二环东便门的箭楼。北京故宫的四个城门当然是保存完整的,只有天安门城楼翻建过,其它的神武门和东华门、西华门都保存完整。至于北京的鼓楼和钟楼也保存完整,但不能算作是城楼。

北京有一句话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也就是说内城有9个城门、外城有7个城门,皇城也就是故宫有四个城门。北京内城的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外城七个城门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至于说的建国门和复兴门,只是建国后才扒开城墙有了这两个地名,其实是没有城楼的。

Ⅳ 现存的老北京城门

老北京城门只有前门,德胜门。永定门是复建的。

Ⅵ 古都北京还保留几道门

北京老九门城门只保留了一个正阳门(前门),是完整的城门。德胜门算是半个城门,只剩箭楼。21世纪初,重建了永定门箭楼,但位置西移了几百米,原城楼位置现在是交通干线。

Ⅶ 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是什么

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是:

1、正阳门:

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Ⅷ 北京十大标志性古建筑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世界着名的 历史 文化名城,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在中国最后三个封建王朝成为世界最宏伟的都市,被誉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时至今日,尽管北京的古都景观在城市改造中受到一定的破坏,但仍为全国文物古建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城市,以规模宏大的皇家建筑闻名于世,这些建筑金碧辉煌,等级森严,是北京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下面是我心目中的北京十大标志性古建筑。

一:天安门

谁也无法否认天安门的特殊地位,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而是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 权利从 数百年前延续至今,作为皇城正门,在封建时代,天安门是皇帝颁诏的场所,皇帝的神圣权威通过天安门向天下播扬;作为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讲台和新文化运动的见证者,天安门又成为新中国的标志。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 历史 ,原称承天门,初建时仅为三层楼式木牌坊,成化年间重修,始建城楼,清顺治八年重建为今天的宽九楹深五楹重檐歇山顶城楼样式,城楼长60余米,高34.7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楼为重檐歇山殿顶,上覆黄琉璃瓦,60根巨柱高耸,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门前的雄伟的石狮和精美的华表都是明永乐年间的古物,白色的石狮和华表与红色的天安门城楼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组成了完美和谐的建筑整体。

二:紫禁城建筑群

北京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与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美国的白宫并称“世界五大宫”。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宫殿近9000间,被誉为“殿宇之海”,宫殿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距今有近六百年 历史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共居住过24位皇帝(明朝14位清朝10位),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众多国内外建筑学家认为紫禁城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人类 历史 上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殿高28米,东西长63米,南北宽35米,建在8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大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雄伟壮丽的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中华第一殿”。

三:天坛祈年殿

天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与紫禁城同时修建而成,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它是一座三重檐攒尖顶 圆形 大殿,采用青蓝色琉璃瓦,表示天空的颜色。大殿通高38米,按照“敬天礼神”的“天数”而建,殿顶周长三十丈,表示一个月有三十天;大殿中部四根通天柱象征一年的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象征一日的十二个时辰;中外层共二十四柱,象征一年的二十四节令;三层相加共二十八柱,象征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加上顶部的八根童子柱,共三十六柱,象征三十六天罡;大殿的鎏金宝顶有一根雷公柱,是“一统天下”的象征。

祈年殿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古典木制建筑的巅峰作品,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世界建筑之林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四:正阳门城楼

北京城以其城门的巍峨雄伟闻名于世界古城之林,拥有“外七内九皇城四”诸多的雄伟城门,在北京的众多城门中当然以天安门最具知名度,其次即为正阳门,即人们俗称的“大前门”,为京师内城九门的正南门,封建时代只有皇帝才可由此出入,是北京旧城的最高建筑,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是北京内城九门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楼和箭楼。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规模和建筑工艺都是京师九门之首,由城楼、箭楼、瓮城等组成,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中国典型的城防建筑,是城门中最雄伟的一座。城楼面阔七间,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朱红梁木上饰金花彩云,三重檐重楼阁,通高42米,进深24米,正阳门的建筑形制及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文物价值。

五:景山万春亭

景山 坐落 于北京紫禁城北门外,是闻名中外的北京城中轴线的中心。这座经历三个朝代,一直为帝王妃嫔御园的景山公园,总占地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园内四季凝翠,翠绿成荫,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万余株形态各异的树木中约有近千株树龄百年以上,是北京 历史 最悠久的皇家御园之一,如今则列入北京市十大公园。

景山中峰顶上的万春亭为北京城中轴线的最高点,是全城唯一可以俯瞰紫禁城全貌的地方,它建于清干隆十六年,亭高17.4米,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外20内12的双重方柱撑起三层穹顶,磐磐方基,气势雄伟,造型优雅,巍峨雄健,是我国的古典建筑瑰宝。

六: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最北端,封建时代是北京的报时中心,所谓“暮鼓晨钟”即是指此,始建之年可上推到元代,今天的钟鼓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后多次修缮,钟楼于干隆十年重建,改成了今天的全砖石结构。

钟楼为单体砖石结构,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通高47.95米,楼体高33米,檐下为访木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底座四面各有一座拱券式大门,楼中央的八角木架上悬挂着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重约63吨的全国最重的大钟(比驰名中外的“永乐大钟”还重10余吨)。

鼓楼为单体木结构,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通高46.7米,面宽34米,进深22.4米,单昂单翘五踩斗拱,梁枋绘有旋子彩画,朱红色楼体,内置大鼓。

钟鼓楼这对雄伟建筑相距约100米,一灰一红,协调典雅,雄据于传统中轴线的最北端。

七:雍和宫建筑群

雍和宫位于北京内城的东北角,是北京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院,整座寺院南北长400米左右,占地约6.64万平方米,因曾经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干隆曾把雍正的灵寝停在雍和宫内,因此把主要建筑全换为了黄琉璃瓦,整座寺院既有古刹庄严肃穆的气氛,又有皇家建筑金碧辉煌的华丽。殿宇雄伟,楼阁巍峨。

雍和宫具有将汉、满、蒙、藏等各族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整座寺庙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五进殿堂自南向北逐渐升高,而又层层封闭,密集紧凑,前面的牌坊、草坪与后面的殿堂、回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布局和谐壮观,是一组富丽堂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它既是一座包罗万象的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奥妙神秘的宗教圣殿,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是明清京师九门之一,与安定门遥相并列成为旧都北城的重要门户,德胜门命名于明洪武元年,至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 历史 ,是明开国大将徐达攻破大都,为了加强防御所筑,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如今德胜门城楼、瓮城都 已不再 ,只有箭楼保留了下来,矗立在车流滚滚的二环路旁。给现代化的环路增添了几许古典的气息。

德胜门箭楼坐南向北,前楼后厦,建在12.6米高的城台上面,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铺顶,绿琉璃瓦剪边,面阔七间,进深二间,抱厦五间,内分四层,墙体东、西、北三面上下设四排箭窗,共82孔,城台上沿筑有雉堞和女儿墙,整座建筑灰墙绿瓦,巍峨壮观,刚劲古朴,是十分典型的古代城防建筑。

九:北海白塔

北海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园林,始建于辽代,历朝历代均有扩建,后逐渐形成“一池三仙山”的格局,碧波荡漾,楼宇错落,花树纷呈,是数个朝代风景名胜荟萃之地,是我国最精美的皇家园林之一。

位于北海琼华岛山顶的白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是一座洁白色的藏式佛塔,高35.9米,呈宝瓶状,由塔基、塔身和宝顶三部分组成,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塔身为砖、石、木结构,上有306个通风口,塔身南面有时轮金刚门,塔肚最大直径14米,镏金宝顶分为天盘、地盘、日月火焰三层,地盘周围挂有铜铃,宝顶下有铜铸华盖,塔内有一根通高九丈的通天柱,柱顶金盒内有 两个 高僧的舍利子。整座白塔庄严巍峨,神圣纯洁,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十: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宛平城西,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 历史 ,桥长266米多,宽8米,宛如一道长虹,横跨两岸,11个拱券洞门,每个桥墩前的分水尖都像一柄利剑,指向河水,叫做“斩龙剑”,桥东西两端有四根高4.65米的精美华表,桥身两侧有1.4米高的望柱281根,桥上共有石狮485个,形态各异,桥西端有两只石制大象,造型生动。

桥东端碑亭中立有干隆御笔的“卢沟晓月”碑,桥西端立有康熙亲题的咏永定河诗石碑,整座石桥美丽大方,是罕见的建筑艺术珍品。

Ⅸ 现在北京还存在几座城门

北京大致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以下是内城和外城的现在还有部分相对完整建筑的城门。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便门(箭楼)、西便门和重建的永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