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绛县北京知青有多少
扩展阅读
上海市内机要调档要多久 2024-05-22 06:22:14
上海到甘肃清水如何走 2024-05-22 06:21:21
顺丰遵义到天津要多久 2024-05-22 06:19:46

绛县北京知青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1-07 09:18:33

A. 全国还有多少留守知青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滞留的知青为数不多,但绝对人数仍有相当规模。另外建议查询: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垦总局
另外根据凤凰网:参考:知青大返城,竟因为一个女知青的惨死
公元一九七九年二月之后短短两三个月中,云南农场知青返城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至次年,仅余三千二百余人,不足原总数的百分之三。
另外在网易:北大荒留守知青现状
一所俗称的“知青精神病院”,建成于2008年年底,目前集中收治了94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青及知青子女。
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研究

B. 在山西武乡县插队的北京知青是哪些学校的

北京120中学,呼家楼中学,安定门中学。
山西五乡县插队的北京知青分别是北京120中学,呼家楼中学,安定门中学,和平街中学,化工附近白家庄中学等317名知青分子。
在山西武乡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耕种,奋斗成长。

C. 文革时期,北京、上海、昆明、成都、重庆,共有多少知青到云南边疆

摘要 以云南为例,这是全国相对较落后的一个省,地理条件也十分恶劣。10万余名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的知青落户云南农村,进行开荒、农垦,毁灭古老的原始森林,建设有经济利益的橡胶树。然而,随着革命热情消耗殆尽,人生理想与英雄主义渐渐消失,知青们看着年复一年的“破草房”、“盐巴汤”、“烂泥路”再也无法提起“改天换地”的激情。

D. 北京知青在山西浑源插队的人都有谁

有王老五,不过现在做了钻石生意,挺出名的

E. 原来知青下乡都到下哪里的

1968年开始知青大批下乡,各省的知青大都下乡到本省农村。跨省下乡的接收地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山西省、陕西省、云南省。其中,黑龙江、内蒙古、云南都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接收了大量知青。黑龙江兵团接收了五十多万知青,大都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当然还有黑龙江本省知青。

F. 城镇到哪里当知青

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陕西、云南等。
文革期间的下乡知青,总数约有1700万人,涉及到所有城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各省的下乡知青,大都在本省下乡。但有些省份,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四川,则由大批知青到外省市下乡。大量接收这些外省市知青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陕西、云南等,其中,各边疆省份专门设立的“生产建设兵团”,是接收知青的主要机构。上述知青,不包括支援新疆的各地知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留在当地。

G. 北京女知青蓝静娴徐秀云,当年在山西新绛县插队,现在好吗

这是绛县吧,你应该发到新绛吧,发错了

H. 北京第一批去内蒙的知青是什么时间、多少人、到什么地方

1969年全年内蒙古兵团共安置知识青年50843人;按照当时的衡量标准,其中出身好的知识青年占了85%;女知识青年占53%:
北京 23607人 保定 4254人 天津 5046人
上海 182人 呼和浩特 4505人 浙江 2762人
包头 5611人 零星人员 4876人

1970年共接收城市知识青年26580人,其中男知青13358人,女知青13222人:
北京 4166人 青岛 4849人 天津 10202人
伊盟 110人 呼和浩特 1978人 巴盟 149人
包头 1592人 锡盟 256人 集宁 1051人
济南 751人 零星 1476人

1971年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职工101000人(包括75000名知识青年),家属为38000人。

1975年内蒙七万知青转交地方
一师,共接收知识青年19540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6383人,其中病退938人,困退1362人,上大学1088人,参军91人,招工217人,调出2687人,知青死亡42人,其他原因减员48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626人,至1975年6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12441人。
二师,至1975年6月,实有知青数为27054人,其中参加兵团3年以上的知识青年为26184人,3年以下的有870人,1255名知青长期逾假不归。
三师,共接收知识青年19325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3272人,其中病迟873人,困退966人,上大学813人,参军110人,招工510人;死亡知青29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699人,至l 975年8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15325人。
四师,共接收知识青年8491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1815人,其中病退142人,困退284人,上大学436人,参军38人,招工46人,调出869人;知青死亡35人,逮捕1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242人,至l975年5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6620人。
五师,共接收知识青年11046人,七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2679人,其中病退173人,困退722人、上大学667人,参军73人,招工177人,调出的7人;知青死亡92人,判刑10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99人,至1975年5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8166人。
六师,共接收知识青年7906人,7年内离开的知识青年共计2566人,其中病退845人,困退826人,上大学572人,参军37人,招工32人,调出254人,知青死亡11人,提干14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青有46人,至1975年6月,实有知识青年人数为5269人。

1978年

10月31日----12月1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发出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宣布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已是国家职工,不再办理病退、困退回城。
11月20日,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

I. 七十年代山西大同知识青年大多来自什么地方

从1962年-1973年,全国累计动员城镇知识青年934万人下乡,其中因招生、征兵、招工、提干及其他原因转回城镇的401万人,留在农村的533万人。1973年-1980年,大批京、津、沪、浙的知识青年开始下乡,8年内跨省区安排下乡知青131万人。其中北京市45万人,天津市40万人,上海市30万人,浙江省16万人。北京知青主要分布在黑、吉、蒙、晋、陕;上海知青分布在赣、皖、新、黑;天津知青分布在蒙、冀、晋、甘、吉;浙江省知青分布在滇、宁。
山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全国一样,始于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结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历了初始、发展、高潮、收缩四个阶段。1964年3月9日,山西省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组成立,随后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本省《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十五年规划》。到1966年“文革”前,山西省安排和接纳了20332名知青上山下乡,其中接受京、津知青2058人。其中56%安置在国营农、林、牧、渔场,34%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还有近10%的应届毕业生支边到建设兵团。这个时期知青安置工作由中央的直接部署,山西妥善安置京、津知青的经验为以后大批接纳安排外地知青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高潮出现在以接收北京、天津知青为主体的1968年至1970年。1967年1月,北京知青蔡立坚(女)主动到只有几户人家16口人的我省榆次县杜家山落户,1968年3月正式插队。1968年6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号召全省知识青年向蔡立坚学习,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7月,《人民日报》发表《杜家山上的新社员——记北京知识青年蔡立坚到农村落户》的通讯,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京、津知青来山西上山下乡形成高潮。从1968年起,山西省先后接受了北京近百所中学初、高中毕业生4万余名和天津十几所中学的毕业生6000余名以及少量外省知青,安置在全省91个县。
从1968年至1972年,全省共接纳安排上山下乡知青75082名,京、津等外地知青占62%。这批知青除了少数安排到国营农、林、牧、渔场外,多数安置到“三集中一分散” (即:在农村生产大队青年点集中住宿、集中就餐、集中学习,分散到生产队劳动)知青集体插队点。
截至1979年底,全省先后安排接纳城镇上山下乡知青314195人。其中,接纳安置北京、天津等外省市城镇知青51133人,动员本省城镇知青下乡263062人。
来大同县的大部分是北京知青。多安排在雁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