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引水渠为什么没有水
扩展阅读
砀山到北京多少公里 2025-07-20 13:36:36
哪里专卖电脑深圳光明 2025-07-20 13:08:17

北京引水渠为什么没有水

发布时间: 2022-12-11 11:25:46

1. 北京各区的自来水水源有区别吗

没有,咱们喝的都是密云水库的水,然后在通过京密引水渠引到各大自来水公司,通过过滤沉淀消毒等操作,在输送到咱们这里。水源都是一个地方,所以都要大力保证密云水库的水位嘛,像十三陵水库这些都是辅助调度作用。最后都不行了还有南水北调呢

2. 北京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来自哪里

北京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来自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城北13公里处,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于1960年9月份。面积180平方公里,环密云水库有200公里。

密云水库库容4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有2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

(2)北京引水渠为什么没有水扩展阅读:

2011年,为了确保密云水库不受污染,密云县还提出了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的六护举措,成立了由7000名护林员、2000余名管水员和村级保洁员。

300余名巾帼护绿队组成的环保队伍。密云水库周边,各乡镇成立的水环境保护队已吸纳了1800多名本地居民,做到每85米库滨带就有一名村级保洁员,他们每天工作6个小时以上。

经多年卓有成效的水源保护,形成了密云优美的自然环境,库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40倍,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密云水库也成为北京唯一无污染的饮用水源,水体质量达到可直接饮用的二级标准。

3. 北京水资源现状

北京水资源开采利用现状与需水量
2000年北京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40.48亿m3,其中利用地表水13.40亿m3 ,占总开采利用量的33.1%;开采地下水27.08亿m3,占总开采利用水量的66.9% 。其中用于工业、城市生活和农业共计37.48亿m3,地表水输水损失和自来水供水损失共3亿m3。
1、 地下水开发现状
北京地下水水源地包括城区自来水厂、郊区县自来水厂与城镇工业生活自备井三部分。
(1)城区自来水厂水源地
共有9座以地下水为水源向城区供水的自来水厂。开采机井共269眼,2000年供水量为30607.9×104 m3 。
(2)郊区县自来水厂水源地
北京市远郊区除平谷外均建有自来水厂。 共有水厂22座,开采机井共209眼,供水能力为47.6×104 m3/d,2000年开采量为11865.58 ×104 m3 。
(3)城镇工业生活自备井水源地
2000年北京市共有工业生活自备井7290眼,分布于北京市城区、卫星城、中心集镇。主要用水大户有21家,开采机井296眼,2000年开采量为9943.22×104 m3 。自备井在城近郊区分布较为集中,共有自备井2654眼,2000年开采量为2.65亿m3。
北京平原区2000年开采地下水25.15亿m3 ,平均开采模数39.08 m3/Km2。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区地下水开采较为集中,开采摸数一般大于60万m3/Km2,开采模数大于120万m3/Km2主要是北京西郊和顺义北部。
2、地表水开发现状
北京地表水水源主要有密云、官厅、怀柔和海子4座大型水库,总库容88亿m3 。但由于1999年后连续干旱,水库来水量锐减。2000年4座大水库来水量只有7.97亿m3,年末蓄水量20.18亿m3。

北京市大型水库2000年基本状况表

单位: 108m3

水库名称
总库容
兴利库容
全年供水量
全年来水量
年末蓄水量

密云水库
43.75
19.01
7.11
0.97
15.42

官厅水库
41.6
2.41
2.96
2.64
4.16

怀柔水库
1.44
0.66
0.46
4.18
0.31

海子水库
1.21
0.95
0.18
0.29

合 计
88.00
23.03
7.97
20.18

密云水库是北京城市最重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源,水源九厂从密云水库取水,1989年建成一期工程,取水量50万m3/d。95年建成二期工程,取水量增至100万m3/d;99年建成三期工程,取水量50万m3/d。
官厅水库自1954年建成后,曾是北京工业、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水体受污染,水质逐年变差,1997年后不能作为城市生活供水水源。
怀柔水库是密云水库向市区供水的调节水库。京密引水渠是北京城市供水的输水大动脉,水源来自密云、怀柔水库。永定河引水渠是引官厅和永定河河水入城的重要输水干渠。
2000年北京市共利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及其它中小型水库、河道地表水13.40亿m3,其中密云水库供水7.11亿m3,怀柔水库供水0.46亿m3,官厅水库供水2.96亿m3。
北京市2000年用水情况分析:
总利用水量40.48亿m3/a,除地表水输水损失和自来水供水损失3亿m3外,实际用水37.48亿m3/a。
按水源分,其中地表水为10.95亿m3,占北京市用水量的29.63%;地下水量26.53亿m3/a,占北京市用水量的70.37%。
按用水性质分,有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农村用水和河湖环境用水。
1、工业用水
共用水8.37亿m3,其中地表水4.2613亿m3,地下水4.1037亿m3,工业产值2790.0亿元,平均每万元产值用水量30.0 m3。
2、城镇生活用水
共用水9.3689亿m3,(地表水3.3594亿m3,地下水6.0095亿m3)。其中规划市区人均用水321L/d;丰台河西及海淀山后人均用水359L/d;远郊10个区县人均用水225L/d。
3、农村用水
包括农、林、渔、人畜用水,总用水量19.4544亿m3,其中地表水3.0418亿m3,地下水16.4126亿m3。按用途分,种植业用水13.9811亿m3,占农村总用水量的71.87%;果林用水1.9780亿m3,占10.17%;渔业用水1.1097亿m3,占5.7%,人畜用水2.3855亿m3,占12.26%。
4、河湖环境用水
用水量为0.29亿m3/a。
北京市近几年每年用水量为40~42亿m3,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下水开采量相对稳定,每年开采量在26~28亿m3,其中农业开采量16-18亿m3,地下水利用量占年用水量的60%以上。北京市平原地区1961~2000年地下水储存量累计减少57.45亿m3,其中1980~2000年地下水储存量减少44.14亿m3。平原地区超采范围较大。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3312Km2,超采区面积1743Km2,未超采区面积1473Km2。
北京市地表径流量20世纪50年代末期为47亿m3,60年代为20亿m3,80年代前期为15亿m3,90年代境内地表径流量仅为13亿m3。1980~1997年北京清水出境量多年平均为7.3亿m3,污水多年平均出境量7.2亿m3。地表可利用水量急剧衰减,作为主要供水的密云水库,2000年来水量不到1亿m3,年末蓄水量只有15.42亿m3。
北京2010年需水预测:
根据对北京用水调查成果,结合用水典型调查及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2010年北京市工业、生活、农业和环境需水量预测如下:

1.工业需水量
预测需水总量为9.86~10.86亿m3,不包括市区电力工业利用中水1.77亿m3。其中城近郊区工业需水量5.02亿m3,远郊区县工业需水4.84~5.84亿m3。
2.生活需水量
预测生活需水量14.13~16.13亿m3,其中城镇生活需水13.49~15.41亿m3,农村分散点需水量0.64~0.72亿m3。
3.农业需水量
预测逢平水年为16.79亿m3,其中种植业灌溉需水量12.52亿m3,林牧渔业需水量4.27亿m3;逢枯水年需水19.16亿m3,其中种植业灌溉14.29亿m3,林牧渔业4.87亿m3。
4.环境需水量
预测总需水1.84~2.41亿m3,其中绿地需水1.14~1.36亿m3,湖泊需水0.62~0.93亿m3,道路浇洒0.09~0.12亿m3。
以上预测2010年需水总量为42.62~48.56亿m3。不含输水和供水损失量,也没有考虑再生水回用。

4. 京密引水渠的一期工程

1958年,北京市市委令市政设计院开始着手设计引密云水库水进入北京市区的京密运河方案。起初这个方案的主要目标有三:第一,为满足北京市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需求;其二,为京津运河提供水源;第三,利用人工水道提供北京市区与郊区间的航运能力;第四,在运河中修筑水电站,利用水流发电;第五,连接玉渊潭、昆明湖、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小汤山温泉等风景区,利用运河使这些风景区形成一个旅游风景带,带动旅游发展。同年下旬,市政设计院开始组织工作人员开始规划,并向北京市市委提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为此运河以密云水库调节池为起点,经时密云县韩各庄船闸流向西南,过怀柔水库后,行至西崔村,并流经温榆河各支流,之后,从昆明湖汇出,流向玉渊潭上游的罗道庄,最后与永引渠会合,流入西便门护城河;流入护城河后,运河将会分为两部分,其一流向前三门护城河,另一支流入南护城河,经龙潭湖至通县马驹桥,并与同在规划中的京津运河汇流。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规划了一条支流,这条支流始于昌平县(今昌平区)小辛峰,流经沙河水库、清河镇、东直门,流入东护城河。
为了实现航运功能,方案中规划在密云水库北白岩副坝下修建升船机,使游轮可驶入水库内。运河流经的昆明湖段以上、龙潭湖段以下被设计为郊区航运段,实施中国国家三级运河标准,设计可通过最大1000吨的驳船或双层客轮;而昆明湖段至龙潭湖段之间则被设计为城区运河段,实施国家五级标准,即可通行最大500吨的驳船或单层客轮。根据当时北京市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需求,运河的流量被设计成100立方米每秒。郊区段宽60米、深3米;城区段宽40米、深2.5米。工程总土方量达8000万立方米。 北京市市委批准方案后,市政设计院开始着手设计引水工程,并任命时任副总工程师的黄震东为该工程设计负责人。首期工程从密云水库调节池龚庄子村起,至昌平县西崔村止,总长约53公里。
密引水渠入昆明湖水闸,位于颐和园北。
一期设计工程共分四段,首段为龚庄子进水闸至怀柔水库段,此段长约25千米,其工程主要为扩建已有的白河灌渠,设计流量每秒40立方米,渠道底宽8米,设计水深2.84米至2.97米。此段首13千米以砂砾石为底,为了防止水资源渗漏,设计使用粘土衬砌。此段原设计需要通过怀柔水库的输水隧洞,但此隧洞的设计流量仅为每秒20立方米,不能满足京密引水渠的要求,于是设计组决定在风山另开出口,新建流量每秒40立方米的新渠道。第二段从西台下起,至李史山节制闸,也是利用已有白河灌渠,辅以扩建。此段设计河道底宽10米,设计流量每秒60立方米,水深3.1米。第三段从李史山起,至西崔村涵洞,长21.2千米,设计渠底宽20米、水深3米、设计流量每秒30立方米。第四段以西崔村为起点,至东便门为止,设计长度37公里、渠底宽20米、流量每秒30立方米,但并没有在一期工程中施工。
京密引水渠的渠首被定在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下游5公里处的龚庄子村,此渠首设计有调节池拦河坝、泄洪闸,除此之外,还配备引渠进水闸、船闸及水电站。其中拦河坝和泄洪闸在密云水库的建设中已经建设完成,而船闸及水电站则预留出位置,不在一期工程中建设。所以一期工程仅剩引渠进水闸需要修建。此进水闸为两孔式,拥有2.5米×4.0米的平板钢闸门,从闸底算,总高86米,设计流量可达每秒40立方米,后改为每秒50立方米,并预留出每秒100立方米的能力,以防出现事故。
在设计方案中,设计人员在风山口处设计了出水闸,在李史山设计了节制闸,并打算扩建怀柔水库的进水闸。风山口出水闸设计流量每秒40立方米,建成后可允许最大100吨的船只进入怀柔水库。闸底高程54.5米,闸顶高程63.0米,闸室长20米,通航水位59.2米通,通航净空3.8米。李史山节制闸设计流量每秒20立方米,此闸作为分水闸的作用。扩建后的怀柔水库进水闸将由两孔式升级为四孔式,并拥有2.3米×3.0米的平板钢闸门。为了防止洪水事故的发生,在雁栖湖和桃峪口设计了两座泄洪闸。雁栖湖泄洪闸位于北台上水库坝下1公里处,京密引水渠在此处与山洪沟平交,便设计在渠道的左岸设置泄洪闸。此泄洪闸为两孔,孔宽6米,闸底高程57.0米,6米×5米弧型钢闸门,设计流量每秒155立方米,校对后改为每秒231立方米。桃峪口泄洪闸设计为3孔式,孔宽6米,闸底高程47.82米,6米×5米弧型钢闸门,设计流量每秒239立方米,校对后改为每秒388立方米。
为了实现京密引水渠部分段落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设计方案中为引水渠设计了一座倒虹吸。此倒虹吸位于龚庄子进水闸下游12.3公里处,此处为沙河,故名为“沙河倒虹吸”。此倒虹吸为双孔式,由3米×3米的钢筋混凝土为主结构,总长131米,设计流量每秒40立方米,流速每秒2.5米。由于部分渠道落差过大,设计人员在龚庄子进水闸至沙河倒虹吸之间9公里的渠道上设计了6座跌水。此6座跌水落差在2.25米至5.65米之间,每座跌水设一个宽3米的两孔闸,并在一些落差较大的跌水上预留出水电站的位置。设计方案中,凡是引水渠流经泥沙较多或流域面积达10平方公里至50平方公里的山洪沟,均在此设立涵洞,京密引水渠全渠共设计了25座涵洞。涵洞断面为四孔式至八孔式,在山沟无水时,涵洞可允许汽车通过。为了防止渠道水位过高造成漫堤事故,设计人员在怀柔水库进水闸上游2公里处设计了一座侧堰。此侧堰位于引水渠左岸,渠底高程56.95米,堰顶高程59.65米。堰顶设13个1.5米×1.2米的泄水闸,采用叠梁闸板 1960年正值中国三年困难时期,故指挥部决议不动员农民参加此次工程,改为抽调城市基础建设、水电工程及商业系统的职工约5万人参与此次的建设。除此之外,再从党政机关、学校抽调5千人,并招收一些农民工支援建设。这些建设者于10月下旬陆续抵达施工地点,在11月上旬正式开工。大部分建设者都被安排在首段,即西崔村以上河段。西崔村以下则只安排部分建筑物的施工。1961年4月,首段渠道工程正式完成。
1961年3月,官厅水库的蓄水量比政府预计的要多,这暂时缓解了北京市全市的用水困难。北京市市委又考虑到施工人员已经连续施工5个月,便决定从西崔村以下的引水渠工程全部停止,而西崔村以上的工程则被称作京密引水渠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历时5个月,完成土石方632万立方米,修筑建筑物94座,共使用资金3590万人民币。
一期引水渠正式开始运作后,市政设计院发现龚庄子至沙河间、渠道与雁栖河间及刘各庄附近段落河道有严重的渗漏现象;刘各庄附近的河道同时出现边坡不稳定的现象;怀柔水库至李史山段落则达不到设计流量,没有满足输水需求。因此,市政设计院于1963年9月提出了《京密引水一期续建工程初步设计》,同年12月份又提出了《京密引水一期续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经过上级机关批准后,于1964年进行了修补工作,彻底废弃了几个被淤泥堵塞的涵洞,改建了寿倒虹吸和新建范各庄节制闸

5. 京密引水渠为什么不从东边进北京

我猜啊,

原因一,西边地势高、东边地势低,如果顺着东边流淌,就会汇入大海了。

原因二,河道,是千百年冲刷形成的,自北向南、自东往西。

原因三,其实以北京城的位置来看,西边更近。

原因四,其实,原本北京西北方向,上游来水非常丰富,只是修了若干水库之后,只能依赖密云水库及官厅水库了。

6. 有段北京城区的水系:是活水还是死水

第二条也是活水。第二条到了前三海之后,出口在真武庙南侧的御河,往东、往南,过平安大街,转“暗河”,经北河沿、南河沿、正义路、台基厂、再往南汇入“第一条水系”的护城河了。

7. 北京永定河田村段为什么没水

门头沟三家店有一大坝把水都拦下来了,全给首钢用了。95年雨水比较多曾经放过一次水,后来再没放过。因为官厅水库河北境内前几年污染比较厉害,有段时间北京市不把官厅水库水作为饮用水,只作为工业用水,不知道这几年治理得怎样了。
02年卢沟桥南侧修了橡胶坝,估计08年还不放点水给国际友人瞧瞧,呵呵!
再说了,当年卢沟晓月在荒郊野外,何等凄美!现在五环都修到永定河东边了,满北京城的灯光,加上难得干净的天空,不仔细找哪还有月亮的影子!别去了,还是闭上眼睛从文学大师的作品的描述里想象吧---看景不如听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