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馆主简介
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馆主李松堂,原名李伟,1949年生,北京人。在李松堂的名片上一面是写着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李松堂馆长,另一面写着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李伟院长。一张名片,两个名字,两种身份。他自己解释两者一点也不矛盾,其实就是干一件事情。办博物馆和临终关怀医院,都是尝试临终关怀,博物馆是关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医院关怀这些临终的老人。他将门墩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医院各处,这让在此居住的老人,尤其是曾在四合院生活过的老人们非常感动,让他们有落叶归根的感觉,有的老人走不动了,也要坐轮椅让人推着每天摸摸那些门墩。 李伟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中长大,爷爷是有名的老中医,家人都喜爱收藏玉器、古钱币,受家庭影响他很早开始集邮、集币。1994年故宫举办的第一个私人展览就是他的古钱币展。目前李伟收藏有门墩400多对,最早的收藏品是他8岁时挨了一巴掌换回来的。门墩是伴随李伟长大的好朋友,8岁时赶上他家住的地方拆迁,看着工人把别人家的门墩劈里啪啦地用铁锤砸碎运走。李伟一个劲儿地央求爸爸一定要带上院门口的门墩,带着上百斤重的石头搬家在大人眼里不过是小孩子的无理取闹,爸爸坚决不同意儿子的要求,于是他又哭又闹求爸爸把门墩带上,忙着收拾东西的父亲急了,给了他一巴掌,那是他长这么大头一次挨打。挨了打的小李伟又去求奶奶,由奶奶出面这个门墩终于得以保留,这也成了李伟第一件收藏品。“当时我并不懂要保存文物,只是觉得跟这些石头有感情。”李伟说。
拆迁工地寻宝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北京四合院的逐渐消失,那种单纯的喜爱成了一种四合院情结,对门墩的深深热爱。上世纪80年代初,李伟开始系统地收集门墩等建筑构件,遭到了朋友的一致反对,都认为这是一项没有经济回报的投资。可李伟认为他没能力完整地保存四合院,但可以保存它的建筑构件,那一砖一石都是历史的见证。就这样,李伟开始出没于各种拆迁工地,只要看到哪里墙上写上了大大的“拆”字,他就会马上赶到那里去淘“宝”,还被不少人误会为投机倒把的文物贩子。
护宝故事
半生呵护“玉壶春”首次办起门墩展
去年年底的煤市街拆迁中,还凭借他的细心保住了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石雕牌楼。李伟小时候经常到煤市街的“玉壶春”南式点心铺买点心,在记忆中那座老店的石牌楼雕刻相当精美,传说“玉壶春”三个字还是干隆御笔。四十几年后,再来到这条街上时,早已辨不出当年的模样,来回走了几遍都没找到当年老店的旧址,他不死心,终于在一处老房子门前发现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檐,而门脸的形状也隐约像牌楼,不过上面都用石灰糊住,看不见任何字迹。拆迁工人告诉他马上有推土机过来把这房子推倒,他嘱咐工人千万不能推倒,并出2000元让工人一定要一块砖一块砖地慢慢拆,因为后面可能藏着珍贵的文物。这样他也不放心,每天天不亮就来监督,当刮去厚厚黄土和石灰后,“玉壶春”三字露出真容,李伟欣喜万分。现在这个牌楼已经被保护起来,不再拆除了。2000年石刻博物馆与李伟联手举办了首届门墩精品展,李伟挑出个人珍藏,共拉了17卡车、217件藏品。在这次中国首届门墩展上,李伟的门墩精品,令世人大开眼界。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收藏门墩的日本人岩本先生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的中国门墩,直呼李伟是老师。 除了对北京四合院感兴趣,李伟对中国各地的民居古建也十分喜爱,安徽宅院、山西民居等都成了他的“保护对象”。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出去寻找那些民宅雕刻。十几年前出差到江西,他听说深山里有百年古村落,于是翻了几座山来到山沟里,果然发现有一座大宅院建造考究,可是已成为大杂院,第一进院子竟然成了饲养牲口的地方,李伟提出想买门楼的石雕,可是主人不卖,却要他将整个院子包括院中的几间瓦房一起买下,并开出了十万元的高价,要知道当地买一座普通院子只需两万元。想到江西门楼在民间几乎绝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伟最终还是一咬牙用6万多元买下了整个院子。然后,他请人小心地将门楼拆下,用马车花20多天时间才运出山里。现在这座门楼上的精美石雕成了他的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李伟介绍这块长2.25米、宽0.35米的皇帝巡游石雕梁,这块石雕上有60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工匠从3个方面打出空隙进行雕刻,就连并排两匹马的四个蹄子都被清楚地表现出来。完整记录了一次皇帝出巡的壮观场面。亭、台、楼、阁上的吹鼓手,演奏的乐曲好像随即可闻。这里有伞盖、有刀枪、有司仪也有武官大臣。麒麟、瑞兽、喜鹊、画眉也尽在其中。
B. 北京一男子盗走200万现金,潜逃20年买了三套房!男子需承担哪些责任
男子涉嫌职务侵占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男子利用职务之便,盗走了银行的200万现金,潜逃了20年,买了三套房子,在这20年中一直靠收房租生活。法网灰灰疏而不漏,他最终被警方抓获,这个男子涉嫌职务侵占罪,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要积极退赔赃款。他在工作期间坚守自动犯了职务,侵占罪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罚金5万元。
警方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年后把这个犯罪嫌疑人抓获,并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在审核证据以后把案件移交给当地检察院审查起诉。在这个男子被捕以后,他女朋友称房产是双方共同出资购买,但在法官的积极努力下,女朋友承认自己没有出钱,这些房产都是非法所得,最终女友同意退赔,而男子则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C. 北京一储蓄员携百万巨款潜逃,警方是如何将其抓回的
2003年,26岁的李伟是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某分行储蓄员。借一次上夜班之机,他盗取保险箱近200万现钱后逃走,这一逃接近20年。
与此同时,执法检查官对孙艳进行了心理指导,孙艳说:“谢谢你们给了我继续生活下来的胆量,我觉得等李伟出去跟他再次生活。”后审理案件检查官在审讯李伟时传达了孙艳的这些话。
外逃近20年,没法对父母行孝,没法与家人相逢,遮遮掩掩的藏匿生活,使李伟身心疲惫、深受难熬。面对审理案件检查官,他深深悔恨道:“我知罪、投案自首、悔过,改过自新填补自身做出的罪。”“假如孙艳想要等着我,我出去后一定会与她完婚,给她一个最后。”现阶段,该案已由西城区检察院移送法院案件审理。
D. 清朝雍正年间李伟的一生
早期经历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日),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1]
平步青云
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2] 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着,不久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3]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一年后的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4] 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5] 李卫并无卓越的家庭背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之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缉查私盐
纵览李卫的任职经历,不难发现,其长期主管或兼管一方的盐政工作。早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李卫便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一年后升任布政使但仍兼管盐务工作。两年之后,已经任职浙江巡抚的李卫又被命令兼任两浙盐政使的要职,由此说明,李卫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是很在行的。
清代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清代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吃价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盛行,官盐运销不畅。李卫加强缉私队伍力量,重点打击具有强大组织的大盐枭。沈氏是着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李卫任用韩景琦,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6]
雍正四年(1726年),面对私盐泛滥的情况,李卫提出,在浙江私贩出没的“适中孔道”——海宁县长安镇设官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军标副将等官员督饬将吏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与此同时,坚决打击盐枭的肆虐活动。[7]
与此同时李卫及时有效地向朝廷上疏,他认为要治理浙江私盐猖獗的问题,需要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向外扩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强巡查。同时奏请朝廷,令副将、城守参将等军官在江南苏、松、常、镇四府周围安排水陆兵力,随时缉捕私盐贩卖者。[8]
修筑海塘
在浙江任上,李卫还着重办理了浙江海塘事宜。海塘即海堤,是江浙两省沿海居民用来抵御海潮侵袭的重要设施。海塘工程主要集中在江苏的浙江和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四府,尤以钱塘江口的海宁塘最为险要。李卫很重视修筑海塘,几乎每年都要奏请整治。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皇帝因不满意江南总督范时绎对松江海塘改土易石工程的办理,令李卫赴工查勘,并采纳了李卫的修治方案,由李卫同江南督抚稽查治理。海塘工程系由政府财政开支,但所拨款额多不敷用且必须先经奏准,然后兴办。李卫在浙江多方面自筹资金,“除应动用正项之外,皆系每岁设法盐务等类节省额外盈余陆续抵用”。[9]
善于捕盗
除了缉查私盐,李卫亦擅长捕盗。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李卫通过明察暗访得知,当时江南盗贼出没、横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时任江南督臣范时绎、按察使马世对诸盗贼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包庇,[10] 经常以替身代为受过,使其逃过一劫。李卫得知此情况,毫不徇情上书弹劾。范时绎随后被解除职务,调离原官职,马世被发配充军。
甘凤池武艺高强,江湖之上名气很大。他早在康熙时期曾在浙江参加过反对朝廷的“朱三太子案”。雍正时期,又联系张云如等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并准备于雍正八年秋天举事。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侦破了这一犯罪团伙。[11] 甘凤池最终被判处死刑。
人物结局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12]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后李卫出任直隶总督。[13] 干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干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14]
E. 李伟被控受贿3296万余元当庭认罪,你如何看待这种贪污受贿的行为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伟在天津二中院受审,被指受贿3296万余元。他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李伟受审
受贿与行贿一体两面,是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连续两年提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要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利益链。
记者梳理发现,多名大老虎的落马,除了受贿敛财外,还与被不法人士的“围猎”有关。对于这件事的影响,我想,我们还有很长的事件去总结和思考。
F. 河南郑州新首富发家史,当过记者卖过雪糕,如今身价150亿元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起,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放弃稳定、安逸的工作,加入到创业大军的队伍当中,他们的出现,成为了国内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历时数年时间,研究了上百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后发现,他们无一不是集智慧、勤奋、胆识和机遇于一身,或许以钱多钱少去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稍显片面,但从这些商业大佬的故事里,去探寻那些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闪光点,不可否认是十分有价值的过程。
BOSS研究社本期为大家带来的商界传奇人物传记的主人翁,是来自河南郑州的李伟先生。在着名财富研究机构胡润研究院公布的最新版《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 李伟以15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位居全球第1558名,力压建业集团的胡葆森和安图实业的苗拥军,成为本年度的新晋“郑州首富”。 接下来,BOSS研究社便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位优秀的郑州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当中去。
1992年,邓小平同志着名的“南巡讲话”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下海创业,李伟听闻过后备受鼓舞,于是毅然辞去稳定的公职工作,投身到创业大军的队伍当中,然而,空有创业热情的李伟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业方向,为了生计,无奈之下他开起了 游戏 厅。随后,他又先后卖过芝麻糊,卖过牛仔裤,就这样混迹了好几年。
90年代中期,联合利华开始进军国内冰淇淋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加盟商,由于是市场开拓初期,给出的加盟政策也相当友好,这让商业嗅觉敏锐的李伟意识到了巨大的商机。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联合利华总部,成功拿下了冰淇淋河南省总代理,当年的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加上冰淇淋产品利润丰厚,让李伟很快便从中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商界,李伟最崇拜的人物便是郑州本地的陈泽民,90年代中期的时候,后者所创办的“三全”,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速冻汤圆、水饺品牌,陈泽民也从一个医生,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当年的郑州首富。于是乎,按捺不住的李伟也追随陈泽民的脚步,开始做起了速冻汤圆的生意,并创办了“思念”品牌。
可是,由于牌子没有名气,让李伟一下子就犯了难,仓库里堆着数百吨的汤圆库存,去找超市谈,人家也不愿意要,怎么办,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库存烂掉吗?李伟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花钱在当地的报纸上,投了一篇题为《悬赏50万元寻找全郑州最会做汤圆的人》的“寻人启事”,消息一出,立马就有不少人与李伟取得了联系,很快,他便网罗了一大批速冻食品行业的专业人才,搭建起了自己的创业团队。
为了打响思念的品牌知名度,李伟找到了早年因《思念》一曲走红的女歌手毛阿敏,耗资百万买下了这首歌的版权并将其拍成广告投放至央视,在尚以电视广告为主的年代,这一招迅速奏效,思念汤圆很快便火遍大江南北。
2006年,思念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从外国人手里成功募集了超过20亿元的资金,让思念食品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08年,思念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水饺、汤圆供应商,名气再次大幅提升。然而仅仅4年过后,思念便宣布从新加坡交易所私有化退市,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去深究,但真正让人直呼“高手”的是,李伟在这次退市私有化中用于回购股份的花费,不足6亿元。
2012年4月,思念食品内部成立了一家名为郑州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传统的toC端,开始了向toB端的尝试,这一次,李伟的目标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速冻米面餐饮供应链。在他幕后的统筹之下,千味央厨迅速发展,经过短短十年时间的成长,现已成为一家国内龙头型的食品供应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家喻户晓的肯德基、必胜客、海底捞、老乡鸡等餐饮连锁品牌,都是千味央厨的客户。
如今,李伟早已卸任了思念食品和千味央厨的一切职务功成身退,但他仍是这两家大型民营企业真正的大脑,即便不在公司任职,他依旧在幕后遥控指挥着这两艘商业巨轮砥砺前行。
成功绝非偶然,对于创业而言,一是需要锐敏的嗅觉去察觉到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商机;二是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三是需要对自己和企业有明确、清晰的定位,明白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祝广大创业者,马到成功!
G. 截止到2020年副国级以上领导干部落马的有多少人
2020年1月2日,元旦假期结束第二天,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湖北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委员古峰接受审查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在湖北省检察系统工作40余年的古峰,成为今年首个被查的厅官,也拉开全国政法系统全年反腐工作的“大幕”。
5“虎”与73个厅官出自政法系统
古峰被查5天后,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原局长姚伟接受审查调查;姚伟被查两天后,武汉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刘菊生接受审查调查……今年来,全国政法系统反腐工作持续发力。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以及各省区市纪委监委,分别查处18只“老虎”与399个省管干部(下称“厅官”)。其中,有5“虎”与73个厅官出自政法系统,居各系统之首。
5“虎”中,除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伟,曾任北京市委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外,其余4个都长期在公安系统任职,有3个官至副省(市)长、省市公安厅(局)长。
73个厅官中,有地级市委政法委书记,如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书记袁卫祥,主动投案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委政法委原书记王振清等;有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地级市(州)检察院检察长,如北京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焦慧强,青海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贾小刚,广东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梁德标,辽宁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宋兴伟,广东省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关英彦(曾任广东省珠海市检察院检察长),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检察院原检察长张迅,云南省楚雄州检察院原检察长周映枢等;有省市高院副院长、地级市中院院长,如吉林省高院副院长吕洪民接受,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陈昌,山西省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陈明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徐志国等;还有司法系统官员,如哈尔滨市司法局原局长向生元,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原副厅长吴铁城,内蒙古监狱管理局原局长徐宏光,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原局长冯力等。
与政法系统的5只“老虎”一样,73个厅官中,出自公安系统的也最多。其中,多个厅官曾任所在地级市公安局局长,如广东省江门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春生,浙江省台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伍建利,海南儋州市公安局局长易向阳,山西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邬光明(曾任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局长),陕西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雷雨(曾任陕西省商洛市公安局局长),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松岩(曾任山东省德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梳理多个公安局原局长的党纪政务处分结果可以看到,多个局长被指纵容涉黑涉恶活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
在前6个月共查处25个政法系统厅官的基础上,7月8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动员会”,会上明确,今年7月至10月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行动。一场剑指全国政法系统“害群之马”的整顿清除行动随即展开。11月1日,随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的结束,政法系统厅官及以上被查官员的数量水落石出。7月8日至10月31日,被打的11只“老虎”中,有3只“虎”出自政法系统。其间全国范围内被查的162个厅官中,有28个厅官出自政法系统。
11月20日,中纪委官网消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市委书记侯凤岐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政事儿”发现,此番被调查前,侯凤岐于2013年5月调整了工作岗位,从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岗位,转任乌海市委书记,成为乌海市委领导班子的“班长”。
“政事儿”初步统计,十八大以来被查的84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中,有19人系十八大后走上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也就是说,这19人晋升不久后被查出贪腐等违纪违法问题。
最高级别:副国级
“政事儿”梳理发现,这19个晋升不久即落马的“老虎”,级别最高的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
2013年3月,苏荣从正省级江西省委书记,升任副国级全国政协副主席。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一年零三个月后,于2014年6月被调查。今年2月已被“双开”。
中纪委今年2月通报苏荣的问题时,措辞严厉:大肆卖官鬻爵,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自身严重腐败,并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谋取巨额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
H. 北京一银行储蓄员携200万巨款潜逃,最终是如何被抓的
北京一银行储蓄员李伟携200万巨款潜逃,时隔二十年,李伟被警方在海淀区抓获!据悉,之所以李伟落网,是因为李伟从始至终都没有做过核酸检测,正是因为如此,社区以及民警对其进行了排查,发现了李伟是网上逃犯,如此,李伟被警方逮捕!李伟已经被检方以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此案正在排期不久将会开庭审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李伟一念之差,潜逃二十年,却一直被困在房子里,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堪称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炼狱”,李伟被抓后释然了,他表示二十年来他并不好过,犯罪之后,连家不敢回,连父母都无法孝敬,他后悔至极!李伟在潜逃期间结识了孙艳,房子车子等等都买在了孙艳的名下,即便是如此,他一直不敢和孙艳结婚,最终两个人渐行渐远!李伟被抓之后,孙艳名下的房子因赃款购买,被收缴,孙艳也竹篮打水一场空!
北京一银行储蓄员携200万巨款潜逃,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