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城市名字怎么来的

北京城市名字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2022-12-24 20:32:37

Ⅰ 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名字的由来: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1、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8、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9、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10、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1)北京城市名字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公元1403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这里,把北平改为北京。从这时起,北京这个名称才正式出现。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度把北京改为北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又恢复了“北京”这个富有历史传统的名字。

北京“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并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四位 。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230元,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一。2017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8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Ⅱ 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在后来的年代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北京城被称为六朝古都,可久远的燕国对于现在来说可以说是无迹可寻,可北京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期的五个朝代建都之地,这五朝指的是辽(公元916——1125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元(公元1279——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当初辽时,只把北京作为陪都,北京只不过是辽代“五京”之二,而真正在这里建成中央都城的,不始于辽而是始于金。据《金史·海陵纪》记载说燕京就是北京在当时的名称,金建都之后改称中都。当时为公元1153年4月21日,即正式将燕京定为首都。 说到北京城,还是要从辽代的燕京聊起。辽人,即契丹人,契丹族是世代生活于辽河上游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建都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为“皇都”。随后登基称帝(辽太祖),改国号为“辽”。 同时期的中华大地的中原上正处在“五代十国”政权纷乱的时期。公元936年,即五代时期中的后唐清泰三年,后唐的节度使石敬瑭为篡夺政权,许诺割让国土为条件,换取辽太宗(耶律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发兵协助。石敬瑭篡位当上了后晋皇帝,随之割让北方国土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史称“燕云十六州”杨家将那里面老说)送给辽国作为回报,并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石敬瑭自己则做了现在着名的骂名千载“儿皇帝”。 当时割让给辽国的幽州城,在今天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定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定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其后于公元1006年定今内蒙古宁城为“中京大定府”,后又定云州(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以上就是我所说的辽国的“五京”,一个国都和四个陪都。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后,改称为“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北京城的别称“燕京”的称号即始于此。
后在辽国统治的塞北地区,世居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逐渐强大。公元1112年的夏天,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今日叫松花江)渔猎,按惯例女真各部落首领都要前来朝拜。在宴会上,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不肯屈尊献媚,险些被处死,由此引发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的统治的想法。次年,完颜部落联合其他女真部落正式起兵反辽。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创建了大金国,建都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1123元金军攻陷了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1125年,金兵又俘获了辽国皇帝天祚帝,辽国正式灭亡;1126年,即靖康之耻那年(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国都开封。随后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便就近统治新征服的北宋领土。 公元1149年,位居金国丞相的完颜亮(金太祖之孙)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
定下迁都大计之后,完颜亮派官员梁汉臣、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去燕京,全力营建宫殿城池;另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和描绘北宋的宫殿园囿,依样在燕京仿建。
公元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完颜亮特意下诏改元,改新年号为“贞元”,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级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王公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亲族中的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完颜亮又下令拆毁了会宁府的宫殿宅第以消除后患。
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池。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城里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只可惜辉煌的金中都城在历史也只闪光了63年。 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建立中都一直到1214年金宣宗迫于蒙古成吉思汗的威胁而迁都“开封府”,再至迁都的次年中都城被蒙古铁骑彻底捣毁。金中都短暂的命运就此结束,在这63年中,中都还是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经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苑。

Ⅲ 北京的得名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明朝 明朝,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辽朝在北京建都,这是北京成为首都的开始。虽然西周时期燕国曾以北京为首都,但燕国只是诸侯国之一,不能称为朝代。
北京是从明朝的时候开始叫北京的。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立北京城,这是"北京"地名的开始。
南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在茨瓦内,立法首都在开普敦,司法首都在布隆方丹。

其实这并不稀奇,在我国古代,两京制很普遍,还曾出现过五京并存的时期。

五京制出现在唐朝,五京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唐朝初年只有两个都城,一个是朝廷所在的京兆长安,另一个是陪都——东都洛阳。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把儿子李旦拉下皇位,干脆自己做起了皇帝,因为自己的娘家在并州(今属山西太原),因此以并州为北都。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时候,天宝元年(742年),京师之地改为西京,东都洛阳改为东京,北都改为北京,不废除并州京都地位的原因在于,这里不仅仅是武氏故里,也是李唐起家的龙兴之地。

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在至德二年(757年),又增设了凤翔为西京,成都为南京,原来的西京长安改称中京,正式形成了五京制。宝应元年(762年),西京凤翔并入天兴县,罢京名。

唐朝的北京——太原,当时是第三大城市,主城由汾河西岸的晋阳县城、汾河东岸的太原县城、横跨汾河的连城联合组成,构成了规模宏大的主城。

主城之外,还有五座卫城,面积庞大,周长二十二公里的主城与卫城加在一起,面积达到四十平方公里,称其为“北京”可谓名副其实,今天的北京那时候叫幽州。

Ⅳ 北京市为什么叫北京呢

明朝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明清时设置顺天府管辖首都地区,地位与今日的北京市类似,但管辖面积不同。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4)北京城市名字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北京历史称呼: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Ⅳ 北京的来历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修建新城,名大都。从此北京成为全国性都城。元代北京城规模宏伟,为解决城市用水,特别是引水济漕之需,郭守敬主持兴修白浮堰,将昌平白浮泉水及西山其他大小流泉引入大都城内接水潭,再连接通惠河以达通州。

此外,又别开金水河,将玉泉山水引入大都宫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宫苑及大都城用水和通惠河水源问题。

由于京杭运河的通航和海上运输发展,加强了中国南北部的经济联系,也促进了大都城贸易繁荣。明初,为加强北方防御,决定将首都从南京迁来此地。1403年称都城为北京,这是北京城定名的由来。

(5)北京城市名字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北京的历史沿革:

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0万年前“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历史的开始。为生存而聚居的北京原始人类创造了聚落组织和文化,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与各种文明发生着交流与碰撞。

夏商周时期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文化融合交汇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态势。中原王朝或与当地邦、族结盟,或直接派重臣守护,表现出对其北面门户——北京地区的重视。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即分封了燕、蓟两个诸侯国。从此,北京的历史迈上了“方国都邑”的新台阶。战国时期,燕国成为“七雄”之一,燕都蓟城一跃成为“富冠海内”的名城。

Ⅵ 北京的得名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北京的得名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取得皇位后,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北京正式得名的开始,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北京的得名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等。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是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的着名景点有:天安门广场、北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天坛公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奥林匹克公园、三里屯等等。

Ⅶ 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是“蓟”,从先秦时代的北方重镇,到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再到明清的北京城,这座城市经历了数千年复杂而漫长的演化历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是“蓟”,从先秦时代的北方重镇,到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再到明清的北京城,这座城市经历了数千年复杂而漫长的演化历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