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首都高校召开“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了吗
昨日,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线联平,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晓兵,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副社长李青,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邵文杰等相关领导听取会议报告并讲话。来自首都高校及外地高校相关专家、学者共计80人参加会议。
一是国家提出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方针,促使进入“双一流”建设计划的大学都要在提升质量上进行深度思考。
二是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要求,更多的大学在思考,如何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和方位。三是首都高校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北京建设成和谐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并且成为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晓纯、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王晓燕主持。
‘贰’ 邵文杰和许璐璐结婚了吗
没有。邵文杰和许璐璐是辽宁电视台的同事,两人没有结婚,许璐璐是辽宁电视台《新北方》的主持人。邵文杰是辽宁电视台《明星转起来》的主持人,二人主持的节目幽默风趣深受群众喜爱。
‘叁’ 邵文杰的获奖情况
1987年10月,邵文杰凭《陈州湖唱晚》一文荣获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省教委和《教育时报》社联合举办的“1987年河南省中学生作文比赛”第一名,三次获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1988年被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免试破格录取,获当年度南开大学最高奖学金——南开大学新生奖学金,任南开大学团委机关刊物《南开人》杂志执行主编。
1992年7月南开大学毕业后,即供职于光明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并于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2004年、2006年、2007年分获“全国农业好新闻”一等奖,2005年“全国农业好新闻”二等奖,数次获光明日报社评年度好新闻奖、年度好版面一等奖,2006年11月,获“网络贴吧周刊第一届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 六上青藏高原采访,出版有新闻作品集《大道通天》(2007年,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0年被上海世博局授予2010年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
2013年1月,光明日报编委会决定,授予邵文杰同志总编辑奖。在邵文杰的带领下,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书摘》杂志发行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277%。
2013年4月,《书摘》杂志进入“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品牌行列,成为2013年度全国畅销报刊发行市场50强之一,排名为第23位; 2013年8月,《书摘》杂志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确定入选“2014年度中国畅销报刊发行市场100强”;2013年9月,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期刊协会、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年度最受读者欢迎的50种期刊”评选活动中,《书摘》杂志进入“全国年度最受读者欢迎的50种期刊”第28名 ,2013年11月,《书摘》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列入全军2014年度选订类杂志目录。在选摘稿件上,《书摘》杂志围绕“知识改变世界、文化创造中国”的理念,让文化更有温度,用文化温暖世界 。2013年12月,邵文杰被光明日报社新闻专业高级职务评委会评定为高级编辑。2014年9月,《书摘》杂志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确定入选“2015年度中国畅销报刊发行市场100强 。
2015年2月,由光明日报《书摘》杂志社、聚协昌博物馆与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从众多高校申报的活动中脱颖而出,获评由教育部主办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国高校特色展示项目。
‘肆’ 邵文杰的介绍
男,汉族,1971年3月出生,八十年代中期中学生校园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现为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书摘》杂志社社长、主编。
‘伍’ 邵文杰的人物生平
邵文杰1915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安县克昌村,1930年入新安县师范学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接触进步思想,接受党的教育,创办进步刊物,开展对敌斗争,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3年5月,邵文杰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新安县师范学校共青团支部书记、新安县共青团特别支部委员。不久,由于叛徒出卖,邵文杰在开封被捕入狱。在将近5年的狱中斗争里,他和狱友与敌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1938年3月被营救出狱后,邵文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新安县委宣传部部长。此后,他先后在中共豫西特委、洛宁中心县委、洛宁地委工作,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发动群众,发展组织,壮大队伍,积极斗争,为豫西的革命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5月,邵文杰同志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延安马列学院、中央高干训练班、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间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河南地区转移撤退干部工作,出色完成了任务。1945年11月至建国前夕,邵文杰同志先后在太岳新华日报社、太岳区豫西工委、豫西地委、洛阳地委工作,主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1949年3月河南全省解放至“文革”开始,邵文杰同志历任洛阳地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书记,河南省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计划局局长,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副书记,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和省物价委员会主任、省编制委员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他始终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忘我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制定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五年规划”和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有力促进了河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革”期间,邵文杰同志被错误审查,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他无私无畏,始终保持对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1979年后,邵文杰恢复工作,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986年5月,邵文杰从主要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1991年1月离职休养,但他仍然关心河南的改革和建设事业,积极贡献自己的余热,任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直至1994年。在地方史志编纂工作中,邵文杰一丝不苟,呕心沥血,为我省地方史志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邵文杰同志还是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河南省第三届、四届、五届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五届、六届、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