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北京有名的四合院都在哪里呢
以下是老北京较有名,且保存很完好的四合院。
明清时期:
1.崇礼宅:
地址:位于东四六条63、65号,东邻南板桥胡同,西近月光胡同,北靠东四七条。
2.文煜宅:
地 址:帽儿胡同7-13号
3.麟庆宅:
地址:位于美术馆后街南端之亮果厂胡同和黄米胡同内。
近现代:
1.老舍故居:
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2.梅兰芳故居:
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扩展质料: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参考资料:老北京四合院-网络
㈡ 北京四合院有哪些
一、后海四合院
后海距故宫非常之近,皇城脚下的居所定会是不一般的地界。每逢初夏的晚上,漫步在后海的河畔边,感受着从身边吹过的微风,柳叶轻抚你的脸庞,那一刹那,会让人忘记白天酷热的天气,以及繁重的学习与工作。
在后海,能体会到什么是老北京风情,古老的街道散发着沉积了千年的北京文化气息的气味,这里的四合院也是外地游客绝对不会错过的地方。
文煜宅园的五座院落基本各成系统,分别拥有南北中轴线,布局严谨但并不刻板,局部也有灵活处理,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同时整座宅园建筑与园林水石相间,表现了北京四合院庄重大方而又正中求变的建筑特色。
㈢ 北京四合院在几环
二环。
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传统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主要位于北京二环路里面,通常位于东四、南锣鼓巷、什刹海一带的四合院价格会高一些。四合院面积有大多小,普通一进适合元的面积大约在100-120平方左右。标准的三进四合院面积不会小于900平方。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3)北京四合院去哪里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四合院的装修设计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继承,因此装修过程中离不开中式元素的运用,但是想要完全还原出古时候的风格是不太可能,也可能不太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因此四合院的装修过程中需要将中式的古典元素,融入在现代的建筑风格里,再精心改造一下,也可以带给人们精美惬意的视觉体验。
2、四合院装修设计非常有北京的风格,通过许多精美巧妙的元素运用,让四合院充满了艺术气息,都散发着古典的韵味。
3、四合院装修不仅需要注意庭院与室外的装修布置,室内的设计也需要重点布置,四合院室内通常采用那些经典的古典元素组合搭配,带给人们一种唯美的视觉艺术体验。
㈣ 游北京四合院,去哪最好
可去南锣鼓巷,南口为地安门东大街,西行至地安门,有地安门小吃店,清真的,有许多北京小吃,再西行为北海后门和什刹海的南端,往西至十字路口往北是游后海的三轮车聚集地
㈤ 北京哪的四合院最好
北京哪的四合院最好:老北京的四合院最好
可以看看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胡同24号院。要说史家胡同的历史,那可要追溯到700多年前。从元代刘秉忠设计的元大都图中仍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条胡同,只是难以弄清它当时为什么叫火巷罢了。这条胡同作为规划元大都的骨架之一,明朝属黄华坊,据传是因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史家胡同”就赫然在目。至今在胡同东口路北甬道内的西墙上,还发现了许多明代弘治年间广顺窑的建筑用砖。清朝,史家胡同属镶白旗,在干隆十五年的京城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史家胡同的全貌。
㈥ 老北京有名的四合院都在哪里呢
1、恭王府。恭王府是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的一座王府,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它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干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2、孚王府。孚王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胤祥、弘晓的怡亲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孚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3、文煜宅。文煜宅位于帽儿胡同,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占地面积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
4、纪昀宅。纪昀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原为雍正时权臣、岳飞二十一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孙岳钟琪的住宅。纪昀(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
5、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内门口西三条。为三开间小四合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着名文学家。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住在这里,房间内的陈设均维持原样。
6、郭沫若故居。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区前海西沿,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7、老舍故居。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就最辉煌。
8、齐白石故居。齐白石故居位于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据传此宅为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
9、茅盾故居。茅盾先生的故居着的有两处,一处在北京,一处在乌镇。北京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茅盾1972年后居住的地方。
10、梅兰芳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占地面积716平方米。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
(6)北京四合院去哪里看扩展阅读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又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在现代,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四合院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一些四合院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有一些被拆除。
(参考资料 网络 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