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实用中医学北京编写的怎么样
扩展阅读
厦门西站在哪里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铺多少钱 2025-07-05 14:58:01

实用中医学北京编写的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1-14 02:02:47

① 北京鼓楼中医医院的周耀庭


周耀庭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院士。
主治:内、儿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心肌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周耀庭教授,195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从事中医温病﹑内科﹑儿科教学、临床工作几十年,主持“七五”攻关课题“脾胃方药知识库计算机软件系统”,获北京市中医局一等奖,“改良清胆退黄汤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五脏方药知识库”研究。出版着作十余部。参与编写的《实用中医学》,获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主校的《徐大椿医书全集》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古籍图书奖;主编《世界传统医学儿科学》、《周耀庭临床经验集》、《周耀庭讲小儿温病》、《周耀庭临证解惑实录》等着作。发表论文30余篇。

② 我想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研究生,求意见

本人学的第一本医书,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的“实用中医学”,之后也看了其他学院类似教材,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差得很多,感觉北京中医药大学功底很厚,支持您。

③ 安徽中医学院编实用中医学怎么样这本书

很好。《实用中医学基础》全面整理和收集了中医学课程中的重点和精华部分,全书内容涉及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方法。

④ 何任的国医大师何任大事记

1921年1月11日(农历庚申年十二月初三)
出生于杭州世医之家。
1924年1月~1937年6月
在家庭教师教导下学习古文,包括《四书》、《五经》、诗词等;上小学、中学;随父亲何公旦学习中医。
1937年7月~1938年6月
“七·七”事变,日军侵华战争爆发,随家南迁缙云;随父行医。
1938年7月~1941年7月
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学习。
1941年8月~1949年4月
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毕业;任盐局中医师;1947年举办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开始从事中医教学;编写《实用中医学》一、二、三集;行医。
1949年5月~1955年
创办庆春中医联合诊所;兼卫生人员训练所中医课程授课;1953年4月获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中字06437号中医师证书;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杭州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负责浙江中医进修学校教学工作。
1955~1956年
参与省卫生厅、省中医进修学校等购置大学路老浙江大学校址后,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与省卫生干校分开,单独建校;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1958年
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兼中医授课并门诊;举办中医师资班;筹办浙江省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制三年),编写教材兼授课。
1958年~1959年5月
“整风反右”运动开始,为领导小组成员;筹建浙江中医学院。
1959年6月~1960年3月
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任副院长;招收首届六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生;《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出版;被评为浙江省文教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获奖章、证书;筹建浙江中医学院函授部,编写出版《函授通讯》,并代厦门大学筹编海外中医函授讲义。
1960年4月~1963年8月
浙江中医学院并入浙江医科大学;撰写《谈治学》一文;《金匮要略归纳表》出版;组织教师编写《温病条辫白话解》、《中医内科手册》、《中医儿科手册》、《中医妇科手册》、《中医针灸手册》、《医宗金鉴杂病心法白话解》等,并先后在浙江、北京等地出版发行。
1963年9月~1966年5月
恢复浙江中医学院;在第一次中共浙江中医学院党员大会上被选为党委委员.;回顾过去四年办学经验,组织教师编写《中医学院各课教案与教学经验集》;《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白话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66年6月~1970年6月
“文化大革命”受批判;去嵊县三界、华堂等地劳动,前后共3年。
1970年7月~1973年10月
浙江中医学院第二次并入浙江医科大学;担任浙江医科大学中
医学院副院长。
1973年11月~1977年7月
浙江中医学院第二次从浙江医科大学划出,单独成立;恢复工作后,筹建《浙江中医学院通讯》。
1977年8月~1979年1月
根据省委(77 ) 163号文担任党委委员、院革委会副主任,以后改为副院长;任第四届浙江省政协委员;首批评定为教授;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何任医案》编印成册;组织全院老中医编成《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
1979年2月~1983年12月
根据省委(79 ) 68号文担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为浙江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981年赴北京参加首届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代表中方作学术讲演;1982年10月在全国四版中医教材编审会上被推选为副主任委员;任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中医学会会长;为浙扛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何任医案选》在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1983年12月~1988年1月
根据省委(83)183号文改任浙江中医学院顾问;浙江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何任医论选》、《金医要略提要便读》分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1985年底赴日本访问讲学;((金匮要略讲又》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1988年2月~1991年5月
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湛园医话》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详编《金匮要略校注》、《金匮要略语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新解》日文版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
1991年6月~1992年12月
国家级名老中医带高徒;获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金医要略校注》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金医要略百家医案评议》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3年1月~1997年12月
何任中医基金会成立;业绩载录于英国剑桥名人录;经人事部批准暂缓离退休,继续从事研究、着述工作;参加全国《金匾要略》学术研讨会,作学术讲演;应香港医学会邀请,赴香港访问讲学;何任中医基金会两次向在中医领域作出贡献人员和品学兼优学生颁奖;进修中国画;担任浙江省名中医馆馆长。
1998年1月~2000年12月
《何任临床经验辑要》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计42万余字;从事中医医疗、讲座等工作;被评为浙江中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中医药学会授予“国医楷模”匾额;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哈尔滨、南京、吉林、上海等省市邀请,为讲习班讲课、座谈;浙江卫视拍摄临床工作录像;被《中医杂志》聘为第三届编委会顾问。
2001年1月~2002年12月
江苏讲学;天津讲学、义诊;上海讲学;中央电视台《黄帝内经》摄制组拍制写作、科研、临床工作录像片;浙江电视台拍摄“名中医馆”录像片;自传式书稿《诗意流年》在
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杭州电视台拍摄“精彩人生”录像片;学院第二门诊部成立,应邀门诊;被《中医药学刊》聘为顾问。
2003年1月~2006年12月
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奖牌;浙江省劳动模范协会颁发“省先进工作者01670会员证”;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聘为理事,参加北京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教材编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书画展”优秀奖;第七期全国名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讲习班授课并招收弟子;被《中医杂志》聘为第四届编委会顾问;被《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聘为专家编委会常委;《何任医学经验集》在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抚今忆昔说中医》发表,驳斥“取消中医”之谬论;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中医研究所成立;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撰稿等工作。
2007年1月~2007年12月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成立,任名誉院长、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被浙江省中医院聘为首席学术顾问;浙江省何任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家人事部、国家中管局“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承高级讲习班”北京讲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远志大讲堂”首场报告会讲学;国家中管局邀请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秋赏月;主编《名医手稿》,由华宝斋杭州富阳古籍印刷厂印刷装订;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撰稿等工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评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王国强副部长在杭州为何任教授颁发证书,省长吕祖善、省委常委王贺文、副省长郑继伟亲切看望何任教授,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中医药大学隆重召开何任教授当选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何任名中医工作室建立;《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国医大师何任医案墨迹》先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全国《金匮要略》师资进修班等讲课;“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省中医药工作座谈会,提出“中医人要有中医思维”,在《中国中医药报》头版专文刊登;《金医要略临证发微净》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再版;浙江电视台拍摄《中医故事》纪录片;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撰稿等工作。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中华中医昆仑·何任》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任》在中国中医药出版再版;继续从事中医医疗、教学、撰稿等工作。
2012年2月23日(农历壬辰年二月初二)7时38分.
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

⑤ 王嘉麟的个人经历

1925年3月出生于北京。17岁随父学医并佐诊,后又拜名医陈慎吾、赵锡武为师学艺,医技日渐成熟,1951年独立私人行医。1956年起参加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把自己的治疗经验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患者,为肛肠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家医院为一位男士用古方枯痔散治疗内痔,由于患者是过敏体质,在用完药以后没有多久就出现了中毒的症状,几经抢救也没能够挽回他的生命,这件事给王嘉麟和他的同事们很大震动,于是他们就开始研究古方枯痔散中的每一味药物,希望能找到究竟是哪味药既能使痔核脱落,又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经过在兔子身上的多次试验,他们发现明矾的效果比较好。
王嘉麟在治疗肛肠疾病时,无论内治外治,都能运用自如,尤其在外治法上,他吸取古方的精华,在不断临床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创新。在发现了明矾的作用以后,他开始使用无毒枯痔油25%明矾甘油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明矾量大的原因,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就是发现了出血问题,就是后出血问题,所以后来,大伙又研究浓度降低,最后降到15%,就是让它硬化萎缩,就行了。
在解决了药物的问题以后,王嘉麟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始对传统的治疗的方法进行改革了。由于过去的治疗方法病人很痛苦,需要长期卧床,王嘉麟和同事们就于1957年在全国首创了明矾甘油注射疗法进行枯痔治疗,此举对于肛肠界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他革新了一种疗法——枯痔注射法,也发明了一种中药制剂——明矾甘油注射液,同时探索出了一条西法中用,中西结合的道路。
王嘉麟非常重视古典医籍的学习,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对传统中医的结扎和挂线疗法的研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用传统的结扎法结扎多组痔核时容易出现肛门狭窄的问题,对此,在五十年代,王嘉麟就提出了结扎多组痔核不要在一个平面,而要使其高低交错的梯形结扎法。
1991年、1996年先后两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现任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肛肠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北京中医学会外科委员,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
行医五十余年,在继承祖国悠久传统医疗精华的基础之上,不断结合临床实践加以补充、创新和发展。曾编写《痔瘘中医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手册》、《实用中医学》等着作,发表“混合痔剥离结扎410例远疗效观察”、“长效麻醉2号用于肛门手术止痛疗效观察”等学术论文。王嘉麟主任医师,数十年临床实践的用心积累,使得自己拥有高超的技艺,擅长中医外科、肛肠科,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脱垂、直肠前突、复杂肛瘘、环状混合痔、便秘、耳前瘘管等疑难病证的治疗经验丰富,有独特疗效。
王嘉麟自幼喜欢国画,但由于工作的紧张,已经多年没有动笔了。在王老家的阳台上养着几只鹦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王老的一乐呢,其实不然,这是他的儿子们想让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已年近八十的老人家颐养天年买下的,但是王嘉麟却并不想闲赋在家里。他说,已经干惯了这个工作了,还想继续地干,另外还给人家解决点痛苦呢,我也很高兴,你给人家看好了,人家愁着来,完了乐着走了,我就特别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