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有哪些风味独特的小吃
扩展阅读
厦门西站在哪里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铺多少钱 2025-07-05 14:58:01

北京有哪些风味独特的小吃

发布时间: 2023-01-14 10:55:52

Ⅰ 北京十大特色风味小吃有哪些

提起北京最让人自豪的或许不是因为政治文化中心,不是因为一座座节次鳞比的高楼大厦,而是那些深藏在老北京深巷里随处可见的一道道传统美食:北京烤鸭、胡适之鱼、豆汁、艾窝窝、糖耳朵、萨其马、麻豆腐、漏鱼、焦圈、面茶等,可谓是每道小吃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数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或许不惊艳,但却足以让人为之倾倒!

  • 01

    北京烤鸭是老北京的一道招牌美食,它的前身是南京板鸭。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对口感肥而不腻的南京板鸭赞不绝口。据说,朱元璋要“日食烤鸭一只”,宫廷的御膳房怕皇帝吃腻了就发明了新的做法,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就是在此时发明。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便将南京板鸭带入了北京,南京板鸭就此成为老北京烤鸭。

  • 02

    关于胡适之鱼,源于金受申的《老北京的生活》记载:“王府井大街的安福楼,前身为承华园。当其鼎盛时,许多文人常在此诗酒流连。哲学博士胡适之曾到这里大嚼,发明用鳗鱼肉切成丁,加一些三鲜细丁,稀汁淸鱼制成羹”,后人将它命名为“胡适之鱼”。

  • 03

    豆汁与豆浆虽然都是豆制品,但口感迥异。据说,豆汁最早时在宋代就已出现,当时有一位做绿豆淀粉的人在无意中将做豆粉的剩余汁液发酵,发现了十分可口的豆汁。后来他将这些豆汁煮熟卖给附近穷苦的百姓。就这样这种味道独特的豆汁就问世了。

  • 04

    艾窝窝是北京的一种传统糯米黏食,也称“爱窝窝”,每年农历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凉着食用。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 05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是北京传统小吃中的经典甜食,色泽棕黄油亮,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因为它做成后外形与人的耳朵相似而得名。前人有诗云:“耳朵竞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其原料有面、红糖、花生油、饴糖、蜂蜜、碱,繁而不杂。

  • 06

    麻豆腐是老北京的家常菜,北京人家常将麻豆腐加羊尾巴油、红辣椒、黄豆、雪里蕻一起炒,味道微酸,入口即化。因为羊油的膻味很重,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用素油烹调麻豆腐。由于麻豆腐是绿豆制品,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清热去火,美容养颜的功效。

  • 07

    萨其马是一种充满着老北京风味的糕点名称,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它原本是满族祭祀的祭品,用冰糖、奶油和白面制作而成,形状有点像糯米,经烤熟后切成方块状,即可食用。

  • 08

    “漏鱼”也称“娃鱼”,它并不是一种鱼,也不是跟鱼有关的食物,而是北京汉族人民的名小吃,它是用地瓜粉或者绿豆粉制作而成的半透明状物,煮熟之后因外形酷似鱼,而被当地人取名为“漏鱼”,其名一是便于好记,二是充满着生动活泼的乡土气息。在古时的北京曾有人称赞道:“冰镇刮条漏鱼窜,晶莹钦齿有余寒。味调浓淡随君意,只管凉来不管酸。”

  • 09

    焦圈形如女士们佩戴的手镯,色泽金黄,酥松蓬脆,是一种北京古老的小吃,它稍碰即碎,别有一番风味,深受北京群众的喜爱。焦圈,象征着人们渴望生活的幸福美满,传承着中国的饮食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种风情,一种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沉淀。

  • 10

    面茶是一种面食,北方人在冬季和春季时候常用作早餐和夜宵,清朝《随园食单》就曾有过记载,面茶是玉米面加上小米面合煮成的粘稠粥糊物,放些碾好加了盐的芝麻粒儿,并在其表面上转着圈地浇着已和了香油的芝麻酱,还可以适当放些花椒盐,另加两勺果子蛋,一起吃味道极佳。

Ⅱ 北京有哪些特色美食小吃

北京特色美食小吃有:老北京炸酱面、炒肝、卤煮、爆肚、北京烤鸭等。

1、老北京炸酱面

北京烤鸭是一道世界闻名的北京美食,据记载,烤鸭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在当时是一道宫廷菜肴。正宗的北京烤鸭原材料为北京鸭,用果木炭火烤制,这样烤出来的烤鸭,色泽红润,肥而不腻,外酥里嫩,带有一股果木的香气。

美食小吃简介

美食小吃一般指小吃。小吃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小吃就地取材,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

Ⅲ 北京有哪些有名小吃 北京有名小吃有哪些

1、艾窝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地道风味小吃,颇受大众的喜爱。是用江米和面粉制成的外皮,再配以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天然食材,制成的一种质地香甜,色泽洁白的小吃。相传,因皇后喜欢,故名“御艾窝窝”,传入民间之后,就成了“艾窝窝”。

2、姜丝排叉,京味十足的传统特色小吃。从字面上就能知道,它里面有姜,因为食用时有明显的姜味而得名。它色泽金黄,酥脆香甜,姜味很浓。它不仅是传统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北京茶菜的一种。“南来顺”的姜丝排叉,在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3、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的一种,又称糖耳朵,属于北京小吃的一绝。因为做好后形状类似人的耳朵而得名。蜜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蜜麻花属于高油高糖的食物,不宜多食,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的。

4、馓子麻花,属于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百姓好评度极高。它的制作流程比较麻烦,原料有碱,红糖,糖桂花,明矾,面粉等等。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在清明节这天,十分受欢迎。

5、焦圈,这是一种最具老北京特色的传统小吃,色泽深黄,形似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在老北京人的眼中,吃焦圈最不能少的就是一碗豆汁,简直一绝。

6、豆汁,很多人一听豆汁,就感觉会反胃,酸不溜丢的,涩了吧唧的,很难喝。但在北京人眼中,这豆汁宁可排队也要非喝不可。在当时由于百姓十分喜爱,后传入宫中,席间与大臣一同品尝,结果大臣个个拍手叫好,慢慢就成了宫廷的饮品。

7、灌肠,在北京所有的小吃中,灌肠算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不管是街头巷尾,还是集市庙会,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错,吃灌肠不在于有多解饿,最重要的是领略它的风味,过过嘴瘾。相传,灌肠在明朝就开始流行。

8、栗子凉糕,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特色小吃,香甜可口,栗子味浓郁,一般多在夏季食用。是用纯栗粉加白糖、桂花压制而成的。相传,此款糕点原本是元代宫廷内的上等贡品,后来流传民间。

9、褡裢火烧,说起这味小吃,只要是吃货就没有不知道的。之所以叫作褡裢火烧,是因为它形似古时候人们放在身上装钱的“褡裢”而得名。褡裢火烧最好吃的还属于韭菜猪肉馅,皮薄馅大,现做现吃,再淋点香醋,咬一口外焦里嫩,满口生香。

10、炒肝,这是由宋代的“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多数以猪的肝脏,大肠为主要原料,当然大蒜也是不能少的。,用淀粉勾芡做成的一种小吃。据说当年慈禧太后香尝尝炒肝的味道,她一尝不要紧,里面的猪肺和猪心就都被去掉了。自那以后,老北京人口中便多了句歇后语,老北京炒肝,缺心少肺。

11、豌豆黄,作为传统小吃,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农历的三月初三这天要吃豌豆黄。在古时,北京的豌豆黄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版,一种是宫廷版。通常的做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之后再加入糖小火慢炒,之后将其凝结,再切块就好了。做好的豌豆黄,颜色浅黄,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12、糖火烧,它是满族的传统小吃,是北京人最常吃的早点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相传,糖火烧起源于明朝的崇祯年间,一位叫刘大顺的回民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店,专门制作糖火烧。在干隆年间,糖火烧就非常出名了。

13、炒疙瘩,这是一种老北京的特色面食。炒疙瘩颜色深黄,黄绿相映成辉,入口绵软柔韧,醇香可口。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属于清真小吃中的一道美食,深受大多数北京人的喜爱。

14、面茶,中国是茶的故乡,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江苏碧螺春……咱大北京也有茶,不过不是喝的茶,而是吃的茶,面茶。它就是糜子面煮成的糊状物,在表面淋上芝麻酱和芝麻盐。以前是老北京人的“下午茶”,不过现在好像早上的面茶更受欢迎。看起来脏兮兮地,但它可是真香啊。

15、驴打滚,在北京十三绝小吃中,驴打滚可是排首位的。好好的食物为何起这么一个名字呢?有学者称,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做好后放在豆面中滚一下,如同驴打滚扬起的灰尘,故得名驴打滚。

16、门钉肉饼,也叫门丁肉饼,是老北京的清真食品。据说清朝时期,御膳房里为慈禧准备了一道点心,慈禧尝过后觉得很不错,就询问厨师这种食品叫什么名字。厨师想到了宫廷大门上的钉帽,就随口说到“”门钉肉饼。小简告诉您,这门钉肉饼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太腻。

17、卤煮火烧,说起卤煮火烧,这可是吃货们的最爱,作为京城有名的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与煮好的猪肠,煮肺放在一起煮,肉香味四溢。有人说正宗的卤煮火烧,都是在二环以内的,鼓楼大街,新街口,簋街这几个地方,也许能找到正宗的卤煮火烧。吃过一次,绝对忘不了。

Ⅳ 北京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北京的特色小吃有驴打滚、艾窝窝、奶油炸糕、豆汁儿、焦圈等。

1、驴打滚

驴打滚就是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特色小吃。制作时要卷得均匀,层次分明,特别要香、甜、粘。因为制作好以后,要放在黄豆粉中过一下就雷同驴打滚一样,故得名“驴打滚”。

2、艾窝窝

艾窝窝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在明代《金瓶梅》中就有记载。它的外皮是用糯米蒸熟,馅也是用桃仁,瓜仁,芝麻仁等事先炒好,做好之后就可以直接食用。做成后大小形状不一,深受人们喜爱。

3、 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可是非常有营养的一种小吃,都是使用上好的面粉炸制而成。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味道浓郁富有营养,而且还易于消化,很受欢迎。

4、豆汁儿

豆汁儿是北京独有的小吃。它是由水磨绿豆而制作成的汤水,是需要熬熟后才可以喝的,早在干隆年间就上了,帝的餐桌。据说豆汁儿最初的味道是苦涩难闻的,并没有多少人喜欢,到了后来人们在其加入了糖使味道变得甘甜,这才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

5、焦圈

焦圈是一种老北京传统的特色小吃,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在老北京,男女老少都爱吃焦圈。北京人吃烧饼爱夹焦圈,喝豆汁的时候也爱就着焦圈。

要说上品的焦圈,讲究炸出来色儿深黄,油亮光滑,小巧玲珑,形同手镯一般。这焦圈别看不起眼,它也是皇家的传承,据说最早是皇上老儿的吃食。

Ⅳ 北京有什么特色小吃

北京小吃是北京市井文化的精髓,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特色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北京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在北京小吃五花八门的品种里,其中有清真风味小吃艾窝窝、最具京味特点的炸酱面、老字号专营的糖火烧较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