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猿猴怎么猎食
是杂食性动物,为了填饱肚子,能吃的东西它都吃,也包括肉。为了能吃到肉,它们会组织起来,分工合作捕捉小动物。食谱很丰富,有芹菜、卷心菜、芭蕉叶、黄瓜等蔬菜、树叶、苹果、生梨、桔子、香蕉等水果。
2. 北京猿人吃什么
北京猿人吃果实,野兽。
北京人在白天制造工具,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加上手势交谈。 北京猿人用下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的双手相似,捕食野兽。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2)北京猿人为什么要吃同类扩展阅读
北京猿人体质特征:北京人的颧骨高突。平均脑量均为1043毫升。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2厘米,其面部较现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额低平,鼻子宽扁,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齿粗大,上下颚骨向前突出,没有下颏。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 远古“食人之风”是怎么回事
今天人们一提到人吃人现象,总觉得这是非常残忍的、野蛮的,令人难以相信的事;但是,历史是无法回避的,“食人之风”在人类历史上的确存在过。
从“北京猿人”头骨伤痕说起自从“北京猿人”化石重见天日那一天起,一系列扑朔迷离的“迷雾”就笼罩在它的身上。其中有一个争论了几十年的谜,就是北京猿人头盖骨上的打击痕迹是怎么回事。有的专家认为,这些打击痕迹应当是猿人在洞穴内被顶上的落石击中而成。但随即有人反诘道,为何这些猿人头骨上的痕迹都呈圆尖状呢,难道塌落的石块都磨过不成?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世纪4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魏敦瑞发表了《中国猿人是否同类残食》一文,接着又出版了专着《中国猿人头骨》。在这些论着中,他作出了北京猿人有食同类的推测。其理由是:①按正常情况,猿人的肢骨、躯干骨的数量都要比头骨多。可北京猿人却相反,代表40多个个体的北京猿人的肢骨只有上臂骨3件、锁骨1件、大腿骨7件、小腿骨1件,而头盖骨有14件,面部骨有6件,下颌骨有15件,牙齿有166枚;②2万多平方米的遗址中,许多地点不见人的化石,而只见古脊椎动物化石与石器,它们很少共存;③北京猿人头盖骨有被器物敲打过的痕迹,有凹陷和压碎迹象。
5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进一步肯定了北京猿人头盖骨上的打击痕迹,是远古人类“同类残食”的结果。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为了求得生存,猿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同类相食的现象。由于古猿人意识到后脑勺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置人于死地,于是就用打磨过的锋利石器敲打头部,然后先吸干脑浆,再慢慢地割下其他部位的肉吃。
这就是“北京猿人”头部打击痕迹的谜底。这也是中国远古食人现象中最早的一例。
令人震惊的事实1921年,在辽宁锦西砂锅屯洞穴遗址中,发现有40多个个体的头骨、躯干骨,骨头零散,脚骨有裂痕。专家由此认为,这是当时存在过食人习俗的表征,而居于洞穴之民即为食人之族。这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境内出现食人之风的最早一例。
1976年,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中,曾经出土人类头骨14个,其中至少有4个以上有人工打击的痕迹。专家考证后指出,这种痕迹确是用某种尖状器具猛力打击而成。这是具有食人风俗的最早遗存。
在着名的江南原始遗址河姆渡,食人之俗也有迹可寻。着名的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在1983年曾着文说:“前几年,我到浙江省余姚市参观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在陶罐里有鱼和小孩的骨;而且是被煮过的。我还拿出一块人的臂骨看了看,是出生不久的小孩,大概共发现过三例。这不用‘人吃人’是解释不通的。”
就世界民族志材料来看,食人是一种历史上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曾广泛地存在于亚洲、非洲、欧洲等广大地区,是许多民族远古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
着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中说:“在非洲刚果的北部,过去住着一个民族叫安济奎,这个民族非常残酷,不论朋友、亲属,都要吃的。……的肉店里面充满着人肉,以代替牛肉和羊肉。他们把在战争中捉到的敌人拿来充饥,又把卖不出价钱的奴隶养肥了,宰杀果腹。”
在今天澳大利亚、印尼、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及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还流行着吃人肉或人脑的习俗。比如,太平洋伊里安岛的阿斯马特人在部落战争中,胜利者一方用竹刀割下牺牲者的头颅和肢体,头被烧后剥掉头皮,在太阳穴处挖通一个洞,把脑髓倒出来吃掉。直到前些年,病理学家卡尔登·戈壮赛克还深入新几内亚原始部落,考察证实了骇人听闻的“库鲁病”(又称笑病),是由当地人食人脑的习俗引起的传染性不治之症,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金。
人吃哪些人?“食人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被食者的呢?被食者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来自部落之外,二是来自部落之内。
从现代民族学材料来看,来自部落外的被食者,多数是部落战争中俘虏而来。位于太平洋西部伊里安半岛西半部的阿斯马特人,通过与外族的战争猎取对方的人头。处于新几内亚中部的贾鲁人,也往往因猪、妇女、财产,同邻近部族发生战争,猎取对方头颅而食之。
至于来自部落内的被食者,或因自然死亡而被食,或因非自然死亡而被食。
把食人习俗的原因笼统地归结为食物的匮乏,或是宗教信仰的需要,或是人类生理上的某种反常表现,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历史材料向我们昭示,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这三种不同的食人事实,都曾经存在过。
早期人类食人现象的产生,与生存斗争有一定的联系。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在食物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为了获得一定量的食物资源,求得生存,同类不得不相食。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原始社会中期人类宗教信仰观念产生之后,食人的作用因此产生了变化。这便表现在用灵魂观念来解释食人现象,也就是说,食人习俗为了满足精神方面的需要而保存下来。印尼的布晋人、北美印第安易洛魁人都认为,食人脑髓可吸取对方的优点和智慧,能集他人才华于己身,同时也能获得被食人灵魂的保护。
综上所述,食人之风是人类自身发展历史上出现过的一种劣俗。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类是在痛苦中艰难地向前发展,社会进步是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没有他们的昨天,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了解了这段艰难历程,当更加珍惜今天的温馨、幸福的美好生活。
4. 50万年前的秘密,北京猿人没混到食物链顶,却成了蚕食同类的恶魔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考古学家裴文中找到了我国第一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这也是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北京猿人生存在距今70万年前至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地区,因此得名北京猿人。
据考古学家们推测,北京猿人的身高大约在1.56米左右,并且他们和我们现代智人相比,眉弓骨更加突出和粗壮,并且没有前额,下巴短小,嘴部向前突出,从样貌上来看北京猿人更像猿,而不像人。
不了解的人可能还误解北京猿人是现在人类的祖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北京猿人其实和我们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再到智人。只有智人才是人类的祖先,而北京猿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直立人,和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是截然不同的,并且两个物种之间也存在生殖隔离。
直立人和智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狮子和老虎之间,虽然狮子和老虎都属于大型猫科动物,但是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存在着生殖隔离。它们无法繁衍或者繁衍之后只能生出没有繁殖能力的后代,这就是生殖隔离。
现代人类和北京猿人并无亲缘关系。北京猿人的肌肉异常发达,身体健壮,很像电影中的角斗士,他们处在旧石器时代,可以熟练地应用各种打磨石器和打制石器。
虽然如此,北京猿人的劣势也是异常明显的,从头骨上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北京猿人的颅骨角度分明,再加上颅骨的骨壁十分厚,是现代人类的三倍左右。
北京猿人脑容量只达到1500毫升左右,仅是现代人类脑容量的四分之三,种种的特征说明北京猿人是一种智力低下的生物。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北京猿人脑回路清奇,不太聪明。到底有多傻呢?虽然他们已经处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可熟练地使用各种石质工具,并且群居生活。
但是这种智慧型猿人竟然没混到食物链的顶端,他们还有剑齿虎这样的天敌,据科学家们分析推测,剑齿虎甚至差点使北京猿人集体灭绝。
在大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消失。如果你参观过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那么肯定会发现,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化石和其他古人类的颅骨化石截然不同。
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明显只剩下了一半,以眉弓骨为界,下方的眼眶及脸部骨骼完全缺失了。现在展出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当时主持考古工作的德国古人类学家魏登瑞。
在发掘现场,他就发现了诡异的现象,因为挖掘出的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和躯干化石的数量无法构成正确的比例,简单点来说就是头骨化石要明显多于躯干的化石。
考古学家陆续也提出了诸多的假设和猜测,例如北京猿人的身体被其他野兽叼走,只留下了北京猿人的头部;暴雨导致躯干的骨骼被冲走,只剩下了头骨等。
但是,这些假设经过排查之后都不成立,经过数年的研究,考古学家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北京猿人的一个族群可能有蚕食同类的习性,他们之间可能经常发生冲突,胜利的北京猿人会在外面吃掉同类的身体,并且提着同类的头部回到洞穴,这也解释为何头骨化石多于躯干化石。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化石,希望在上面找到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学家的确在头骨化石上发现了许多石器砸击的痕迹。
从眉弓骨开始断裂的颅骨化石,都是石器砸击的结果,颅骨的头顶被石器砸穿,后脑勺位置也被石器砸破。并且,目前发现的几块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化石,全部都有砸击的痕迹。
这说明在大约50万年前,北京猿人确实有蚕食同类的习惯,并且也发生了诸多这类同类相食的惨剧。但是这也可能是北京猿人生活的常态,那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猿人是如何灭绝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在考古学界中一直没有定论,有的科学家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是因为气候突变导致了气温突然降低,并且干旱,有可能是北京猿人的灭绝的原因。
5. 远古时代有没有食人之风
达尔文在研究物种进化时,曾环绕地球作考察旅行,他在《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中,曾写过南美洲火地岛吃人的情形:“在冬天,火地岛人由于饥饿的驱使,就把自己的老年妇女杀死和吃食.反而留下狗到以后再杀。”1863年出版的英国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也专门附有“十六世纪非洲的吃人风气”一节:“在非洲刚果的北部,过去住着一种民族叫安济奎,这个民族的人民非常残酷,不论朋友、亲属,都互相吃食。”“他们的肉店里面挂满着人肉。以代替牛肉和羊肉。他们把在战争时捉到的敌人拿来充饥,又把卖不出好价钱的奴隶养肥了,宰杀果腹。”
关于现代民族中食人风俗的骇人听闻的记载,人们一直将信将疑,在远古时代有没有食人风俗?20世纪初,学术界在早期人类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理论:一种认为那时就有互相敌对的人群;另一种认为早期人互相和平共处,生活在“黄金时代”。由于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长期未能统一,因而对远古时代的食人风俗也就有着不同的认识,具体反映在对各种人类化石的不同解释上。
研究过北京猿人的美国人类学家魏敦端于1939—1940年发表了《中国猿人是否残自同类》的讲演稿,1943年又发表了《中国猿人头骨》的专着。他根据北京猿人化石产地发现的头骨多,而躯干骨和四肢骨却特别少的现象,推测北京猿人存在着食人风俗:“猎取他们自己的亲族正像他们猎取其他动物一样,也用对待动物的方式同样来对待他的受害者。”至于为什么打开颅骨,魏敦瑞认为可能是一种礼俗,或者是为了取食脑子。从纵向破裂长骨暴露髓腔来推论,认为更有可能是取食脑子。由于魏敦瑞在古人类学界的权威地位,这种论点至今仍有影响。
6. 北京猿人会吃食同类吗急!最佳给最快的!好的追加!5分钟以内!快~
后代的人吃人现象都有,所以猿人吃猿人必然会有,到极度饥饿的时候,很多动物都会吃自己的同类的。
猿人还没有真正形成“人”的思维,怎么可能有宗教信仰。宗教信仰都是人类过来上千年才形成的。
7. 北京猿人有个“超强天赋”,可惜现代人羡慕不来,美国人类学家指的是什么
美国人类学家所指的北京猿人的“超强天赋”就是人吃人,北京猿人可能是最早的食人族,在当时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才是最大的资本,所以这让现代人羡慕不来!
这个事实让很多科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学者们都为之一振,因为北京猿人是大家都非常称赞的,怎么可能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呢?但实验结果却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现象,因为在粪便中竟然发现了人类肌红蛋白,这说明粪便的主人排泄前只吃过人肉!
虽然这个结果让人难以接受,但在当时的社会来讲,生存才是王道,如果没有充足的食物,北京猿人是难以生存下去的,这个事实确实比较黑暗,但在文明历史的今天,不也正在上演弱肉强食的“战争”?
8. 中国猿人是否是史前食人族
图由CCTV《发现之旅》栏目提供
19世纪中叶,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从欧洲到非洲的广大区域,遍布了西方探险家的足迹,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史前世界仍然是未解之谜。
19世纪末,苦苦寻觅的探险家最终将注意力转向了东方,而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魏敦瑞,德国人,国际知名的古人类学家,1935年的春天,他也赶到了中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B楼的办公室里,他接手了一项梦寐以求的工作,全面负责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掘和研究。
上世纪2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在周口店的山洞,发现了一枚类似人类的牙齿化石,于是在1927年展开了一场正式的发掘。
然而发掘的结果令世界震惊。从石器、用火的遗迹到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周口店将人类的历史起码向前推进了50万年,立刻,这里被认定为人类起源的圣地。
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研究契机,魏敦瑞感到异常兴奋,他夜以继日地投入了工作。但是,后来的发现给他带来了更加巨大的惊喜。
1936年的冬天,中国学者贾兰坡连续找到了三颗猿人头盖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回一次发现如此多的古人类头骨。
魏敦瑞整天对头骨爱不释手,在他眼中,它们非常完美,但奇怪的是,头骨上总有一些裂纹和孔洞,看起来竟象是伤痕,这让魏敦瑞一时迷惑不解。
而就在北京的魏敦瑞不断迎来好消息的时候,世界各地对祖先的寻找也从没有停止过,虽然很多发现都无法与北京猿人媲美,但史前世界也开始被一点点披露出来。
只是,随着人们对原始人类的了解越来越多,一种不安的感觉弥漫开来。
1899年在克罗地亚的克拉皮纳山洞考古学家发现了欧洲的史前人类——13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和四肢骨骼,只是他们异常破碎,足足有650块,而且骨骼上还布满了击打过和烧过的痕迹。
1909年在法国的费拉西山洞发掘出的另一颗尼安德特人头骨,破裂的也很严重,以至于有人猜测是被人砸破头吃了脑浆。
1924年在南非还发现了距今数百万年的南方古猿化石,可是对于他们头上圆形尖状物打击的痕迹,发现者之一雷蒙·达特博士肯定地说:显然,他们的脑袋都被同类打破过。
越来越多的发现都指向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的岁月里,原始人可能普遍参与了一件世上最骇人听闻的事情——人吃人!
那么,史前时代的北京猿人也和人吃人有关吗?
但是,北京猿人的发现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代表着一种荣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近百年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第一颗猿人头骨,当时所有人立刻意识到了它意义非凡,甚至在场的摄影师激动到连发现者的头部都没有拍到。
北京猿人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这一发现使中国成为了当时全人类的发源地,那种骄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备受赞誉的北京猿人怎么会和人吃人有关,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史前世界笼罩的阴影也还不会影响魏敦瑞,他满怀着期待,原始人类的生活画卷已经开始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5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山间鸟语花香,北京猿人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生活。
他们会打制各种工具,周口店猿人遗址还保留着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用处也不同的各种石器。
他们也能够猎取种类繁多的动物,甚至凶猛的剑齿虎,在猿人们团结一致的行动中都会沦为被捕杀的对象。
北京猿人更会灵活地使用火,火不仅给他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诞生。
在周口店发掘出的这些灰烬层中,人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炭灰留下的深色痕迹。
但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从此改变了北京猿人的研究走向(15“)。
由于日本人的入侵,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被迫停止,魏敦瑞将所有的出土物送到了美国人的协和医学院里保存起来。
在清点遗骨时,他注意到,十多年的发掘累计出土头盖骨14件,其中比较完整的5件,肢骨残片14件,还有一些牙齿和下颌骨。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头骨数量,因为头骨最能反映人类的体质特征,可是仔细想过之后,魏敦瑞却又感到奇怪,为什么其它部位的骨骼会如此之少呢?
在周口店出土的其他动物化石就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结果。它们的躯干骨和四肢骨都是多于头骨,这也符合一般的常理,因为每个动物的肢体骨骼在块数和体积上都比头骨多得多,只是北京猿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呢?
魏敦瑞仔细回忆当时遗骨出土时的情形,这些北京猿人的遗骨埋藏在两万多立方米的区域,散布在15个地方,他们埋藏的情形十分特别:
这是一个埋藏猿人下颌骨的地方,可是在他旁边,考古人员发现了石器,而在稍远一点,又发掘出了动物化石,这并不符合通常的情形。
通常的情况下,原始人捕获了猎物,就会用石器剔肉削骨,再砸开动物的头颅和骨骼,吸食脑髓和骨髓,吃完后就留下了石器和动物骨骼。
因此,人类化石是不会同动物化石和石器一起出土的,因为只有动物才是人类捕食的对象。
可是北京猿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寻常的发现呢?
会不会是发掘时遗漏了肢骨?这似乎不可能,因为发掘出的骨块,无论多么破碎,都不会被随意抛弃;更何况标本运到北京后,又要经过研究人员的按类分选,连细小的骨碴他们都能挑的出来。
难道是受到了自然力的破坏?可是这里却发现了大量的动物肢骨,自然力绝不会单单破坏北京猿人的骨骼。
那么是某种外力将猿人头骨带进山洞的?比方说水。然而,考古发现,凡是出人骨的地方都没有水流经过的迹象,那究竟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意大利罗马,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城,但1939年在这里却有了一个同北京猿人极为相似的奇特发现。
那是在罗马西南部的一个美丽小岛,齐尔切奥角,1939年2月25日,一次日常的考察工作,考古人员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20万年前的神秘山洞。
在山洞深处一个用石块围成的圆圈中心,底朝上摆放着一颗人的头颅。在离石圈不远的地方,仿佛陪葬似的,放着三堆动物的骨骼,它们分别是赤鹿、牛和猪。可是,让人惊异的是,那颗人的头颅底部有一个大洞,整个头颅也破裂的很严重,象是遭受过有力的打击。而且,整个山洞中没有发现人体其余部位的任何骨骼,竟然孤零零地只剩下了一颗头颅!
意大利的发现和北京猿人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他们的头骨和肢骨数量的比例都极为不相称,齐尔切奥角的山洞中只留下了1颗头骨,而北京猿人有5个比较完整的头骨和极少量的肢骨。不过意大利的发现,还带着一种暴力的痕迹,莫非这里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果然,没多久,意大利的专家就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
研究人员首先测定这是一个20万年前的欧洲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可是接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却断定,他头部的右侧明显遭到过凶狠的击打。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专家认为,这颗头颅底部大洞的边缘,参差不齐,而不象自然力作用的那样相对平滑。
因此,在20万年前的意大利,很可能这个尼安德特人丧生在同类手下,还被残忍地割下头带回洞里,砸开颅底吸干了脑髓!
虽然意大利尼安德特人和北京猿人的现场情形极为相似,但是魏敦瑞当时也还没有将北京猿人和人吃人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如果发掘遗漏、洞穴坍塌、水流的原因都无法解释北京猿人头骨和其他部位骨骼的数量不相称,那么还有一种可能。
今天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甚至让狮子都望而生畏的动物,它们就是地球上最凶残的食肉动物之一——鬣狗。
而史前时期的鬣狗更加让人胆战心惊。从周口店的发掘来看,那个时期的鬣狗体格极为庞大,甚至超过了今天的东北虎,并且这种也爱吃死尸的动物牙齿尖利,撕咬力惊人,在周口店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鬣狗带有碎骨的粪便化石,说明鬣狗嗜血成性,甚至连骨头也不会放掉。
而鬣狗和北京猿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猿人洞遗址中,北京猿人和鬣狗相互交错的化石堆积层清晰地表明,洞穴最早的主人应该是鬣狗,50万年前的时候,北京猿人开始入住这里,从此,双方交替占领洞穴,进行了长达数十万年的殊死搏斗。
那么,在争夺洞穴的过程中,凶残的鬣狗会不会连猿人尸体中的肢骨也一起吞掉,只留下了没有肉的头盖骨呢?若真是这样,它们就一定会在猿人的骨骼上留下齿印或爪印,魏敦瑞开始仔细寻找。
但是,魏敦瑞翻来覆去都没有在北京猿人的骨骼上找到鬣狗咬过的痕迹,因此不可能是鬣狗吃了人的肢骨,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是北京猿人自己,将头颅带到洞穴里的!
难道,北京猿人会是专门猎人头颅的食人族?接下来的发现似乎更加支持了这种观点。
根据当时对古人类的了解,魏敦瑞认为,出土的北京猿人的头骨和肢骨发展极不平衡。北京猿人的头骨是一种既保留了猿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人的性质的头骨,但是它显然与猿头更加接近。
他们的脑壳很厚,大约是现代人的一倍。尤其他们下部膨大,上部收缩,而现代人恰恰相反,下部窄小,上部膨大,因此北京猿人的脑子不算大,只有现代人的一半。
但是,虽然北京猿人的头部显现出更多猿类的特点,可他们的肢骨却和现代人的极为接近,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结构,也就是说,北京猿人完全可以象现代人一样行走甚至奔跑。
这不禁使魏敦瑞产生了疑惑。
当时通常认为,人能成为万物之灵,因为人的活动由大脑支配,因此,在进化中,大脑的发展应该走在肢体的前面。可是,北京猿人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难道,在50万年前的周口店曾经同时生存着两类人,一类人头脑发达,另一类四肢发达却头脑简单,而这种大脑的差距可能导致了在饥饿状态时人吃人惨剧的发生,头脑简单的沦为了头脑发达的猿人的猎物?
又一个的冬天过去了,魏敦瑞在北京的时间眨眼也有3年了,此刻窗外春意已现,魏敦瑞却无心欣赏,北京猿人身上不断出现的问题,使他感到有些疲惫。
当魏敦瑞抱着心中始终存在的迷团,进行更细致研究的时候,他突然在头骨上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伤痕!
1929年发掘的第一个头骨顶骨表面有多处凿痕;
而在1936年发现的第一个头盖骨的额骨左侧和顶骨上有很深的切痕;
第二个头骨的顶骨中部有一块陷下去的、大约1.5厘米直径的,浅而不平的圆凹痕,而且从凹痕处发散出裂纹,仿佛是遭到了某种尖状物的击打,并且在这个头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最后在第三个头骨的顶骨上居然有一个近三厘米的矢状深切痕!
北京猿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下集
上世纪30年代末,北京城的上空始终笼罩着阴云,而在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对于负责周口店北京猿人研究的德国古人类学家魏敦瑞来说,比战争更让他担忧的是,他发现北京猿人很可能和人吃人有关,而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令人无比崇敬的北京猿人身上呢?
在自然界中,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各种哺乳动物,在野生的正常状态下,同一个种群里,都极少因争斗而致死。
狒狒是一种和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哺乳动物,科学家一直参照它的行为来研究早期人类的生活状态,但他们发现,虽然狒狒比较富有攻击性,可他们之间也不会互相捕食。
然而在人类社会,尤其是北京猿人所处的史前世界中,情况却往往显现出非比寻常的一面。
1991年夏天,在法国东南部罗纳河上游的河谷中,一场对欧洲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的考古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
这是一支由法国的地中海大学和美国的加州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他们兴师动众地来到罗纳河谷,是为了寻找3万年前突然神秘消失的尼安德特人的踪迹,而且有专家猜测,他们曾经参与了人吃人的可怕行为,真相到底怎样,人们都想一探究竟。
终于,在一处名叫莫拉一古尔西的山洞里,考古队员发掘出了10万年前的人类遗骨、动物遗骨、石器和灰烬层。
然而,就在他们清理这些人类遗骨的时候,异常出现了!
骨骼上显现出一道道伤痕,这些痕迹与骨骼通常的损伤完全不同,看起来更象是有人刻意造成的!
这是一根人的左大腿骨,它的底部破裂成了3块,在它左侧的骨片上留有大量反复摩擦的擦痕;而在右侧的骨片上有很多划痕,仿佛有人用尖利的石刃从腿骨末端使劲地划过。
但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在一个头骨的左顶骨上,还留下了两个长达七厘米的明显呈V字型的石器划痕,尼安德特人身上显然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尼安德特人骨骼上的伤痕和北京猿人的发现极为相似,魏敦瑞当时在头骨上看到的伤痕更使他大为震惊。
在1929年发掘出的第一个头骨顶骨表面有多处凿痕:
而在1936年发现的第一个头盖骨的额骨左侧和顶骨上有很深的切痕;
第二个头骨的顶骨中部有一块陷下去的、大约1.5厘米直径的,浅而不平的圆凹痕,而且从凹痕处发散出裂纹,仿佛是遭到了某种尖状物的击打,并且在这个头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最后在第三个头骨的顶骨上居然有一个近三厘米的矢状深切痕!
魏敦瑞的心中布满了阴云,因为半个多世纪里,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都显示,原始人极有可能残食同类,难道北京猿人真会是其中之一?
1924年的南非,发现了距今数百万年的南方古猿的化石,可它们上面有圆形尖状物打击的痕迹和可怕的破损,发现者雷蒙·达特博士断定这些头颅都是被他的同类打破的;
1899年,在欧洲克罗地亚发现了10多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可他们破碎成650块,而且上面有很多打过和烧过的痕迹,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中间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而1909年在法国的费拉西山洞发掘出的另一颗尼安德特人头骨,破裂的也非常严重,以至于有人猜测是被人砸破头吃了脑浆。
9. 北京人是不是中国人的祖先
北京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之一。
许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在那里发现了400多万年前以及150万年到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化石。
50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安徽和县等地发现了60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以及千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中国考古学家认为,从以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没有间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
因此中国的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北京人作为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之一,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9)北京猿人为什么要吃同类扩展阅读
由我国科学家带领的国际团队成功提取到田园洞人的核DNA和线粒体DNA。
分析表明,田园洞人只携带着少量古老型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DNA,更多表现的是早期现代人的基因特征,且与当今亚洲人和美洲土着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而与现代欧洲人(欧罗巴人种)的祖先在遗传上已经分开,分属不同的人群。该成果发表在日前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田园洞遗址发现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距离着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约6公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这里进行发掘和研究,发现了包括下颌骨和部分肢骨在内的古人类遗骸和丰富的哺乳动物骨骼,并确定该古人类个体生存的时代为4万年前。
该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以前通过考古学研究判断,现代人种在4-5万年前已经形成。但这一结论在分子层面缺乏证据。田园洞人DNA的测序分析显示,现生本土人群的直系祖先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的北京地区。”
10. 有哪些极思细恐的事
历史上细思极恐的事情。
第一:残忍的祖先
考古学家发现,大部分北京猿人人头盖骨的数量比胳膊和腿要多得多。而且好多头盖骨,没有面部结构这一部分,考古学家推测,极有可能是这些北京猿人经常食用同类,并且为了吃脑袋里面的肉,用石头从人头最脆弱的面部结构部分开始砸开。
二:种族屠杀
每次动荡之后的人口统计都是细思极恐的死亡与消失,东汉末年分三国,魏国人口四百四十三万,蜀汉人口九十四万,东吴两百四十万,原本东汉五千六百多万人的子孙,到了三国统计的只剩下八百万,三国英雄热血的背后,竟是老百姓们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