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月收入多少算中等
扩展阅读
厦门岛内哪些地方不能去 2025-07-05 09:01:35
福州黄金哪里有收购 2025-07-05 08:53:13

北京月收入多少算中等

发布时间: 2023-01-18 14:08:06

Ⅰ 北京月薪多少算中等了

我觉得基本来看,公务员的工资应该属于一个地区的中等水平吧。(不含灰色收入和寻租收入)

北京地区的公务员收入,大约就是5000上下吧。和你说的差不多。
我觉得北京地区的中等收入,应该在3000-8000吧。

没有一辈子不变的工资。呵呵。包括国企。

其实,北京的很多小白领(包括在国贸、SOHO上班的),月收入也在三五千元。工作环境是白领,其实收入水平和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差别不大。除了房租水电吃喝,剩不下什么钱了。

Ⅱ 朋友在北京扣除五险一金,到手月薪40k算什么水平

在北京,扣除五险一金后,月薪4万,这个水平属于四星水平。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到手月薪四万,相当于年薪至少48万,这个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北京的平均工资。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4258元。所谓全口径,意思是指包括私营和非私营单位。

也就是说,年薪48万,相当于北京全口径平均工资的5倍左右,也就是说,相当于五个北京职工的平均工资总和。

所以,如果把公司水平分为五颗星的话,年薪48万可以拿到四颗星。

从单位的性质来看,月薪四万,大概率的是属于非私营单位,2018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5766元。

可见,即便是在工资水平比较高的非私营单位,年薪48万,也是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3倍左右。

而且年薪48万应该大概率的属于管理人员了。

北京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6476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319343元,专业技术人员 175614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0722元。

也就是说,能拿到年薪48万,应该在中层及以上的管理人员。

当然,从行业来看,也属于高薪行业,在北京平均工资最高的两个行业是金融业和IT业。

分行业门类看,北京年平均工资最高的2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266921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5834元。

思之想之的身边朋友中,就有人月薪四万,他是211大学毕业,在律所工作,从事非诉业务,对接的是资产管理,严格说属于高富帅的金融业,现在已经是年薪50万以上了。

总之,在北京要想拿到月薪四万,还是需要有一定实力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要是国企员工,很厉害的。要是外企员工,可能中等水平。

前段时间,北京有一个热搜事件是“一位大妈卖煎饼月入3万”,相信大家都听说了,大妈说的也是真人真事,确确实实每个月税后收入30K,作为一个在北京漂泊的人,我为大妈卖煎饼月入3万感到非常自豪,也很佩服他,我觉得他碾压很多职场白领,很多职场白领也拿不到年薪36万。

而对于题主所问的扣除五险一金,到手月薪40K,我只想说就比卖煎饼的大妈高了一点点而已,煎饼大妈每天再多烙几张饼也能超过月入40K;那到底月入40在北京处于什么样的标准呢?我们客观的说一下,2019年5月底,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北京市2018年的职工平均工资状况,职工平均每月的工资是7855元/月,平均年薪是94258元。

由此可见,月薪40K也就是月薪4万,是远远超过了北京市的职工平均工资,甚至达到了平均工资的5倍,也就是说在计算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时候,月入4万的人可以拉高至少10个月入四五千元人的平均工资,换句话说,计算平均工资的时候,至少有10个人低工资的人被你平均了。

并且,月入40K意味着年薪大概为50万,年薪50万的人对应的职位,如果是微小型的公司的话,这个年薪其实是比老板纳得还多的;如果是规模在100人以上的企业的话,50万可以是一个副总经理的薪资,到达2000人以上的企业50万可以是一个总监的薪资待遇……由此我们可以看书年薪50万要是在北京工作的话其实不光是薪资水平比较不错,就连 社会 地位都很高的。

已经是北京顶尖的水平,起码百分之五以内。

我们公司全额交五险一金!我经理到手就是40k!两个孩子上学一个月学费12k,其实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消费,没剩多少,要不是老婆开的有公司估也过不得好生活

税后4万,推算回去就是税前6万了,再考虑年终奖 ,就是年薪100万左右。作为工薪阶层,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属于高收入了。当然你不要和人家小目标比。

那得看你朋友有没有房子,我赚他两倍没房子,我觉得是贫农,没有房子的痛北漂都理解

如果没有车贷房贷,同时如果有了房子车子,只是用在生活算是属于中等吧

这要看你朋友是单身还是已婚,是有娃还是无娃。是本地户口还是外地户口,是有房还是没房,讲两个极端吧,第一个可能性哈,单身本地有房,基本上就是挑着过了,吃吃喝喝混混夜店,再培养个打高尔夫,骑行,德州,红酒什么的爱好,也就差不多了,车顶多开个50-'60万的车,可能有块10万以内的表。剩下的如果不是富二代基本这样也就算过的去了。娶媳妇基本上就是挑了,估计能挑个不错的,就看长得怎么样了,只要不是太丑都能找个还不错的女朋友,要是有海归背景的呢,会更强一些。第二个可能性是,已婚没房买房有贷款,上有老下有小,三十多奔四十的,全职太太带俩娃,基本上就悲催了,不敢跳槽,压力倍儿大,工作努力,家里和谐的不多,这收入凑合养家糊口吧,积蓄都不一定有,日子过得特别没有激情,容易走极端。

别说在北京 在全国就很牛B了 有些人不服 你非得跟王思聪马云比那就没辙 肯定有比这高的 比如前两年链家卖房子的 搞得好没准一个月都能挣这么多 但中国有13亿人 而且这工资已经高出平均工资好几倍了

Ⅲ “中等收入”标准已公布,你及格了吗

根据世界银行此前公布的标准,只要人均国民收入(GNI)大于12056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80485元人民币),国家就被列为高收入国家(经济体)。我国刚刚达到人均1万美元,显然还没有进入到高收入国家。但是,已经有部分省达到高收入水平了。如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天津、浙江、广东等。

中等收入标准的公布,只是提供一个参考,而不是绝对标准。实际上,同样的中等收入,有的属于高收入附近的中等收入,有的处于标准线下方的中等收入,相差是非常大的。因此,纵然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也未必就达到中等收入生活水平,还要看家里有没有房贷,有哪些负债,等等。如果家里没有负债,收入是净收入,那么,这样的中等收入家庭,就是真正的中等收入者。反之,就很难名符其实了。

所以,千万别问是否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而要看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消费能力、实际购买能力等。只有购买力条件下的中等收入水平,才是最棒的。

首先要分区域来定义这个中等收入,别北上深,那么家庭收入在100万一年,可以算中等,如果在苏州,广州,无锡等工业发达地区,60-80万的家庭年收入可以算是中等,再比如,南通,青岛,常州,泉州,成都等地50万左右就是中等。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唯有两种可能,第一,夫妻两个都是高学历,在大型国企,好的事业单位等。第二,夫妻两个有一个是做生意或者好公司的销售。否则都达不到。

是否“及格”首先要看“中等收入”的标准是什么。

“中等收入”标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

学术界对“中等收入”的衡量标准并未达成一致,世界银行给出的“中等收入”标准是日收入10-50美元或者日收入10-100美元,按照现在1美元兑6.4825人民币的汇率,日薪能达到64.825元就算是中等收入了,超过324.125元或者超过648.25元的日薪就算是“高收入群体”。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在我国月薪超过1945元就算是中等收入群体,想必绝大部分的上班族都能达到这一水平,比如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是32189元,即月薪2682元,远在1945元之上,达到中等收入并不难。甚至有的城市最低工资标准都在1945元以上,比如北京市2021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320元。

但其实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对我国来说参考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世界银行是综合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来制定的,很多非洲国家的平均日薪还不足1美元,用这个标准衡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来说有点低了。

不过国际上还有一套衡量中等收入的标准,那就是以平均收入的中位数为基础,中位数的50%或者75%是下限,1.5倍到2倍是上限,处在这个收入水平之间的是“中等收入”。

按照这套标准,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是27540元,即月收入2295元,那么月收入在1147元(或1721元)到3442元(或者4590元)之间就属于中等收入群体了。

想必很多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平均薪资标准都在五六千元以上了。

当然,达到这个水平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之前就说过我国有6亿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但是这些人中当然包括学生、幼儿、老年人等,所以实际上也没有那么悲观。

我国也提出过自己的“中等收入”标准:

在2018年的时候,统计局曾说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是低收入群体、2000-5000元的是中收入群体、5000-10000元的是较高收入群体、10000元以上的是高收入群体。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按照当时的投票情况来看,44%的网友属于中等收入群体。

不过有些网友认为这一标准太低了,甚至不够还房贷。

2019年的时候,国家统计局表示,如果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家庭年收入达到10-50万就算是“中等收入”。如果按照这个标准,2017年的时候中等收入群体就有4亿人了。

三口之家达到10万元的收入应该不难,假设家里有两个上班族,那么每人月薪达到4167元就算是中等收入了。这还没算收入更高的企业家、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医生律师、个体经营户等。

写在最后:

中等收入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相关部门和世界银行对中等收入的界定也较低,大多数人是能达到这一标准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觉得“不够花”呢?实际上这与日常支出较大有关,特别是房贷的存在,这也直接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明明属于中等收入,却没有剩余,还得省着花”。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完全不必在乎自己的收入在什么水平上,只要够一家人的支出就可以了,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何必太在乎太较真呢?

2019年9月的时候,在一个发展论坛上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中国将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按照刘世锦的说法,按照典型的三口之家计算,中等收入群体大概标准是年收入10-50万元,2019年的时候,中国大概有4亿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

一个三口之家基本上是父母加上一个孩子,这样来说父母都是需要工作的,这样家庭净收入要达到10万元-50万元也不算太难的事情。现在来说,如果工作努力,一个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年赚到七八万元也是有可能的,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两个人上班工作,一年下来赚到10万元以上也是可能性比较大的。

2020年全国就业人员平均薪酬大概是79854元,如果一家人中父母都能够达到平均薪酬79854元甚至更多,那么平均每个人每年净收入也基本上能够达到6万元以上,这样两个人加起来就有12万元以上的净收入,这样的家庭收入基本上就达到了中等收入的水平了。

当然了,年薪79854元是我国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这样来说,可能还有不少就业人员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我国可能就会有更多的家庭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了。

综上所述,“中等收入”也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标准,根据一些专家的提法,一般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50万元就算是中等收入家庭了,这样来说,如果一家人里面有两个人工作,只要勤奋工作,都有可能达到中等收入家庭。

具体的标准是多少?如果只是按说收入来算,并不客观。房产、负债,是否有二孩儿、三孩儿,家里几位老人需要赡养,家人是否 健康 ,这些都是隐性的。我认为不能单纯的从收入角度,来评定中等收入家庭。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在出席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时表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在已经有4亿人。一时间大家都很迷惑,自己到底属不属于这4亿人之中呢?这4亿人中等收入的标准是如何呢?

其实,这个标准是这么来的,在2019年1月15号,国家统计局发布过《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其中具体指出:低收入群体是指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元到5000元;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5000元到10000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如果据此计算将近有四亿人是达到了中等收入标准。

后来,国家统计局曾经也作出了回应:中等收入组不等于中等收入群体,月入2000元到5000元并不是“中等收入群体”,上面提到的“中等收入群体”实际上是“中间收入组”的概念。但是这一解释还是比较让人迷惑,到底我国的中等收入应该是什么标准呢?

国家统计局的有关高层不公开的提出一个简单的中等收入群体衡量标准标准,一个三口之家,如果年收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那么这个家庭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实这可能是符合城市中的标准的,如果加上农村的广大基数,那么标准有点高了。

国家上的咨询公司艾瑞咨询,也曾经发布过一个报告,那是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中等收入人群需求金融报告》,其中,将中等收入界定在劳动者的月收入在8000元到50000万元人民币。当然随着不同等级的城市还是有所不同。北上广深要求的月收入就会更高一些,顺着城市的经济活跃性,对于收入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降低。

瑞士信贷银行在2015年10月,比照美国的情况,提出一个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以美国的5万美元到50万美元为基准,按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购买力平价进行汇率换算,那么个人财富在2.8万美元到28万美元的我国人,就算是中等收入群体。

其实不论如何标准,要我国的经济持续向上,只要我们的GDP不断在增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人均GDP在不断提升。如果成功跃升在人均GDP1.4万美元以上,那么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会大大增加。这也是国家追求的未来的发展目标。

按照世界银行去年的标准,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大概是2.4万~24万元。被平均值甩得越远,说明大家贫富差距越大……

2000元以下低收入,2千到5千中等收入,5千到1万较高收入,一万以上高收入。不知道这个是以什么为由算出来的。还有这个是指家庭的总收入,还是指消费完以后剩下的收入。如果是消费完以后剩下的收入,也就是一个家庭月底能够剩下的钱,那么这个数字相对来说还是有可信度的。如果这是一个家庭的总收入,那么这个数字根本就不必要去理会。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月收入一万块钱,但是他要还5000块钱的贷款,那么这个人就不属于较高或高收入,只能算中等收入。要是一个人月收入5000块钱,但是他要去还3000块钱的贷款,那么他就不属于中等收入,属于低收入。

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上面说的这些5000块或者3000块的月还贷款的数额,不能算多,只能算上平常的一个数字。有很多人还的要比这个高的多,甚至有很多家庭要全家人一起去还每个月的贷款。所以每个月能剩下来的其他开销少的可怜的,满大街都是。

暂且权当以上说的是单身一个人,先不论家庭。如果拿家庭来算,这个负担会更大。

那么何谓中等收入?何为及格?只能是大部分人还得补考。

谢谢, 江月来回答。

以另外一种方式来阐述这个问题。

我自己认为的中等收入并没有一个数字化的标准, 我的标准就是你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在我的眼中中等收入的人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吃: 一日三餐基本上全部是在家解决, 如果中午在单位吃就在单位吃, 一个月可能会跟同事, 亲戚朋友到中等偏向的饭店聚餐一次,喝50-150元一瓶的酒, 抽20元左右一包的香烟。 一桌菜钱除了酒水之外在600元左右。早餐在家里解决, 一般有鸡蛋牛奶或者一个包子之类再加稀饭。中饭和晚饭都比较简单随便, 米饭加一荤一素一汤, 周末有空的时候可以买点虾蟹海鲜等等解一下馋。平常不会吃零食, 吃零食也以国产二线品牌的零食为主, 如喜之郎, 盼盼, 冠生园等等。

住: 一家有1-2套商品房, 一大一小。大的130平方左右, 小的60平方米左右, 大的为子女准备, 小的将来留给自己住。不会去住进富人区。 家里装修材料以普通装修为主, 牌子选用国产一线品牌。 电器也大都是国产一线品牌。很少使用进口产品, 同一品牌也是选经济实惠档次的。如果家里有小地方需要维修, 一般以网购为主, 网购后自己动手, 实在不行才会请装修师傅。

穿: 平常穿着以国产二线品牌为主, 自己极少消费国内一线品牌, 给子女可以消费国内一线品牌甚至进口品牌。不会囤积大量衣服, 以够穿为原则。平时小件衣服以网购为主, 一般不会到大型商场消费, 偶尔会到平价超市消费, 特别喜欢逛一些路边小店, 希望能淘到价廉物美的衣服鞋帽。

行: 一般使用10-20万左右的 汽车 。同时配备一辆电瓶车, 一般路近的都使用电瓶车出门。

玩: 一年有1-2次的周边地区的近距离 旅游 , 报团或者与亲戚朋友自成团。平常周末可能会选择到乡下钓鱼或者农家小饭店聚餐。

圈子: 一般以同等收入的亲戚朋友为主, 攀不上高收入群体, 也不愿意搭理低收入人群。

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辈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状态, 各自对比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了。

在我看来,“中等收入”标准不但要看具体收入数据,还得看家庭成员的和睦程度,个人的自我感觉的满意程度等等,及不及格与各自感知的幸福指数等有关联。

就拿我自己和我的家庭来说,我与爱人均已退休享受到按月领取一定养老金的资格待遇,两人加起来每月有一万左右的收入,我本人月养老金四千块多一点点,爱人是公立医院退休的,属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其养老金比我多一些。独生女和女婿均在省城的国有企业工作,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我和爱人当下住在一套40来平公寓,除了每月支付一千六百块房贷外,其余收入自由支配,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感受到生活无忧无虑,自己觉得每月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认为我们的家庭就是中等收入的家庭,幸福感满满的。

我的一位同事,他本世纪初参加了企业改制重组,任企业设备部主任,工作技能强深得重用。又因为企业重组后的那几年里企业产品价格一路飙升效益好,并入股资金分红效益也不错,据说挣下很多钱。前不久,这位同事的爱人碰到我爱人彼此聊了一会儿,据爱人说他们仍然不满足自己的家庭收入状况。但在我看来,他们家就是名副其实的中等偏上收入家庭,不但及格,而且家境富足。

在老家,我常常与我八十多岁的大舅聊天,说到他们家当下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舅十分满足。他说他们现在只愁吃不下多少。他还说,他大儿子早年给他们买了一笔养老保险,加上六十岁后拿到的基础养老金和八十岁以上高龄补贴和承包地补贴等等收入足以够生活开支了,他早年做生意存下的二十来万块还没动着呢……看大舅动容的神情,他自认为他也是村里的中等收入家庭,满足而自信。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什么是“中等收入”标准和自己及不及格,关键要看各人的认知情况和生活自我满意程度等等,其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Ⅳ 在北京26岁左右,月收入多少算中等不上不下了

在北京,中等最少年薪在50万以上,这个最保守的。

Ⅳ 在北京收入多少,就算高收入阶层

在北京的收入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注意,北京毕竟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所以说北京的收入也是直接的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如果说你的收入在一万块钱以内的话,那么可以说就是一个非常贫穷的状态了。一般在北京的年收入是30到100万,是属于高产阶段,如果是100万到500万的话,就是属于小富阶段。在北京的收入如果能够达到500万到1000万的话,那么就属于中储阶段,向1000万到5000万就是属于富豪阶段了,有一些人做生意。如果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年收入可能会在5000万以上,这也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这些城市的竞争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如果说你想要去到这些地方进行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吃饭的专业。有一些城市当中,只会容纳一些有真正实力的人,特别是像上海等地区,可能还会出现严重排外的现象,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强的心理。

Ⅵ 北京居民可支配收入近两万,在北京生活月收入多少才能比较体面

在北京至少要月收入过万才能算过得比较好。从相关机构最新统计的数据来看,北京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接近两万元,事实上,不少网友抱怨,在北京实际可支配收入要比平均数低很多了。因为北京市整体的生活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能力很强,收入却很一般,所以就导致月光族的出现。有专业机构统计,要想在北京比较正常体面的工作生活下去,税前收入不能低于一万元,而且这是在单身的情况之下,如果谈恋爱或者结婚了,收入标准就更高了。

Ⅶ 北京月收入多少算中等收入

2017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1599元,
月平均工资为8467元。
相关信息,
可询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解释是最权威的。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