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叫什么
扩展阅读
数字化厦门有什么 2025-05-11 05:09:57
天津学针灸哪里学 2025-05-11 05:00:31
厦门物业电工用什么证 2025-05-11 04:55:32

北京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28 11:38:45

① 北京被称为什么

首都。
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中国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② 北京古代叫什么名字

北京古称先后有: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

1、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3、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2)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汉高祖五年,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③ 北京的别称都有什么

北京别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3)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④ 北京在古代时候的名字叫什么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北京这一城市也有渊远的历史,北京在古代有许多名字,比如燕都,日下,幽都,春明,燕京,汗八里,北平等。直到明成祖朱棣成为皇帝后,把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名为顺天府,建立了北京城。并且将首都迁至北京,由此才开始正式命名为北京,并且一直作为后来王朝的都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北京依然是中国的首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已然成为一座保留历史辉煌并且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吸引了许多国内国外游客观光游览,甚至定居于此。

一、燕都与日下

古时候北京作为燕国的都城,故而得名燕都。战国时期,七国鼎立,燕国位居燕山附近,因此得名燕国,燕国的都城也就被称作燕都。这一名称可以从许多古籍典故中查询验证。而到了晋国时期,晋国的首都在洛阳,北京距离洛阳很近,因此得名日下。

⑤ 北京最早叫什么

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

⑥ 以前北京叫什么

以前北京叫的名字有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京师、京兆。具体介绍如下:

1、燕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8、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6)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城的历史沿革: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之国。

1398年,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1399年(建文元年)四月开始削藩,史称“建文削藩”。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

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改为八旗居住区,令汉人迁往外城居住。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东四十条、小街、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

⑦ “北京”还有什么别的称呼吗谢谢

“北京”别称有:蓟城、涿郡、幽州、北平 等。

1、蓟城:是时自公元前475年起至秦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止。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2、涿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3、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4、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城市别称:

本溪——煤铁之城

抚顺——煤 都

吉林——化学城

长春——森林城、电影城、汽车城、科技文化城、豆都

哈尔滨——东方巴黎、冰城

齐齐哈尔——鹤城

宜昌——川鄂咽喉

重庆——雾都、山城

武汉——九省通衢、江城

景德镇——瓷 都

包头——草原钢城、稀土之都、“花城、树城、鹿城”

呼和浩特——青色的城

白云鄂博——世界稀土之库

苏州——水乡、园林城、丝织之乡

莱州——山东粮仓

常州——龙城、梳篦之乡

德州——山东北大门、九大天衢、神京门户

柳州——桂中商端口

广州——中国“南大门”、羊城、花城、穗城、蛇菜之乡

梅州——足球之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

福州——福地宝城、榕城、花果鱼米之乡

杭州——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茶叶之都、旅游之地、人间天堂

内江——甜城

漳洲——水仙花的故乡、中国东南花都

兰州——瓜果城

随州——古乐之乡

济南——泉城

乐山——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自贡——盐都

大同——煤海

察隅——西藏江南

拉萨——日光城

银川——塞上名城

石咀山——塞上煤城

吐鲁番——火洲、葡萄之乡

鞍山——钢都

昆明——春城

个旧——锡都

湖南锡矿山——世界锑都

江西大余——钨的王国

云南大理——妙香古国

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

唐山——北方瓷都、中国近代工业摇篮

葫芦岛——中国筝岛

汕头——海滨邹鲁、“华南要冲、岭东门户”

开封——沙城

珠海——中国最浪漫的城市、百岛之市

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东莞——烟花城

西安——天然历史博物馆、十三朝古都、碑石之乡

延安——革命圣地

榆林——中国的“科威特”

汉中——西北小江南

杨凌——中国农业硅谷

南京——六朝石都、石头城 ,金陵

蚌端口——珍珠城

西宁——石堡城

荷泽——牡丹王国

成都——蓉城

金华——小邹鲁、火腿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

⑧ 北京在清朝时叫什么

北京在清朝时叫京师。

京师是北京在明朝、清朝时期的称呼。永乐十九年正月,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之为京师,称为“北京”。金陵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

明仁宗的部分时期,则因皇帝个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法律地位还曾一度由首都,降为君主暂幸之行在,复称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明英宗正统时才恢复燕京京师的地位。

清顺治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清廷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即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务由九门提督管理,而汉族、回族事务则交给顺天府衙门管理。

(8)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清朝京师的城防体系:

清朝时期,北京驻军主力为骁骑营(旗营),分区驻扎于北京内城: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各旗均拨有官厅、营房和堆拔房(哨所)。除骁骑营外,北京城防驻军还包括前锋营、护军营、步军巡捕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咸丰十一年设)、虎枪营此外,自雍正朝起,在圆明园至香山一带设有圆明园八旗护军营,以拱卫御园。

⑨ 北京以前都叫过叫什么

北京以前都叫过燕京、幽州、北平等。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赵公被封于延丰。燕都得名是因为它是古代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的七位英雄中,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九州之一。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有州始建于汉、魏、金、唐,均为北京所治。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昭区被废,北京改为北平。



(9)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首都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六里河镇。遗址依然存在。黄帝后人于集,现居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

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⑩ 北京原来叫什么名字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在唐朝时期称为幽州。

北京各时期称谓如下: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

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10)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一些地名的由来:

1、窑

北京有很多窑,大北窑,黑窑厂街,刘家窑,大瓦窑,小瓦窑,崔家窑、鲍家窑、邓家窑、严窑、魏窑等。这些地名都带一个窑字是因为当时明成祖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在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

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陕西工匠涌入北京,使得北京的窑逐渐增多,并几种在南城一代。当时的窑主要生产砖瓦,这些都是兴建新北京城的必需品。

2、南礼士路

在20世纪的前四十年,北京城通往门头沟等郊区的交通非常不便,于是在阜成门附近租驴前往,成了当时普通家庭的最佳选择。因此在阜成门附近出现了一条“驴市路”,专供行人租驴西去。而且当时在附近还有着名的白云观,此处经常举办庙会,于是骑驴游白云观就成了当时的时尚。

直到解放后,在调整地名时,由于此处已不再租驴,且“驴市路”不够文雅,就将此路改称礼士路,而此路的南段,就成了南礼士路。

3、五棵松

清代时,此处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当时的人们去往北京的西部十分不便,且常有土匪打劫,于是行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碰头,然后结伴而行,五棵松这个地名于是从此叫开了。

后来1965年国家修建地铁,由于技术问题,使得这五棵松树相继死掉,为了纪念这个地名的历史意义,在此处补种了五棵松树。

4、苏州街

清朝的干隆皇帝喜好外出巡防,有一次他带着自己的母亲一起去了。此行是去苏州,这也是皇太后第一次游访江南,大开眼界。回到皇宫后仍然堆江南的美丽风景念念不忘,但由于年事已高,不能经常出游。

干隆皇帝事母至孝,于是决定将从万寿寺一直到海淀镇的沿线大兴土木,建成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苏式商业街,俗称苏州街。这条街道不仅修建得象苏州的街道,而且里面的买卖人也是干隆皇帝从姑苏城中挑选出来的,可谓原汁原味。

很可惜的是,这条街道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的时候被焚毁,此后就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