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人都有什么口头禅,或者是方言
1、得了吧,您呐。
2、吗呢您。
3、吃了吗您呐。
4、您嘛去了。
5、说的不对您包含。
6、劳驾。
7、凑合。
8、嘛呢。
9、嗯么了。
10、还成。
11、嘛七啊。
12、赶紧。
13、留神。
14、溜达。
15、没辙。
16、就是说。
17、等于是。
18、甭介
19、自己gě儿
20、话碴儿
21、敢情
22、麻利儿
23、颠儿了
24、撂挑子
25、捅娄子
(1)北京话偏您了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北京人日常用语
正宗北京话管你不叫你——您
正宗北京话管他不叫他——怹(tān)
正宗北京话管麻烦别人——劳您驾
正宗北京话管问好——吃了么您
正宗北京话管再见——回见您
正宗北京话管上哪儿——上哪哈儿切您
正宗北京话管姓什么——您贵姓
正宗北京话管可能是——横是
正宗北京话管二叔——二爹
正宗北京话管在哪儿住——挨哪儿住
正宗北京话管光等着——情等着
正宗北京话管从小——解小儿
正宗北京话管后头——后语儿
正宗北京话管搓出的皮垢——村儿
正宗北京话管哭哭咧咧——哼唧
正宗北京话管揭扯下——咧下来
正宗北京话管坚硬——硬嘣
正宗北京话管拿不准——二乎了
正宗北京话管不舒服——不得劲儿
正宗北京话管闹别扭——疙疙能能
⑵ 天津方言
底下答的都是嘛啊,592177600说的还算沾边儿
你理解的没错,是“我便宜您了”说连了
就是我让着您了的意思,比较中性,看上下文决定褒义贬义。
⑶ 北京话的“你”和“您”,“我们”和“咱们”有什么区别
您是客气话,对长辈,上级,尊重的人用。也有时用作讽刺挖若或调侃的语气。比如老师讽刺学生”您这字写得-文化不高的都认不出。“,家长对孩子”您该起床了吧?,“透着幽默的感觉。
我们和咱们基本差不多。但我们有时不包含对方。比如我和同事说自己家的事,“我们家来暖气了。”这事和对方无关。咱们一般都包含对方一起“咱们晚上去吃饭吧。”
圆圆没听说过是什么。
⑷ 为什么北京人喜欢称呼您
“您”的用法大体分三种。对家人长辈。这里的“您”就是表达尊重。大部分北京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对长辈不说您会挨骂的。潜移默化之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很多时候张嘴不说您自己就觉得别扭。对陌生人。这时说您主要是出于礼貌,放低姿态。比如在地铁上要下车,对身前的人问一句“您下车吗?”“麻烦您让一下”对方听着舒服,办事儿也方便。小时候家里来人,我问我妈说他谁啊?我妈会说。你这儿跟谁你我他仨的呢?得说您!这个叫叔叔。和我住同院的有一家人,好像是福州的。我去串门的时候女主人对孩子这么说。豆豆,快来叫哥哥。不许这么没礼貌!然后小姑娘就过来羞答答的跟我说哥哥你好。我自己分析呢,可能是因为北京人说话有点偏横,所以在句子里加些您,怹,劳驾受累的零七八碎会显得不那么生硬。北京藏龙卧虎,天子脚下,不好混,北京人讲礼的特点与其不无关系,而“您”的用法也是一种体现。骂人的时候。更准确的说法是挤兑人的时候。京骂全国闻名,不过真正日常生活中撕开脸皮骂人的事儿也不多。大部分北京人都是暗里挤兑,话里藏针。比如“您可真能耐”,字面儿上挑不出理,可能脑子不太灵光的人还会觉得真是在夸自己,但是能听出话茬的人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简单来说就是不带脏字骂人,意思却表达到了。北京话其实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北京人讲礼貌,敬语少不了,但是表面上抬高对方实则损人的例子也不少。什么时候是真心,什么时候是挤兑,也就只能自个儿琢磨了。
⑸ 小辈吃完饭,要和长辈说,我偏您饭。之后才能下桌。 这句,我偏您饭,什么讲
敬酒的问题要看你在本次酒宴上的地位你要是主人的话 必须敬酒要是客人的话 一般要回敬主人敬酒的顺序是 主人敬来宾 一般敬三杯之后主宾回敬主人 副陪敬主宾之后按照地位高低 依次敬酒
⑹ 老北京话:您偏过了,什么意思
偏——稍微,过——过头,过分。您偏过了的意思一般是指:您的所作所为略微有点过头(过分)了。不符合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
⑺ 北京话“好你了”什么意思
北京话“好你了”是“可以、好、行”的意思。
北京话“好你了”是京津一带的方言,有时也说“好您了”,就是表达“可以、好、行”等等肯定、赞同的意思,表示一种客气和热情的语气。比如你到饭馆要了一碗面,嘱咐店家别放香菜,店家就可以回答“好您了”;再比如你到超市买东西,付款时手套放在收款台,收银员提醒你别忘了带上手套,你也可以回答“好您了”。
⑻ 北京话中的“您”和“咱们”与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您”和“咱们”都是普通话,不是北京方言,但是具体还是要看你说话的对象是谁。一般来说,北方人比较习惯用“您”,无论长辈还是陌生人,一个“您”都表示客气和尊重,但如果是在南方,则很少用“您”,即使是对长辈,如老师、长者,也均用“你”,因为南方人对汉语拼音中ni(你)、nin(您)、ning(宁)这几个音不敏感,区分的不清楚,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您”和“宁”是同一个音的,所以在南方说话很少用“您”,只有在写成文字时才用“您”这个字。
“咱们”也是北方人的说话习惯,如果是南方人,一般说“我们”,很少说“咱们”,写出来的话则更是用“我们”,但是如果是对北方人说话,如果你总是说“我们”而不用“咱们”则显得有些正式,有些距离,感觉可能会有点奇怪。
⑼ 北京腔的一些日常话有哪些
北京腔的一些日常话如下:
1、在北京话中,我们想问事情会说:“劳驾,我跟您打听个事儿啊!”
2、在北京话中,我们管朋友叫“哥们儿”或者“瓷器”,这样的称呼听着特别舒坦,说明俩人交情深。
3、北京人管人多叫“乌央乌央”,管心神不定叫“没着没落儿”,管衣着不整叫“邋遢”,管实心儿叫“死个膛儿”,管突然叫“抽不冷子”
4、北京话里也有专门的“骂人”的词汇,比如:二五眼、不着三不着两、张八样儿、老家雀儿、花花肠子,不知道您能不能明白这些词的意思。
5、北京话中如果您动作太慢,那就是“面瓜”、您要是说话吹牛不靠谱,那就是“满嘴跑火车”、您要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就是“废物点心”、当然如果您太瘦了,那就是“人灯”。
6、北京话几句话就把您给数落了!“还甭跟我耍哩格儿楞。敢情你也有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的时候儿,平时那大嘴叉子一张不挺能白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