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平哪一年改名叫北京
北平1930年改名叫北京。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北京失去首都地位。1928年,民国政府决定将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设立市辖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各区以序号命名。原属的各县并入了河北省。城内的宛平县公署,迁至卢沟桥边的拱北城内,从这时起宛平县离开了北京城。
1930年6月,北平特别市改为北平市,降格为河北省的省辖市。半年后又重新升格为院辖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北京城内被划分为10个区。城东的大兴县署迁到北京城南的黄村,从此大兴就成了北京的一个郊区县。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12日,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后明成祖朱棣迁都,作为明朝的都城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7年)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司",此为今名之始。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南京。同年3月,袁世凯将临时政府迁至北京,北京再次成为首都。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平
Ⅱ 北京何时于哪个朝代开始被称为北京的
北京是在近代被称为北京的,具体时间是1949年9月27日。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间,将河北省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区域。
1956年3月9日,撤销昌平县,将昌平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北京市,并命名为昌平区。将河北省通县所属的金盏、长店、北皋、孙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苇沟等7个乡归北京市。
(2)北京什么时候改名扩展阅读: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
Ⅲ 清朝时,北京叫什么
清朝时称现代的北京为京师。
京师是北京在明朝、清朝时期的称呼。永乐十九年正月,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之为京师,称为“北京”;清顺治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清廷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即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务由九门提督管理,而汉族、回族事务则交给顺天府衙门管理。
(3)北京什么时候改名扩展阅读:
北京城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元世祖营建的元大都城。元朝定鼎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建设大城作为元都,于世祖至元四年(1264年)下诏,在原金中都东北方向营建汗八里,是为元大都。
明清时期皇帝非常重视北京城池的保护和修葺,城墙上不得任意增开豁口,城楼、箭楼、雉堞、墙面砖体如果发生破损、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时进行维修。
Ⅳ 北平什么时候改名叫的北京
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 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 日伪政府于1937年l0月12日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实际上并未得到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 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直到1949年9月27日将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后,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因此,1928年6月20日到1949年9月26日这段时间,称北京为北平是准确的。
Ⅳ 北京在清朝时叫什么
北京在清朝时叫京师。
京师是北京在明朝、清朝时期的称呼。永乐十九年正月,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之为京师,称为“北京”。金陵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
明仁宗的部分时期,则因皇帝个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法律地位还曾一度由首都,降为君主暂幸之行在,复称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明英宗正统时才恢复燕京京师的地位。
清顺治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清廷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即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务由九门提督管理,而汉族、回族事务则交给顺天府衙门管理。
(5)北京什么时候改名扩展阅读
清朝京师的城防体系:
清朝时期,北京驻军主力为骁骑营(旗营),分区驻扎于北京内城: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各旗均拨有官厅、营房和堆拔房(哨所)。除骁骑营外,北京城防驻军还包括前锋营、护军营、步军巡捕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咸丰十一年设)、虎枪营此外,自雍正朝起,在圆明园至香山一带设有圆明园八旗护军营,以拱卫御园。
Ⅵ 北京市什么时候开始叫北京的
1403年。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
(6)北京什么时候改名扩展阅读:
北京之后的改名历史: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为北平。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Ⅶ 北京什么时候开始叫北京
1949年9月21日,北平市改名为北京市。请采纳。
Ⅷ 北京四次改名的原因
现如今,北京这个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着名的城市之一,北京城拥有着很多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都是以前的朝代留下的物品,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北京曾经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北京城以前并不叫北京,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重新改成的北京,北京的前身为什么叫做北平呢?
其实北平这两个字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很久远的时期,可以追溯到西晋,那个时候是作为北平郡出现的,到了唐朝的时候,北平郡的名字被更改,叫做平州,这也是“北平”两个字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消失。到了明朝的时候,这个名字被再次使用,并且“北京”两个字也开始出现,这里还要不得不说两个人。
他就是明朝的朱元璋和朱棣。我们都知道朱棣是把他侄子的皇位给抢了,抢完以后他的侄子就神秘的消失了,后来据说是跑到了东南亚等国家的地方。元末明初,朱元璋带领着手下们攻下了大半个中国,后来朱元璋的手下们攻打下明朝的元大都,朱元璋把名字给改成了“北平”,意思就是希望北方能够安定平宁。这是北平两个字的第二次出现。
后来的朱棣在南京掌握大权,这个时候的朱棣为了继续有效的抵抗北方的敌人,决定把都城迁到北平,为了北平能够和南京形成相互拱卫之势,把北平的名字也顺便改了一下,于是就出现了北京这个名字。这也是北京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之上。朱棣皇帝把北平改为北京,这是北平的第二次消失。
随着历史年轮的推进,时间的发展,转眼之间北京城落到了清朝的手里面,清朝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使社会稳定,沿用了很多明朝的东西,包括北京城的名字也属于沿用的范围之内。到了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期,清朝随着末代皇帝的退位诏书宣告着结束。这一段时间的北京是不平静的。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个时候有人提出来北京的名字不太适合,所以就把它又给改成了北平,这也是北平的第三次出现在历史之上。
后来日本侵华占领了北平,这个时候的日本人把北平的名字又改回了北京,虽然没有得到承认,但是也算是北平的第三次消失。后来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北京又改成了北平,。这也是北平的第四次出现。最后新中国的成立,北平被正式的作为我国的首都,并且改名北京。这也象征着北平的第四次消失,同时也象征着永久的消失。
北平在历史记载之中,前前后后的出现了四次,但是也消失了四次。不管怎么说,北平和北京能够在北京的众多名字中脱颖而出,并且被人们所知道,大概就是因为北平代表着的美好寓意吧。
Ⅸ 北京天津以前叫什么啥时候改的名字
北京以前叫做北平,是从明朝时开始叫北京;金朝是天津叫做直沽,元延祐三年,改直沽为海津镇,明建文二年,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改名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