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寺庙排行是怎样的
北京寺庙排行是:潭柘寺、法源寺、大觉寺、戒台寺、云居寺、广济寺、广化寺、红螺寺、敕赐和平寺、灵光寺。以下简单介绍几个寺院。
1、戒台寺。
寺庙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
Ⅱ 北京唐浙寺
潭柘寺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乘车路线:前门、阜成门乘游七路可达潭柘寺。
坐地铁、921路、336路、959路至苹果园换乘931路公交车,可直达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和‘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传说
作者: 想回懒得回
据说早么年间北京、天津这一块儿都是大海,大海里有一条恶龙,这恶龙一摆尾永定河(原来叫无定河)就发大水,这恶龙一吐火这地方就得三年大旱,因此刘伯温就决定除掉恶龙,后来刘伯温活捉了恶龙,锁在‘北新桥’下,刘伯温还在西山上修了潭柘寺,用了一支箭作大梁,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镇着它。慢慢海水退了,人民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就建了城郭,始称:幽州,后来叫:燕京、北平、北京,据说后来修皇宫时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恶龙问刘伯温:“什么时候放了我?”刘伯温回答:“等此桥旧了。”说罢提笔在桥上写了‘北新桥’,恶龙一看,这回永世不得翻身了,便扬言道:“你是个人,能活多少年?待你死后,我一定要‘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刘伯温一听赶快在潭柘寺里建了个大烟筒,亲手在上面刻着‘潭柘寺’三个字。又在‘北新桥’下面刻了‘北京城’仨字。若干年后刘伯温死了,恶龙果然‘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幸亏刘伯温早有防备,恶龙‘火烧潭柘寺’时烧在了潭柘寺的大烟筒里;‘水淹北京城’时洪水只淹到‘北新桥’桥下面刻着的‘北京城’仨字。
Ⅲ 为什么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有一天刘家的二大妈就找上门来,非说他家的小柱子尿炕是老爷爷讲鬼故事吓的,从此任我们怎样磨,老爷爷再也不讲鬼故事了,只讲老北京的传说,关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和‘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传说就是那个时候听老爷爷讲的。 据说早么年间北京、天津这一块儿都是大海,大海里有一条恶龙,这恶龙一摆尾永定河(原来叫无定河)就发大水,这恶龙一吐火这地方就得三年大旱,因此刘伯温就决定除掉恶龙,战斗经过如今我已经没印象了,最后刘伯温活捉了恶龙,锁在‘北新桥’下,刘伯温还在西山上修了潭柘寺,用了一支箭作大梁,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镇着它。慢慢海水退了,人民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就建了城郭,始称:幽州,后来叫:燕京、北平、北京,据说后来修皇宫时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恶龙问刘伯温:“什么时候放了我?”刘伯温回答:“等此桥旧了。”说罢提笔在桥上写了‘北新桥’,恶龙一看,这回永世不得翻身了,便扬言道:“你是个人,能活多少年?待你死后,我一定要‘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刘伯温一听赶快在潭柘寺里建了个大烟筒,亲手在上面刻着‘潭柘寺’三个字。又在‘北新桥’下面刻了‘北京城’仨字。若干年后刘伯温死了,恶龙果然‘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幸亏刘伯温早有防备,恶龙‘火烧潭柘寺’时烧在了潭柘寺的大烟筒里;‘水淹北京城’时洪水只淹到‘北新桥’桥下面刻着的‘北京城’仨字。听说前些年北京搞城建准备拆‘北新桥’时,还有不少老人联名给北京市市委上书问:“拆了‘北新桥’洪水要是淹了北京城怎么办?”
Ⅳ 有谁知道北京城的京师八大寺庙是指哪些寺庙
1广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鸥儿胡同31号,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广济寺,又称“弘慈广济寺”,座落在北京市阜城门内的西四,是佛教着名古刹之一,中国佛教协会设于此。1983年,广济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3.智化寺,位于北京市区东城,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太监王振所建私庙。
4.通教寺,在北京东直门内的一条小街深巷中,有一座北京市着名尼众寺庙,它就是通教寺。1983年,通教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成为北京市尼众学修及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5.法海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
6.戒台寺,又称“戒坛寺”,坐落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是一座建于唐代的佛寺。它以拥有中国寺院中最大的戒台而闻名,同泉州开元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
7.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聚宝山东麓,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
8.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它不仅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Ⅳ 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是哪里他的历史是怎样的
潭柘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108国道可通达。距市中心30余公里。为寺庙观堂类人文旅游景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寺院初名“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1997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僧团进驻,潭柘寺恢复了宗教活动。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踞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0.02平方公里,寺外占地0.11平方公里,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平方公里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的。潭柘寺现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
Ⅵ 为什么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
因为13世纪时,蒙古灭金,被称作金中都的金代北京城(在现在北京城区的西南一带)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体现在: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
Ⅶ 北京四大名寺是什么
1、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这里离市区不算远,开车过去比较方便,同时这里有着千年古刹的称号,是京城附近的拜佛圣地,这里历史非常悠久。曾经规模极大,传说明故宫便是仿造这里建造,北京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着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梦东)大师主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土道场,佛教更为兴盛。
Ⅷ 北京最有名的3家寺庙在哪
1、神州第一坛: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四方僧众多来受戒,故又名戒坛寺,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夙以“戒坛、奇松、古洞”而着称于世,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
2、闹市中的净土:广济寺
在北京的西四北头条胡同的东口大约100多米的地方,南侧有一堵红墙,略显巍然,这墙里便是享誉华夏的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赵朴初先生生前曾在此办公。
北京着名的"内八刹"之一。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占地2.3公顷。始建于宋朝末年,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初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下诏命名"弘慈广济寺"。1931年寺院失火焚毁,1935年重建。
3、千年皇家古刹:潭柘寺
潭柘寺是皇家第一寺院,历史悠久,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民间取名为"潭柘寺"。潭柘寺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
潭柘寺的香火很旺。信佛念佛的人越来越多。我从小与佛结缘。佛学的书接触过不少。佛是大慈大悲大能的,佛是充满智慧的,佛是大能并非万能的,佛就是觉者,人人皆可成佛。一切还是靠自己的修为。
Ⅸ 先有谭柘寺下一句是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个故事得从明朝第一奇僧,保燕王朱棣成就帝业的姚广孝说起。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法号道衍的姚广孝,被选为从侍燕王朱棣。明太祖驾崩后,建文帝继位,开始削藩时,眼看着诸王一个个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燕王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先发制人,起兵“靖难”,一举夺得了皇位,这就是后来修建紫禁城的永乐皇帝明成祖。姚广孝这人很聪明,朱棣当了皇帝后,便要求去潭柘寺隐居修行,期间,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他。据说朱棣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所以民间便有了这“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Ⅹ 老北京人为何说“先有德胜门 ,后有北京城”
北京内城的兴建始于德胜门,且事关北京城甚至国家安全的几场决定性战役都发生在德胜门。
在北京城兴盛以后,德胜门对保卫北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别的不说,朱祁镇时期瓦剌也先的南侵差点儿让大明江山社稷断绝。如果没有兵部尚书于谦带领将士浴血奋战,把守德胜门这一要塞,那北京城早就被突破了。正因为德胜门和北京城有如此深的渊源,所以北京人才会说“先有德胜门,再有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