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真武庙在哪里
扩展阅读
厦门海沧建发楼盘有哪些 2025-07-25 12:06:45
福州市先进路在哪里 2025-07-25 12:05:57
天津到太阳村怎么走 2025-07-25 11:57:54

北京真武庙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5-22 01:49:37

❶ 北京有哪些着名的寺庙

通教寺

通教寺位于北京市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明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开慧胜雨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

乘车线路:地铁东直门站下车,或413、815路公交车

❷ 北京德胜门瓮城真武庙与护城河在明朝时有什么历史

明代时,在德胜门箭楼的瓮城北边正中,曾建造了一座纯正的道家庙宇,名叫"真武庙"。这座庙有些与众不同,其他城楼的庙当时都是建在城楼的两侧,而这座真武庙却是建在德胜门箭楼底下的正中间。

"真武"又称"真武帝",原本是道教所奉的神,而且他曾经在众神里的身份也极为一般。相传,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示他们当时建立的王朝是符合天意的,于是就把太上老君李耳奉祀为他们李氏的祖先,说太上老君是他们一家的始祖。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曾经附会说,他们赵家的始祖是真武大帝,因为真武帝姓赵,叫赵宣朗,而宋王朝也姓赵。

所以,宋真宗赵恒后来也仿效唐代时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奉祀太上老君的做法,诏封真武帝为"真武灵应真君",并开始全力推崇真武帝,从此,真武大帝的身份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元朝时候,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又加封真武帝为"光圣仁威玄天上帝"。真武帝从此一跃而成为北方身份地位最高的天神了。

到了明朝时,明成祖朱棣也曾一度抬高真武帝,以借其美化自己。明成祖做皇帝之前是燕王,他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夺取的皇位。

据说,朱棣打了4年仗,几乎没打过败仗,一直打到南京夺取了帝位,所以他做了皇上之后,把真武神加封为"北极"、"镇天"、"真武"、"悬天"和"上地"等,并且在全国各地,包括在他的皇宫里边都修建了大大小小的真武庙。

在德胜门瓮城的真武庙中,奉祀有一位颏下三绺长髯、披发黑衣、腰佩宝剑、脚踏龟蛇的"真武大帝"神像。相传当时在德胜门瓮城和安定门瓮城建真武庙,是因为人们当时觉得让"真武大帝"看守京城北大门,比关老爷更可靠。

在当时,德胜门的这座真武庙,比多数城门庙宇都大,庙内的正门两侧各有钟、鼓楼一座,还有几间亭阁和道士的住房。

真武庙前的椿树俊秀挺拔,整个环境十分迷人。树丛灌木掩映着"之"字形台阶和瓮城的雉堞。德胜门瓮城景致秀丽、恬静宜人,是其他瓮城所不能企及的。

古代的城防体系有城墙就必有护城河。北京的护城河有上源,有流向,护城河水是流动的,是京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护城河上建有许多闸、坝,以调节水量,控制流速,所以有时护城河水的流速较大,相应的该段护城河水深面宽,河流往北侧通常还会连着一片大苇塘。

北京北面的护城河从西向东流经德胜门箭楼西侧的松林闸。河水流到箭楼下,冲击粗壮的桥桩,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松林闸下水平如镜,一到台阶,河水如脱缰野马急冲而下,形成德胜门箭楼下一道水景。

那时候,德胜门作为"军门",守备器械的种类很多,所以城内外兵械商人云集。在后来的德胜门外冰窖口胡同内,曾经还有一个兵器行会所建的弓箭胡同,又称"弓箭会馆",相传该会馆当时就是专营各类弓箭的。

在明朝嘉靖年间和万历年间,德胜门曾两度大修,其格局规模仍然保持了之前的原貌。1628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亲统大军征讨明朝。清太宗一行入洪山口,克遵化城,很快就由蓟州直抵北京,驻营城北土城关之东,直抵德胜门。

后来,清太宗率诸贝勒王子围绕北京城探视,许多贝勒王子当即积极请战攻城。但清太宗深思熟虑之后下诏说,"朕仰承天眷,攻城必克。但所虑者倘失我一二良将,即得百城亦不足喜"。

所以,鉴于北京皇城当时城防的严密,清军打消了立即攻城的念头,移驻南海子,许诺与明王朝议和,并由山海关班师。

1630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以为攻打北京城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便再次率兵前往,岂料他在与明军在德胜门经过一番激战后最终败走。

实际上,也有史书记载说,"德胜"两字的意思不是打胜仗的"得胜",主要是说"道德超出别人,表明以德取胜,所以有了这个城门"。

在清朝时,德胜门有重兵把守,派章京2员,骁骑校4员,马军200名,由正黄旗管辖。清朝士兵们进德胜门时还要高唱"得胜歌"。传说后来的单弦"八角鼓"就是由当时的"得胜歌"演绎而来。

1679年,北京大地震,德胜门毁坏严重,曾落架重修。在干隆年间,德胜门曾再度重修,并在瓮城内西侧立了一通"祈雪御制碑",人称"德胜祈雪"。

此碑在北京的历史上非常有名,德胜门除去在历史上享有军事要塞的盛誉外,"祈雪御制碑"的碑文因干隆皇帝亲笔书写,名声大震,更是与京城的其他八门争雄。

1778年,由于天大旱,许多地方颗粒无收。这一年末,干隆皇帝北行祭明陵,到德胜门处喜逢大雪纷飞,龙颜大悦,于是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以谢天公作美,并建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他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德胜祈雪",或称"御碑亭"。

碑刻"祈雪诗"诗文道:春祀还宫内,路径德胜门。

文皇缅高祖,渺已实无孙。

力取权弗取,德尊果是尊。

微尘郊外有,望雨复心存。

此外,碑刻还附有干隆皇帝关于祈雪诗的部分原注,如"春祀还宫内"原注:我朝定制二月朔日坤宁宫大祈,神先期自御园还宫,每年如此。

"望雨复心存"原注:京师立冬,腊雪微沾,今岁上元前一日,得雪不成分寸。今日途间觉有轻尘,虽土脉尚润,而早已心存望雨矣。

御碑亭为重檐黄色琉璃瓦所覆,做工特别精细。干隆皇帝御笔碑文,字迹宛然在目。当时,在北京皇城的各城瓮内只有德胜门有石碣,盖也奇异。

高大的"德胜祈雪"御碑亭、矮矮的花墙、浓密的椿树和错落有致的梯子墙,构成了当时德胜门瓮城内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另外,"德胜祈雪"碑紧靠当年的"同兴德"煤栈西侧,而当时,"同兴德"因生意日益兴隆,每到逢年过节必带头去"德胜祈雪"碑亭内摆放供品,以谢皇恩浩荡。

所以,"德胜祈雪"碑与"阜成梅花"、"崇文铁龟"、"西直水纹"和"朝阳谷穗"等镇门之物誉满京城。往来客商、行旅见此碑无不下马拜阅。

❸ 真武庙的介绍

深泽真武庙在当地称为北极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城北城墙正中,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为四棱台形巨型土台,环四周砖砌。其基座约2160平方米,顶台面积约1600平方米,台高14米,分三组,计45级台阶,台上建 真武大殿,供奉北极紫薇星大帝。正殿三间,侧殿东西各二间,殿前建有钟楼、鼓楼。深泽城原只有东、南、西三门。北面无门。时嘉靖年间,大同人李承式做深泽令,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北城墙中部构筑土台,凡数月而成,因其位于城之北,又可登高观北极,准东西,故称此台为北极台。台高四丈余,台基围50余丈。此台建成,为深泽至高点,捡拾拎衣登台者络绎不绝,凭高远望,田畴辽阔,村落参差,四方万景无不在目。 土台修成,又在台上构木为阁,建真武庙(真武者,相传为北方之神,能真正越海飞空,威镇北国)。其庙朱梁绿瓦,檐牙高啄,使台上顿然生辉。 台下又凿池引泉,环植杨柳,使之成为一邑胜景。乡中父老称北极台系一邑之文明,关一县之科举。

❹ 北京的着名道观都有哪些

1、北京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参考资料:网络-道观

❺ 真武庙属于哪儿管辖

真武庙
北京市房山区庙宇
更多义项

更多图片(1张)
真武庙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距北京市中心 62公里)。始建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真武庙为三进院落,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真武大帝、碧霞元君。另有四座配殿、两座钟楼、两座陪楼以及十几间山房,总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真武庙是方圆几十个村庄的中心庙宇,香火极盛,名扬遐迩。因道观很有灵性,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内部誉为北方“小武当”。

分享
现状

真武庙(亦即玄武庙,昌平区),位于北京回龙观黄土东村,该庙创建于明末清初,历史上游人香客云集,香火很盛,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昌平区保留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庙内现存前殿、后殿及左右配殿等。大殿主供真武大帝,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金童、玉女。殿前有三脚龙爪紫铜香炉一座,前殿有两位护卫大神,左侧塑威武的青龙神像,右侧塑勇猛的白虎神像。真武庙现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的免费宫观。

❻ 北京有哪些大的寺庙

1、红螺寺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国家AAAA级旅游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

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

2、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寺本为皇家佛教寺庙,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

大钟寺在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3、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着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4、真武庙

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距北京市中心 62公里)。始建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真武庙为三进院落,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真武大帝、碧霞元君。

另有四座配殿、两座、两座陪楼以及十几间山房,总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真武庙是方圆几十钟楼个村庄的中心庙宇,香火极盛,名扬遐迩。因道观很有灵性,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内部誉为北方“小武当”。

5、碧云寺

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

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

❼ 北京的真武庙,真的有庙么我怎么才能找到

真武庙的庙早没了。只留下了真武家园、真武饭店等等···
附近还有个天宁寺,这个寺是真的有。不过叫它“寺”有点儿不确切,应该叫“庵”才对。里面还有个实心宝塔,常有信徒围着塔顺时针绕圈。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