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又称什么都

北京又称什么都

发布时间: 2022-06-05 17:04:48

❶ 北京别称是什么

燕京、蓟城、涿郡、幽州。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简介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

❷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燕京、蓟城、涿郡、幽州、北平。

北京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辽代以后,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景山、北 海、中南海、颐和园、天坛、地坛、长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周口店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遗址等。

(2)北京又称什么都扩展阅读: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后,迁都北平后改的,意与南京相对之意。1368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

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

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❸ 北京号称什么之都

北京被人称呼为“帝都”。北京叫“帝都”,是因为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政府最高部门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北京就是古代绝大多数朝代的都城,是皇帝和最高领导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称呼为“帝都”。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有二十多个别称。截至2020年,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

❹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么北京还有哪个别称

北京是一块宝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上风上水的宝地,所以很多帝王都喜欢在北京建立国都,北京在历史上经历了三千多年历史,在每个朝代最首都都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战国七雄的燕国建立的“燕都”、到后来的日下、九州中的幽州,最着名的应该就是长安、也就是京城了,当然北京在古代也曾叫过南京,这个南京不是现在的南京,那时当时大辽的首都,还有就是元都、到民国时期的北平、京师等等。北京的称谓实在太多了,可见古人对这里的重视。

由长安而起的丝绸之路就是大唐对别国非常尊敬的体现之一,长安也就是北京,曾多次作为连接中国与整个世界的东西方连接的枢纽,它不仅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更推动了国家之间在文化、农业、手工业、制作业等方面的相互学习。

❺ 北京的别称都有什么

北京别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北京又称什么都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❻ 北京的旧称有哪些

北京是历史古都,有许多称谓,人们比较认可的北京历史上的称谓有下面一些。

北京不仅叫北平,历史上还曾有十五个名字
蓟。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人于蓟,封召公爽于燕。另一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国并入蓟国,蓟国以蓟城为国都,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日下。日下是国都的代称。《晋书》就称晋都洛阳为日下。后来唐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诗句。后来日下就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清人朱彝尊干隆年间着有《日下旧闻考》一书。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代曾设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变动,可燕京这个名称广泛使用。

北京不仅叫北平,历史上还曾有十五个名字
春明。此名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着有《春明梦余录》一书。

京城。长安成为国都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后来国都就指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称京城。

南京。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幽都府即现在的北京地区,因而又称南京。

北京不仅叫北平,历史上还曾有十五个名字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归北宋,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在今天北京西南。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蒙语称大都为汗八里,意思为“汗城”,可汗所住之处。元朝定都北京后,北京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❼ 北京是什么之都

北京是帝都,也是对称之都。
战国时期的燕国的都城在北京附近;金朝时北京为中都;元朝忽必烈在北京定都,取名为大都,1368年改大都为北平府;明朝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清朝顺治定都北京;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样定都北京,因此北京被称之为“帝都”。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有二十多个别称。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汉高祖五年,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❽ 我国首都北京在古代有什么名称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不仅仅的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古代很多王朝的王都。

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文化灿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这应该也是古代将北京称为燕京的原因,除了燕京,在古代北京还有被称为北平、涿州、幽州、大都等。

北京作为历朝历代权利和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经历了太多数不清的变故,直到现如今才稳定下来。古代随着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更换北京的名字以及历史地位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在很多朝代基本都是权力的中心,只是古代的帝王制,一个地方会随着统治者的更滑而更换名号。

北京在古代用的比较多的名字就是北平、涿州、幽州、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