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北京市会被选为首都
对于把首都确立在北京,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是经过了许多考量,还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的,毛主席认为:蒋介石的国都定在南京,他所仰仗的基础都是江浙的资本家,哪我们就要把首都定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属于我们自己发展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将哈尔滨、西安、延安、上海、成都、北平、开封、洛阳、重庆、广州、南京11个城市作为首都的备选,那么为什么最终会选择北平作为首都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㈡ 中国首都为什么要建在北京
中国首都建在北京有三种原因:政治意义、现实情况、北京的建都历史。
1、政治意义
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离海近,而且渤海是中国近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
2、现实情况
首都应当选择现代化的大城市,而且当时中国大城市不多,且位置合适,满足建都条件的大概只有西安、北京、南京。西安距离革命时期的共产党政治中心近,群众基础最为可靠,位置较为安全,但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东移,西安位置太偏西,交通并不便利,不利于新首都的建设与扩张,因此北京更适合做首都。
3、北京的建都历史
历史上的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旧都。自古“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有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
㈢ 1949年选首都时,一共有11个城市候选,为什么最后选定了北京
北京在我国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城市,综合很多方面来考虑,北京是最合适不过的。
㈣ 中国面积那么大,却为何选中了北京为我们的首都
定都,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各个政权的头等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领导班子也为定都做过深入探讨和辩论。中国的古都很多沿海的发达城市也不少,当时被提名的候选城市有很多西安,南京上海延安天津等都在其列。但这场诸多历史名城与发达城市的角逐最终被北京摘下桂冠,各城市有何优势?北京凭什么脱颖而出?这要从天时地利人和讲起。
㈤ 北京为什么被选为首都除了经济之外还有哪些突出表现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指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为什么选择北京作为首都?笔者在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首先,以北京为首都可以保证政治和军事安全。
南方城市则不太安全。南方地..区是国民党的统治核心,如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解放得比较晚,不如北京稳定。新中国成立时,西南和华南地区还有很多地区没有解放。大量的国民党军队仍在顽强作战,南方各城市面临着相当大的军事压力..。而南方地区谍报多,匪患严重。古都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诚信、典雅、崇文尚德、和谐、宁静等突出特点。它不仅形成了首都文化的源头和根基,而且为今天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基础。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系统建设新时期的古都文化,既要把握古都文化的历史精髓和价值,又要有国际视野、一流格局和创新策略。
"北京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长河的伟大见证"。其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古都文化,是中国首都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晶和典范,是辽、金、元、明、清文化的缩影,也是当时中国文化的主体和精华。
㈥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定首都于北京而不是当时经济发达的沈阳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定首都于北京?而不是当时经济发达的沈阳?
个人觉得首都的说法有很多种,还有人说差点就是广州,上海,西安等城市,但是我觉得,怎么着也不会是当时的沈阳吧,不说别的,咱东北人还是很猛的,当时肯定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吧?
古都中西安排第一。北京是最近几个朝代才有。从金朝开始吧,辽代也可以算。当然,燕国首都其实就在北京。因为在游牧和农业区域交汇处,燕山挡住了冷空气,又靠海。靠海很关键,所以取代了西安和开封,因为无论大运河还是海上运粮都极为方便,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不发达、没有南方的粮食可支撑不下去。
㈦ 首都为什么定在北京
理由如下:
1、国民党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便于依赖帝国主义,因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它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
2、北平为中国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政治上,北平位于华北老解放区内,人民力量雄厚,规模弘伟,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历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来,这里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摇篮。
3、地理上,北平位于一个大平原之中,将来有足够的扩充的余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达,有平沈、平绥、平汉、平沪等铁路干线,连络全国各地。
从各种条件看,北平实具备现代大国首都的各种资格。因此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095人。
㈧ 为什么选择北京做首都
一、选择有限。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内乱和持续的战争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主要城市拥有可支持政府运作的现有基础设施。中国当时的选择是北京、西安和南京。没有定都在南京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曾经的国民党民国政府曾将首都设立在南京,选择南京或许会给人带来一种的印象,即新中国的建立是国民党政府的“延续”。
西安是首都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像北京一样,它曾是许多朝代的首都。但是,西安已有1000多年没有成为首都了。它位于中国的西部,此时的中国,经济重心早已移到了东南地区。选择西安作为首都有可能使新政府与较富裕、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隔离开来。
二、合法性。北京不仅是清朝的首都,它也是至少五个朝代的首都:辽,金,元,明,清。它已经连续三朝成为首都,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首都之一。北京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分量。紫禁城(以及周围的皇宫建筑群)仍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
三、实用性。作为很少遭受战争破坏的极少数城市之一,北京保持了其大部分基础设施完好无损。新政府相当于“拎包入住”即可。而且,北京通过现有的公路、铁路系统,与当时工业发达的东北各省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保持了良好的联系。
中国历史上的首都:
1、南宋都应天府南京(今商丘),迁行在临安府(今杭州)。
2、元都大都(今北京)。
3、明都应天府(今南京),后迁顺天府(今北京)。
4、清都京师(今北京)。
5、民国都南京,后迁北京,最后又回到南京,抗战时期陪都重庆。
6、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北京。
㈨ 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时,一共有11个城市入选,为何最终选了北京
1949年,新中国成立,而北京也最终成了咱们的伟大首都。古时元、明、清3代都在北京建都。元称其为大都,明初那里叫做北平,直到朱棣之时才更名为北京。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战,最终坐上了龙椅。
再者,北京气候不像哈尔滨那样严寒,也不似广州炎热,比较适中。而且北京历史悠久,以前在500多年的时间里是元、明、清3代的都城。有历史底蕴,气候适中,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有这些优点的北京自然就胜出了。
㈩ 为什么选北京为首都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讨论定都问题时,把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延安这几个城市都考虑在内,但经过权衡利弊,新中国最终选择北京作为首都。
具体原因如下:
1、北京与哈尔滨相比,比较靠近苏联,从政治上也是稳定的,北京的工业基础也很雄厚,经济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2、北京和平解放,在战争期间没有受到任何的军事打击,无论是文物还是现代建筑都得以保全,在重建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北京地理位置佳,它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滨渤海,南面敞向华北大平原。这处天造地设、酷似海湾的小平原向来被人们称作北京湾。
4、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的地方,地处连接东北、华北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是今日中国的命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