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明朝时北京叫什么
扩展阅读
朱家尖到上海怎么走 2025-05-15 16:56:05
杭州磁共振多少钱一个 2025-05-15 16:56:03
广州数控tb3i怎么样 2025-05-15 16:54:01

明朝时北京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6-10 11:06:04

❶ 明初北京叫什么

明初,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

北平”源于右北平郡,战国时燕国置。
秦灭燕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
西汉时北京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
三国时北京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
西晋时,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
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
元魏时,北平郡迁新昌(今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北京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
隋时,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北京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在今北京西南。
唐时北平郡改平州,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京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北京”尚未出现。
梁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时割与契丹。北平未出现
辽时,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无“北京”,今北京为南京析津府。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
金时,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
元时,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
明初,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
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
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
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至此消失。

❷ 明朝的首都叫什么

明朝的首都开始是南京,后来改为北京。明朝首都朱元璋时期是现在的南极(应天府),后明成祖朱棣北上迁都,改国都为北京(顺天府)。

明太祖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在应天府登基即位,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明成登记后祖十分重视经营北方,加之自己兴起于北平,明成祖在南京即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

永乐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也就是紫禁城(但后来部分宫殿被李自成放火烧毁,清初又重新修复)。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

(2)明朝时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1368年,朱元璋南京登基。金陵自古为虎踞龙蟠之地,有王者之气。以至于秦始皇都要把金陵的龙脉挖断,这才有了今日一条穿城而过的名河——秦淮河。

朱元璋的政权是从蒙古人手中夺来的,尽管元人退回了关外,但要挟无时不在,派遣由朱棣去北京主政,称燕王。

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为防变乱(朱棣根据地在北京),于是迁都北京,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

朱棣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长时间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临残缺的北京皇宫,有还都南京的欲望了。

但仁宗未满一年就驾崩了,仁宗的遗诏中表明他期望还都的志愿,但继位的明宣宗仍是暂缓了还都的方案。等到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后,正式断定北京为明朝京师。

两京城即一国两都制度。“两京制”影响了中国多个朝代都城的兴建,史上的短命王朝里拥有“两京”的更多,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北齐、北周都是两个都城。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由于南京不是在“中国的中心”,就想到了“两京制”。

在明亡清兴以前,中国一直有两个“首都”,一个南京,一个北京,到了清朝,满族人延续了两京制,首都为北京,陪都为盛京(沈阳),清朝人在沈阳建了一座一模一样的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永乐迁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❸ 明朝有几个首都,分别是哪里

明朝有两个首都:应天(南京)和北京

明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将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定为首都,1378年改称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二月,明成祖北迁定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南京,作为留都。明朝两京制格局形成

明代两京制度与以往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在北京和南京都有一套中央行政机构,只是南京的中央机构的前面都加有“南京”二字。南京各机构的权力只限于南京和南直隶的有关事务,有的部门甚至没有任何实际职权。南京的机构虽然同样对皇帝负责,但是其行文大多数必须经北京相应机构转呈,受到北京机构的制约。

(3)明朝时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身殿 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❹ 北京是什么时候叫的北京

北京是从明朝时开始叫北京的。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燕山山脉,三面环山,东南部是平原。北京交通便利又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定都之地,燕、辽、金、元、明、清均建都于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❺ 明朝北京叫什么

1368年8月,明军攻占大都,更其名为北平,1380年,燕王朱棣封国于北平,1399年,燕王在北平以“清君侧”为名起兵,1402年,攻占南京的朱棣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永乐,北平改称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建顺天府,1409年,北京建立五府六部官制,称为“行在”,1417年春,开始营建北京都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正式宣告国都自南京迁至北京。

❻ 南京和北京在明朝历史上的名字是什么

元朝时北京为大都路,朱元璋1368年攻下大都路,改为北平。朱棣做皇帝后,于1403年迁都北平,改称北京设“顺天府”管理该地区。一般人们称为‘京师’。以后没有变

元朝时南京为集庆路,朱元璋1356年攻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于1368年称帝于此,逐改南京.,仍然以“应天府”管理该地区,朱棣迁都后南京不再叫‘京师’ 仍然叫南京,以后也没变

说明一点:北京叫燕京只在一下几个时期:
1.前770年—前221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2.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

❼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北京都叫什么名字

众所周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无论是经济发展建设,还是一些福利待遇在北京都是非常强大的。并且北京拥有着许多着名的旅游景点,例如故宫和长城,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可见北京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之大了。

❽ 明朝时北京城叫什么地名

说大都的真是拙计 明朝时就叫北京 燕京那是金朝的说法 辽国是叫南京 元朝叫大都 唐宋时期叫幽州 战国时期叫蓟

❾ 北京在明朝称为什么

北京在明朝早期叫做北平,明朝晚期叫做北京。

1351年,元朝廷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治河”和“变钞”事件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张士诚自尽,后又灭掉浙江的方国珍。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朱元璋称帝。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到了朱元璋晚年,皇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先后死去。朱棣在军事实力上,以及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

1399年,朱棣于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立起了北京城,并开始准备迁都城于此,这也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

(9)明朝时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改革开放40年,随着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调整,全市人口规模、结构发生积极变化。1978-1985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长平稳。改革开放初期,从1978年的871.5万人增加到1985年的981万人,年均增加15.6万人,年均增长1.7%。1978-2017年,北京市从业人员从444.1万人增加到1246.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6万人,年均增长2.7%。

北京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我国在过去经济的发展中,北京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时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决定了各种资源的分配,具体到现实中就是北京集聚了大量的资源,无论平台、资源、机会都是最大最多的。正是因为如此,全世界优秀的人才纷纷涌入北京,形成一股“北漂”热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❿ 北京在古代时候的名字叫什么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北京这一城市也有渊远的历史,北京在古代有许多名字,比如燕都,日下,幽都,春明,燕京,汗八里,北平等。直到明成祖朱棣成为皇帝后,把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名为顺天府,建立了北京城。并且将首都迁至北京,由此才开始正式命名为北京,并且一直作为后来王朝的都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北京依然是中国的首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已然成为一座保留历史辉煌并且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吸引了许多国内国外游客观光游览,甚至定居于此。

一、燕都与日下

古时候北京作为燕国的都城,故而得名燕都。战国时期,七国鼎立,燕国位居燕山附近,因此得名燕国,燕国的都城也就被称作燕都。这一名称可以从许多古籍典故中查询验证。而到了晋国时期,晋国的首都在洛阳,北京距离洛阳很近,因此得名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