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峰寺的基本简介
西峰寺位于永春县湖洋镇西峰山下,地处群山环抱之
中。齐云峰山脉由北逶迤而来,三起三伏,直下西峰山,再起伏呈狮状,左虎、右象、南伏豹围环西峰天池。正是南山豹变,北岭龙吟,狮蹲虎踞,秀水灵光,必定人文荟萃,蟾宫折桂,雁塔题名。是旅游朝圣景区。
《泉州府志》、《永春州志》均载:西峰寺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0)。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接受五祖衣钵,南下闽奥,结庐静修。据传说,曾云游到湖洋张山寨与清白村交界的飞鸢洞,惠能用中草药为郝洞主一患重病儿子给予治愈,洞主感恩,留他居住。其间,惠能接收僧徒,讲经说法。至唐咸通年间,僧众化缘兴建殿堂,是为西峰寺,香火日盛。 南宋高宗年间(1127-1161),乡里善信与寺僧化募,再扩建殿堂多座,寺产田地山林数百亩,僧伽五百人,躬耕自给。1997年在中轴线重建殿堂时,出土原有的古砖瓦,基石等寺院遗物,经考古学家鉴定,确系唐宋文物,现水库边水田,群众仍称和尚大土丘田,足可佐证。
明万历年间(1573-1620),西峰寺遭火焚,湖洋刘姓乐虞、辉荆三族贤,布施四产,修建寺院,供养三宝。
明代天启,崇祯年间(1628~1654)西峰寺僧怀玺还挂锡五里街吾东龙湖岩,重建岩寺,有张瑞图题匾。
清康熙乙亥(1695)年,西峰寺比丘觉长与怡山法师等,出资重刊《六祖坛经》木刻本,现板藏鼓山涌泉寺。
清干隆年间(1736-1795),西峰寺毁于白莲教。咸丰年间(1851-1861),乡贤善信重建殿堂。同治年间(1862-1874),西峰寺又遭回禄之灾。1936年刘姓章炊族贤从马来西亚坡集资回梓,发动乡亲,再建殿堂一座。
西峰寺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历代几经兴废。为保护文物古迹,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开辟旅游景区,有识之士,发心重建,于公元1996年组成西峰寺重建会,公推港胞刘其吹为会长,主董重建工作。在海内外化募集资,八方善信,热烈响应,踊跃捐资。重建程序采取整体设计,分期分批实施。至2002年已建成五殿四楼,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功德堂楼、客堂、钟楼、鼓楼。殿堂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敬塑佛、菩萨、罗汉金身45尊,庄严慈祥,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殿堂依山傍水,前眺群山拱向,五龙朝圣。让人感到博大精深,底蕴幽远。寺映湖光,金波炫长空之日,实乃尘境中之净乐土也。
此外,尚有伽蓝殿一座,西峰塔一座,内山门,外山门,莲花池,阳山岩,玉山阁,水泥公路等建设项目,有待善信结缘捐建,功德无量。
西峰寺系古老寺院,以弘扬佛法,结缘八方而着称,接待过许多名人和高僧如:留正、留从效、朱熹、蔡襄、颜延榘、陈知柔、庄际昌、虚云法师、弘一法师等。如今它又以崭新的风貌迎迓四方人士和善男信女。
Ⅱ 新州区李集有哪些村
李集街位于新洲区西北部,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99公顷,辖42个村、2个社区,人口6.26万。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道何程村,这个村有姓程的。
李集社区、张店社区、河头村、新河村、新街村、黄河村、田村、潘堤村、
徐沟村、张集村、大游村、刘先村、李镇村、何程村、李寨村、彭岗村、
张信村、罗岗村、四龙村、刘溪村、春光村、建群村、建新村、卫星村村、
张店村、任河村、张师村、黄畈村、吴太村、李中村、罗大湾村、
桂山村、八屋村、长岭村、潮泥村、熊园村、新屋村、团强村、滕榨村、
高中村、得胜村、西峰村、西湾村、胡店村、农科所村、
Ⅲ 西峰到永县县多少公里
西峰村到永县供电局 128公里。
Ⅳ 罗源县霍口乡有几个村
罗源县霍口乡( 霍口畲族乡)辖24个行政村(其中8个少数民族村)——霍口村、溪前村、福湖村、山垄湾村、冈尾村、东园亭村、岐峰村、王廷洋村、大王里村、后宦村、船头村、黄鹤村、香岭村、琅坑村、长柄丘村、西峰村、仙洋村、川边村、佳湖村、东宅村、南乾村、塘下村、徐坪村、石坪洋村,125个自然村
霍口乡的史料源于五代时期,至宋代时隶属同乐乡,元代沿袭旧制,明代更名为黄重里,清代隶属重下里,民国时期隶属罗源县四区,后改为福丰乡。
霍口畲族乡位于罗源县西南部,离县城30公里,距福州63公里,东连飞竹,西邻闽候,南接连江、晋安,北靠古田,处于“四县一区”结合部。霍口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全乡面积19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其中8个少数民族村),125个自然村,总户数5291户,人口20336人,其中畲族人口5013人,占总人口的24.6%,是福州市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之一。
霍口地处敖江上游,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3.6万亩,木材贮蓄量26万立方米,毛竹立株数约300万根,森林覆盖率85%。水力资源充沛,全省第六大河流——岱江穿境而过,流域总长32公里,是福州第二水源的二级保护区。可建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中型电站一座,小型电站8座,目前已开发5座,装机7500千瓦。乡政府驻地霍口村。
Ⅳ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有哪几个村
荣星村,英东村,大新村,大古村,西峰村,龙山村,霞溪村,石山村,龙江村····好像是吧
Ⅵ 西峰区的介绍
西峰区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7′42″—107°52′48″,北纬35°25′55″—35°51′11″,东邻西安、咸阳,西连平凉,南通天水、宝鸡,北接银川。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总面积996.35平方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西峰区现辖5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2,共25个社区、117个行政村、1050个自然村。总人口32.52万人,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壮族、朝鲜族等十二民族。3西峰区所在的董志塬面是天然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素有“陇东粮仓”、“陇上明珠”之称。
Ⅶ 西峰团结小学有多少名学生多少个班级
计划设置80个教学班、容纳3600名学生规模,学校命名为西峰区团结小学新校区。
西峰区目前有各类学校219所,其中小学98所(城区5所,农村93所)。有教师4922人、学生76515名,其中(小学30476名、初中10263名、高中8144名、职校4696名、幼儿园22983名)。但由于全区教育资源均严重不足。
义务教育要求适龄中小学生必须应收尽收,加之随着城市扩容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持续增多,导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提升学校品位,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规范标准化办学,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西峰区团结小学优质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采用名校办学效应,拟在长庆大道与秦直西路交汇十字西南角(皇朝酒店对面)的地块上,新建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示范性完全小学,计划设置80个教学班、容纳3600名学生规模。学校命名为西峰区团结小学新校区。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Ⅷ 旅游景区游客人数统计
4月14日,黄山景区进山人数突破2万人,接近黄金周的高峰期。据悉,该景区进入四月以来,周末旅游一直火爆,宾馆订房开始紧张起来,黄山已提前迎来了“黄金月”。
来黄山旅游的游客以长三角地区的为主,自驾游和双休日旅游异常火热,这与徽杭高速公路的全线开通有着直接联系。为了确保游客安全与景区旅游秩序,黄山景区的民警全部抽调到各景点执勤;交警早上提前1小时上岗,疏导交通。
据了解,黄山景区还于4月15日发出紧急通知,规定从4月21日开始,凡旅游旺季期间的双休日,实行全员上班制度。双休日游客人数可能达到1.5万人以上时,即启动黄金周工作预案,景区公安、综治、交警、交通、旅游管理、物价等部门全部到岗到位,确保景区的安全、平稳和有序。
泰山一般五一期间人数众多,平均每天有2万人以上,十分拥挤。
世界佛教圣地国际旅游胜地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由普陀山、洛迦山、豁沙山、朱家尖岛东部四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86.3米。普陀山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以‘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地’享誉海内外。1982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普陀山是唯一以海岛风光和宗教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海岛旅游胜地。清康有为赞曰:‘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楼阁高低二百寺,鱼龙轰卷万千波……’
近年来,普陀山荣获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AAAAA级景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外国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金奖、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中国最佳休轈旅游胜地等众多殊荣。2005年,被联合国对外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授予‘全球优秀生态景区’称号;2007年,普陀山镇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7年,普陀山接待海内外香游客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6亿元。
2006年4月普陀山隆重举行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全球37个国家政要和1000余名高僧大德出席了论坛,并向全世界发表了以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为主要内容的《普陀山宣言》。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普陀山已成功地迈向‘世界佛教圣地国际旅游胜地’之目标。
海天佛国:竭泽而渔还是永续利用
记者刚到普陀山,就被一件小东西吸引住了。这是类似小钱包的一个防火塑料制品,外面印着“吸烟袋’三个字。看到我们饶有兴趣,接待我们的普陀山管委会副主任章毓法介绍说,普陀山香游客众多,山上林木茂盛,最怕香游客因吸烟燃香而意外引起火灾。所以我们管委会自己想出了这个办法,制作了‘吸烟袋’免费发放给上山的香游客。香游客们的烟头香头可以放入‘吸烟袋’,再放进衣服口袋,这样就可以避免随意乱扔烟头香火了。章毓法还当场用一张报纸折了一个简易垃圾袋,告诉我们管委会每个员工都会折这样的自制垃圾袋。
面对这样的环保细节,记者甚感意外。确实,记者此前对如此鲜活的生态保护细节还真的是从未见过。当记者向普陀山管委会党委书记蒋宝华提出这个问题时,这位满脸儒雅之气的普陀山最高领导,笑着告诉我们:‘保护第一,生态兴山,是我们管委会每个工作人员的一致认识。小到一个烟头,大到古树名木,都是我们所关注与保护的。为了保护法雨寺旁边的一棵香樟树,我们管委会先后花费了几十万元钱’。
蒋宝华说,普陀山是海天佛国,是南海观音菩萨的圣地。一年四季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加上景区本身有4800多位居民、800多名佛教工作人员,还有不少驻军,对只有12.5平方公里的普陀山来说早已人满为患。如何保护好这片佛教圣地,为子孙后代留下永续利用的资源,就是我们普陀山管委会的首要职责。近五年来,景区发展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和飞越。我们提出并确立‘经营和谐、打造精品’的科学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两大圣(胜)地、小康社区;我们提出景区建设生态优先,社区建设稳定优先,市场建设诚信优先的要求,促进了景区的和谐发展;我们提出艰苦创业作奉献,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方针,着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硬件设施焕然一新;我们提出景区发展人为先的观点,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提炼了普陀山精神,提升了居民环保生态意识。
为了让‘海天佛国’能真正被人们永续利用,多年来,普陀山管委会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高起点规划制度化管理
委托北大修编总体规划,重点突出环境保护
早在1985年,普陀山就编制实施了为期15年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0年,他们又投资30万元委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对该规划进行了修编。增加了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重点突出环境保护,制订了游客容量控制措施、生态分区保护措施和风景资源保护措施,确保景区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守
根据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管委会成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园林管理处、森林派出所、综合执法分局、松木检查站、黄沙管理站、普陀山文保所、消防大队等职能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实施相应的管理与保护工作。
制订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
普陀山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对1995年出台的《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报经浙江省人大批准后于2005年12月正式实施。在这个总体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后,管委会又相继出台了《普陀山安全管理规定》、《普陀山消防管理暂行规定》、《普陀山森林防火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为了提高环境综合管理水平,他们还于2002年7月实施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使环境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严格整治保一方净土
水环境治理,夯实普陀山生存之基
水是生命之源,对普陀山这样一个小岛来说更是生存之基。为保护饮用水源,投资606万元建立了天竺水库和合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迁移了保护区内40户村民,对农田实行停垦还林,使地表水达到了国家一、二类饮用水标准。对景观水加强整治,投入450万元,开展了海印池和司基畈河道水质综合治理工程;2007年又增加投资105万元,实施司基畈长河准湿地化改造工程。通过治理与改造,使河道真正成为了一道绚丽的风景。为了处理各类生活污水,管委会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陆续建成了6个污水处理设施,使全山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了1950吨,完全满足了普陀山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的要求。
实施‘无烟工程’,让佛国空气永远清新
管委会出台了禁止燃煤入山办法,实施了‘无烟工程’。共投资520万元,将景区内所有宾馆饭店寺院的燃煤锅炉全部改为燃油锅炉或电锅炉;取消了全岛居民的各类燃煤灶具,全部改为燃油或燃气灶具;全岛所有的楼堂馆所寺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严格控制全山车辆拥有量,自2003年起先后淘汰32辆未达标客车。从2001年起禁止在寺院庵堂燃烧蜡烛、限量获香,提倡鲜花礼佛。管委会还投资80万元,建立了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行24小时即时监测,普陀山大气质量明显好于舟山市区,全年均优于I类标准。
加大投入,对固体废 物实行无害化处理
普陀山人满为患,每天游人如织,大量的各类垃圾与废 物如何处置,对于这个孤悬海外的小岛来说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从2004年起,管委会先后投资86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设置了170组分类果壳箱,配置了260只标准垃圾筒,购置了2辆8吨位的密闭式垃圾运输车、4辆密闭式垃圾收集车,新建了一艘垃圾运输船,对全岛垃圾上门密封收集,然后统一压缩打包后清运出岛,送到舟山团鸡山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由于成本高昂,普陀山每吨垃圾处理费用超过300元,远高于舟山市区的垃圾处理费用。但这些投资换来了普陀山干净整洁的环境,使之真正成为了‘人间第一净土’。
经营和谐打造精品
投巨资建设各项环境基础设施
近5年来,据管委会统计,共投入资金3.4亿元建设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先后建成了码头迎宾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核心景区游步道、旅游星级公厕、停车场;完成了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绿地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改造、‘三线’入地等工程。这些环境基础设施的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地维护了普陀山的生态环境,也使景区旅游功能日趋多样化、精品化,为国内外香游客提供了一个精致而和谐的生态环境。
绿化、美化,保护至上
海天佛国普陀山是上天的一个恩赐,它是一座自然奇山、宗教圣山、文化名山。如何保护好及利用好这份上苍的礼物,使之世世代代为人间造福,普陀山管委会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禁止采石取沙,严格保护洞穴摩崖石刻,严禁香游客在景点题字留念。二是保护古树名木,树立古树名木是活文物的观念,对全岛1221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建立档案、挂牌保护。三是开展美化绿化工作,每年投入400多万元,引进各种观赏性树木和花草,景区的绿化覆盖率已从71.9%提高到现在的84.9%。四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普陀山的野生动物资源在舟山群岛中最为丰富,共有20目54科123种各类动物,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就有8种。管委会配置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巡查,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捕猎案件。五是把住码头入山关,遏制外来入侵物种,维护普陀山的生物多样性和平衡性。六是完善防火设施,严防森林火灾。七是保护好各类文物和古建筑。普陀山拥有2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寺院庵堂更是数不胜数。管委会专门成立一个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各类古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工作。
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罗浮山,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广东四大名山。从6月1日开始,丹霞山的门票悄悄地涨价了,由平时的65元/人次、节假日的70元/人次,分别涨到100元和120元。人们担心,其他三座名山会不会也跟风而涨。
记者日前分别采访了西樵、鼎湖、罗浮的“掌门人”,他们均表示不会跟风升价。
记者发现,他们在一些做法上甚至还有降价的味道———鼎湖山所在的星湖风景名胜区增加景点而门票价格不增,罗浮山游览面积“增肥也不提价”,西樵山搞大型活动“加料却不加价”。
西樵山:加料不加价
据介绍,西樵山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六年来先后开发了云海莲台景区、黄飞鸿狮艺武术馆、西樵山桃花园和茶花园、傅氏庄园等四大新景点,门票却从1999年实行50元/人次一票通,至今都没涨过。每逢三大“黄金周”和其它节假日,西樵山都会举行盛大的节庆活动,门票价格依然不变。
丹霞山门票一涨价,这几天,西樵山旅游部门便接到无数咨询门票价格是否调整的电话。6月9日,西樵镇主管旅游的副镇长梁全财明确作出答复,西樵山门票在近期内不考虑涨价。梁全财说,目前旅行社的利润越来越稀薄,如果西樵山门票涨价,旅行社没有利润将不会组团前来。梁认为,西樵山地处珠三角腹地,是珠三角老百姓家门口的旅游度假胜地,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不少珠三角人一年来几次西樵山旅游,如果门票涨价,就会增加游客负担,将客人赶跑。
不好意思其它的实在找不到了。
Ⅸ 罗源县在哪个市区
罗源县(古属福州府罗源县)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与宁德市接壤,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
全境面积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62.2平方公里,海域、滩涂面积124.98平方公里。境内三面环山,地形为东西长条状,鹫峰山脉东南支脉从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众多山岭。地势自西而东,三高两低,形如“W”。
(9)福州罗源县西峰村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近代行政区划
1950年3月,废除保甲制度,6月,增设第五区;9月增设第6区,至此,全县划为6个区、64个乡和4个街道。
1952年4月,调整行政区划,增设第七、八两个区,全县分为8个区、66个乡、4个街。同时,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1954年,又增划22个乡。
1955年7月,第五区的飞竹乡划为飞竹、梧桐两乡;8月,撤销第七区,所辖各乡并入第六区;9月,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区分别改名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关、洋头区。
1956年1-3月,先后撤销松山、起步、洋头3区;设城关镇为县辖镇,辖原城关区的4个街;原城关区各乡与原起步区和松山区合并组成岐余区;原洋头区各乡分别归并于中房、洋柄区。全县划分为5个区、1个县辖镇、56个乡镇,共辖自然村698个。
1958年5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城关、鉴江2个镇和起步、洪洋、叠石、中房、深坑、松山、泥田、大获、碧里、牛坑、白塔、凤坂、西兰、岭头、飞竹、丰余、斌溪、霍口、香岭、西峰、东宅等21个乡。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6个人民公社,98个生产大队。
1961年5月恢复区一级建制,全县划为6个区,下辖1个城关镇、37个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关镇升为县辖镇。
1965年7月裁区并社,全县划分为城郊、松山、起步、洪洋、中房、西兰、飞竹、霍口、碧里、鉴江等10个人民公社,原城关镇建制不变。
1966年6月,城关镇改为城镇公社;城郊公社除划归松山、城镇公社的8个大队外,余下15个大队另组为白塔公社(同年11月更为“红塔”)。至此,全县划为11个人民公社,185个大队、4个街。
1979年4月,城镇人民公社改名城关镇。1981年7月定名凤山镇,红塔人民公社复名为白塔人民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更名的大队亦同时恢复原名。
1984年9月,全县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建制,各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6年2月,中房乡下大洋村因建下大洋水库需要,拆迁移民在凤山镇建立陈厝村。
1988年11月,起步乡改为镇,起步、桂林、港头、沈厝4个村委会改称居委会。
1992年10月,松山、中房两乡同时改为镇。其中原松山乡的渡头、吕洞、岐后、岐头、树柄、南岐和原中房乡的林家、中房、乾溪、大洋等村委改为居委会。
1994年3月,飞竹乡改为飞竹镇,飞竹、洋柄村委会同时改为居委会。
1998年6月10日,起步镇潮格村拆出水口洋、坑脉里、坪石等3个自然村设立水口洋村。
2000年12月10日,凤山镇岐余村分设余家塘、岐阳、竹兜3个居委会。
2003年4月30日,凤山镇东门居委会划东环路以东地区设东区居委会。
2004年12月17日,凤山镇东区居委会再划岐阳、金凤和闽星小区增设闽凤社区居委会。
2015年,罗源县辖凤山、松山、鉴江、起步、中房、飞竹6个镇及碧里、洪洋、白塔、西兰、霍口5个乡,其中霍口为民族乡。全县辖7个社区居委会、189个村委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罗源县
参考资料来源:罗源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Ⅹ 镇原县有哪几个乡镇
截至2018年,镇原县辖10镇(城关镇、屯字镇、太平镇、三岔镇、开边镇、平泉镇、孟坝镇、上肖镇、临泾镇、新城镇),9乡(南川乡、新集乡、方山乡、殷家城乡、马渠乡、庙渠乡、武沟乡、郭原乡、中原乡),共215个行政村、1991个自然村。
镇原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5°27′—36°16′,东经106°44′—107°36′。
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南界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靠环县,距庆阳机场60公里,距平凉火车站70公里。南北长91.2公里,东西宽78.3公里,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镇原县辖10镇、9乡,共215个行政村、1991个自然村,总人口51.98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6个,包括回族、维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赫哲族。
(10)福州罗源县西峰村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镇原县地方习俗
1、婚嫁习俗
镇原县过去的婚嫁礼俗比较繁复,其基本伦理观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突出“神权、父权、夫权”,夹杂着许多封建迷信的成分。以门当户对为基础的门阀制度,富贵贫贱论高低的等级制度,造成了生命价值的极大差别。
形成了以金钱多少论身价,父母之命、煤妁之言成为神圣的信条,使千千万万个家庭说喜则喜,说忧亦忧。传统的婚嫁,虽被冲破,有的地方仍保留着遗俗。
镇原县旧的婚嫁礼俗主要讲究“六礼告成”:纳采(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应允,男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女方具庚帖送男方,看家道)、
纳吉(男家卜得吉日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姻缘,挂锁)、纳征(男家以聘礼送给女家)、请期(择定婚期备礼通知女家,送二程)、迎亲(男方去女家迎娶)。
上述六项议程的进行,都要选择吉利的日辰。在迎亲前男女请阴阳开嫁娶单子两份,男女双方各执一份,说明禁忌事宜。再备迎亲的工具和人员。
接新媳的用具过去多是花轿,民国时期乘马、驴,建国初期用自行车、手扶拖拉机,现代多用大小汽车。娶亲时讲究男方去单回双,就是说迎亲时男方去五人或七人,回来时添上新娘便是双数,女方送人的大客为双数,同时双方都要有个女的,民间过去清规戒律颇多。
2、丧葬习俗
镇原丧葬习俗全县大同小异。除非正常死亡者外,正常死亡者,五至七天葬埋。仪式按年龄划分,老者葬礼比较隆重,壮亡少殇者简葬。
古称年逾五十为夭寿,凡五十以上死者称老丧,七十以上称高寿,未逾而立之年则称“殇”,幼婴死亡称“撂”’,用谷草卷之弃于荒郊不掩埋。未婚而亡者,不做棺木,用席卷埋于僻静之处,坟堆甚小。故有“老殁”、“壮亡”、“少殇”、“幼撂”之称。
凡老丧者,其丧仪复杂,礼节繁冗,从死者寿终到孝子除服,须经下列各项程序:小殓(停床)择期(定发引日期)、出门告(讣告)、大殓、变服、发引、宴宾、家祭、归窀、点主、领羊、搭蘸、祀祭。
从寿终之日起,逢七致祭,子女、孙等须承服赴坟茔烧纸祭奠。七七四十九天为尽七,百日为“百期”。在家设灵位重祭,女婿、外甥等内亲都来祭奠。此后,三年内每逢死者寿终之日即为“周年”。
头周年、二周年只设家祭不来客,三周年为祭,即孝子哀思益哀,除服之意,此祭较为隆重,在家设灵位献供祭,有时还酬客,孝子赴坟茔烧纸,除去孝服。以后除逢年过节去坟茔烧纸扫祭外,在家不再设祭。
此外,民间丧葬还有许多禁忌:孝子在“三七”以内,不进别人家门;不论男女老幼,死在外者,不能入宅,须在户外搭棚停放。如需进宅、须破墙而入,未婚死或幼年死者,不做棺木,不设灵堂,用芦席卷埋。
亡妇若身怀有孕,需破腹取婴,然后从简埋葬;厝柩寄埋,死者因犯忌日、重丧诸多原因而不能及时埋葬者,即在窑内用土坯封固灵柩,或在室外选地停放,少则几日,多至数年,然后卜筮吉日行礼安葬。
名优特产
镇原县特产有:烧鸡、烤烟、富贵飘香卷、西米丸子、骨头肉、糖油饼、荞面筋筋、臊子面、金针菜、老板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