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老红军有多少
扩展阅读
杭州快递到山西多少钱 2025-05-14 21:28:01
厦门狐尾山涂鸦在哪里 2025-05-14 21:17:10

福州老红军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7-11 07:55:43

⑴ 福州烈士的资料

宋振中(1941-1949),男,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烈士。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 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 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恨谁、爱谁。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入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 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
一、陈翰章
陈翰章,吉林省敦化县人,1913年生。1930年毕业于敦化敖东中学,受聘为县立小学教师,兼《吉长日报》通讯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2年9月加入抗日救国军,在前方司令部任秘书,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任抗日工农义务队中队指导员,在牡丹江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春,任绥宁反日同盟军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兼中共师党委书记。1936年4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五师师长兼中
共道南特委常委。1939年8月,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
在艰苦的岁月里,陈翰章率部转战于宁安、额穆、敦化、蛟河等地,屡挫日本侵略军。1940年12月8日,他带领30多人的小队伍,活动于镜泊湖边,因叛徒告密,被日军重兵包围,虽奋力死战,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于镜泊湖东南岸的小弯弯沟村附近,壮烈殉国。
二、汪亚臣
汪亚臣,曾用名汪雅臣,1911年生,工人出身。“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宋德林义勇军部队,活动于五常县拉林河流域各地。1936年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影响,率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并任军长,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配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英勇作战,给予日军严重打击。1941年1月29日,于五常县石头亮子河畔,被日军包围,激战中身负重伤被俘,在去贾家沟途中光荣殉国。
三、卢冬生
卢冬生,化名宋明,1907年生,湖南省湘潭县人。7岁即打短工放牛,10岁进湘潭城里一家铁工厂学徒。1921年进入湘军当兵,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共产党员陈赓的影响和带动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同年12月7日,经陈赓、王根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随贺龙、周逸群等赴湘鄂西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曾任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手枪连长,红二军团七师营长、团长,独立师
政委,红三军教导团团长、红七师师长、军党委委员、红二军团四师师长等职。1935年11月参加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3月被组织派赴苏联伏龙芝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41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任教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哈尔滨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同年11月16日不幸牺牲。时年38岁。
四、马识途
马识途,1903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回到沈阳第三高中教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他愤然入关,在东北中学和北平第二女中任教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太行山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曾任专署副科长、秘书及太行山干部学校教导主任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嫩江省政府秘书主任并代理秘书长。1945年12月24日夜,被一伙闯入省政府大院的匪徒杀害。
五、孙西林
孙西林,原名孙锡麟,1910年生,辽宁省昌图县人。早在东北大学读书时即参加了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比利时留学,后流亡到法国,从事工人运动。1934年调苏联东方无产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6年回国后,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央城市工作部东北工作委员会委员,抗大东北干部队支部书记,延安女子大学指导员等职。1945年11月抵达佳木斯市,任中共合江省工委委员,佳木斯地区专员兼佳木斯市副市长。1946年1月31日上午,孙西林在与佳木斯市委领导开会时,被隐藏在内部的国民党特务行刺,不幸遇难。

⑵ 全国老红军还有多少人

一千八百多(大约) ,多是红四方面军的。这一千八百多是指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不一定就是参加过长征,打过仗的。

红军中的政治机关“是苏维埃政权的一部分”,是“党在红军政治路线及纪律的执行者”,是“红军中的政治指导员。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实施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使红军的指战员明了红军所担负的阶级的政治责任和与敌人作战的意义。

要把红军的指战员训练成为“有军事技术的战士”,成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苏维埃政权有阶级觉悟的公民”,还要成为“完成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者”。

(2)福州老红军有多少扩展阅读:

广州起义首举“工农红军”旗帜:

1927年12月11日凌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领导机关在发布的《红旗号外》中宣布组织“工农红军”,并公布了工农红军领导人名单,参加起义的工农兵在起义爆发的当天就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

当日凌晨2时左右,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人来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北较场四标营驻地举行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上,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公开举起了“工农红军”的旗帜,将参加起义的部队统称为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由叶挺担任。

⑶ 老红军还剩多少位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粗略统计还有136人健在。这136名老红军中,年龄最大的是老将军吴西,104岁;最小的是9岁参加长征的女红军苏力,78岁,平均年龄90多岁。这些健在老红军,有的曾当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有的曾是军队高级将领,如开国上将萧克、洪学智;而超过半数的老红军至今仍躬耕田亩之中,靠着国家发给红军的各种补助生活。

老红军们居住极为分散,分布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的在各部队的干休所,有的在各地的干休所,有的在荣军院,更多的则在各地农村。在采访过程中,有两名老红军不幸辞世。
参加抗日的军人的数量统计,由于中央编译局每年的统计数据不一,所以较难确定具体的人数。但是,在这8年抗战中牺牲的人数方面,有较为统一的数据:国民政府军死亡380万人,其中,国民革命军牺牲师级以上将军多达70人。

⑷ 106岁长征老红军因病逝世,我们还有多少老红军在世

第三位:杨永松 、第四位:张中如、第五位:贺芳齐、第六位:万海峰 、第七位:胡正先、第八位:陈信善、第九位:张效实 、第十位:张梅 、第十一位:王承登 、第十二位:向轩 、第十三位:吴世昌 、第十四位:夏飞 、第十五位:石养民 、第十六位:李长宽 、第十七位:李万华 、第十八位:李其华 、第十九位:宋炳南

⑸ 开国将军还有多少健在

中将健在的只有张震 其他的
一、开国中将1人
张震(1914)湖南平江人。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三野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今年是老将军百岁华诞。
二、55开国少将(55年少将共806人,健在31人)
开国将军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开国将帅共1614人,而狭义的开国将帅则不包括迟至1964年才晋升的少将,55少将无论如何都是无可争议的开国将军。55开国少将几乎成了“百岁将军”的摇篮,按照中国传统习俗,1915年出生的人只要过了除夕虚岁就100了,因此31位将军中就有16位“百岁将军”,年龄最大是虚岁106岁的浦江籍将军张瑞。
汪东兴 (1916) 江西弋阳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期任毛主席的警卫员。解放后历任公安部副部长、江西省副省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兼警卫局局长;最高职务是第十一届中共中央副主席,系中共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
向守志(1917)原二炮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四川宣汉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二野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88年授上将军衔,系中共12届中央委员。
李耀文 (1918) 原海军政治委员。山东荣城人,1937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1949年任3野26军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系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3届中共中央中顾委委员。
王 直(1916—2014.4.7)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系三野30军队89师政委。
王贵德(1914)原铁道兵副政委。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任18兵团61军182师政委。
方 槐(1917)原空军第2军军长。江西于都人,原名赖芳槐(曾用名赖世禄),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1949年任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
方子翼(1917)原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顾问。安徽金寨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任四野某飞行大队政治委员。
任 荣(1917)曾任38军政委、成都军区和武汉军区副政委,出任过西藏自治区第一书记。四川苍溪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辽东军区171师政治委员。系中共中央第11届中央委员,第10届、12届中央候补委员。
刘中华(1917)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山东文登人,1932年入党,1937年入伍;解放时任三野9兵团30军政治部主任。
刘居英(1917)原铁道兵副司令员。吉林长春人,参加过“一二九运动”,解放时任东北铁路总局第一副总局长。
李中权 (1915—2014.8.4) 原南京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四川达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8任东北野战军九纵政委,1949年任四野46军政委。
李布德 (1919) 原山西省军区政委。四川营山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20兵团67军199师政治委员。
杨永松 (1918) 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广东大埔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四野战车师政委。
邹 衍 (1915) 原沈阳军区副政委。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四野47军160师政治委员。
宋景华 (1919) 原北海舰队副政委。江西吉水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东北军区164师政委。
张 瑞 (1909) 原总参军务部副部长,健在将军中年纪最大。浙江浦江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张秀龙 (1915) 原浙江省军区、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湖北仙桃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三野22军副军长。
陈茂辉 (1912) 原江苏省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三野23军副政委。
欧阳平 (1916—2014.3.24) 原成都军区、济南军区副政委。江西兴国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三野33军政治部主任。
胡继成 (1915) 曾任42军军长,原成都军区副政委。安徽金寨人,1931年入伍;1949年任42军126师师长。
钟炳昌 (1915) 曾任67军政委,原中科院副秘书长。江西兴国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8年任66军197师政委。
桂绍彬(1916) 原南海舰队第二政委。安徽六安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60军副政委。
贾若瑜 (1915) 原军事学院副院长。四川合江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盛治华 (1916) 原二炮副司令员。江西永新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战时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1949年任67军200师长。
曾 美 (1914) 原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江西寻乌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20兵团67军参谋长、196师长。
詹大南 (1914) 原27军军长,兰州、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金寨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华北军区第209师长。
裴周玉 (1913) 原69军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装甲兵顾问。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一野8军政治部主任。系第9、10届中央候补委员。
廖鼎琳 (1914) 原炮兵学院政委。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河北军区定县军分区司令员。
谭佑铭 (1910) 原20军政委、解放军报总编、四机部副部长。四川云阳人,原名谭林,1933年入党,1937年参加牺盟会;1949年任三野27军79师政委。
熊兆仁 (1912) 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永定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皖南军区副司令员。
黎 光 (1914) 原68军军长、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四川南部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20兵团66军198师师长。
在以上开国将军中,熊兆仁、陈茂辉、盛治华从军最早,1929年即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而李耀文迟至抗日时才入伍,但解放时已经担任野战军政委职务,比起其它将军的职务更高。在解放前担任野战军高级指挥员的战将有张秀龙(22军副军长)、李中权(四野46军政委)、李耀文(三野26军政委)、向守志(44师师长)、胡继成(126师师长)、曾美(196师长)、黎光(198师师长)、盛治华(200师师长)、詹大南(第209师师长)
三、1961年授衔少将(当年晋升少将218人,健在14人)
15位将军中“百岁将军”有5人。
王定烈 (1918) 原空军副司令员。四川宣汉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江汉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湖北恩施军分区司令员。
王砚泉 (1917) 原昆明军区副政委。河北雄县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解放时任二野14军40师副师长。
江鸿海 (1913) 原湖北军区副政委。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四野第46军136师政治部主任。
孙干卿 (1919) 原昆明军区参谋长。山东淄博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时任四野43军128师383团团长、师参谋长。
杨思禄 (1917) 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江西于都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二野直属教导队2师师长。
张力雄 (1913) 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建上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二野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
胡 炜(1920)原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河南新蔡人,1937年参加抗日。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被解除职务。
姜 钟 (1919) 原总参三部部长。四川平昌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殷国洪 (1911) 原海军炮兵学校校长。 湖北红安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高 锐 (1919) 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山东莱阳人,1937年入陕北公学。
曹中南 (1914—2014.2.7) 原天津警备区政委。 河北景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
程 明 (1918——2014.2.7) 原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委。安徽金寨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雷 钦 (1915) 原64军190师政委。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魏国运 (1914) 原空军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湖北监利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注:1962年、1963年两批授衔少将16人,无人健在。
四、1964年授衔少将(共320人,健在31人)
64开国少将中,有一些是身经百战的资历很老的老红军,比如方震“大革命”时期就参加农民协会,几乎是“国宝”级。有些是抗战以后才参加革命的(以山东籍为多),1955年授衔时大多为大校,甚至是上校,能跻身开国将军行列是十分荣幸的。目前地位最高的是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的刘振华,王扶之将军则是所有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百岁将军”有10位。
刘振华(1921)山东泰安人,原沈阳、北京军区政委,12、13届中央委员,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丁 钊(1920)山东黄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原空降兵第十五军副政委。
王扶之(1923)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别名王硕,陕西延安人,1935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系四野39军115师343团团长。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
王茂全(1911)原河北军区副司令员。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任20兵团66军198师副师长。
文 击(1918)原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原名刘树棠,河北霸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时任四野炮兵一师副师长。
方 震(1911)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江西弋阳人,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任华北军区运输部分部部长。
华 楠(1921)原总政副主任、解放军报社社长。山东牟平人,原名孙宝楠,1936年参加革命;解放时任三野9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刘自双(1915)原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四川巴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河南军区警备第二旅副旅长。
阳自碧(1918)原四川军区副司令员。 四川巴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华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
李孔亮(1914)河北高阳人,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
李丕功(1910)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山东淄博人,1937年参加抗战队伍,1949年任四野43军128师副师长。
李树荣(1919)原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陕西延川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二野16军47师政治部主任。
杨斯德(1921)原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滕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任3野34军100师副政政治委员。
汪运祖(1915)原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湖北红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
张 英(1916)原吉林省军区政委。辽宁盖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任四野炮兵一师政委。
张 翼(1918)原空军学院副政委。山东诸城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9年任四野38军政治部秘书长。
张中如(1919)原总参二部部长。山西原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
张玉华(1916)原武汉军区、南京军区副政委。 山东文登人,1937年入伍。系11届中央委员。
张志勇(1916)原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湖北红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张实杰(1922)原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山东邹平人,原名赵浩然,1938年参加八路军。
陈绍昆(1921)原沈阳军区副政委,冶金工业部部长。江苏宿迁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
周建平(1919)原空4军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江苏吴县人,1938年参加抗战。
胡立信(1915)原南空政治部主任。河南新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赵华青(1919—2014.1.5)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山东茌平人,1938年参加山西新军。
姜林东(1918)原广州军区副政委。山东牟平人,1937年入陕北公学,1949年任三野21军62师政治部主任。
贾乾瑞(1916)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陕西大荔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顾 鸿(1915)原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安徽庐江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高先贵(1912)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安徽六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涂通今(1914)原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福建长汀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我军三位“博士将军”之一,健在的唯一“博士将军”。
颜文斌(1915—2014.4.1)原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江西永新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瞿道文(1919)原空4军副政委。四川达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附2014年2月更新:2014年离世的开国将军:
赵华青:原福州军区司令员,2014年元月15日在福州去世。
曹中南:原天津警备区政委,2014年2月7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欧阳平:济南、成都军区原副政委,2014年3月2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是2013年以后第一位去世的首批55开国少将。
程 明:原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委,2014年3月26日在沈阳病逝,享年96岁。
颜文斌:原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2014年4月1日在大连病逝,享年100岁。
王 直:原福州军区副政委,2014年4月7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8岁。
李中权:原南空副司令员,2014年8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⑹ 开国将军健在的人数还有多少

截止2018年9月7日,1955年授衔的少将共有6人健在;1961年晋升少将的军官中尚有4人在世;1964年晋升少将的军官中健在者共有5人。总共15人。名单如下:

(6)福州老红军有多少扩展阅读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自1955年至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上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200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享年106岁。

开国中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中将张震也在2015年9月3日溘然长逝,享年101岁。至2018年9月7日,尚有15人健在,而中将及以上级别则全部逝世。

⑺ 我们国家现在活着老红军还有多少个

一千二百多(大约) ,多是红四方面军的。这 一千二百多是指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不一定就是参加过长征,打过仗的。但据人民网统计,两届近300人的原中顾委委员,在世者已不足30人
目前如:
万里,乔石,宋平
杨白冰,张劲夫,郑天翔,刘复之,张震,李力安, 于光远,朱穆之,邓力群,汪东兴,杜润生,李锐,张劲夫..

⑻ 现在全国有多少位老红军还建在

到2014年目前粗略统计还有136人健在。这136名老红军中,年龄最大的是老将军吴西,104岁;最小的是9岁参加长征的女红军苏力,78岁,平均年龄90多岁。这些健在老红军,有的曾当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有的曾是军队高级将领,如开国上将萧克、洪学智;而超过半数的老红军至今仍躬耕田亩之中,靠着国家发给红军的各种补助生活。 老红军们居住极为分散,分布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的在各部队的干休所,有的在各地的干休所,有的在荣军院,更多的则在各地农村。在采访过程中,有两名老红军不幸辞世。 参加抗日的军人的数量统计,由于中央编译局每年的统计数据不一,所以较难确定具体的人数。但是,在这8年抗战中牺牲的人数方面,有较为统一的数据:国民政府军死亡380万人,其中,国民革命军牺牲师级以上将军多达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