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9月份的福州港水密度多少
扩展阅读
厦门5折租房公示怎么查 2025-05-11 11:53:43
大浪到深圳西怎么样 2025-05-11 11:45:18

9月份的福州港水密度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7-12 20:14:36

㈠ 水的密度一般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着的变化。

水的简介: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也叫氧化氢。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

㈡ 福州港的自然条件

福州港北起罗源湾,南至兴化湾北岸,东到平潭岛,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不尽相同。 在福建沿海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2次,但其中直接袭击本区的台风平均每年仅0.7次;对该地区有影响的台风平均每年5.4次,每年的5~10月受台风影响较大,7~9月为台风盛行期,约占全年出现总次数的88%。受台风影响风力一般为6~8级,阵风9~11级,风向NE,最大风速可达40米/秒以上。
闽江河口港:强风向和常风向均为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4.1米/秒。
罗源湾:强风向为WNW,常风向为SSE,多年平均风速2.2米/秒。
福清湾:强风向和常风向为NE,多年平均风速3.7米。
兴化湾:强风向和常风向为N、NNE多年平均风速6.9米。 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在春季,年平均降水15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46毫米,4-6月为梅雨季节。
河口港:多年平均降水量1346毫米。
罗源湾:多年平均降水量1649.5毫米。
福清湾、兴化湾:多年平均降水量1151.5毫米。 河口港:多年平均气温19.3度,一般7月最高,月平均28.2度,1月最低,平均10.5度。
罗源湾:多年平均气温19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5度,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9度,全年日最高气≥35度的平均天数9.6天。
福清湾、兴化湾:多年平均气温19.5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4度,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9度,全年日最高气温≥35度的平均天数1天。 闽江河口港区:最大波高H1%=1.82m 波向SN向
松下港区:最大波高H4%=3.2m波向NE向
江阴港区:最大波高H1%=4.2m 波向ESE向
罗源港区:最大波高H4%=3.0m 波向SE向 闽江河口港区:水中平均含沙量0.11---0.55kg/m3
松下港区:水中平均含沙量0.052kg/m3
江阴港区:水中平均含沙量0.0756---0.0798kg/m3
罗源港区:水中平均含沙量0.0326---0.0484kg/m3 闽江河口港区:沿岸岸滩区属第四系松散沉积,主要为砂、淤泥、淤泥质粘土,下覆基岩起伏较大。
松下港区:地层自下而上主要为砂、沙质粘土基岩。
江阴港区:地层自下而上主要为淤泥、中沙、粘性土和强风化花岗岩。
罗源湾港区:北岸地层自下而上主要为淤泥、淤泥混沙、粘土、淤泥质粘土和残积性粘土。南岸地层自下而上主要为淤泥、粘土、碎石、风化残积层。 河口港:平均高潮位4.51米,平均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77米。
罗源湾:平均高潮位4.99米,平均低潮位-0.15米,平均潮差5.14米。
福清湾、兴化湾:平均高潮位4.76米,平均低潮位-0.46米,平均潮差5.22米。
水文:属正规半日潮。
潮流:河口港:涨潮最大流速1.55米/秒,落潮最大流速1.99米/秒。
罗源湾:涨潮最大流速0.82米/秒,落潮最大流速0.97米/秒。
福清湾、兴化湾:涨潮最大流速0.58米/秒,落潮最大流速0.59米/秒。

㈢ 水的密度是多少呀

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通常取1×10^3kg/m^3。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kg/m^3。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

关于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水在3.98℃时密度最大(999.97kg/m^3,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3)。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3)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3)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很多常见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气相分压等因素有关。

㈣ 请问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kg/m³(t=4℃)。

水(简称:一氧化二氢,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理论上的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4)9月份的福州港水密度多少扩展阅读:

一、水密度的变化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

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二、相关性质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2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㈤ 水密度到底是多少呢

水的密度是1×10³kg/m³。

由于物体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的密度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我们一般认为水的密度是1g/cm³,或者是1×10³kg/m³,这其实是有前提的。1g/cm³这一数值,是在温度为4℃下水的密度,此时水的密度为最大值。即,小于4℃与大于4℃的水的密度,都略小于1g/cm³。


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相同体积比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相同的质量比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规格相同的两个瓶,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实验台上横梁已平衡的天平托盘上,则乙瓶液体密度大。

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甲瓶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液体的体积,由ρ=可知,甲瓶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