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院士有多少人
扩展阅读
天津之眼的门票多少钱 2024-05-09 10:14:21
福州医保在哪里 2024-05-09 09:52:14
杭州学托福去哪里学 2024-05-09 09:31:01

福州院士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2-07-15 12:58:17

A. 福州籍英雄故事

福州籍英雄故事: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

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不久,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往新疆戍边。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在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

后世纪念

林则徐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马鞍村金狮山。墓为林则徐夫妇与父、母、弟、弟媳的合葬之所。

墓前有清咸丰元年(1851年)朝廷派官员致祭时立的《御赐祭文》碑和《御赐碑文》碑。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 福州大学有教授职称老师多少人

福州大学并没有公布教授人数。
只知道:
福州大学现有教职工3161人,专任教师2050人。
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30人次(国家级人才72人次、省级人才258人次),
院士13人(含12名特聘讲席教授)。

C. 莆田籍两院院士名单

莆籍两院院士名单:
1.刘思职,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林兰英,半导体材料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黄维垣,有机化学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林秉南,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6.陈宜瑜, 动物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7.林华宝,空间返回技术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院士。
8.关杰,冶金机械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俞永新,**检定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杨锦宗,精细化工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陈森玉, 加速器物理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洪茂椿,无机化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3.林其谁,生物化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4.林元培,桥梁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5.周良辅,神经外科专家。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D. 中国哪个省市出生的院士人数最多

江苏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依据两院院士的出生地、毕业院校与申报单位所在省市分为三个榜单:

在江苏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315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上海出生的有229人,位居第二,浙江出生的有220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前十强(按出生地区) 序号 所属地区 省市名称 院士人数 科学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1 华东地区 江苏 315 202 113
2 华东地区 上海 229 127 102
3 华东地区 浙江 220 140 80
4 华北地区 北京 100 63 37
5 华东地区 福建 96 71 25
6 中南地区 湖南 92 49 43
7 华东地区 山东 90 50 40
8 中南地区 广东 84 52 32
9 华北地区 河北 69 42 27
10 西南地区 四川 61 33 28

北京地区院校毕业的院士有461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约占总数的36.88%,遥遥领先与其他地区,在全国文教资源拥有量比较中无可撼动的超强地位。上海地区院校毕业的有185人,位居第二;江苏有116名院士,位居第三。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按毕业院校所在地区) 名次 所在地区 省市名称 院士人数
1 华北地区 北京
461

2 华东地区 上海 185
3 华东地区
江苏 116
4 东北地区 黑龙江 66
5 中南地区 湖北 49

6 东北地区 辽宁 47
7 西北地区 陕西 45
8 华东地区 山东 35
9 华东地区 浙江 32
10 东北地区 吉林 29
华北地区 天津 29

备注:仅统计1952年(含)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

北京地区当选的两院院士有911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可见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科教的中心,在科研实力、环境和条件上,其他省市无一能与其预期抗衡。上海有196人,位居第二;江苏有125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所在地区) 名次 所在地区 所在省市 院士人数

1 华北地区 北京 911
2 华东地区 上海 196
3 华东地区 江苏 125
4 中南地区 湖北 67
5 东北地区
辽宁 60
6 西南地区 四川 56
7 西北地区 陕西 53
8 华北地区 天津 38

9 东北地区 吉林 35
10 华东地区 山东 34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依据两院院士的出生地、毕业院校与申报单位所在城市分为三个榜单:

在上海市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229人,高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首位;北京市有100人,位居第二;江苏苏州市有70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前十强(按出生地区) 序号
省市名称 城市名称 城市类型 院士人数
1 上海 上海 直辖市 229
2 北京 北京 直辖市 100
3 江苏 苏州 70
4 江苏 无锡 65
5 浙江 宁波 48
6 天津 天津 直辖市 44
7 福建 福州 省会 41
8 江苏 常州
40
9 江苏 南京 省会 39
浙江 绍兴 39

1952年(含)以后毕业于北京市院校的两院院士最多,有461人,高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首位;上海市有185人,位居第二;江苏南京市有109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毕业院校所在地区) 序号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城市类型 院士人数

1 北京 北京 直辖市 461
2 上海 上海 直辖市 185
3 江苏 南京 省会 109
4 黑龙江 哈尔滨 省会 65
5 湖北 武汉 省会 48
6 陕西 西安
省会 45
7 浙江 杭州 省会 32
8 辽宁
沈阳 省会 29
天津 天津
直辖市 29
10 吉林 长春 省会 28

备注:仅统计1952年(含)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

北京市的当选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911人,高居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首位;上海市有196人,位居第二;江苏南京市有110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所在地区) 名次
省市名称 城市名称 城市类型 院士人数
1 北京 北京 直辖市 911
2 上海 上海 直辖市 196
3 江苏 南京 省会 110
4 湖北 武汉 省会 64
5 陕西
西安 省会 53
6 天津 天津 直辖市 38
7 吉林 长春 省会 35
8 四川 成都 省会 34
9 辽宁 沈阳 省会 32
10 湖南 长沙 省会 31

两院院士学历层次高,硕士以上的学历者过半

报告显示,1955-2007年当选的两院院士的学历层次较高,硕士以上学历者占两院院士总数的51.37%,其中博士(含副博士)学历者占院士总数的34.12%;本、专科学历者占总数的48.57%,另外具有中专(含)以下学历的院士占总数的0.06%。

近四成两院院士在国外获得学位,美苏海归占主流

两院院士中有海外留学背景者约占院士总数的37.25%,当中约78.12%院士博士(含副博士)学位。两院院士留学的国家主要分布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中国高校院士排行榜”依据两院院士的毕业与申报高校分为两个榜单:

报告显示,1952年(含)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分布于我国100多所高等院校,北京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最多,有131人,以绝对优势高居全国高校首位;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的院士有118人,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校友人数远远领先与其他高校;复旦大学有79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1952年以后)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院士人数
1 北京大学 北京 北京 131
2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 北京 118
3 复旦大学
上海 上海 79
4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56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44
6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合肥 41
7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上海 37
8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2
9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25
同济大学 上海 上海 25

从1955-2007年我国各高校申报并当选的院士人数来看,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当选的两院人数最多,有100人,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北京大学有71人当选两院院士,位居第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当选两院院士人数远远领先与其他高校。南京大学有35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高校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院士人数
1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 北京 100
2 北京大学
北京 北京 71
3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35
4 复旦大学 上海 上海 30
5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上海 24
6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19
7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8
8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17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北京 17
10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合肥 15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

E. 2021年共和国已痛失9名院士,他们都是谁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最近是清明节,就让我们来缅怀这些为我国奋斗一生的科学家们吧。

王绶琯,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提高了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

周毓麟,出生于上海,是数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联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中的数值模拟和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周又元,出生于上海,是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又元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同时涉及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和高能天体物理等的研究。

彭士禄,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是中国着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沈善炯,出生于江苏吴江,是微生物生物化学家、遗传学家。沈善炯从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

谢毓元,出生于北京,是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谢毓元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他研制出首个被国外仿制的新药。

李京文,出生于广西陆川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着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我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李京文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让我们在此为这些伟大的院士缅怀!

F. 中国有多少位福州籍的两院院士

邓叔群(1902~1970),着名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森林病理学和真菌学的创始人,尤其专长于真菌学研究,精通真菌各大类群,为国际公认的有突出贡献的真菌学家

刘崇乐(1900~1969),着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利用天敌资源开展生物防治害虫的创始人之一。在昆虫学的人才培养及图书文献收藏方面卓有建树。对我国昆虫资源的调查、研究、利用颇有贡献。

庄巧生(1916~ ),着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闽侯县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小麦育种中做出了系统和创新的业绩

吴孟超(1927~ ),着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闽侯县人。现任第二军医大学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现已为国外学者公认。近年又进行肝癌的基础研究和新法治疗肝癌,取得了显着成效。

王世真(1916~ ),着名原子核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闽侯县人。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获得美中核医学会授予的核医学“优异成就奖”金牌。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中国核医学的研究与应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郑作新(1903~1998),着名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长乐市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对我国鸟类进行系统分类的考察与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为我国鸟类学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唐仲璋(1905~1993),着名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人、畜的寄生虫研究,特别是对危害性较大的蠕虫病的生物学及流行病的研究有较大贡献。

唐崇惕(女)(1929 ~ ),着名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现任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寄生动物研究室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寄生虫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点,研究病虫的防治方法,均取得丰硕成果。

G. 福州大学出过哪些名人

1、魏可镁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业催化剂工程技术专家。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吴新涛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家,1966年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3、林惠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4、洪茂椿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5、卢嘉锡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州大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福州大学副校长,是福大的创始人。

6、付贤智

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

7、林金明

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8、何志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福州大学客座教授,福大77级校友。

9、黄明东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

10、陈文哲

厦门理工学院院长,82级校友,201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11、王钦敏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毕业于福州大学地矿工程专业,曾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州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12、陈希

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曾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历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副部长、辽宁省委副书记。

13、梁绮萍

福建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第八届福建省人大常委。

14、雷春美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委统战部部长。

15、郭振家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16、叶双瑜

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曾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福建省副省长。

17、李祖可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18、何明华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

19、陈涛

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

20、郭廷标

辽宁省原政协主席、党组书记,辽宁省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

21、梁建勇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22、黄维礼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23、谢兰捷

福建省交通厅厅长,197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土建系工民建专业。

24、郑松岩

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福建省省长助理。

25、陈为民

中共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6、饶南湖

云南省玉溪市市长。

27、陈景河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地质采矿工程系。

28、罗映南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29、陈新楚

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软件百强企业第24名)董事长,福大最慷慨的校友。

30、胡钢

新大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电气系。

31、洪志铭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厂长。

32、王昆东

厦工集团董事长。

33、林云

拓福集团董事长。

34、郑振欣

福建紫金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35、黄其森

泰禾集团董事长。

36、李跃民

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历任龙岩卷烟厂厂长。

37、涂扬举

国电新疆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38、陈聪聪

香港绿洲行董事长。

39、周振鹤

中国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1963毕业于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中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H. 福建哪个地方出名人最多

福州近现代名人辈出,有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文学家高士其、数学家陈景润、国府主席林森、文学家郑振铎,化学家侯德榜,文学家冰心,华侨领袖黄乃裳等,举不胜举。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闽越有才,左海为盛。福州地灵人杰,俊采星驰,这方水土的先贤们在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作出开创性成就而成为“中国第一人”。他们集中反映了福州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拼搏创造,为桑梓争光添辉。

I. 福建籍的有哪些科学家

田中群 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5年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

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研究和不锈钢的防腐蚀。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表征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

陈懿 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3年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长期从事催化剂、介观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嵌入模型,对氧化物在其载体上的分散行为做出定量的描述,解决了多晶表面上空位以及阴离子所产生屏蔽效应的计算。阐明了溶液反应合成非晶态Ni-B粒子的机理,发现了制备Ni-P合金粒子液相反应的自催化本质,改进了溶液沸点附近回流加热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有效避开水解作用,获得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Fe-B非晶合金的固相化学反应方法。近年来,在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晶格氧的活动性与粒子尺寸和催化选择性的关联,低维纳米金属氮化物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等方面都取得良好进展。专着有《穆斯堡尔谱学基础和应用》等。

姚建年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生于福建晋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主要从事有机纳米体系和复合薄膜的光致变色研究。实现了对有机纳米体系中光化学、光物理性能的调控,将纳米材料特异性研究拓展到有机小分子领域。制备了纳米球、块、线、管等有机光功能纳米结构材料,实现了对其形貌的调控和保护;发现了随粒子尺寸增大逐渐向低能端移动的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子的限域效应;通过粒径控制实现了吡唑啉衍生物DAP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射波长的调控;运用超分子化学概念和分子组装技术构建出纳米级光致变色超薄膜;通过与贵金属复合,使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光致变色效率提高5倍。提出半导体与贵金属间Schottky结的增幅原理;还制备出厚度小于2nm的单层光致变色超薄膜。

吴硕贤 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1970年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国际上20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建筑辅助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厅堂音质评价,指导并与合作者提出扩散声场仿真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开展建筑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人的行为模式和使用后评价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理论体系。承担55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

詹文龙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低能、中能、相对论性重离子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大科学工程研制,对重离子核物理和新核素合成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放射性束物理研究中发现了11种新核素,首次测量30多种核素的质量;成功地研制出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PHENIX实验探测器的高性能飞行时间探测器的样机;研制成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兰州放射性束流线,在此束流线上确定了一批丰质子晕核,并初步鉴别出理论预言的质子滴线外的核素25P等,促进了中国的放射性束物理实验研究的发展。领导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研制,并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J. 中国两院院士福建籍占三分之一

福建籍没这么多但也不少,院士最多的是江苏籍院士,比第二名上海籍(大部分祖籍仍然是江苏,因为上海自古属于江苏松江府,从江苏脱离是在1927年到1929年,1959年苏州和南通部分县并入现在的上海)多了100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