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两节补贴多少钱
扩展阅读
深圳8号仓在哪里 2025-05-10 18:04:41
北京哪个医院做孕检好 2025-05-10 18:02:31
恭城到广州南怎么坐车 2025-05-10 18:01:03

福州两节补贴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2-07-16 06:16:52

① 各地就地过年补贴是多少

2021年各地就地过年补贴如下:

1、北京市:家政春保,每人奖励上限400元

北京市对留京保供的家政服务员及其所属家政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奖励对象:由确定参与本次春保行动的企业派单上岗,并于2021年2月4日至2月26日期间在岗服务超过18天(含)的家政服务人员。奖励标准:按每单不超过400元给予奖励。

2、天津市:7条举措稳定留津过年

天津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发布7条具体举措,支持企业外地员工春节期间留津稳定就业。

一是按照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每户企业最高30万元。

二是对春节期间在津参加就业见习的外省市户籍人员,按照每人300元标准再给予见习基地一次性留津见习生活费补贴。

三是对春节期间开班并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的,均按照目录补贴标准的120%给予企业培训费补贴,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职工生活费补贴。

四是为外地员I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

五是明确企业要依法支付加班费和安排轮休。

六是积极化解劳资纠纷,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七是方便企业、精简要件、压缩时限,对外地员工留津情况采取承诺制审核。

3、上海市:留沪大礼包+生活困难补助对象一次性700元

上海市总工会将依托各级工会条线和会员服务卡、申工社微信平台、爱心企业,向留沪外来建设者赠送通讯费补贴、健康医疗补贴、3000份影音娱乐大礼包和5000份扶贫产品零食礼包。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于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节日补助。一次性节日补助对象为上海市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补助人数为登记失业人数的5%左右。每位补助对象一次性补助700元。

4、江苏省:多地现金补贴留苏员工,最高1000元/人

泰州市给予留泰职工专项补贴。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外地员工留泰满7天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留泰外地员工在此期间上岗工作的,再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补贴。

昆山市免费开放全市主要公共文体场馆,开展喜马拉雅昆曲云拜年、云展演等系列有奖文化体验活动。面向外地留昆人员发放共计1500万元新春消费券,用于2021年2月9日(至2月26日在全市住宿餐饮、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指定商户内使用。开展年货购活动,发动商超综合体让利促销,对留昆人员给予优惠。

苏州市相城区2月11日至17日春节期间,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在相城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安排留在相城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企业补贴。春节期间,企业租用国有(集体)资产类集宿楼、蓝领公寓、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外地员工住宿的,减免半月房租。

常州市溧阳市规定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按外来员工留溧过节的数量,以1000元/人的标准奖励给企业。

扬州市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扬过春节的,按照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鼓励企业制定外地员工春节错避峰放假和留扬调休计划,春节期间安排留扬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在给予企业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加班补贴。

企业租用国有(集体)资产类集宿楼、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外地员工住宿的,减免半月房租。



(1)福州两节补贴多少钱扩展阅读:

2021年1月初,中国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在此背景下,各地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就地过年。截至2021年1月13日,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29个省份都倡议“就地过年”。

2021年1月16日七部门部署行动,鼓励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过年。2021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人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从2月1日至3月31日春节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稳岗留工送培训”专项工作。

② 福州人才引进政策2021补贴

福州人才引进政策补贴如下:
一、给予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奖励:
1、从境外引进的人才,经认定为A、B、C类人才的,落地后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
2、从境内引进的人才,经认定为A、B、C类人才的,落地后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奖励;
3、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福建省引进高层次A、B、C类人才和福州市三个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分别享受180万元、130万元、100万元人才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或每月4000元、3000元、2000元租房补贴(共发放三年)。
二、给予引进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奖励:
1、对经认定纳入“引进培养千名博士”人才计划的博士研究生,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落地后给予30万元奖励,分三年等额发放;
2、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着名大学、国家级研究机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来榕工作,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落地一年后给予硕士每人3万元、本科每人1.5万元人才奖励;
三、给予经认定的企业各类高层次人才个税奖励,经认定的企业各类高层次人才,其年缴纳工薪个人所得税不低于3万元的,按其上一年度所缴工薪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奖励期5年;
四、给予引荐境外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机构和个人奖励,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引荐境外高层次人才来榕创新创业,引荐人才落地后经认定为A、B、C类级人才的,分别给予引荐机构或引荐人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五、给予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和出站留榕博士后奖励,给予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建站补助100万元。给予出站后继续留榕工作的博士后人员30万元人才奖励,分三年发放;
六、多渠道筹集酒店式人才公寓,多渠道筹集一千套酒店式人才公寓,提供给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租住,租赁费用由政府、用人单位、人才各承担三分之一。
《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八条措施》第三条 《八条措施》第一条所称的高层次A、B、C类人才,是指经我市申报认定,符合受聘、合作、创办企业、受派四种方式中的一种及基本条件,同时符合《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闽委人才〔2015〕5号)文件规定的杰出人才(A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B类)、急需紧缺创业创新人才(C类)。
其中,“从境内引进的”指从福建省外引进的,“从境外引进的”指目前在境外,或者近3年内从境外到大陆(不含福建)工作的(包括自主创业的),超过3年的视同境内引进。

③ 福州就业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福州人社局表示将发放1万元生活补贴,3000元一次性租房补贴,提供3个月免费住宿,10万个就业岗位、保障性住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④ 福州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法律分析:福州市的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为,按月计发的,每人每月260元;按天计发的,每人每天12元。

法律依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六部门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二、用人单位在职职工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标准为:按月计发的,每人每月260元;按天计发的,每人每天12元。用人单位发放的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

⑤ 福州毕业生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985工程、211工程或境外着名大学全日制博士毕业生,所学专业对应的学科门类为工学,毕业后三年内,近一年内到“规模以上企业”(由县区统计局或工信局认定)工作,企业支付年薪达到上一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一定比例(本科1倍,其他1.2倍)按企业税前支付薪酬50%(211工程)、60%(985工程或境外着名大学)的标准发放企业聘用补助,累计补助不超过3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

⑥ 福州市医保生育津贴多少钱

用人单位每月按缴费基数0.8%的比例报销。
补偿标准为:
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
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
1、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假期天数:
(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3)晚育假增加15天。
2、生育医疗费:
(1)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2)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4、一次性补贴:
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