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福清的目屿岛准确的位置在那里
位于福清市沙埔镇东南部的目屿岛和江阴镇的球尾沙滩,自然条件优越,是海上旅游走廊的理想地带。
目屿岛和球尾沙滩,隔水相望,相距约10公里,位轩优越,外贸海轮可从球尾沙滩与目屿岛之间通行。
目屿岛风光独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岛上象形石争奇,植被良好,水产品丰富,水源充足,拥有优良沙滩多处,最长的约5百米,是个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区。
球尾沙滩,天风海涛,碧波万倾,退潮时沙滩宽度达120米以上,总面积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数千人游泳休憩。从球尾至目屿岛,沿途还有莲蓬海滩、小麦岛、东壁岛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游走廊。
❷ 目屿岛的介绍
目屿岛,又名野马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人,现多已搬迁至牛峰村·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东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马头高昂破浪游向陆岸,故称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从福州图库乘车到福清高山镇至沙浦镇牛头尾,再坐渡船上岛,约莫2个小时路程。岛陆间牛头门水道宽1.5千米,水深22米以上。
❸ 福清附近游山玩水的地方
目屿岛-球尾海上风景区
位于福清市沙埔镇东南部的目屿岛和江阴镇的球尾沙滩,自然条件优越,是海上旅游走廊的理想地带。 目屿岛和球尾沙滩,隔水相望,相距约10公里,位轩优越,外贸海轮可从球尾沙滩与目屿岛之间通行。 目屿岛风光独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岛上象形石争奇,植被良好,水产品丰富,水源充足,拥有优良沙滩多处,最长的约5百米,是个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区。 球尾沙滩,天风海涛,碧波万倾,退潮时沙滩宽度达120米以上,总面积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数千人游泳休憩。从球尾至目屿岛,沿途还有莲蓬海滩、小麦岛、东壁岛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游走廊。
弥勒岩风景区
弥勒岩,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弥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盘膝而坐,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弥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凿于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宽8.9米,由整块花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两耳垂肩,笑态可掬,观者可以忘忧。经国家文物局认定,该石佛为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刻弥勒佛像,已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化山风景区
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大化山有双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间,有的象红军雕塑,有的象美丽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驼队,有的象只鸭头,有的象个蒸笼. 旖旎诡异的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几乎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冲刷出来的一样,好似星星点缀着银河,镶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着旋涡,成了极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还有双绝--瀑布:险峻的山势,悬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伟,有的优雅,有的如彩练当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盘,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形态而又同样极致的美。怪藤--粗壮的老藤顺着悬崖攀缘而上,在丛林间盘根错节,令人恍然以为进入了热带雨林。
与本地区其他景观相比较,大化山的山水风光资源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为开展登山、攀岩、野营、探险、狩猎、溯溪、观瀑、赏蝶、垂钓等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周边的客源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是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风景名胜区。
古色古香的黄阁重纶
黄阁重纶距瑞云塔仅100米。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是叶氏家族为纪念其祖叶相高于成历和天启两度入阁,首辅朝政的殊荣而兴建。该坊系楼阁工重檐歇山顶建筑,全坊用精雕细琢磨黛白色花岗岩构成,石刻两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艺术精品,全坊分三层高10米,面宽11米,进深2米,八条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壮观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较早建立的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福清市西部东张镇镜内,距福州市63公里,福厦公路16公里。公园总面积2275公顷,森林覆盖率93.4%。规划有十大景区,百处景点。灵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遐迩,自古就是闽中沿海的着名风景胜地。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凭借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绝美的自然山水辅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迹,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恬静秀美,瑰丽迷人的旅游、度假、避暑胜地。
灵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树奇、峰险、壑幽"等自然风景特色,八千六百亩连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颗绿色明珠,林中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珍奇动物出没其间。灵石山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千年古刹晨钟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灵气,九狮洞充满神秘色彩,更有许多迷人的传说,古往今来到灵石游玩的文人墨客吟咏留题,流传千古。
黄檗山风景区
黄檗山位于渔溪镇联华村,距城区30多公里,因多产黄檗树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无处不烟霞"之美誉。
山上峰峦竞秀,泉流叮咚。黄檗山麓建有一寺--黄檗寺,又名万福寺。该寺始建于唐,盛于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隐元禅师住持万福寺,遂成大宗,僧众数千,一度成为东南沿海名刹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顺治十二年,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黄檗宗现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黄檗寺经过修整,已作为我国重点对外开放寺院,东南沿海的高僧相继到此拜谒。
❹ 想知道: 福州市 从师大福清分校到目屿岛怎么坐公交
到水南车站坐去沙埔镇的公交,然后再转坐去牛头尾公交或面的、摩的。最后在码头坐船到目屿岛
❺ 福清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石竹山 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春游石所,秋游鲤湖”。山多幽岩怪石,又盛产筱竹,雨后苍翠欲滴,为山中之胜,故又名“石竹山”。古人誉为“兹山奇绝,雅胜鼓山”。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石孝廉映斗“改旧路穿石洞榕门而上,路断处为桥以渡,愈增幽胜,又建半山亭以便憩息。”叶向高陪友董应举游石竹山后,曾赋诗一首以纪其胜。 石竹山位于石竹畔,海拔 534 米 ,距融城约 10 公里 。从山脚到寺院,须攀登石阶 1436 级,蜿蜒陡峭,长达 1069 米 。山上怪石峥嵘,岩壑奇绝。有一线天、二塔(舍利塔、火化塔)、三岩(普陀岩、虎迹岩、石竹岩)、四泉(濯缨泉、仙泉、无尽泉、洗耳泉)、五仙(仙桥、仙井、仙床、仙坪、仙棋盘)、六洞(猴油、通天油、青龙油、牛脚洞 、紫云油、桃园洞)、七峰(天子峰、玉女峰、状元峰、探花峰、象王峰、紫帽峰、狮子峰)、十二石(鸳鸯石、纱帽石、出米石、龟蛇石、朝斗石、鹤影石、双鲤石、伏虎石、宝所石、仙桃石、醉石、猪石)等胜景。 石竹寺位于状元峰下的险岩峭壁上。殿阁雕梁画栋,造型精美;青瓦红墙,朴素大方。从山下仰望,犹如空中楼阁。相传汉武帝时,福州何氏兄弟曾在这里修炼成仙,为民驱邪除疾。至大唐大中元年( 847 年),始建九仙阁,继建玉皇殿、文昌阁、土地庙、观音堂、伽蓝殿等。寺院初建时名灵宝观。宋宣和三年( 1121 年)改为灵宝道观。宋乾道九年( 1173 年)丞相史浩重修。明宣德三年( 1428 年),里人黄通募缘重建。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 年)春,叶向高与石映斗募缘修建观音阁及僧房。越 2 年,又重建九仙阁。民国元年( 1912 年),庠生邱式金重建仙君楼、大雄宝殿、天宝阁和土地堂等,均为木结构。 古往今来,石竹山以其绮丽的风光,动人的传说,使不少名人志土、墨客文人流连其间,朱晦翁、叶向高、陈宝琛、萨镇冰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摩崖题刻或匾联。徐霞客在《游九鲤日记》中也生动翔实地记下了石竹的迷人风光以及他浏览石竹山的经历。清太子太傅陈宝琛在石竹寺题一联为“虽痴人可与说梦,唯至诚为能前知。”国民党元老萨镇冰于民国12年写了一幅题匾,文曰:“扫除名利”,至今尚留存寺中。 瑞岩山 瑞岩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境内的瑞岩山。北宋所建,距今约九百年历史。瑞岩山在福清市区东10公里海口乡。山中怪岩奇洞,胜景甚多,着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山顶石岩,史载有一孔洞大如箕,水满其中,春夏不涸,人称“可通海”。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团栾居士于山南开辟景物,并创建瑞岩寺。佛殿梵宫依山而建,恢宏壮丽。后历代有兴修,现有建筑为明末清初及民国初所筑。寺西有一巨大石雕弥勒佛像,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戚继光游瑞岩山,开辟大洞天、宜睡洞、归云洞诸胜景,并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书《瑞岩开山记略》,立碑于弥勒像左。自岩顶鸟瞰远山近水,云影天光,心旷神怡。 弥勒石像历经600多年风雨侵蚀,仍保存完整,吸引古今不少游人墨客到此观瞻。清代何连成有诗赞曰:“一任寒风暑雨侵,端然趺坐入禅深;雪山不瘦石和尚,却藐区区丈六金”。 瑞岩后山胜景,系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名将戚继光发动军士开辟的。多年来,开山采石,造成严重破坏,以致那“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的一线天,已荡然无存,那“蝙蝠洞”也无从寻觅 黄檗山万福寺 福清黄檗寺在福厦公路60公里处,福清市渔溪镇梧瑞村西北面。海拔900多米,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因旧时山上多产黄檗得名。主要旅游景点有五岭(马鞍岭、铁灶岭、吉祥岭、宫后岭、绛节岭)、七石(三山石、飞来石、钓台石、屏石、鼓石、盘陀石、界石)、十五峰(大帽峰、小帽峰、狮子峰、佛座峰、报雨峰、紫薇峰、香炉峰、罗汉峰、钵盂峰、天柱峰、五云峰、吉祥峰、屏障峰、宝峰、绛节峰)。宋代蔡襄、朱熹、刘克庄和明代叶向高、黄道周等在此留下游踪。 万福寺 坐落在黄檗山主峰绛节岭下的万福寺,是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为日本佛教黄檗宗的祖庭。该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初名般若堂,后德宗赐额“建德 禅寺”。明嘉靖年间毁于倭乱,后渐次修复。明万历年间,神宗赐额“万福禅寺”。 明崇祯年间重修,扩建钟鼓楼、藏经阁、斋堂、库房、云厨等,寺内僧众超千人,使之成为当时福建佛教的中心之一。1949年再次毁于火。现仅存法堂、塔各一座。法堂为明代遗存,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全宽21米,深11.7米。柱础系唐代石雕;穿斗式木构架,斗拱、歇山顶,均保留明代建筑风格。万福禅寺高僧辈出,正干、希运、懒庵、鸿休、德庵、真净等均见《福建通志·高僧传》。明末清初隐元更名闻遐迩。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应日本长崎县崇福、兴福诸寺邀请,带领弟子30人东渡日本,传播中国佛教文化。5年后在日本京都东南郊风景区——宇治,建造仿黄檗山万福寺的大寺院,亦名“黄檗山万福寺”,成为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源地,至今日本属黄檗宗的寺院达500多座,隐元禅师成了日本黄檗宗的开山鼻祖。多次被日本天皇赠以“国师”、“太师”称号。隐元把中国的建筑、雕塑、书法、印刷、医药、音乐等传入日本,被誉为“黄檗文化”。 灵石寺 灵石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的灵石山麓,坐落于磅礴百余里、其势插天、峰峦九叠的灵石山主山芙蓉峰下。 创建于唐大中元年(八四七年)。初由林、赵二姓舍地,由常诵“七俱胝咒”的元修和尚修建为庵。唐大中四年(八五○年),始修建精舍名为“翠石院”。唐懿宗敕赐“灵石俱胝院”,有庵堂三十六个,僧众二千多人,田地千亩,山林万亩。宋朝寺院兴盛,入明后渐衰。明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高僧性麟和尚募缘,寺院有所修复,形成今天的规模。是时叶向高过访寺院,曾赠诗《灵石访同我禅师》一首。少司空何乔远说 “相国遗诗尚可寻,山僧藉上镇祗林。”给复兴寺院以很大的支援。性麟和尚示寂后,其上首弟子曹源继主法席,重建法堂,请方册《大藏经》,内勤禅戒,外严道场,“诸徒子皆能仰遵遗范,克肖前懿”,灵石寺又恢复了生机。清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道霈禅师募建天王殿,重修大雄宝殿,保留至今,而唐朝建筑仅存六根柱础。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东张镇三星村西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峭拔的山势,形成各种自然胜景。着名的有九叠峰、留雪峰、报雨峰、香炉峰、弹峰、仙人岩、碧仙油、戏龙潭等。其中九叠峰更是挺拔峻峭,宛如一柄利剑直刺云端。山上还有一块石头,传说能鸣,且久晴鸣必雨,久雨鸣必晴。在通向灵石寺的林荫石道旁,有一块岩石,上刻“香石”二字。石的体积大如一间普通的房子,以手摸石,则香留手上,以鼻闻之,则清香扑鼻。虽历尽沧桑,而清香如故,“灵石山”也因此而得名。山上建一亭子,宋朱熹游此时,为这书匾曰:“苍霞亭”。 寺以山门、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侧为宽敞的回廊,两廊旁有法堂、钟鼓楼、禅房、斋堂、客房等,构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大雄宝殿非常壮观,系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进深3间11米,面阔3间,每间5.2米,朝南偏东40度,柱础为唐代莲花础,直径1.08米,井盆式的木构架梁,藻井彩绘龙凤、飞天、宝盖莲花和牡丹等图案。寺内存有木刻《敕赐灵石俱胝天寿禅寺全图》,这是一块状似黑色碑石的原木板,据说是唐懿宗敕赐的。图是阴刻的,有寺殿庵堂、亭台楼阁、山峰岩、池潭溪坞、宫庙寮园、桥榭墓塔,真是琳琅满目,叹为观止。此外,还存有不同年代制作的钟、鼓、馨及淘米石等。 >>大化山风景区 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与本地区其他景观相比较,大化山的山水风光资源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为开展登山、攀岩、野营、探险、狩猎、溯溪、观瀑、赏蝶、垂钓等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周边的客源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是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风景名胜区。 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 >>目屿岛、球尾海上风景区 目屿岛,又名野马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的一个滨海小岛,东望海坛,南眺湄洲,目屿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公里。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东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马头高昂破浪游向陆岸,故称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从福州图库乘车到福清高山镇至沙浦镇牛头尾,再坐渡船上目屿岛,约莫2个小时路程。目屿岛陆间牛头门水道宽1.5千米,水深22米以上。 目屿岛风光,妙在天然。岛内东、中、西“三山”竞秀,奇岩怪石层层叠叠、争奇斗胜,或状物拟人,或如禽似兽,惟妙惟肖。拥有风动石、海狮浴日、石猫窥印、乌龟迎客等百余景。东山南图库麓为悬崖,陡崖下浩瀚大海,惊涛骇浪,浪花激溅,极目远眺,无涯无际。在岛内山上观景是综合性的,不仅看近处岩石,而且放眼大海,阴晴云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绒绣,苍松挺立。 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海水沐浴,冬天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令人陶醉。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莲峰滨海旅游区 位于福清市东瀚镇莲峰村,是具有优美山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以海滨度假、水上休闲体育运动为主的休闲、娱乐、度假旅游区。球尾沙滩,天风海涛,碧波万倾,退潮时沙滩宽度达120米以上,总面积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数千人游泳休憩。从球尾至目屿岛,沿途还有莲蓬海滩、小麦岛、东壁岛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游走廊。
❻ 怎么去目屿岛
目屿岛,又名野马屿,是福建(福建新闻,福建说吧)省福清市沙埔镇的一个滨海小岛,东望海坛,南眺湄洲,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公里。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东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马头高昂破浪游向陆岸,故称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从福州图库乘车到福清高山镇至沙浦镇牛头尾,再坐渡船上岛,约莫2个小时路程。岛陆间牛头门水道宽1.5千米,水深22米以上。
野马屿风光,妙在天然。岛内东、中、西“三山”竞秀,奇岩怪石层层叠叠、争奇斗胜,或状物拟人,或如禽似兽,惟妙惟肖。拥有风动石、海狮浴日、石猫窥印、乌龟迎客等百余景。东山南图库麓为悬崖,陡崖下浩瀚大海,惊涛骇浪,浪花激溅,极目远眺,无涯无际。在岛内山上观景是综合性的,不仅看近处岩石,而且放眼大海,阴晴云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绒绣,苍松挺立。
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海水沐浴,冬天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令人陶醉。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目前野马屿尚未对外开放!
坐车路线:高山—福州—福清—沙埔-目屿岛 车费不知道多少哈
❼ 福清哪里好玩
目屿岛-球尾海上风景区
位于福清市沙埔镇东南部的目屿岛和江阴镇的球尾沙滩,自然条件优越,是海上旅游走廊的理想地带。 目屿岛和球尾沙滩,隔水相望,相距约10公里,位轩优越,外贸海轮可从球尾沙滩与目屿岛之间通行。 目屿岛风光独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岛上象形石争奇,植被良好,水产品丰富,水源充足,拥有优良沙滩多处,最长的约5百米,是个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区。 球尾沙滩,天风海涛,碧波万倾,退潮时沙滩宽度达120米以上,总面积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数千人游泳休憩。从球尾至目屿岛,沿途还有莲蓬海滩、小麦岛、东壁岛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游走廊。
弥勒岩风景区
弥勒岩,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弥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盘膝而坐,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弥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凿于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宽8.9米,由整块花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两耳垂肩,笑态可掬,观者可以忘忧。经国家文物局认定,该石佛为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刻弥勒佛像,已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化山风景区
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大化山有双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间,有的象红军雕塑,有的象美丽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驼队,有的象只鸭头,有的象个蒸笼...... 旖旎诡异的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几乎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冲刷出来的一样,好似星星点缀着银河,镶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着旋涡,成了极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还有双绝--瀑布:险峻的山势,悬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伟,有的优雅,有的如彩练当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盘,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形态而又同样极致的美。怪藤--粗壮的老藤顺着悬崖攀缘而上,在丛林间盘根错节,令人恍然以为进入了热带雨林。
与本地区其他景观相比较,大化山的山水风光资源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为开展登山、攀岩、野营、探险、狩猎、溯溪、观瀑、赏蝶、垂钓等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周边的客源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是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风景名胜区。
古色古香的黄阁重纶
黄阁重纶距瑞云塔仅100米。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是叶氏家族为纪念其祖叶相高于成历和天启两度入阁,首辅朝政的殊荣而兴建。该坊系楼阁工重檐歇山顶建筑,全坊用精雕细琢磨黛白色花岗岩构成,石刻两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艺术精品,全坊分三层高10米,面宽11米,进深2米,八条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壮观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较早建立的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福清市西部东张镇镜内,距福州市63公里,福厦公路16公里。公园总面积2275公顷,森林覆盖率93.4%。规划有十大景区,百处景点。灵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遐迩,自古就是闽中沿海的着名风景胜地。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凭借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绝美的自然山水辅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迹,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恬静秀美,瑰丽迷人的旅游、度假、避暑胜地。
灵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树奇、峰险、壑幽"等自然风景特色,八千六百亩连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颗绿色明珠,林中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珍奇动物出没其间。灵石山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千年古刹晨钟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灵气,九狮洞充满神秘色彩,更有许多迷人的传说,古往今来到灵石游玩的文人墨客吟咏留题,流传千古。
黄檗山风景区
黄檗山位于渔溪镇联华村,距城区30多公里,因多产黄檗树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无处不烟霞"之美誉。
山上峰峦竞秀,泉流叮咚。黄檗山麓建有一寺--黄檗寺,又名万福寺。该寺始建于唐,盛于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隐元禅师住持万福寺,遂成大宗,僧众数千,一度成为东南沿海名刹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顺治十二年,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黄檗宗现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黄檗寺经过修整,已作为我国重点对外开放寺院,东南沿海的高僧相继到此拜谒。
福清市一都东方第一漂
福清市东方第一漂全长四公里,漂流时间近三个多小时,途经一都后溪与永泰县交界外的观音潭,河道落差达二十八米,无暗礁、漩涡,水流湍急,两岸碧水丹山,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郁郁苍苍,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❽ 福清好玩有什么好玩地方
石竹山AAAA
位于福清宏路镇西25公里处,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山上有胜景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现为福建省十大风景区之一。石竹山素有雅胜鼓山之誉,为福建省道教名山。山间有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鹤影石、鸳鸯石、棋盘少、龟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石竹山风光以石竹寺为中心,石竹山的石竹寺又名九仙阁,相传在汉武帝刘乇时,在福州市于山-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后人建筑九仙阁,以资纪念。九仙阁始建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详细]
推荐2
福清南少林寺
福清南少林寺南少林寺风景区座落在福清东张镇西部戴云山脉九山环绕,状似莲花的山坳盆地之中,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景区以海拔668.3米的嵩山为主,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腊冬温暖,炎夏清凉。景区内山高谷深,雨量充沛,大部分覆盖着原始次森林。植被覆盖率为98%,林相整齐,群落完整,这里层峦叠嶂,有险峻的天柱峰、逶迤的五老峰等峰峦22座,此外还有寺庙、蹬道、古桥、古墓、古窑、磨崖石刻、溪边水礁,与变幻莫测的日出、云海、松涛、佛光等组成一幅瑰丽奇特的立体画卷。少林寺遗址北山面溪,朝东偏南。寺东面的五老……[详细]
推荐3
天生林艺园
天生林艺园福清天生林艺林木花卉开发有限公司地处324国道福厦线72.5公里地段,座落于福清市新厝镇棉亭洋福建省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内,占地面积为1023亩。您想游览农业自然风光,请来天生示范园。您想了解农林发展历史,请进天生农展厅。您想欣赏闽南故土乡音,请上天生闽故街。您想荡舟钓鱼快乐人生,请到天生碧波湖。您想大饱眼福增长见识,请到天生十大园。福清天生独特游览区空气新鲜、环境优雅、景光秀丽、绿色世界,既有独特的林木山水景光,又有让人欢心的游乐设施,还有增长见识十大园区,是居家休闲渡假,单位组团观光,……[详细]
弥勒岩(瑞岩山)风景区
弥勒岩(瑞岩山)风景区弥勒岩,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瑞岩山,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万千,令人赞叹不已。弥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盘膝而坐,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弥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动工于元朝,成于明代,高9米,宽8.9米,厚8…….[详细]
一都后溪漂流景区
一都后溪漂流景区溪漂道为我省第三好漂道,全长六公里,漂流时间近三个小时,途经一都后溪与永泰县交界外的观音潭,河道落差达二十八米,无暗礁、漩涡,水流湍急,两岸碧水丹山,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郁郁苍苍,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让你切实体验与自然相拥的快意与动感魅力,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好去处。一…….[详细]
黄檗山风景区
黄檗山风景区黄檗山位于福清市渔溪镇,因古时盛产黄檗而得名,享有“有地皆旖旎,无处不烟霞”的美誉。黄檗山万福寺始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历代高僧辈出,是中国禅宗主流宗派临济宗的发源地。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黄檗寺主持隐元禅师受郑成功之助,率弟子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被日本天皇奉为国师。目前在日本有近三千…….[详细]
东壁岛旅游度假区
东壁岛旅游度假区东壁岛旅游度假区位于福清市龙田镇东壁岛的海滨村,地处亚热带海滨沙质海岸线地区,具有海滨的四“S”旅游资源——阳光(sunshine)、沙滩(sand)、大海(sea)、海鲜(seafood),是当今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有海上观光、九使山风光、广场休闲、“不死海”浴场、购置万吨油轮和游艇…….[详细]
黄阁重纶坊
黄阁重纶坊黄阁重纶距瑞云塔仅100米。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是叶氏家族为纪念其祖叶相高于成历和天启两度入阁,首辅朝政的殊荣而兴建。全坊用精雕细琢磨黛白色花岗岩构成,石刻两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艺术精品,全坊分三层高10米,面宽11米,进深2米,八条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壮观。…….[详细]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东张镇三星村西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峭拔的山势,形成各种自然胜景。着名的有九叠峰、留雪峰、报雨峰、香炉峰、弹峰、仙人岩、碧仙油、戏龙潭等。其中九叠峰更是挺拔峻峭,宛如一柄利剑直刺云端。山上还有一块石头,传说能鸣,且久晴鸣必雨,久雨鸣必晴。在通向灵石寺的林荫石道旁,有一块岩石,上刻“香石”二字。…….[详细]
戚公祠
介 绍 戚公祠位于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浙江参将戚继光(1528~1587年),明代杰出军事家,字符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给倭…….[详细]
五虎山
导 游 位于闽侯县尚干镇,距福州35公里,脉延永泰、福清、长乐三县、横隔祥谦南通两乡,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5个主峰巍然耸立,势如五虎雄踞。凭眺福州,与双门前(今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附近)的三狮对峙,俗称“三狮朝五虎”。由福州市东望,端方如几,故又名“方山”。…….[详细]
万福寺
万福寺位于福清市渔溪镇黄檗山上,距福州约70公里,为全国重点寺庙。始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寺初名“般若堂”,后改“福建禅寺”,唐德宗帝赐额为“万福禅寺”。现寺建有法堂、观音殿、斋堂、隐元纪念堂等。万福寺在日本影响很大,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该寺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在京都宇冶建寺,亦名黄檗山万福寺,使隐…….[详细]
福州崇福寺
崇福寺又称崇福院,位于福州市新店象峰南麓,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后废。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跬存和尚在该院旧址创建“养母堂”,辟地基时发现“崇福禅院”石额,遂发愿重兴,最初仅建小屋3间。崇祯五年(1632年)在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赞助下募缘续建大殿、法堂。清康熙三十三年(16…….[详细]
莲峰滨海旅游区
莲峰滨海旅游区位于福清市东瀚镇莲峰村,是具有优美山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以海滨度假、水上休闲体育运动为主的休闲、娱乐、度假旅游区。球尾沙滩,天风海涛,碧波万倾,退潮时沙滩宽度达120米以上,总面积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数千人游泳休憩。从球尾至目屿岛,沿途还有莲蓬海滩、小麦岛、东壁岛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详细]
目屿岛
目屿岛,又名野马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的一个滨海小岛,东望海坛,南眺湄洲,目屿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公里。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东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马头高昂破浪游向陆岸,故称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从福州图库乘车到福清高山镇至沙浦镇牛头尾,再坐渡船上目屿岛,约莫2个小时路程。目屿岛陆…….[详细]
灵石寺
灵石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的灵石山麓,坐落于磅礴百余里、其势插天、峰峦九叠的灵石山主山芙蓉峰下。创建于唐大中元年(八四七年)。初由林、赵二姓舍地,由常诵“七俱胝咒”的元修和尚修建为庵。唐大中四年(八五○年),始修建精舍名为“翠石院”。唐懿宗敕赐“灵石俱胝院”,有庵堂三十六个,僧众二千多人,田地千亩,山林万亩。宋朝…….[详细]
大化山风景区
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与本地区其他景观相比较,大化山的山水风光资源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