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牺牲的革命死难战士达 人
C
⑵ 中国人民解放军几次攻打金门
攻打过一次,失败。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
1949年10月25日清晨,九千名解放军战士坐船分批进攻金门,金门国民党守军共二万五千人,发生激战后,抢滩登陆,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共毙伤国民党军9500余人,但由于船只搁浅,后续部队运不上去,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二十七日清晨战斗结束。四千名解放军士兵战死,五千被俘,其中二千人志愿返回大陆,其它于一九五二年分批遣返大陆。
⑶ 福州沦陷日的纪念日来源
1941年4月18日,日军登陆运输舰艇驶抵闽江口海域集结,日军30架飞机随即对福州及闽江口两岸地区轮番轰炸。19日拂晓,日军登陆第一梯队在海、空军火力的掩护下,抢滩登陆。21日,马尾失陷。21日晚,福州第一次沦陷。日军飞机大规模空袭福州,福州王庄机场、台江码头等地被炸,死伤380人。
2005年8月27日,福州一中的李辰、胡伯涛、唐艺等3位同学给省长黄小晶写了一封《居安思危,爱我国防》的信,建议我省每年防空警报试鸣日期应调整。以福州为例,8月17日是解放纪念日,不应试鸣警报,建议以4月21日福州沦陷日为试鸣日,更切合历史。3名同学的信受到黄小晶的关注和赞赏,他把此信转给福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2005年10月30日,市委研究决定,从2005年起将福州市的防空警报试鸣日由过去的8月17日解放日改为福州市第一次沦陷日4月21日。 1944年10月4日,日军第二次占领福州。9月27日,日军陆军第六十二独立混成旅团2000余人,在长岭熹一的指挥下,从闽江口的晓沃、道沃、浦口、东岱等地登陆;28日占领连江琯头。10月1日,日军从连江分兵两路攻掠福州:一路从潘渡、汤岭进犯大北岭;一路攻占闽安镇和马尾,10月4日,日军从大北岭和马尾两路会攻并占领福州,同时占领长乐。福州地区第二次沦陷。
中同守军第八十师第三三九团一个营在营长陈墀生的指挥下,以劣势兵力阻击日军强大兵力的进攻达1天之久,最后全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撤退到南港的福州救火会300余人,在南港成立了抗敌指挥部,公推冯泛高、江秀清等为指挥,积极策划反击日军。10月7日晚,他们派便衣队潜入福州市区,密约各救火会潜伏队为内应。8日凌晨,福州救火会分成5路由湾边进入仓前山,上午10时发起总攻。沿途民众闻讯响应,许多市民手执木棍、扁担、锄头加入反击队伍,奋不顾身冲入敌阵,英勇杀敌。14岁的小学生柯云炳,英勇与敌搏斗而壮烈牺牲,16岁的郑乌鼻以木棍痛击敌人而英勇牺牲。此次战斗打死日军9人,打伤10余人。由于日军据烟台山和附近楼房顽抗,加上众寡悬殊,反击失利,救火会伤亡50余人,被迫撤回南港,待机杀敌
⑷ 解放战争中国共个伤亡多少人
根据一九五零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战报,解放军牺牲约三十万人,按照伤亡比一比三的比例,受伤的大约有一百万人左右。
根据战报,我军和敌军阵亡比例略小于一比一,也就是国军死亡大约也是三十万左右。国军和解放军卫生水平相当,伤亡比相当,国军受伤也是一百万左右。
解放战争双方都很克制,没有大规模平民伤亡事件,中国人口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大量损失。
可以估算解放战争军人和平民因为战争直接死亡不会超过一百万。
因为战争受伤人数应该不超过四百万。
⑸ 福州烈士的资料
宋振中(1941-1949),男,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烈士。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 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 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恨谁、爱谁。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入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 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
一、陈翰章
陈翰章,吉林省敦化县人,1913年生。1930年毕业于敦化敖东中学,受聘为县立小学教师,兼《吉长日报》通讯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2年9月加入抗日救国军,在前方司令部任秘书,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任抗日工农义务队中队指导员,在牡丹江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春,任绥宁反日同盟军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兼中共师党委书记。1936年4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五师师长兼中
共道南特委常委。1939年8月,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
在艰苦的岁月里,陈翰章率部转战于宁安、额穆、敦化、蛟河等地,屡挫日本侵略军。1940年12月8日,他带领30多人的小队伍,活动于镜泊湖边,因叛徒告密,被日军重兵包围,虽奋力死战,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于镜泊湖东南岸的小弯弯沟村附近,壮烈殉国。
二、汪亚臣
汪亚臣,曾用名汪雅臣,1911年生,工人出身。“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宋德林义勇军部队,活动于五常县拉林河流域各地。1936年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影响,率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并任军长,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配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英勇作战,给予日军严重打击。1941年1月29日,于五常县石头亮子河畔,被日军包围,激战中身负重伤被俘,在去贾家沟途中光荣殉国。
三、卢冬生
卢冬生,化名宋明,1907年生,湖南省湘潭县人。7岁即打短工放牛,10岁进湘潭城里一家铁工厂学徒。1921年进入湘军当兵,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共产党员陈赓的影响和带动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同年12月7日,经陈赓、王根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随贺龙、周逸群等赴湘鄂西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曾任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手枪连长,红二军团七师营长、团长,独立师
政委,红三军教导团团长、红七师师长、军党委委员、红二军团四师师长等职。1935年11月参加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3月被组织派赴苏联伏龙芝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41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任教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哈尔滨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同年11月16日不幸牺牲。时年38岁。
四、马识途
马识途,1903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回到沈阳第三高中教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他愤然入关,在东北中学和北平第二女中任教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太行山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曾任专署副科长、秘书及太行山干部学校教导主任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嫩江省政府秘书主任并代理秘书长。1945年12月24日夜,被一伙闯入省政府大院的匪徒杀害。
五、孙西林
孙西林,原名孙锡麟,1910年生,辽宁省昌图县人。早在东北大学读书时即参加了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比利时留学,后流亡到法国,从事工人运动。1934年调苏联东方无产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6年回国后,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央城市工作部东北工作委员会委员,抗大东北干部队支部书记,延安女子大学指导员等职。1945年11月抵达佳木斯市,任中共合江省工委委员,佳木斯地区专员兼佳木斯市副市长。1946年1月31日上午,孙西林在与佳木斯市委领导开会时,被隐藏在内部的国民党特务行刺,不幸遇难。
⑹ 福州战役的介绍
福州战役,主要指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之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为解放我国东南沿海第一重镇福州市所发起的战役。在1949年上半年,解放军已占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4月至6月的渡江战役则使解放军完成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占领。南京,上海相继解放。8月5日,驻守福州的国军有五个军计十三个师,约为6万人。指挥官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和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自1949年8月11日开始,至23日结束。解放了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和周围县城9座及着名军港马尾,为解放福建全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⑺ 福州八一七烈士陵园有哪些烈士
1949年8月17日为解放福州而英勇牺牲的原28军的先烈们.
⑻ 解放战争1946 1949牺牲了多少解放军战士
一、三大战役的伤亡情况估计1、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解放军阵亡14009人,伤53328人,失踪1874人,共69211人)2、平津战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其中平津战役纪念馆有解放军方面阵亡名单6639人)3、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国民党军被俘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双方伤亡比为4.06:1。由以上资料可见,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方面共伤亡24.4万人,其中阵亡4.66万人;国民党方面估计总伤亡25万左右,阵亡人数应该在5-7万人左右(基于国方是败方,伤员救治条件远差于解放军方而估算)。双方合计共伤亡50万人,其中阵亡10万人。以上估计均不包括老百姓的伤亡情况。二、解放战争的伤亡情况估计由于战争跨度大,自然难以估计。只能根据三大战役情况推算。据官方记录,解放战争共消灭国民党军807万人,其中毙伤171万人,根据上面经验推算,其中阵亡约30多万人。解放军方面伤亡130万人,其中,牺牲26万人,失踪和被俘19万人。估计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军共有300多万人伤亡,军人死亡60多万人。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50-100万之间。
⑼ 福州战役的起因
第三野战军先后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后,国民党军残敌继续南撤。国民党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和第6兵团司令李延年,把南逃到福州一带的国民党残敌合编为5个军13个师,约6万人,防守福州地区。7月初,蒋介石令其加强正面防御,企图阻止我军南进,以屏障台湾。如阻击被我击破,则令其由海路和福厦路南逃。具体部署为:以第106军防守市区,以第96、第25军、独立第50师防守雪峰、大湖、闽清至徐家村等闽江两岸地区,以独立第50师防守大、小北岭,以第74军防守罗源、连江、琯头一线,以第73军防守福清和平潭岛。
中央军委为了迅速解放全国,命令第三野战军派有力部队迅速进军福建,完成解放华东南大陆的任务。据此,第三野战军命令位于苏州地区的第10兵团(辖3个军)进军福建,全歼闽境残敌。该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确定了先取福州,尔后解放漳、厦的作战总方针。
第10兵团自7月2日由苏州地区南下,月底进至尤溪、古田、建瓯地区集结。叶飞、韦国清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心分三路向福州发起进攻。具体部署为:以第29军从右翼远程迂回攻占宏路、福清、长乐,切断福州国民党军陆上的逃路;以第31军从左翼迂回攻占连江、闽安镇、马尾,切断敌海上逃路;以第28军担任正面突击,聚歼福州守军。8月6日,第10兵团多路向福州开进。
⑽ 国共解放战争伤亡人数
由于战争跨度大,自然难以估计。只能根据三大战役情况推算。
据官方记录,解放战争共消灭国民党军807万人,其中毙伤171万人,根据上面经验推算,其中阵亡约30多万人。解放军方面伤亡130万人,其中,牺牲26万人,失踪和被俘19万人。
估计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军共有300多万人伤亡,军人死亡60多万人。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50-100万之间。
三大战役的伤亡情况估计
1、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解放军阵亡14009人,伤53328人,失踪1874人,共69211人)
2、平津战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解放军阵亡7030人,伤31478人,失踪936人,共39444人。国民党军毙伤3万余人,俘虏23.2万余人,接受投诚8700余人,和平改编25万余人。
3、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国民党军被俘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
4.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方面共伤亡24.4万人,其中阵亡4.7万人;国民党方面估计总伤亡26万左右,阵亡人数应该在5-7万人左右(基于国方是败方,伤员救治条件远差于解放军方而估算)。双方合计共伤亡50万人,其中阵亡10万人。以上估计均不包括老百姓的伤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