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晋安区的行政区划
全区陆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1990年,总户数90990户,总人口274978人。全区划为瀛洲、后洲、苍霞、义洲、帮洲、双杭、茶亭、洋中、新港、上海新村10个街道,辖136个居民委员会。2008年,晋安区辖3个街道、4个镇、2个乡: 名称 直辖 茶园街道 辖15个区(站前社区、站东社区、铁中社区、环南社区、斗门社区、环北社区、洋下西社区、洋下东社区、洋四社区、湖逵社区、东浦社区、金鸡社区、红星社区、凤山社区、电建社区) 王庄街道 辖12个区(华美社区、丝绸厂社区、紫阳社区、民安社区、五里亭社区、乐东社区、砌池社区、大名城社区、印染厂社区、紫新社区、福马社区、鼎屿社区) 象园街道 辖9个区(乐西社区、南湖社区、象园社区、乐园社区、长河里社区、双龙社区、连辉社区、菊园社区、双坂社区) 鼓山镇 辖12个区(茶会社区、金晖社区、机务段社区、日出东方社区、融侨东区社区、福茶社区、文华社区、三木社区、都市社区、浦东社区、连翔社区、东城社区)辖23个村(鼓一村、鼓二村、鼓三村、鼓四村、前屿村、凤坂村、连潘村、后浦村、茶会村、上洋村、端口兴村、樟林村、红光村、洋里村、远东村、远中村、远西村、六一村、横屿村、湖塘村、东山村、园中村、潭桥村)辖2个农场(蕉坑农场、鳝溪农场) 新店镇 辖6个区(金城社区、新店社区、古城社区、琴亭社区、新厦社区、秀峰社区)辖28个村(赤星村、坂中村、桂山村、井店村、斗顶村、益凤村、涧田村、溪里村、西垅村、凤池村、琴亭村、象峰村、厦坊村、义井村、盘石村、东园村、新店村、浮村村、郭前村、杨廷村、赤桥村、西园村、鹅峰村、秀山村、战峰村、汤斜村)辖1个农场(泉头农场) 岳峰镇 辖13个区(登云社区、琯尾社区、塔头社区、桂香社区、康山社区、桃花山社区、新华社区、浦下社区、九龙城社区、二化社区、三华社区、东站社区、万佳社区)辖4个村(岳峰村、鹤林村、东门村、竹屿村) 宦溪镇 辖24个村(宦溪村、黄田村、黄土岗村、湖中村、牛项村、湖山村、垄头村、山溪村、峨嵋村、亥由村、板桥村、降虎村、弥高村、创新村、中心村、民义村、建立村、增楼村、胜利村、洲洋村、鹅鼻村、宜夏村、过仑村、南洋村) 寿山乡 辖22村(红寮村、上寮村、长基村、优山村、大坂村、石牌村、上仑村、九峰村、芹石村、寿山村、芙蓉村、前洋村、溪下村、岭头村、叶洋村、菜岭村、贵洋村、沙溪村、吾洋村、江南竹村、红庙村、山头顶村) 日溪乡 辖12个村(日溪村、梓山村、山秀园村、东坪村、南峰村、党洋村、汶洋村、万洋村、点洋村、汶石村、井后村、铁坑村) 以上资料均来自于晋安区人民政府网
2. 广州石牌村的历史沿革
石牌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董氏基祖董裔隆从南雄迁徙来此,结茅定居,渐成村落,称为董村。其后裔在董村住了约200年,即到了第八九代祖公时,人口迅速增长,第八代祖公共有10个儿子,于是另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先后建新房。新址就在庙边岗西北边。其后在蚬壳墙村已住了约100年的池姓后裔,已各繁殖到第五代,第五代的5位祖公共生了11个儿子,于是另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先后建新房。新址在庙边岗东北边。董、池两姓后裔在新住地定居后,人口稀少增长,两姓居住地就逐渐连成一片。到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两姓村民另择村名,并以庙边岗的名字,取名为庙边岗(村)。
庙边岗(村)取名后,经过近100年,董、池两姓后裔繁衍昌盛,庙边岗村村民迅速扩大。这时潘姓后裔亦繁衍昌盛,从原着地不断向周围扩大。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早期,庙边岗村的董、池姓后裔住地基本上与潘姓后裔住地连成一片。这个时候,谢氏在谢角湾(村)已定居近100年,繁衍到第四五代后裔,谢氏第四代(市桥谢氏第九代)龙桥于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钦命为山西典试大主考,后特授福建永定县知县有3个儿子,6个男孙,仕途三代,谢龙桥有岭南人杰之称。谢后第四代开始先后回乡建房纪念祖先,新址在石螺(今石牌西河大街)。
明代嘉靖年间,庙边岗村已发展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多姓氏的村庄,山桔顶前面一带已形成商铺云集的村中心市场,由于此市场地处山冈前面,村民称之为“山前市场”,此名一直流传至今。当时村民经济繁荣,人口昌盛,又由于庙边岗周边有许多石器,如石马、石龟、石鼓等,鼓村民把村名改名为“石牌”。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石牌村仍属永泰乡管辖。
清代早期,在方圆几十里范围内,石牌村已是一个知名大村,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番禺县就以石牌的名字设置了鹿步司石牌堡,下辖18个行政村,石牌堡的建置直到民国廿年(1931年)才撤销。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村内已形成以山前市场为中心通向四周的20多条大街,也是今天村中主要大街。道光八年(1828年),村民筹集资金,把村内多条主要大街和部分小街巷铺上花岗石板路面。
清代道光年间后期至民国廿七年(1938年)的100年间,石牌村仍保持经济繁荣,人口昌盛。1938~1949年,日军侵略和内战使贫穷、落后、饥荒笼罩全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称的石牌村,实际是个行政村,包括石牌、新庆、东石牌3个自然村,1999年在册人口9317人,人口较多的姓氏依次为池、董、潘、陈、冼,5个姓氏人口合计占全村总人口的86.9%。今天的石牌村已成为广州市新城区中心的一部分。
在行政区域建置隶属上,自南宋末期建村起至明代中期,石牌属番禺县永泰乡管辖。明代后其开始,番禺县设立巡检司,石牌属鹿步司永泰乡管辖。
清代康熙廿五年(1986年),鹿步司设12个堡,石牌村属石牌堡管辖(石牌堡管辖石牌、东石牌、新庆村、甲子沥、沙河墟、杨箕、冼村、猎德等18个村墟)。
民国廿年(1931年),石牌村属番禺县城第四区石牌乡管辖(民国廿五年废区,改乡镇为保甲制)。
民国廿六年(1937年),石牌乡归广州市管辖,建置石牌堡乡。
民国廿九年(1940年)10月,石牌堡乡有划归番禺县管辖,属番禺二区,1946年12月又划归广州市管辖。石牌堡乡辖石牌、林和庄、程界东、程界西、潭村、寺右。
1949年10月,石牌村属广州市石牌区石牌乡管辖。
1951年5月,石牌乡属广州市白云区管辖。
1956年6月,广州市成立广州市郊区,撤销白云区。8月成立石牌大乡,石牌村属广州郊区石牌大乡管辖。
1958年3月,石牌属广州郊区沙河大乡管辖。
1959年2月,石牌管理区改为大队,仍属沙河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3月,石牌大队属石牌人民公社管辖。
1962年8月,石牌人民公社属黄埔区管辖。
1962年9月,撤销黄埔区,重新成立郊区,石牌人民公社并入沙河人民公社,仍为石牌大队。
1984年2月,石牌大队改为石牌乡,属天河区公所管辖。
1987年9月,石牌乡改称石牌村民委员会,属天河区石牌街道办事处管辖。
1997年5月,撤销石牌村民委员会,成立石牌三骏企业集团,属石牌街管辖。原村委会下属的三个经济联队(源于过去生产队联队)与5个居民委员会是二个牌子一套班子,属石牌街道办事处领导。
石牌村从建村到现在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从村域的大小、建制和沿革而言,变化很大。现在,石牌村这一名字,作为一个村落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广州市的一个地名、街道名称的历史,则重开新的篇章。
3. 哪位大神知道广州市石牌村大概住多少外来人口
在《广州日报》2020年2月的报道中,石牌村有3200多栋出租屋,6万多外来人口。
4. 石牌街的概况
1987年3月20日,岗顶街道办事处成立。岗顶街由原沙河镇划出石牌村组成,因位于石牌岗顶而得名。1987年8月3日,岗顶街更名为石牌街道办事处。2009年,街下辖22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撤村改制公司:绿荷、南镇、朝阳、逢源、南大、东城、东海、石东、冠军、龙口西、松岗、南苑、穗园、瑞华、暨大、华师大、金田、金帝、鸿景园、华标、龙口花苑、芳草园社区居委会和石牌三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街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0219人,共26571户,外来暂住人口118042人,另外还有约80000人为非石牌户籍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7万人。
5. 哪位朋友知道 石碑村 是浙江省 金华市 哪个县 哪个乡镇的
石碑村
[编辑本段]云南省曲靖师宗县丹凤镇石碑村
该行政村隶属师宗县丹凤镇,地处丹凤镇东北边,距丹凤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15公里。东邻罗平,南邻大同,西邻官庄,北邻古城。辖石碑、小官庄等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52户,有乡村人口3601人,其中农业人口 3601 人,劳动力23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58人。
全村国土面积13.8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3.9 ℃,年降水量 1204.6 毫米,适合种植烤烟、油菜、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887.7亩,人均耕地1.6亩,林地460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9.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烤烟、油菜、玉米、水稻 为主。
[编辑本段]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乔甸镇石碑村
该行政村隶属宾川县乔甸镇,地处乔甸镇南边,距乔甸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39公里。东邻祥云,南邻祥云,西邻祥云,北邻杨保村。辖石碑、丫口等1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74户,有乡村人口3893人,其中农业人口3893人,劳动力27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5人。
全村国土面积43.63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水量559.4毫米,适合种植烤烟、水稻、包谷、葡萄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347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44715.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但是浙江省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村子
6. 广州最大的城中村,拥挤杂乱,接吻楼林立,为何没人希望它拆迁
一般而言,我们都将聚落地细化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城市,另一个就是村庄。什么是聚落呢?就是人类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活环境,村庄聚落是小一点人类的聚集地,而城市聚落就是大一点的人类聚集地,但因为规模不同,所以城市乡村在作用上, 定义上和发展上也都不同,具体来说,村庄,代表它的土地是集体属性,里头的人是集体户口,而城镇代表它的土地是国有属性,居民是城市户口,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就是城市逐步吞并农村的进程,所以这其中就会出现一个比较独特的地区,那就是“城中村”,一个城乡矛盾最集中的地区。
其实吧,石牌村虽然是脏了点,却是诸多广漂一族安身立命的地方,是不少家庭的温柔乡,我们也希望它的拆迁工作能够在慢一点,留给这些人更多的时间。不知道你有没有住过城中村呢?欢迎留言评论。
7.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概况
石牌街位于天河区中部,原名岗顶街。1987年3月20日,岗顶街道办事处成立。岗顶街由原沙河镇划出石牌村组成,因位于石牌岗顶而得名。1987年8月3日,岗顶街更名为石牌街办事处。2006年,街下辖22个社区居委会和一个撤村改制公司,包括:绿荷社区居委会、南镇社区居委会、朝阳社区居委会、逢源社区居委会、南大社区居委会、东城社区居委会、东海社区居委会、石东社区居委会、冠军社区居委会、龙口西社区居委会、松岗社区居委会、南苑社区居委会、穗园社区居委会、瑞华社区居委会、暨大社区居委会、华师大社区居委会、金田社区居委会、金帝社区居委会、鸿景园社区居委会、华标社区居委会、龙口花苑社区居委会、芳草园社区居委会、石牌三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街总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多人,其中常住人口13万多人,外来暂住人口14万多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279人。
8. 借母溪乡的各村情况
刘家塔村:东至两岔溪村塘立塔组,南至筒车坪村倒岩塔组,西至借母溪乡千塘湾组,南至张家界市四都坪乡同斗村。现有人口1230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7002.1亩,耕地面积930.42亩,林地面积1483.8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铜矿、沙田柚、木材、大理石。
筒车坪村:东至氽水溪村桂家塔、杉岭岗组,南至叶口村叶口组,西至学宗溪庄门口组,北至刘家塔村龙潭坪组。现有人口1008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9077.6亩,耕地面积765.26亩,林地面积505.9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叶口村:东至洪水坪村黄明溪、符家组,南至洪水坪村大云岗组,西至学宗溪村旧门口组,北至筒车坪村代家组,氽水溪村桂家塔组。现有人口796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0291.7亩,耕地面积706.69亩,林地面积451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氽水溪村:东至南溪坪村边山组,南至叶口村代家傍山组,西至筒车坪村高坪、桥边组,北至刘家塔村桂竹山组。现有人口857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2804.6亩,耕地面积870.33亩,林地面积1205.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南溪坪村:东至大合坪乡湖田界,南至大合坪乡桃竹溪,西至氽水溪村卢家组,北至两岔溪村中岭岗、两岔溪、上方向、下方向组。现有人口898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1059.3亩,耕地面积989.21亩,林地面积1119.1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两岔溪村:东至火场乡,南至南溪坪组张家、南溪坪组,西至氽水溪村羊尔坪组,北至火场乡石家垭村、刘家塔村上边组。现有人口1035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0540.8亩,耕地面积1008.44亩,林地面积1054.4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学宗溪村:东至筒车坪村七家村组,南至洪水坪村肖家坪组,西至石牌村老上组,北至借母溪村千塘湾组。现有人口899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5471.9亩,耕地面积813.81亩,林地面积854.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借母溪村:东至筒车坪村谢家坪组,南至学宗溪村庄门口组,西至张家界市永顺县,北至张家界市四都坪乡。现有人口722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38098.8亩,耕地面积608.5亩,林地面积2279.9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木材。
洪水坪村:东至大合坪乡桃竹溪村汪山溪组,南至教家坪村张家山组,西至管山村卢家组,北至叶口村竹榔边组。现有人口890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2232.7亩,耕地面积854.09亩,林地面积1288.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管山村:东至洪水坪村邓家、曹家组,南至教家坪村张家山组,西至石牌村田家村组,北至学宗溪村六上、六下组。现有人口616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0247.5亩,耕地面积523.04亩,林地面积426.8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石牌村:东至管山村卢屋溪组,南至赵家山村塘前湾组,西至明溪口镇元尔坪村,北至明溪口镇陈家溪村。现有人口717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3408.3亩,耕地面积654.96亩,林地面积773.1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
教家坪:东至大合坪乡董山溪,南至军大坪乡黑岩佬组,西至管山村卢家组,北至洪水坪村邓家组。现有人口866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2501.8亩,耕地面积770.5亩,林地面积1462.8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茶叶。
军大坪村:东至教家坪村青叶溪组,南至曹家村村啊子坪组,西至石牌村楠木山组,北至教家坪村刘家山、书香乐组。现有人口1069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3584.2亩,耕地面积543.24亩,林地面积919.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茶叶。
曹家村村:东至寨溪坪村桃跃组,南至张家村村马一组,西至赵家山村陈家逻组,北至军大坪村杨岩坪组。现有人口1356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26949.6亩,耕地面积1004亩,林地面积1494.7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柑桔、木材、磷矿、石灰石。
赵家山村:东至曹家村村旧溪组,南至张家村村上张组,西至明溪口镇战场坪组,北至石牌村楠木山组。现有人口740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6184.5亩,耕地面积848.95亩,林地面积773.1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木材、板栗、金矿。
寨溪坪村:东至北溶乡曹家溪村曹家溪组,南至枫香坪村麻田溪组,西至曹家村村安江洞组,北至教家坪村王家庄上金组。现有人口903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32868.2亩,耕地面积852.24亩,林地面积1692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木材、重晶石。
张家村村:东至符家坪村上屋组,南至拖鱼溪村李家组,西至赵家山村谢家塘组,北至曹家村村叶家山组。现有人口581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8954.7亩,耕地面积397.19亩,林地面积545.9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木材、铁矿。
符家坪村:东至寨溪坪村齐界组,南至枫香坪村庄上组,西至拖鱼溪村卢家组,北至曹家村村安江洞组。现有人口560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2677.6亩,耕地面积486.79亩,林地面积713.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木材、铁矿。
拖鱼溪村:东至枫香坪村枫下组,南至上马山村茶园坪组,西至明溪口镇铁路坪组,北至张家村村马安潭。现有人口724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1571.5亩,耕地面积626.58亩,林地面积686.2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木材。
上马山村:东至田家村丫角山组,南至竹坪村田上组,西至明溪口镇,北至拖鱼溪村石家溪组。现有人口662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4842.8亩,耕地面积775.11亩,林地面积740.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木材。
竹坪村:东至田家村涌溪口组,南至深溪口乡石家溪村,西至上马山村下马山组。现有人口1564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7897.4亩,耕地面积1152.03亩,林地面积899.3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金矿、木材。
八渡溪村:东至竹坪村李家组,南至明溪口镇梓木坪村黄泥坪组,西至明溪口镇黄泥界,北至上马山村下马山组。现有人口525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9484.1亩,耕地面积562.1亩,林地面积598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木材。
田家村:东至北溶乡三八村,南至竹坪村傍山组,西至竹坪村李家山组,北至枫香坪村枫下组。现有人口1040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4891.6亩,耕地面积861.55亩,林地面积779.4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沙田柚、木材、柰李。
枫香坪村:东至北溶乡三八村,南至田家村田家组,西至拖鱼溪村拖鱼溪组,北至符家坪村符家坪组。现有人口971人,以土家族、汉族、苗族为主,总面积15240.2亩,耕地面积684.31亩,林地面积895.9公顷,地貌为中低山区。特产:石煤、木材。
9. 广州市天河区大灵山路25号属于哪个街道办
天河区大灵山路25号属于珠吉街道办
沙河街道 建于1950年7月,由广州市白云区沙东乡的沙河大街地区组成,因辖内有沙河大街、沙河墟以及流经该地区的沙河而得名。2003年,面积1.26平方千米,总人口45809人,其中常住人口41419人。辖7个社区(西街、左竹园、濂泉西、先烈东横路、新一街、永福正街、水荫四横路)。办事处驻沙河大街89号楼一、二楼。
登峰街道 建于1987年8月,由沙河镇划出登峰村、西坑村地区组成。2003年,面积4.75平方千米,总人口85456人,其中常住人口44888人。辖10个社区(童心、下塘、狮带岗、黄田、横枝岗、淘金北、恒福、西坑、云泉、清水塘)。辖内2个撤村改制公司:登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登峰行政村原辖上塘、下塘、横枝岗、凤鸣村等4个自然村,1999年5月撤销原村委会,组建公司)、西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坑行政村原辖西坑、坑口、清水塘、长腰岭、金贵、田螺墩等6个自然村。1999年6月,原西坑村撤村改制公司)。
车陂街道 建于1981年5月,由东圃公社划出车陂地区组成。2003年,面积5.6平方千米,总人口7.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4万人。辖10个社区(东圃、西湖、天雅、龙口、西岸、沙美、东岸、美好、广氮、车陂北)。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车陂行政村原辖四约、沙美、东岸3个自然村,1999年5月,原车陂村撤村改制,组建公司)。
天河南街道 建于1993年8月,由石牌街划出天河北路南面的地区组成,因主要地段位于天河体育中心南面,故名。2003年,面积2.48平方千米,总人口68468人,其中常住人口51394人。辖15个社区(南一路、育蕾路、体育西、体育东、南二路、南雅苑、天河东、体育村、天河直街、大道中、天河村、天荣、广和、杨箕、中山一路)。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杨箕企业集团公司(宋朝时期,杨箕村形成,曾名茔基村、簸箕村。建区后属沙河镇管辖。2003年1月由天河南街接手管理。1999年7月,原杨箕村撤村改制)。
林和街道 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镇划出林和村及石牌街、天河南街、沙河街划出部分地区组成。2003年,面积3.8平方千米,总人口72671人,其中常住人口41795人。辖11个社区(润和、花生寮、禺东西、德荣、侨庭、雅康、紫荆、天寿、天河北、恒怡、天誉)。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林和润杨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林和行政村原辖林和村和解放新村2个自然村。1999年5月,原村撤村改制)。
兴华街道 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镇划出银河村和从五山街划出部分地段组成,因街内有主要街道兴华直街、兴华路以及兴华村,故名。2003年,面积4.288平方千米,总人口66149人,其中常住人口27544人。辖9个社区(燕塘、侨源阁、鳌鱼岗、牛利岗、伍仙桥、兴华、苏庄、河水、金燕)。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银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银河村委会原辖有银锭塘、河水村、马蹄岗、鸡荔村、伍仙侨、苏庄、牛利岗、鳌鱼岗、兴华村9个自然村。1999年6月,原银河村撤村改制)。
沙东街道 建于1995年8月,由沙河镇划出沙东村地区组成,因辖区内有沙东村,故名。2003年,面积2.16平方千米,总人口35483人,其中常住人口18500人。辖6个社区(沙和、濂泉、天平架、范屋、天河山庄、陶庄)。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沙东有利集团公司(沙东行政村原辖永福村、花生寮、沙河新村、江屋村、陶庄、甘园、南蛇坑、涂屋、菜寮、塘寮、大洲地、左竹园、右竹园等21个自然村。1999年7月,沙东村撤村改制)。
石牌街道 1987年3月20日,成立岗顶街道办事处,由原沙河镇划出石牌村组成,因位于石牌岗顶而得名。1987年8月3日,更名为石牌街道办事处。2003年,面积4.3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3万人(含非本地区户籍人口)。辖21个社区(绿荷、南镇、朝阳、逢源、南大、东城社区、东海、石东、冠军、龙口西、松岗、南苑、穗园、瑞华、暨大、华师大、金田、金帝、鸿景园、华标、龙口花苑)。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石牌三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石牌行政村原辖有石牌、新庆村等2个自然村,1997年4月撤村改制)。
五山街道 建于1953年,由白云区五山镇政府改称而成。因此地属低山丘陵,“五山”泛指多山;另一说法为此地周围有五个山头环绕,中间成盆地,俗称“五马饮泉”,故名。2003年,面积10.59平方千米,总人口99601人,其中常住人口69601人。该街下辖12个社区(茶山、岳洲、东莞庄、华工、华农、广工大(五山社区)、瘦狗岭、五所、华文、农科所、白石岗、高胜)。
棠下街道 建于1997年12月,由东圃镇划出棠下村地区组成。2003年12月东圃镇撤镇设街,将棠东村划入棠下街管辖。调整后面积7.42平方千米,总人口88006人,其中常住人口38006人。辖12个社区(棠德南、棠德北、华景西、华景东、达善、邮电、荷光东、荷光西、加拿大花园、祥龙、丰乐、天安)。辖内2个撤村改制公司:棠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棠下行政村原辖棠下、上社、新墟等3个自然村,1999年5月,原村撤村改制,组建有限公司)、棠东经济发展有限公司(1999年5月,原棠东行政村撤村改制,组建有限公司)。
员村街道 建于1960年7月,当时在该地区大规模兴建工业区,由东圃镇划出员村、程界村地区组成。2003年,面积5.371平方千米,总人口59124人,其中常住人口37219人。辖18个社区(二横路、新村、绢麻、侨颖、天一庄、金莲、华颖、怡景、员侨、程界西、程界东、东和、美林、新墟、四横东路、四横路、新街、昌乐园)。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石东实业有限公司(石东行政村原辖有员村、程界东村、程界西村、甲子村、谭村5个自然村。1999年5月,原石东村撤村改制,组建石东实业有限公司)。
天园街道 建于1999年9月30日,由石牌街、员村街、棠下街、车陂街划出部分地区,以及由东圃镇划出棠东村部分组成,因辖内有天河公园而得名。2003年,面积4.038平方千米,总人口64663人,其中常住人口47521人人。辖10个社区(科韵、腰岗、翠湖、华港、穗东、骏景、东成、东晖、环宇、文昌)。
猎德街道 建于1999年12月30日,由沙河镇划出猎德村地区组成。2002年,面积3.1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万人。辖5个社区(猎德中心、利民、远洋明珠、誉城苑、南国花园)。辖内3个撤村(管理区)改制公司: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猎德行政村撤村改制)、农林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原农林管理区建制撤销改制。2003年12月,划入猎德街道管理)、寺右实业有限公司(1986年1月,原寺右管理建制撤销,组建寺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12月,划入猎德街道管理)。
冼村街道 建于1999年12月,由沙河镇划出冼村地区组成,因辖区内有冼村,故名。2003年,面积4.07平方千米,总人口33890人,其中常住人口8890人。辖7个社区(冼村、杨箕东、新庆村、潭骏、跑马地、金城、金园)。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冼村企业集团(冼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冼村行政村原辖有冼村1个自然村。1999年6月,原冼村撤村改制)。
元岗街道 建于2001年10月30日,由沙河镇划出元岗行政村组建而成。因辖内有元岗村,故名。2003年,面积3.23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8000多人。辖5个社区(上元岗、下元岗、中人、南兴、天源)。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元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元岗村撤村改制组建公司)。
黄村街道 建于2001年10月30日,由东圃镇划出黄村行政村组成,因辖内有黄村,故名。2003年,面积6.17平方千米,总人口48220人,其中常住人口19820人。街下辖6个社区(大观、体委基地、江夏、天雅、荔苑、黄村西)。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黄村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黄村撤村改制组建公司)。
长兴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沙河镇辖内的长湴村、岑村地区为基础建成。2003年,面积13.215平方千米,总人口39138人,其中常驻人口18698人。街辖内有8个社区(长湴、科艺、兴科、乐意居、天鹅、建丽、岑村、兴安)、2个村委会(长湴、岑村)。2003年,在原来的6个居委会(长湴、长湴外、天鹅花苑、乐意居、岑村、岑村东)基础上重新划分地域设置8个社区,其中新设立4个社区(科艺、建丽、兴安、兴科)。
凤凰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沙河镇内的渔沙坦、柯木塱村为基础建成。因辖内有凤凰山而得名。面积22.998平方千米,总人口28573人,其中常驻人口12753人。街辖内有4个社区(渔沙坦、凤凰、柯木塱、高唐石)、2个村委会(渔沙坦、柯木塱)。2003年,将原来4个居委会(渔沙坦、渔沙坦外、柯木塱、柯木塱外)重新划分地域设置4个社区。
龙洞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31日,以原沙河镇辖内的龙洞村为基础组成,因街内有龙洞村而得名。2003年,面积11.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6万人,其中常驻人口3.5万人。辖5个社区(中南、上社、西社、育龙、绿洲)、龙洞村委会。2003年,将原来的3个居委会(龙洞、龙洞二、龙洞外)重新划分地段调整为5个社区。
前进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东圃镇前进村地区为基础组成,并因此得名。2003年,面积4.9平方千米,总人口20019人,其中常驻人口约5000人。辖6个社区(石溪、宦溪、莲溪、羊城花园、天力居、怡东)、前进村委会。
新塘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由原东圃镇新塘、凌塘、沐陂、玉树4个村为基础组成,因辖区皆原属广州市新塘农工商公司以及有新塘村而得名。面积14.95平方千米(玉树村于2003年1月划归广州科学城管理),总人口51289人,其中常住人口10289人。辖6个社区(新塘、新园、新景、迎宾、沐陂、凌塘)、3个村委会(新塘、凌塘、沐陂)。
珠吉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东圃镇的珠村、吉山村地区为基础组成,并取两村名第一字而得名。2003年,面积10.015平方千米,总人口15547人,其中常驻人口8930人。辖4个社区(珠村南、珠村北、吉山东、吉山西)、2个村委会(珠村、吉山)。
10. 广州最壕的土豪村,到底有多土豪
广州天河区是最富裕的区,也是实力最强的区,全区面积只有96平方公里,这里是广州的新城区,也是广州的窗口。得益于广州经济的发展,这里诞生了三大土豪村,户户是土豪。
天河区是广州CBD的所在地,珠江新城是广州中央商务区,承担着广州总部经济核心的地位和责任。这里是广州影响中国,广州走向世界的地方,珠江新城集中了广州最多最高的摩天大厦,这里的都市景观可以比肩世界任何大都市。
天河区的繁华发达造就了很多农村土豪,广州天河最穷的城中村猎德村,受益于广州整体改造工程,借力珠江新城兴建的东风变身为“广州着名的土豪村”。许多村民在珠江新城分得多套回迁房,一夜间资产过千万元。拥有11套房这在村里属于中上等水平,最好的有20多套。
石牌村四周被广州CBD里的高楼大厦和繁荣的商业街包围,石牌村里居住着6万多的外来人口,收房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里人均分红月收入1万多元,私家车成为日常用品,未来拆迁这里将会诞生很多千万、亿万富翁。
潭村坐落广州CBD珠江新城内,是珠江新城里少有的城中村。整个潭村改造后将建12栋住宅和商业办公楼,其中商业办公楼3栋,而其余9栋都是住宅楼,最高的也有40层,最低为25层,村民人均可以得到2套房子。按照这里房价均5万/平以上,这得又产生多少土豪呢。
广州土豪城中村的有个段子:“嫁个石牌佬,有车有地楼又好;嫁个潭村佬,珠江新城值钱宝;嫁个猎德佬,日日数钱数到老。”遍地土豪啊,如果遇到以上城中村本地人,该娶的就娶了,该嫁的就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