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几本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属于二本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简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指出我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
学校立足海西,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教育,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过福外人十余载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之称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7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电图书资源300万余册,各类实验室10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260余个。
学校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法语、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资产评估、物流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设计、动画、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学前教育等3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6200余人。
;B.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怎么样啊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属于民办的高等教育院校,属全日制教育,学校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齐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了解该学校:
1、基础建设方面。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0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2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260余个。
2、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
3、学院建设方面。学校设立外国语学院、财经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前教育系、公共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
(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占地面积多少扩展阅读: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共计29人次先后获评或获批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省级学科带头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现有专兼任教师9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同时还聘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外籍教师。
C.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属于民办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我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9月,学校先后立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32项,出版专着、教材59部,发表学术论文535篇,获科研成果奖3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9月,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和多个研究所。
研究中心于2014年1月成立,下设郑振铎研究所和闽海文献研究所,分别由陈福康研究员和陈庆元教授任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林美容研究员为中心特聘教授。
“闽海文献研究所”,研究闽海区域文献,涵盖社会、经济、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闽海”不仅包括福建、台湾,还包括闽台所处的海域和与闽台区域有经济文化往来的海外地区,其内涵不脱离本区域,外延又相当宽广。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图书馆共有纸质藏书13万多种、87万余册,电子图书15万册,2013年现刊613种,报纸80种,共有数据库3个,包括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学校标识
校训
融会中外、经世致用
校风
崇德勤学、求实、创新
校标
校标图案核心以学校创始人的姓氏拼音首字母和校名中“外”字拼音的首字母“W”为设计基本元素,运用现代变形手法将字母“W”变化为一座高山,屹立于地球之巅,山形具有上升态势,寓意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不断发展,肩负着攀登科学高峰、认知宇宙万物、探索未来世界,创建国内知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
校标图案下部水的线条形契合易经中的巽卦。此卦代表东南方位,表示学校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南沿海,有顺水行舟、大风吹物之象,有出入无滞,福德滔滔之意。图形线条犹如海浪,寓意浩瀚大海,也象是一摞书籍,上部山形也好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帆船,代表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体现学校师生勤奋求知、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整款标识山海一体,强调学校“山之魂、海之韵”的大学文化;国际通用的字母图形与中国传统卦象完美相结合,突显了学校“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
社团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职业技能大赛等全校性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还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学校设有校电视台、广播电台、创业中心、创新技术部等特色学生组织,并有各类学生社团40个,组建多种运动队。
D.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长乐新校区占地多少
看吧市政府说的,一期的有建好的507亩,最后总建成有1004.81亩挺大
E.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哪个区
一、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哪个区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在福州市长乐区,具体地址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首占新区育环路28号,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
二、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简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我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 民办大学 ,综合指标跃居中国 民办大学 排行榜第十五位和福建省第一位。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0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2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260余个。
学校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教育,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过福外人十余载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
学校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现设立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前教育系、公共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法语、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工程、金融学、投资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学前教育等3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7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9门,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优秀特色教材4本,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本;共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项;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9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讲座教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人才、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同时还聘任了数十名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境外教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提升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立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银行与金融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698项,其中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69项,获授权专利446项,主编出版学术着作数十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00余篇。根据 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最新发布,我校2018年科研竞争力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6名;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新发布,我校在武书连2019中国 民办大学 创新能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7名,并多年蝉联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名。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特色兴校”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外+”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区域发展需求和外向型经济为导向,进一步彰显学校“外+”办学特色,先后开设了“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根据福建省教育厅《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发展监测报告》发布,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位列福建省本科高校第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首位。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建有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8个,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示范基地,连续四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已取得国赛4银4铜,省赛7金3银5铜的佳绩,先后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等荣誉。
学校大力推动国际化开放办学,并积极强化闽台交流融合,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所具备港澳台地区本科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首批获得福州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称号的高校、福州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优秀单位。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思图迪-法国高等商业与艺术学校联盟,比利时列日省立高等专业学院等20多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交流生、学生短期游学、教师互访、讲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我国台湾地区亚洲大学、义守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密切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现拥有来自越南、泰国、尼泊尔、摩洛哥、利比亚、老挝、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60余名。
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获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首届全国青运会“突出贡献奖”“平安校园”等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台办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作了多角度报道。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应用型转变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机制灵活,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F.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哪里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地址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首占新区育环路28号,该校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
二、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介绍
学校立足海西,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教育,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过福外人十余载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之称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7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电图书资源300万余册,各类实验室10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260余个。
学校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法语、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资产评估、物流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设计、动画、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学前教育等3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6200余人。
学校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现有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9门,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9本,省级优秀特色教材4本,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本。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已拥有一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素质优良、德才兼备、不断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讲座教授1人,共计29人次先后获评或获批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现有专兼任教师9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同时还聘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外籍教师。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5400多平方米的教师发展中心,成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场所。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中特理论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银行与金融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66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64项,获授权专利430项,主编出版学术着作30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504篇。根据 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我校2018年科研竞争力排行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6名,多年蝉联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名。
学校实施“特色兴校”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教学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专业素质与创业素养兼修并蓄,先后开设了“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发展监测报告》中指出2017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位列福建省本科高校第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首位。大部分毕业生已在各自的行业部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把学校作为长期合作的人才培养储备基地。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建成1.6万平方米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8个,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创新创业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示范基地。先后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等荣誉。
学校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着力推动闽台交流融合,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所具备港澳台地区本科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首批获得福州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称号的高校、福州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优秀单位。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思图迪-法国高等商业与艺术学校联盟,比利时列日省立高等专业学院等20多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交流生、学生短期游学、教师互访、讲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我国台湾地区亚洲大学、义守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学校定期举办来华国际夏、冬令营,推广华文教育,推广中华文化;招收了一大批来自越南、泰国、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生,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至今,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首届全国青运会“突出贡献奖”“平安校园”等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台办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作了多角度报道。
G. 福州外贸外语学院办学水平好不好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办学水平还不错。学校属于本科院校,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位于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之称的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
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
学校相关:
截止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7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电图书资源300万余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现有8个院部,共有3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70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H. 福州外语外贸占地面积多少
占地面积352.51亩,建筑面积20万平米,新建一所新校区,由行政区、教学实训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四大功能区组成
I.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几本院校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一所财经类院校,有日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金融工程、审计学、金融学等专业,建校18年。
优势专业及学科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画
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简称“国贸”)是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跨国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国贸是属于经济学门类中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一个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技能,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就业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岗位。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受到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处理物流管理方面的能力。
就业方向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岗位。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未来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投资与融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经营管理。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MIS)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其简称信息管理学或管理信息学,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范畴。
培养目标
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党政军机关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中心;计算机网络企业、软件企业;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及咨询机构;相关高等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行政机关、军工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从事保密理论研究、保密技术开发、保密组织管理等工作。该专业适合公务员。